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赤潮
第十九章 原子彈,啟動!

日本內閣出現了爭吵,但這樣的爭吵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現在的日本背後靠山,可是美國啊。
隨著西伯利亞的氣溫開始下降,蘇軍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擊部署。
在私人對話中,馬歇爾沒有絲毫隱瞞地舉起一根手指:「一枚炸彈,可以直接摧毀一座五十萬人口的城市。」
其不同之處,便是『助推—滑翔』。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杜魯門頭都大了。
以科羅廖夫和錢為首的火箭小組,效率高不說,質量更是杠杠的。
只不過,撤軍是需要時間的,而在麥克阿瑟從『不願意撤軍』到現在『開始組織撤軍』的時間裏面,竟然剛好用了一周時間。
然而,就在杜魯門召開對蘇作戰的戰略議會時,馬歇爾找到了他,並且說出了這枚最高機密的炸彈,究竟有多大的戰略意義。
迫於現實問題,錢只能妥協地點著頭,但瑪利亞給了他很大許可權,允許他利用火箭研發部門的資源去進行開發。
而在這一周時間裏面,日五枚火箭組裝完畢。
沒再多想,杜魯門立馬做出抉擇,暫停對西伯利亞的用兵,要求美軍迅速撤退。
然後,他們進行了一次原子彈火箭精準打擊。
「難道,我們就不能用屬於我們的炸彈,先下手為強嗎?」
「這是軍事上的要求,而政治上,天皇裕仁必須退位,全面接受社會主義改革,放棄落後且也野蠻的軍國主義制度。」
他從不在乎日本人的態度,他壓根就看不起這些矮小的日本人。
於是乎,他們選定了一個最合適的火箭原子彈部署位置,海參崴。
四枚原子彈都是由重轟負責運送,只有一枚原子彈是通過火箭進行運載發射。
他的撤軍,立馬遭到日軍指揮官的強烈譴責,但在麥克阿瑟眼中,這就是無能狂怒,僅此而已。
按照他們的理論,只需要在大氣層上打三次水漂就能到達美國。
1945年5月1日,五枚原子彈,落在了相對應的位置上。
「那就用蘇聯人來當m•hetubook.com•com做試爆對象啊。」
而手稿上的彈頭形狀,讓瑪利亞記憶深刻,因為這就是東風-27的乘波體彈頭。
巨大的落差下,日軍的非戰鬥人員損失瘋狂飆升,再加上蘇軍對西伯利亞這邊實施焦土政策,他們就更難獲得補給。
「這枚特製的飛航導彈,將會從大氣層外落回地球,在落回時,會因為重力加速度的原因,進行下一次加速。」
而廣島,則遭到了搭建在海參崴的火箭發射台的原子彈攻擊。
所以,在5800公里的距離困難面前,錢提出了自己的導彈理論,他向一臉懵逼的瑪利亞解釋道。
反觀麥克阿瑟,他引以為豪的裝甲部隊,在面對冬將軍的怒吼下,逐漸沒有了聲音。
艾森豪威爾因為撤退得夠快,他的部隊損失並不是很嚴重。
主張與蘇聯決戰的皇道派,再一次佔得上風,他們要求震旦戰區,轉而全面對西伯利亞發起進攻。
因為他們有大量的現成火箭材料,在組裝方面自然會順暢許多。
這個理論基礎,其實在1932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基礎構想。
冬將軍所帶來的破壞,是不分敵我的暴風雪和極低溫度,但是,美軍在極寒領域內的作戰經驗,遠沒有蘇軍豐富。
「這世界上,真的能有這麼大威力的炸彈嗎?」
蘑菇雲的升起,那是蘇聯的熱情問候。
「我們的原子彈,目前連試爆都還未開始。」
最終,只用了不到一周時間,西伯利亞戰事幾乎平定。
根據計算,東京距離他們的21區足足有5800公里遠。
而且這份警告是公開的,是全世界都知道的。
「不行,原子彈是高精密的,而且蘇聯人也知道這件事,不可能沒有防備。」
如果說,羅斯福對日本的態度是利用關係,那麼,此時的杜魯門,是真的想聯合日本,對西伯利亞發起強攻,以此分攤蘇聯在歐洲的世界革命進程。
「當然,火箭外形需要重新製造。」說著,錢將和*圖*書自己曾經勾畫出來的一份手稿,遞到瑪利亞手上。
兩個是著名景點,分別是廣島和長崎。
按理說,以他們目前的火箭射程,要達到這個距離幾乎不可能。
當然,要真正實現錢學生彈道,計算機的升級迫在眉睫,瑪利亞已經有意向集成電路發展了。
飛機在極高的高度極速下滑,並保持一定的角度,當飛機落去大氣層時,會驟然遭到高密度空氣而反彈回去,連續實現打水漂式飛行。
而選擇的轟炸點,瑪利亞選擇了五個。
瑪利亞的工作任務當然不是工程組裝上面,她的主要任務,是對進攻目標的確定。
既然蘇聯有如此可怕的武器,而且也無法保證蘇聯的最後通牒,是否真的要使用這種武器。
原時空中,負責領教芬蘭人的雪地作戰是蘇軍,而現在,則是美軍。
「我們要求日方立即退兵,不單是從西伯利亞退兵,更是要從震旦退兵,從東亞地區撤離離開,並且要負責對震旦的戰爭賠償,對西伯利亞的戰爭賠償。」
瑪利亞首選的轟炸地點,正是東京。
更不用說,由華西列夫斯基率領的部隊,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從芬蘭那邊徵召而來。
大規模的往西伯利亞這邊增兵,以此來抵擋蘇聯的大規模反撲。
他認為,蘇聯會在最後通告結束后,在西伯利亞這邊集結更多的軍隊,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發起強攻。
當然,由於火箭的發展還未完善,1000公里還是太近了,所以按照瑪利亞的想法,轟炸機空投原子彈還是必須的。
最後,他帶著一絲凝重的語氣,問道。
為了確保順利,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西伯利亞的日軍徹底的驅趕出去。
如此巨大的落差感,確實讓杜魯門十分不適,但已經是總統的他選擇了妥協。
按照錢的理論,這條新彈道將會與桑格爾彈道不同。
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麥克阿瑟。
這番話,讓信心滿滿的杜魯門變得越加不安,他從自己的和-圖-書位置上站起來,來回走動。
艾森豪威爾遵從一名軍人的職責,他聽從總統的指令,沒有半點猶豫直接就退兵了。
儘管錢學生彈道暫時無法實現,但實現1000公里射程的火箭,目前還是能製造得出來。
先是蘇軍士兵給他們造成的損失,爾後,便是極寒天氣之下的非戰鬥人員損失。
看著錢手上的稿子,瑪利亞有些合不攏嘴了:「這……是否太過於先進?」
於是乎,日軍直接找到了麥克阿瑟,希望能得到日軍的後勤補給支援。
來自蘇聯的警告,很快就落到了日本政府手中。
這個彈道概念思想,在1940年的時候,被錢所知曉,然後,他根據桑格爾彈道重新計算火箭在大氣層上的滑翔飛行理論。
知道歸知道,但他依舊不清楚,這玩意能有多大的威力。
時而皺眉,時而欲言又止。
而剩餘的三個地方,分別是日本的軍事基地,橫須賀港、佐世保港和吳基地。
這種做法,天皇裕仁難以接受,日本內閣更不可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麥克亞瑟可是想利用這次機會,擴大自己的政治資本,以此來提高他對下一任美國總統競選機會。
「而且,要想製造出您這樣的導彈,短時間內恐怕也完成不了,或許……以後?」
畢竟重型轟炸機的續航可是有5500公里左右。
「這是蘇方的最後一個要求與警告。」
由於曼哈頓計劃的高機密性,知曉此計劃的美國政府官員寥寥無幾,而新上的杜魯門也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很厲害的炸彈。
只不過,因為缺乏彈道控制系統,導彈發射后還真不一定能打到美國。
「一枚?」杜魯門被這句話給驚呆了。
「是啊,錢先生,你想一下,這枚導彈要進行三次引擎開機,但問題是,我們沒有這麼高精密的機控裝置啊。」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麥克阿瑟的部隊開始出現損失。
因為,一旦日本真的遵守這樣的要求,那就代表,他們要放棄自維新以來,因侵略而掠奪和-圖-書到手上的所有利益。
「如果日本政府仍執迷不悟,那麼,蘇方將會採取最後手段,勿謂言之不預也。」
通過第五代計算機的高速計算,在有一定誤差的情況下,確實是打中了指定目標,而且原子彈也確實是在500高空引爆。
因為這件事的重要性,瑪利亞又一次回到了21區,直接參与到火箭原子彈的準備工作當中。
但美軍這邊還好了,畢竟美國人財大氣粗,他們的資源保障是絕對穩妥。
日本人當然是不願意的,但艾森豪威爾絲毫不在乎日本人的抗議,鳥都不鳥他們,直接就走了。
最後,看在天氣的份上,再加上日軍拖後腿了,麥克阿瑟只能撤軍。
然後,分別被命名為「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和『亞歷山大二世』的五枚『沙俄仁君』原子彈,開始了部署。
馬歇爾搖了搖頭。
在國際新聞發布會中,外交主席瑪利亞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則宣言。
兩天後,四架重型轟炸機騰空起飛,在高空位置上,朝著,橫須賀港、佐世保港和吳基地和長崎進行了投放。
「當進入目標彈道的時候,三段引擎開機,讓導彈的速度繼續加快,從而超過常規導彈。」
當第一枚火箭原子彈試爆成功后,他們便開始對火箭原子彈的再次組裝。
但是,錢提出了一個東西,那就是滑翔彈。
然而,這樣的要求對於日本而言過於苛刻。
一周,最後通牒已過。
反觀日軍,抗寒全靠抖。
他依舊記得,在十幾年前,美國的科技水平還是遙遙領先於蘇聯,但現在,卻被反超,成為了『美國趕追蘇聯』的局面。
通過全世界的記者,蘇聯的最後通告結束了。
而瑪利亞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據科學家們所提出的數據,指定轟炸方向。
原本預想好的時間是兩個月,但沒想到,在冬將軍的影響下,日軍徹底失去戰鬥力,而最大威脅的美軍,則因為杜魯門的指令而不得不撤軍。
納粹德國時期,德hetubook.com.com軍的科學家為了開發出一款可以從德國打到美國東岸的飛彈,便根據1932年桑格爾彈道重新計算。
奈何,麥克阿瑟壓根就不理會日軍,現在的他,正苦惱于杜魯門的第三條撤軍指令。
麥克阿瑟可謂是順風順水,他不單吃滿了戰爭財,還讓自己的地位節節攀升。
留給日本的時間,只剩下一周,他們必須在一周之內宣布退兵,並且宣布遵守蘇聯的要求。
一開始,這件事是在彼得格勒重要會議中討論的,但考慮到火箭的射程距離問題,他們決定將這件事交給科學家們去判斷。
「一座城市。」
當然,西伯利亞的可用補給本來就不多,大部分都是需要經過加工才可以用的工業資源,總不可能讓士兵去挖石油喝,或者生啃木材吧。
這樣的想法,使得杜魯門做出一個選擇,那就是增兵。
「先進嗎?」錢苦惱地皺著眉頭:「想了想,好像是的。」
錢學森彈道的特點,是將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的軌跡融合在一起,使之既有彈道導彈的設突防性能力,又有飛航式導彈的靈活性。
「有,也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警惕,一旦蘇聯的最後通告並不是常規軍事行動,而是使用這顆炸彈,那麼,我們就必須考慮,前線部隊的生命安全了。」
想法是好的,但問題是,他要面對的可是蘇聯的華西列夫斯基,是僅次於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將領。
那麼,他們就必須做出最壞的打算。
所以,即使蘇聯發出了最後通告,杜魯門也依舊以常規的作戰方式去思考。
冰天雪地成為了蘇軍的最好天然掩護色,有些時候雙方距離不到十米,美軍卻絲毫沒發現。
可能是一枚炸彈就能炸毀一艘戰列艦,也可能是一座堡壘,以他對常規軍事武器的破壞力了解,這些已經是很厲害的武器了。
滑翔彈道其實是用在了炮彈上面,但這一次,則用在了火箭上。
根據提前放置好的數據檢測儀,他們確定了500米高空引爆,是最合適的高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