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一百五十七章 納賽爾

隨著第一名中槍倒地的百姓出現,人群中所爆發出來的怒火就更大了。
這些軍警說是武裝到牙齒,其實他們的武裝也就只有槍械而已,至於頭盔這種奢侈品,他們真沒有。
由於他的事迹太響亮,以至於他被推選為開羅學生聯合會代表,要求建立民族陣線。
如此規模的人數,納賽爾更飄了。
先是開槍造成混亂,然後持握著近戰武器的百姓一擁而上,對他們發起近距離打擊。
直到他回來開羅,也頂多是當任教官。
一時間,整個軍警部隊都陷入混亂當中,他們有些人直接被敲中腦袋,雙腿一蹬就暈了過去。
說是攻陷,其實廣播台這裏只有幾名值班人員,壓根就沒有守衛。
想通這一點后,納賽爾便立即做出安排,他分出了十幾個班,而每一個班都會帶上幾個持握著棍棒的百姓。
上午只有三百多人,到了下午,人數已經高達上萬,而且還有增加的趨勢。
市民們也沒敲打已經投降的軍警,而是繼續對仍在反抗的軍警進行敲打。
這一次,市長下了狠心,決定模仿拿破崙,用絕對的武力去鎮壓叛亂。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即將要面對的敵人不是法魯克王室的衛隊,而是英國人。
也正因為這些事迹,納賽爾成為了警察的重點關注人物,名字被列入到黑名單當中。
於是乎,大量工人都在這冬天裏面,忍飢挨餓。
由於開羅市已經被這場大風雪所覆蓋,裏面的工廠不得不停擺。
只要攻陷阿里宮,生擒法魯克國王,到那時候,埃及的革命就能成了!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率先爆發大遊行的,是開羅市工人。
可隨著肉搏群鬥打紅了眼,警察也不再顧及那麼多,開始朝天鳴槍。
納賽爾不敢怠慢,立馬給自己的部隊下達指令。
工作人員聽令照做,頓時間,納賽爾的革命消息傳遍了整個開羅市。
第二天,在大雪暫時停下的時候和圖書,就有無數的埃及市民湧上街頭,要求法魯克國王下台。
一天後,廣場四周滿是鮮血,有些人在抱著已經沒有了知覺的家人哀嚎,也有的人正在給傷者搶救。
如若上了保險,那還好,至少不會走火。
由於納賽爾曾擔任過排長,在作戰指揮方面頗有經驗。
這番話,讓所有被他接收的士兵都為之一振。
這場衝突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開羅,甚至還有國王耳中。
看到階級戰友被打了,其他工人也一涌而上,雙方的對立,頓時間演變成雙方的暴力衝突。
如果敵人想要進入這裏,就不可能不被這些土屋民房給隔離分開。
就這樣,他成為了自由軍官組織中,可以在開羅室內秘密發展的成員。
工人這邊幾乎是用著血肉之軀去硬抗,由於他們都被凍久了,餓久了,在力氣方面自然比不過全副武裝的警察。
無數工人死在了風雪中,也有不少工人因飢餓而死。
數百人受傷,數十人被逮捕,而受到破壞的商店則高達三十多家,而且基本都是糧食店。
而站在抗議人群面前的人,正是納賽爾。
他們朝著廣播站緩緩推進,而他們的出現消息,很快就被納賽爾所知曉。
值班人員一看到是納賽爾,立即舉起雙手投降。
他沒宣傳任何愛國主義,他所宣傳的,只有民族主義。
這樣的操作,就連負責保護他的英國軍官都看不下去,如果是不丘吉爾的命令,他早就走了。
然後,當他們走入一半時,立馬遭到來自自由軍官組織的攻擊。
當這場大規模流血衝突爆發之後,納賽爾立馬意識到,革命的時機已經到了。
所以,這群軍警就是玻璃大炮,一敲就碎。
領導著埃及人民,擺脫英法殖民,重新建設偉大的埃及。
「鎮壓,把這群不聽話的刁民全都給打回去。」
「埃及人民的自由,必須由埃及人民去爭取,就如同650和圖書0年前的祖先一樣,為了偉大的埃及,在母親尼羅河的注視下,請與我一同奮戰到底!」
所到之處,都是加入到他麾下的市民百姓,人數從原來的不到一千人,逐漸累積為上萬人規模。
納賽爾也沒為難這些人,而是要求他們將自己的革命信息發出去。
他立馬給願意加入到他指揮旗下的市民們分配武器,然後,看著已經被繳獲的大炮,雙眼閃爍著光亮。
第二場衝突是起源於一場大規模罷工。
帶著這樣的想法,納賽爾大手一揮,也不顧薩達特等人是否發起裡應外合的進攻,直接朝著阿里宮進軍。
大量的百姓被逮捕進監獄,而且還得不到食物保證。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民怨也隨之堆積得越來越多。
半米或者一米長的棍棒,加上百姓發起衝鋒時的速度,本來雙方距離就很短,這一步跨過去,一棍打過去,直接就命中對方。
如此一來,人數優勢便蕩然無存,再說了,真要算人數,他們才是優勢。
但法魯克王室的人所不清楚的是,教官,往往是能起到最大影響力的一個職務。
只不過,即使他能從軍事學院中,以一名少尉的軍銜畢業,也不可能當任高職。
所以此次出擊的軍警,不單帶著步槍,還推來了一門火炮。
人民群眾確實沒有槍械,但他們有著手中的鋤頭和木棍,這四周環境全都是土房,道路複雜。
在這場大風雪到來時,納賽爾便向仍在開羅市內的自由軍官成員下達指令,讓他們保護好自己,準備好槍支彈藥。
他們先是用催淚彈進行驅逐,然後用盾牌頂在前面。
納賽爾以教官的身份,不斷地給士兵們傳達一個信念,那就是民族主義。
「沒有我們這些埃及人民,就沒有埃及的偉大!」
若非華夫脫黨的幫助,讓招生委員會主任海里少將幫助,他恐怕都無法進入到任何一家軍事學院裏面。
雖說前一和圖書天的大規模衝突讓無數百姓慘遭苦痛,但這樣的流血並不能阻擋開羅市民的遊行示威。
只不過,國王並沒在意,他只是要求開始警察局,做好鎮壓工作。
看著不斷增加的示威人群,市長人都傻了。
在他的命令下,大量警察湧上街頭,他們拿著警棍和盾牌,全副武裝地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
既然如此,擁有大炮的自己,只要往前推進,不久可以直接打到阿里宮了嗎?
身為教官的他,十分清楚一件事實,缺槍少彈的法魯克王朝的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一個連,大概在一百二十人左右,而且都自帶武器。
他認為,現在的自己,優勢很大。
但在警察局局長的強令要求下,警察還是做出了應對措施。
納賽爾還很積極地參与到學生運動當中,要求恢復1923年憲法,支持華夫脫黨。
被市民們一頓亂敲亂打,沒有技巧可言,全都是感情。
所以,納賽爾決定聯合人民群眾。
可往納賽爾這邊靠攏的,可不止有人民群眾,還有大量的開羅市軍警部隊。
武裝齊全的警察,做出了三次警告,眼見警告無果后,警察們也猶豫了。
開羅市民跟警察之間的第一次衝突,發生得很快,結束得也很快。
這一下,納賽爾發財了。
對他來說,這些都是刁民而已,還沒有自己乾飯重要。
他們在開羅市中心組織起來,冒著風雪,向開羅市政府發起遊行示威,要求得到麵包、啤酒、木柴和衣服。
可隨著聲勢擴大,再加上納賽爾等人的宣傳,遊行人數越來越多。
可能是過於輕敵的緣故,這群軍警沒有半點猶豫就走入這錯綜複雜的土屋小道中。
然後,埋伏在土屋裡面,等這些軍警進入。
在薩達特發起進攻之前,這一百二十人是納賽爾的唯一戰力,絕不能輕易損失。
一些扛著催淚彈沖向他們的工人,會立馬遭到警察的棍棒呼臉,被打得和圖書頭破血流。
一開始,人民群眾還不相信他們會真的打,有些群體已經握緊拳頭一步步地往前走去。
「我是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我將會在廣播站等你們!」
即使是有,也早就被上面的人給貪污賣掉了。
可是,單憑這一百二十人,要想正面擊敗即將到來的軍警部隊,而且還是帶著火炮的軍警,恐怕得付出很大的傷亡代價。
現在,他知道自己該做點什麼了。
他向國王那邊打了電話,可得到了的回應只有一個。
一開始,聚集在市政府面前的百姓,只有百來號人。
納賽爾的身份是軍官,是埃及軍隊的特別教官。
看著這滿目瘡痍的廣場,納賽爾回想起自己讀書時所立下的理想。
得知此事之後,開羅市長二話不說,直接下達指令,要求當地軍警立即出發,摧毀納賽爾的『叛亂陰謀』。
有些人比較幸運,只是被敲落武器,然後就捂著腦袋蹲在地上當烏龜。
農民們的狀態也不好,他們的糧食幾乎被沒收,地主對他們的壓榨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
這不單加大了救人的難度,更是加大了傷者的生產率。
這個時候,警察也顧得不那麼多,直接打開保險,流血衝突更加激烈。
然後,在一聲哀嚎之下,一把步槍走火了。
很快,在國王的指令下,警察的巡邏力度和執法規模更大了。
能夠接收到廣播的人,可不止有人民,還有反動勢力。
他們需要一個領導,一個充滿智慧的領袖。
這是一個送命的任務,可市長還是照辦了。
因為,這已經不是納賽爾第一次站在人民當中。
唯一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主心骨。
而且,這些警察還被允許使用火器。
隨著納賽爾的革命號令,各方的遊行示威團體便朝著納賽爾的方向靠攏。
連續幾次鳴槍,都只是稍微讓附近的人愣了片刻,爾後,該肉搏的還是繼續肉搏,並沒有發出多大作用。
和_圖_書不僅是槍支彈藥,那門被他認為是最大威脅的75毫米大炮,也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
24歲的時候,納賽爾就參加了亞歷山大群眾反英鬥爭,同前來鎮壓的警察士兵進行搏鬥。
沒有人死亡,但受傷者不計其數。
以如此巧妙的方式擊敗這群軍警,一時間,納賽爾的反抗部隊得到了武裝支持。
大雪,仍在瀰漫著這座古老的城市上空,地上的積雪,已經快要讓人寸步難行。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可是,人民的力量往往是最難團結。
這裏的人民力量確實聚集了很多,可他們都是手無寸鐵的人,反觀往這邊接近的軍警,那是全副武裝的出擊。
可是,一些比較心大的警察,沒上保險就直接掄起自己的槍。
而現在,主心骨出現了。
鳴槍不起作用了,一些警察就直接用槍托代替警棍。
狠狠地,敲打在他們的心靈上,半個小時的時間,這批軍警一槍都沒開就被打得全體投降。
軍警聽從指令,整裝待發地出發了。
一開始,警察們還是有所顧忌的,他們真不敢對著人群使用熱武器。
工廠停擺,工人就沒有了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了收入,收入一旦沒有他們就沒有了生計上的保障。
人民一旦團結起來,將會是一股足以決定一個國家存亡的力量。
可是,當納賽爾出現在人群面前時,卻沒有半點陌生感,有些市民甚至能親切地叫出他的名字。
然後,第二場衝突爆發了。
而且,又因為在擔任教官時期,同化了大量的軍官,這使得納賽爾這裏的職業軍人,能夠維持在一個連的規模。
這場大規模流血衝突事件很快就引起了開羅人民的強烈不滿。
他在大雪沒下的這一天中,直接帶領著自己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攻陷廣播台。
許是這場廣播台戰鬥打得太快,勝利得太不可思議,這讓納賽爾飄飄然了。
正所謂『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棍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