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唐雙龍
第七十一章 我等,在見證歷史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大乾疆土!
帝都,繁華的街道上,幾乎所有的酒樓全都爆滿,來自天南海北的百姓聚集在酒樓茶館內,三三兩兩高聲談論著。
幾乎每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都曾對草原游牧民族用過兵,動過武,草原的主流民族也是接連被滅了多次。
這不是在跟誰商量,而是強制命令!
至於進軍途中,西域諸國故意阻撓大乾天軍,被滅國什麼的,那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裁決使負責處理武者間的各種問題,而執法使,則是類似於後世的錦衣衛,主要負責對外收集情報,對內監察緝拿等工作。
………
幾名學子喝著茶水,異常興奮地交談著。
以前讀書那是世家門閥才有的權力,而岳陽卻改變了這一現狀,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三年義務教育。
裁決殿中分為裁決使和執法使。
老百姓的兒子,不老老實實種地,還想考科舉當官?和圖書就算當初楊廣開了科舉制度,但有能力讀書的,又有幾個是普通人?
「除此之外,第九軍團軍團長蘇定方來信,第九軍團出海,已經登上東瀛地界。恭喜陛下,我大乾,又將收復一份國土!」
大乾百萬武者大軍出征,威勢自然是勢不可擋,而第一個被重點關照的目標,便是北方的草原突厥人。
現如今,東瀛地界文明程度還很低,也是到了唐朝後,那邊派來了遣唐使,從大唐學習了先進文化技術后,方才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是啊,我等何其幸運!」一名學子點了點頭。
凡六歲以上適齡兒童,必須在當地童學中進行三年的啟蒙教育,一應費用,由國家負擔。
兵部尚書興奮的誦讀著軍報,振臂高聲道:「陛下,長公主殿下傳來捷報,東西兩部突厥,王庭已被盡數斬殺,突厥人大部分百姓臣服,繳獲牛羊戰馬無數。」
說白了,長公主岳靈珊故意留下了這些人,和圖書然後驅使他們進入西域諸國中,而後以剿滅突厥人為理由,揮軍西進。
還有,可以著手組織大乾百姓遷移等事宜了。百姓故土難離,這是個問題,要給予哪些優待,後世子孫入學以及考試方面都有哪些好處,這些,必須明確下來,不可似是而非,糊弄百姓!」
諸位,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或許有朝一日,我等也有機會成為那經略一方的地方大員呢!」
「陛下聖明!」
「能生在這個大世,真是三生有幸啊!」
「回陛下,是花間派宗主,邪王石之軒!」
裁決殿,經過幾年的發展完善,已經發展成了一尊極具威懾力的龐然大物。
岳陽笑了笑,道:「既是此人,那便無需擔心了。」
還有,後期佔領、教化等事宜,也不可懈怠,這些事情,你們自己商討,儘快拿出一個適合執行方案!」
直至,大乾崛起。
但即使如此,滅了一茬又一茬,幾十年上百年後,新的游牧民族和_圖_書又會崛起,繼續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危。
他來自揚州地界,本是一普通農家子弟,三年啟蒙教育后,因學習優異,在縣試中名列前茅,免費入了府學,在揚州府中等學院中學習律法、武技、算數、時政等科目,一學便是六年之久。
甚至來年畢業,他便可以參加春闈科舉考試,若是中得進士,便可搖身一變,從一名農家學子,成為令人羡慕的官員老爺了!
草原遊牧問題,歷來是各個朝代都頭疼的主要對外問題。
有石之軒這尊甚至可以跟大宗師硬抗的高手坐鎮,小小東瀛島國,自然無需擔心翻起什麼風浪。
乾帝在皇家演武場大閱兵后,下達了大乾帝國第四號令「統一令」!
這一刻,岳陽起身,淡淡道:「後勤保障問題,記得及時跟進,朕不想聽到因為後勤緩慢而使得大軍長時間無法推進的問題。
「是啊!先不說家中父母的殷切期望,單單隻是朝廷這些年免費供養我等,便值得我等肝和-圖-書腦塗地,為大乾效忠了!」
太玄殿,大朝會。
岳陽頷首道:「東瀛地界雖然蠻荒,但也不可小覷天下人,坐鎮第九軍團的武道宗師,是哪位?」
這不是在妄言,而是自古以來便有歷史依據的。
甚至不僅要硬著頭皮接受政令,還得老老實實的推行陛下旨意,那些陽奉陰違的,現在還在裁決殿大牢里沒出來呢!
信不信那是你的事情,總之大乾皇帝信了,這就夠了!
自從乾帝登基立國后,大乾國便開始在教育方面進行改革。
「諸位,努力吧,莫要辜負了陛下為我等爭取來的大好前程!」
有裁決殿這柄懸在頭上的刀壓著,哪怕明知道乾帝普及全國教育,就是在挖世家門閥的根,斷了他們在讀書人方面的壟斷地位,但也還是得捏著鼻子認了。
必要之時,甚至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不信者,可以去翻翻山海經。
兵部尚書奉承了一句,而後繼續道:「長公主殿下信中還有交代,突厥有支萬餘人的殘m.hetubook.com.com部,逃到了西域吐蕃等諸國中,殿下已經調動大軍,向西域地界進發了。」
「如今我大乾百萬武者大軍出征,橫掃諸國已經勢不可擋!接下來幾年乃至幾十年,官員的缺口絕對很大。
岳陽點了點頭,「俘虜接收工作要做好,分散到各地勞動改造,改造合格者,可得大乾歸化籍,擺脫奴籍身份。
中原王朝強盛時,他們願意低頭服軟甚至是伏低做小,但每當中原王朝衰落時,他們便會化身草原中最兇狠的狼群,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那可不是什麼神話故事,而是我華夏先祖在世界各地生活的所見所聞,乃是真實歷史記錄。
說到這裏,群臣會心的笑了笑。
這在以往,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
膽敢違背大乾政令,無論是士紳官員還是當地豪強,先問問自己的腦袋夠不夠硬,能不能在大乾裁決殿執法使的刀下不死!
大乾歷四年,深秋。
所謂的突厥殘部是什麼,眾人都是人精,誰不清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