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就以他們的條件而言,這實在是太苛刻了。
取而代之的,是關於蘇聯的第一次重大新聞發布會。
比較特別的幾個問題,則成為了焦點。
這名英國記者自稱是自己是皇宮記者,儘管瑪利亞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皇宮記者』有什麼含金量,但能夠進入這個發布會的,基本都是正牌記者。
女記者強行打斷道:「但他們依舊是專政的!專政會逐漸地讓人民失去他們的自由。」
「瑪利亞主席,那是女的嗎?是那位安娜博士嗎?」
自己算是單身嗎?
「請問這位記者小姐,您認為,自由該如何定義?」
回想起不久前在妹妹房間里乾的事,又想起假期結束后,給安娜的一個告別吻。
那就是,最容易獲得蘇聯綠卡的人,是科學家。
他在岔開話題上確實取得了成功,至少把瑪利亞的火力轉移到美國這一邊。
但現在,這個所謂的『事實』,在這場『永久居留證』證件的頒布典禮中,不攻自破。
「瑪利亞主席,請問您怎麼看待丘吉爾先生對您是『可憎可惡』的評價呢?」
然後,他問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勿謂言之不預。」
通過短暫的寒暄,瑪利亞以常用的政治口吻,回答著記者們的各種刁鑽問題。
見到瑪利亞如此的『口出狂言』,一位《朝日新聞》記者便舉起了手。
有了這次經歷過後,玻爾對政治話題就更加敏感了。
「當然。」瑪利亞微微一笑:「無論是美國、英國、法國亦或是加拿大、日本、震旦,都能有機會獲得蘇聯的永久居留證。」
這名記者見狀,又追問一句。
「我運用墨索里尼的一句話來形容,他就是一個狗娘養的。」
「在這裏,請允許我介紹一下這位歷史性的著名科學家尼爾斯·玻爾先生。」
「枷鎖,他們用絕對的秩序,架空了人民的自由。」
「請問玻爾先生,您剛才所說的一切,又十分遭到了強迫了?畢竟在一個專政的國家裡面,壓根就沒有自由可言。」
「我們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和圖書是解放全人類,所以我們並不是製造敵人,我們只是走在了人類敵人的對立面。」
「玻爾先生……」
這時,記者們終於是忍不住,紛紛湧上前來。
然而,隨著瑪利亞帶著玻爾四處串門的消息不脛而走之後,玻爾被蘇聯政府軟禁的內容,直接宣布破產。
細細琢磨,瑪利亞一言不發地帶著微笑,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點了點頭。
「我從未被軟禁,也從未被奴役,蘇聯政府尊重著我,也尊重著每一位科學家。」
「但是……」
瑪利亞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拿著手上的特質卡片,在眾目睽睽之下,一隻手與玻爾握手,一隻手把卡片遞送到玻爾手中。
「你們更不能代表全世界,代表全人類。」
心裏默默嘆了一口氣,他面不改色地舉起手上的蘇聯綠卡,向面前的西方記者說道。
在記者的閃光燈抓拍下,玻爾從容地接過永久居留證件。
說吧,伴隨著記者的吵雜聲,一名臉帶笑容的科學家玻爾,從後台走出,出現在眾人面前。
「權利義務方面,也同樣如此。」
又有一些記者想要刁難,瑪利亞已經示意身邊的工作人員,做好為玻爾打掩護的準備。
丘吉爾不單是自己的對手,更是一個口嗨者。
「我是第一人,是歷史性的第一位蘇聯綠卡持有者。」
瑪利亞著著實實地愣了半天,最後只發出一個充滿疑惑的「……啊?」
「我們不是與世界為敵,我們只是與你們為敵。」
「我們不分國界,不分人種,不分民族,只要你是真心為世界革命事業做貢獻,為人類的文明與科學做貢獻,蘇聯都會給予高度關注。」
真讓丘吉爾口嗨起來,到以後,他不得在自己的日記中寫滿對自己的污衊?
「這個世界是多樣性的,是多元化的。」
瑪利亞看到了,示意他可以提問。
然而當他們聽到永久居留證的條件后,逐漸失望。
「記者小姐!」玻爾攔住了對方想要打斷自己的舉動,對她微笑道。:「在蘇聯這裏hetubook•com.com,我所感受到的,正是意志的自由和想法的自由。」
「玻爾先生,請問您獲得這張永久居留證,是不是被蘇聯政府強迫的?」
「玻爾先生,聽說您不久前被蘇聯政府給軟禁了,請問這是真的嗎?」
對此,玻爾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回答對方的話,畢竟他很清楚,無論自己怎麼回答對方都會扭曲他的想法。
原本很多人都對這個永久居留證充滿期待,畢竟這可是蘇聯的永久居留證。
隨後,瑪利亞又將怎麼樣才可以獲得蘇聯永久居留證的方法,告知給眾人。
玻爾並沒有因為她的打斷而惱怒,反而又問了她一句:「那麼,記者小姐,你認為蘇聯是如何蠶食人民的自由?」
範圍很大,觸及到的問題也很多,瑪利亞也逐一地做出回應。
「在這裏,我為自己在人類事業的貢獻而感到自豪。」
「所以,我為自己能夠得到蘇聯的永久居留證而感到自豪。」
眼見還有一些記者想要刁難,瑪利亞便制止了上半場的新聞不會,並以此為契機,道出了這次新聞發布會的一個重要內容。
當瑪利亞道出這個重點時,大部分記者都是一臉懵圈,儘管首先提出永久居留證概念的是美國,但現在的美國還沒有大規模使用。
他確實不是政治家,但很多有關於政治的問題上,他就是一個小白,若非如此,也不至於被美國人給陷害了。
「所以,在此次新聞大會上,蘇方極力督促日方,立即從西伯利亞撤軍,並無條件投降,否者,後果自負。」
「現在的蘇聯,正走在『秩序』與『自由』的平衡點上,我願意相信蘇聯,正如同,我願意相信科學的真理。」
但從美國到來的記者就不一樣了,在聽到這個關鍵詞后便立馬做出記錄。
他們尊重科學,也尊重科學家,這就是現在的蘇聯。
哥本哈根的拍照門開始,確實流傳著『蘇聯政府關押科學家』的勁爆新聞。
他能感受到這些記者的各種套話想法,而他,也願意直面應對。
這一下,輿論https://m.hetubook.com•com起來了。
在記者的各種拍攝和記錄下,瑪利亞緩緩地道出了蘇聯的永久居留證的特點,還有屬於它的權利與義務。
沒有正面回答,但瑪利亞的點頭,彷彿默認了自己已經有了伴侶的回答。
對此,瑪利亞則搖著頭做出解釋。
「瑪利亞主席,你所說的永久居留證條件,是否過於苛刻?蘇聯的永久居留證條件甚至比加入英國國籍都要困難。」
由於杜魯門在各種改革措施中,限制了美國在軍工上的突飛猛進,這使得美國在軍備競賽上,減速了。
這位記者從位置上站立起來,他向玻爾提問道。
「我在這裏,體會到了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對科學的熱衷,對哲學的思考,對自由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
這名女記者眉頭微緊,但還是做出回答:「我認為,自由應當是無拘無束,意志與想法自由的行動。」
「一般來說,獲得永久居留的主體,還是外國人,並不是蘇聯公民,所以不會加入到蘇聯國籍。」
記者們紛紛記下筆記,但因為瑪利亞引用的是墨索里尼的話,所以他們將這句話上面做了一個人名標註,墨索里尼。
經過長達兩天時間的推延,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了。
雖說蘇聯跟美國是意識形態敵人,但就目前局勢去看,蘇聯還是得妥善處理與美國的關係。
「能夠製造出如此之多的敵對國家,這是否可以說明,蘇聯的外交政策很失敗呢?」
「然後,我們也從未想過與世界為敵,畢竟這個世界並不只有英國、美國、法國和你們日本。」
這一刻,玻爾以實際行動打破了謠言,同時還釋放出一個重要信息。
玻爾輕點著頭:「那麼,在蘇聯這裏,也同樣如此。」
當然,瑪利亞還特意點明一個國家的名字。
一大串西方話述,如潮水一般湧向玻爾,這讓玻爾不僅回想起哥本哈根的遭遇,還有愛因斯坦的叮囑。
許是看出瑪利亞的擔憂,玻爾虛抬右手,無聲地制止了瑪利亞的行為。
「還是說,蘇聯真的要一意孤行,與https://m.hetubook.com.com全世界為敵?」
瑪利亞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
這些都是政治上的問題,離譜的是,英國記者竟問出了一個私人問題。
兩天的大學串門,不單給玻爾刷滿了存在感,更是給全世界各地的記者都刷滿了話題感。
說完,這名日本記者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第一,並不是我們製造敵人,而是我們在反殖民帝國,僅此而已,我們所追求的,是全世界人類的解放。」
但是,玻爾也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
但是,丘吉爾不行。
「這位日本記者,你的觀點其實有兩個錯誤。」
玻爾被蘇聯政府給軟禁起來,這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的事實。
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幾乎都是以國籍為主。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反殖民的反帝國。」
這個新聞發布會裡面,是有日本記者在裏面,他們對瑪利亞的警告視若無睹,畢竟現在的日本,就是在跟美國聯合。
而她所給出的所有回應,都圍繞著一個重點去說。
既然如此,就應當另闢新路,向這名女記者反問道。
又有一名記者問道。
這些問題涉及範圍極廣,從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到個人的私生活,無所不有。
在眾多記者注視下,首先走上台的,是瑪利亞和一眾官員。
屬於蘇聯的永久居留證。
「瑪利亞主席,您現在有伴侶嗎?」
「瑪利亞主席,就目前來看,你們的蘇聯正在面對國際聯盟的圍攻吧。」
「如果那人是美國國籍的呢?他也是否有機會得到蘇聯的永久居留證?」
雖說這問題放在新聞發布會裡面,並不合規,但瑪利亞還是認真地做出思考。
一名記者就對此向瑪利亞提出質疑。
說到這裏,瑪利亞環顧四周一眼,帶著一絲微笑,向記者們宣布了第一位獲得者。
最後,瑪利亞補充了一句。
如果說其他人,瑪利亞還是會以最標準的政治家口吻,回答著這位記者的問題。
「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屬印度、我國和美國。」
「玻爾先生,您和*圖*書是否被蘇聯政府給奴役著?」
日本記者沒有說話,但原本歡樂的表情,繃緊了許多。
「永久居留證所代表的,可不僅僅是一張證件,而是蘇聯對其的傑出貢獻與能力認可。」
這名記者臉都青了,一位美國記者連忙舉手,岔開話題。
隨著愛因斯坦對科學家的聯名書信,這件事就更具陰謀論了。
然後是地緣政治問題,這裏面涉及到地中海、北非、南非、埃及、中東、巴基斯坦、印度這些地區。
「除去政治權利和法律法規規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權和義務外,原則上,和蘇聯公民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
玻爾搖了搖頭:「恰恰相反,那是自由與秩序的平衡,如果只有自由而沒有秩序,那麼,這所謂的自由,將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如果玻爾在短時間內都沒有出現,那麼,這件事就算是坐實了。
「正因如此,我們會為了巴基斯坦的獨立而獻出力量,會為了非洲人民的覺醒而伸出援手,更會為了震旦的獨立和解放而提供幫助。」
這不是怕美國,而是避免扯到蛋。
句句不談英國,句句都在說英國。
「而能夠獲得我們的第一張永久居留證件的人,將會是歷史性的第一人。」
還未等瑪利亞做出回答,這名記者就被兩名壯碩的安保人員給直接帶走,只留下短暫的尷尬沉默。
點名了一位高舉著右手的記者,玻爾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
身邊的記者也以一種古怪的目光,看向這位記者,但更多的人,是以『好奇』的目光,看向瑪利亞這邊,期待著她的回答。
不能縱容這死胖子,瑪利亞也以對等的方式,帶著溫和的微笑給予回應。
這位記者先是對瑪利亞露出一抹輕蔑的笑聲,然後用很蹩腳的英文,對她說道。
「在對待法西斯軍國主義這條路上,蘇聯也同樣不會有任何退讓的可能性。」
「但是,獲得永久居留證資格的外國人,可以憑藉有效護照和永久居留證件出入蘇聯國境,無需另外辦理簽證等手續。」
「玻爾先生,您難道被洗腦了嗎?」
「這位記者,你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