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6章 佛祖之名

過了幾天,了空再到懸崖的時候,哪裡便只剩下一堆白骨,但是那些海鷗卻依然不肯散去,圍著屍體不住盤旋,了空覺得這是彼得的靈魂在召喚它們,以恕清自己殺戮之罪。
又按照梁贊所說找到了彼得,可是彼得當時卻得了重病,無法再捕食海鳥和魚,已經連續餓了好幾天,奄奄一息,了空便把帶來的乾糧給他,勉強將他從鬼門關里救了回來。
彼得死後,了空按照他的遺言,將屍體搬上懸崖,沒多久便有海鷗來吃其血肉,了空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心中悲痛,卻偏偏欲哭無淚。
彼得為了感激了空,就帶他去了火山的山洞里參觀《翼王伏魔護法真經》,了空一見那個銅鼎,心中慨嘆,原來真正的《韋陀內經》也是殺人的武功,並非一味防禦,他這才明白這個世上的武學,都是以擊倒對方為目的的,根本沒有什麼仁慈的法門。
說完這些,他緊緊抓住了空的手,也不管了空是否答應,將畢生的功力盡數傳給了空https://m.hetubook.com.com,之後就與世長辭。
而彼得常年在海島,自己的母語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所說的話,只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單詞、簡單的中文以及手語,沒想到別人聽不懂彼得的語言,了空卻能聽得懂,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笨人,卻不曾想,心緒一旦平靜下來,悟性與慧根比梁贊還要高。
經過了塵世的一番磨礪,了空已經脫胎換骨。
他在想:彼得生前吃了這個島上無數的海鷗,死後又叫海鷗吃,不知這能不能還得了他一生所做下的罪孽。
這一天的黃昏,了空獨坐懸崖,望著茫茫大海,看著殘陽如血,終於想好了對付柳生一葉這樣心中蒙塵之人的方法,他決定重返中華,收回大佛寺的武林絕學,替師父報仇,而且要以佛祖之名。
雖然船上有不少補給,但是總有吃光的時候,島上沒有食物,了空只能跟著彼得一起抓海鳥,捕魚,為了求生,殺生吃葷,這在以前簡直是和圖書不能想像的,究竟生命是什麼?佛祖在何方,當人逢絕地的時候,那一切已經不再重要,生死似乎也無關緊要,如果佛法存在,生命的結束也不過是下一場輪迴的開始。人生在世,還是應該去完成今生的目標,想著死後駕鶴西歸,去見如來的話,那活著也許再沒有意義。
沒事的時候又與彼得談心,把自己對桂花的感情、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統統都講給彼得聽,二人言語不通,不管了空說什麼彼得也只是靜靜地聽著,從不做回答,偶爾點頭含笑,了空也不知道他是否明白自己心中凄涼。
心中有佛,你便是佛。它不是一個實體,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卻是一種信念,叫精神得意慰藉。彼得之所以有勇氣在孤島上生存這麼多年,是因為他心中有上帝,儘管他可能知道世上,其實沒有所謂的上帝。
了空又想:佛祖是人,就也會有七情六慾,也有各種需求,或者也曾像自己一樣殺生害命,只是被困孤島,無人知曉罷了。
和*圖*書他也明白了,這世上很多的人,堵住了「耳朵」,即便是佛法再高深,也無法勸說其回頭。柳生一葉大概就是如此。
每每想起這些,就越能激發了空的鬥志,因此也越發用功,了空痛定思痛,每日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功習武。
彼得垂垂老矣,雖然了空暫時救了他的命,但是生命總是有走到盡頭的一天,彼得知道自己命不長久,臨死前拉著了空的手,留下了最後的遺言:他死之後,不要埋在父親身邊,而是把他的屍體搬到懸崖上,讓海鷗食盡血肉,再把他的火化,將骨灰撒入大海,他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大海可以把他的靈魂,送回到英吉利去。
他將所有的骨頭收集在一起,用石頭砸成碎末,又在沙灘上堆了一堆乾柴,將那些碎末煉了,以去殘餘的碎皮爛肉,之後又把這些骨灰收集在一個瓦罐里,再次帶到懸崖之巔,迎著海風一把一把地撒下去。一邊撒一邊祈禱,「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彼得施和_圖_書主,願你達成所願,魂歸故里,你的業障也就此隨風去吧,佛祖、上帝都會保佑你。」
自此之後,了空再也沒有可以說話之人,每天勤練武功,心無雜念,修為更深。再加上彼得七十年的功力,了空的功力已經在這些渾渾噩噩的沉悶日子里,超越了當世所有的武林高手。他的慧根也漸漸打開,想明白了魯七林其實當初是騙他的,他的毒掌,根本不會要了自己的命,原來世人多狡詐,哪怕是你相信之人,也可能會騙你,就更不要說那些不認識的人了。
他從彼得那裡了解到西方的宗教,竟然與他信奉的佛法有極為相似之處,好人死後會上天堂,做壞事會下地獄,可是不管是基督教,還是天主教,又都沒有佛祖,那佛祖在哪裡?也許人就是佛祖。好人之所以最終成佛,也只是因為他是一個好人,受人敬仰而已,漸漸地,了空明白,其實所謂的佛祖也好,上帝也好,已經不存於世上,他們只存在於人的心裏。
好在李老闆李鳳岐的這艘船上和_圖_書準備的補給相當充足,他不必像梁贊與歐陽冰那樣,依靠打海鳥,捕魚度日,再加上樑贊之前已經給了了空航海圖,所以他不到一周的時間便找到了那個海島的所在。
而梁贊所說的詛咒,果然也清清楚楚地刻在銅鼎之上,極盡惡毒。但是為了找柳生一葉收回大佛寺的武學,了空還是刻苦鑽研。弘決大師在世的時候,了空從來不知道刻苦,動不動就偷懶,以至於學藝不精,到後來真正與柳生一葉那樣高手對敵的時候,別說是收回大佛寺的武功,甚至連人家的一招也接不住,最後還要從柳生一葉的胯|下鑽過,以求保命。雖然佛門弟子本不該在乎自身榮辱,可柳生一葉竊取的是中華的武學,他不但侮辱了了空更是侮辱了整個中華武林。
他只是心地純良,看似魯鈍,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蠢人,只是從前好吃懶做,所以難有成就,如今用心修鍊《翼王伏魔護法真經》不管是內力還是掌法,其進境一日千里。隨著功力的提升,他的佛法修為竟也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