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赤潮
第二十一章 散裝的日本人民,精神分裂了

這樣的調查,讓他們知道日本農民的情況,知道哪個地區的工廠剝削最為嚴重,分析出從哪個地方發起群眾起義是最快最有效果。
這是民間輿論上的爆炸,在此基礎上,則是民間的生活壓力問題。
如果是真的,那麼,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又是如何?
一旦談起,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被秘密警察帶走。
屬於二人的秘密談話中,瑪利亞與野坂參三商量著原子彈的用途和日共接下來的工作。
最後,在震旦抗聯的掩護下,只有兩萬多人逃了出來。
然後,原子彈降落下來了。
而且,日本工人的工資經常性被各種罰款或者納不知名的稅,導致他們的工資獲取更加不足。
在日本政府的宣傳機器下,他們徹底淪為軍國主義的潤滑油。
瑪利亞點著頭,沒有否認野坂參三的覺悟,只不過,她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而隨著新聞報紙和小冊子的擴散,再加上《朝日新聞》在日本民眾之間的影響力,很快,一直被封鎖的『海參崴被遺棄的日本僑民』內容,被各大城市的市民所知曉。
不僅如此,被活抓的海參崴日本僑民,都被強行污衊為『叛徒』,以叛國罪的名義全部扣留逮捕。
「如果我們不削弱日本政府的軍事力量,打破他們的軍國主義幻想,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強攻還是由你們來組織民眾鬥爭?」
他們認為,日本政府所做的事情是正義的,是為了打破白人的霸權主義,是為了給全東亞人民帶去福報的偉大壯舉。
正因如此,日共費盡心思,又在尾崎秀實的幫助下,在最有影響力的《朝日新聞》里安插了很多人,而審核編輯,也安插了一個。
原子彈爆炸的第三天,一直被通緝的野坂參三,出現在大阪的一片工業園區內。
工廠裏面也是如此,如今的軍工廠所實施的酬勞政策是『實物工資』和『勞役償還』,對女工和童工的剝削極其嚴重。
由於對東亞戰爭的消耗,大量的戰爭成本都壓和_圖_書在了日本人民頭上,這使得日本人民對現在的日本內閣政府充滿了怨恨。
而首先體現出來的,又是米價問題。
這些前線記者裏面,就有不少人是日共安插在裏面的工作人員,而這部分日共潛伏人員,全都是由尾崎秀實培養的。
真打起來,蘇聯反而是孤軍奮戰的那一個。
就是這樣的幻想,使得這次『被遺忘到海參崴的日本僑民』責任,全都落在了日本內閣政府身上。
那就是,來自海參崴的倖存者,而負責此次報道的新聞媒體,名叫《朝日新聞》。
當然,就事實而言也確實如此,要知道,那時候的裕仁都還沒上位。
「再說了,美國那邊也同樣在研發原子彈,原子時代遲早都會到來。」
「偉大的工人階級啊,那是我們的日本,從那群腐朽的內閣頭子手上,奪回來!」
而日本地主向農民徵收地租,其採取的方式,是最為落後的實物地租,不論豐收還是歉收。
一直以來,《朝日新聞》都是沖在最前線,為了更加系統、全面、深入地跟蹤入侵震旦戰爭的細節,派遣了大量的前線記者。
有些記者更是冒著風險,闖入被核爆地區,給自己的媒體公司帶來最新消息。
這些海軍軍官的價值毋庸置疑,培養他們的成本,不亞於一名飛行員,而航母的軍官成本就更高了。
這種散布方式確實給他們的媒體帶來了極高的流量,然而,也給日本民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野坂參三沒有了選擇,讓他慶幸的是,原子彈只炸軍事基地,而且當量都不會太大。
恐懼迅速蔓延,從東京到大阪、再到京都等各大城市,幾乎全日本都知道,蘇聯人在他們的軍事基地那裡投放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
一開始,還是有不少日本市民認為這是假消息,畢竟日本政府一直以來的宣傳,都是『光正偉』的存在。
在原子彈發起進攻之前,瑪利亞就特意找到野坂參三。
最後,到現在的,對海參和-圖-書崴日本遺留僑民的迫害,如細菌病毒活體研究,如勞工遣送等事情。
然而,那位審核編輯在發布這些新聞后就已經離開了。
然後,一直潛伏的日共,再一次站了出來。
有關於『入侵震旦』的內容,更是被宣傳成『拯救震旦於水火之中』。
儘管只有一個,但已經足夠了。
有很多時候,甚至出現了『糧荒』等嚴重問題。
從一開始的『蘇聯人投放炸彈』逐漸演變成,蘇聯人召喚了惡魔,與日本天照大神發起了戰鬥,最後引爆了軍事基地。
一下子,全都報銷在原子彈之下。
久而久之,民眾怨恨開始積累。
這位審核編輯根據組織指令,開始對這些內容進行發布,日本情報機構特高科很快就發現問題,他們立即派人到《朝日新聞》總部。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日本內的各大媒體,他們爭先恐後地去了解情況。
野坂參三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會回去組織民眾,發起鬥爭。」
對於他的反對,瑪利亞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維持著日本平民的,是軍國主義政府畫出來的大餅,可如今,在原子彈的轟鳴之下,大餅破碎了,剩下的,就只有那份被憋久了的怒火。
然而,原子彈威力實在是太大,消息封鎖已經不可實現,而這些媒體又是流量之上的存在。
所以,面對由野坂參三等人發起的工人起義,更多的日本群眾竟然站在了剝削者這一邊,反抗野坂參三的工人起義。
而現在,又因為不久前的日本空軍轟炸和美日聯軍強攻,海參崴的海參崴日本僑民死傷極其慘重。
米價暴漲了。
在數十名工人的擁護下,野坂參三宣讀了由他主編的:《我們的日本》。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們要怎麼做?」
「我們學習震旦!」野坂參三反駁道。
然而,也有一大部分日本民眾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
一切過錯都是野坂參三等人,他們都是罪人,都是必去剷除的敵人。
這些事自然是不被允https://www.hetubook.com.com許發出來的,壓根就不可能通過得了《朝日新聞》的審核機構。
一開始,民眾壓力還能勉強接受,可隨著日本政府對西伯利亞發起入侵,稅收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最終形成為『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是的,你們可以學習震旦,但你們有這樣的縱深嗎?有這樣的武裝力量嗎?而且日本政府背後的靠山是美國人,你們有信心對付得了日美聯手嗎?」
而這樣的基本生存需要,有些時候都會被各種『稅收』給強行徵收手中的餘糧。
然而,審核機構裏面也有日共潛伏的人。
在這些記者的努力之下,他們將原子彈的恐怖,以一種更具誇張主義色彩的方式散布到民間各處。
於是乎,日本人民分裂了,這是屬於他們之間的內戰
一開始,他們確是收到了命令,嚴令封鎖消息。
一開始,野坂參三是反對原子彈方案。
他們為了擴大流量,開始對被轟炸地方進行報道。
這些潛伏在《朝日新聞》里的前線記者,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對海參崴那邊的新聞進行報道。
工農都在這種高壓環境下生存著,掙扎著,卻不敢有任何怨言,因為能夠幫他們發聲的日共已經不在了,『大逆事件』所造成的打擊,幾乎是徹底性的。
然後,他們將海參崴那邊的事情給寫了出來。
日本市民中,女工的每日工資只有五角,男工能有九角,而米價則漲到了五角三分每升。
農村中,地主佔有全國一半左右的土地,70%的農民沒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
對於日本軍部而言,大量的優秀海軍軍官,除去出港作業的,全都死在了原子彈的轟鳴之下。
同一時間,京都、鳥取、福島、長野等地區都掀起了工人運動。
每一句話,都彷彿是刀子那般,狠狠地扎在野坂參三的心臟上。
有些海參崴日本僑民,被強行塞進已經缺乏活體實驗品的細菌實驗室裏面,有些海參崴日本僑民,被帶回去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勞工,更有些人,直接被當場槍斃。
不久之後,原子彈啟動了。
在各種信息衝擊之下,日本民眾逐漸地分成兩派,一派是堅定相信日本政府,相信他們所做的『大東亞共榮圈』是正確的。
僅僅是一枚炸彈,就把他們引以為傲的軍隊,徹底摧毀。
從海參崴日本政府往海參崴那邊運送僑民,爾後將他們徹底拋棄,到蘇聯政府願意接納他們並且照顧他們,到不久前對海參崴的全面轟炸。
這個時代的國際局勢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是原時空,少了德國和義大利,日本就是孤軍奮戰,但現在的日本,可是有著英美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支持。
一些距離核爆地點較近位置的城市居民,感受到了原子彈所帶來的熱浪,他們對此深信不疑,並在口口相傳的情況下,民間輿論越來越誇張。
這樣的認知,讓他們認為,野坂參三才是導致大東亞共榮圈失敗的原因。
所以,破局之法只有原子彈。
由於日本政府要加大前線部隊的輸出,所以日本政府嚴令禁止平民私自藏米,還特意頒布了『禁米令』。
如此重大的事件,日本各大媒體開始了工作。
當然,他們只是對日本內閣政府如此,但對於天皇,日本人民依舊保留著幻想,始終認為,天皇是無辜的,天皇都是被蒙蔽的。
「在短時間內,蘇軍都很難登陸到日本本土,我們沒有如此強大的跨海作戰能力,特別是在聯合艦隊還健存的情況下。」
但很快,警察闖了到每家每戶,搜查這些報紙新聞,全面封鎖消息,並頒布法令,嚴令禁止討論海參崴日本僑民問題。
只不過,除了『蘇聯人投放炸彈』這個勁爆消息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消息,也如核彈般在日本民間內炸開。
這是繼黑船事件后,被他國武裝登陸上岸的事件。
很快,他們得到了一個準確的信息,蘇聯人在他們的五個軍港上空,投下了一枚毀天滅地的炸彈。
在日共被徹底趕出日本之後,日共就派遣了不少人到和圖書克格勃那裡學習。
雖說沒學到克格勃的兇悍,但他們還是在克格勃這裏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媒體對民眾的影響與操控』。
「我們的鬥爭從未結束,我們的鬥爭就在現在開始。」
居住在海參崴的日本僑民,其實都是被日本政府所拋棄的人民,他們記恨著日本政府,記恨著這群帶他們過來,卻又拋棄他們的日本軍國政府。
一直以來,軍國主義對人民的壓榨幾乎是無節制的。
雖說日本政府對震旦的掠奪,為他們國內填補了大量的資源。
到了1943年,日軍武器也陷入了短缺狀況,要求每家每戶的婦女都得進入工廠,而給予他們的薪水,只能維持基本生存需要。
在毀天滅地的轟炸下,整個日本都陷入宕機中。
另外一派,則是認為,日本內閣已經腐敗不堪,需要推翻,需要重建。
雖說野坂參三等人一直都在海參崴,但他們對日本本土的情報獲取,從未停止。
看到野坂參三說不出話來,瑪利亞又補了一刀,說道。
然而,這些掠奪而來的資源都被用在了對外入侵的軍事上,對民眾的補償,那是一根毛都沒有。
日本社會黨人在很早之前就被驅逐出日本本土,除去潛伏在日本機關內的幾名情報特工,主要的辦公地點就是在海參崴那邊。
「我們的勞動一直被剝削,我們的生存一直被限制。」
其手段強硬讓日本民眾不禁猜測,這是不是真的。
如此高昂的米價,使得日本市民連房租都交不起,更不用說其他的私人生活。
除了談原子彈,關於原子彈之後的工作,瑪利亞也給他進行了交代。
「強行登陸作戰,傷亡不可估計,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如果日本軍政府派遣軍隊鎮壓呢?天皇的神聖依然還在,軍國主義政府的整體力量未被削弱,到那時候,你們該如何鬥爭?」
如果不是野坂參三等人的阻撓,『偉大』的大東亞共榮圈早就成功,他們也就不用再這樣貧苦受累。
除了日本工人之外,日本農民的生活也不好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