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福,陳軍門,好大的手筆!」
高名衡呆若木雞,他喃喃自語,臉色煞白,猶如痴獃一般。
況且,台灣距離大明國土,不過四五百里,猶如大明國土一般,對於陳永福來說,是最佳的選擇。
一個中年儒士大聲吶喊,大踏步向前,又是吸引了一大片眼球。
小小一個募捐箱,又怎能塞進百兩黃金?
鄭二陽面色鐵青,白須在風中顫抖。
「鄭森,你為何要報講武堂?」
「我捐兩銀元!」
高名衡和鄭二陽臉色難看,痛心疾首。
講武堂大堂上,看著眼前的鄭森,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鄭成功,王泰欣慰地點了點頭。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鄭芝龍的公子,鄭氏家族重點培養的新一代掌門人,高大威猛,活力十足,將來必是一代名將。
「不然還能怎樣?咱們今天抓了這些人,要是讓王泰找到了借口,大明朝可就要天崩地裂了!」
「我捐10銀元!」
「誰又敢抓他!誰又敢抓他?」
「在下鄭森,來自福建泉州,所帶銀兩有限,現捐于講武堂,為我大明水師購置戰船,還請不要拒絕!」
廣場上,黑鴉鴉一片,圍的水泄不通,中間幾張桌子,寫著「募捐箱」的木盒三四個,桌子後面幾個英武彪悍的年輕人,黑色的長衫,胸前綉有「講武堂」三字。
「爹放心。不出兩三年,台灣就是富庶之地,咱們陳家飛黃騰達,就會是真正的豪族了。」
「你看那些士兵,誰敢抓王泰?就憑他們,是河南衛軍的對手嗎?」
雖然不知道鄭森來河南,究竟是不是鄭芝龍主使,但只要他進了講武堂,耳濡目染,他就脫不去河南衛軍的烙印。
「陛下、臣有負君恩啊!」
年輕人熱情洋溢,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不斷有人上前捐贈。
鄭成功的回答鏗鏘有力,眼神熾熱。
統計完畢,講武堂的年輕軍官大聲吶喊,周圍百姓歡呼聲掌聲不斷。
國姓爺、民族英雄、驅外夷出境,恢復台灣。南明史上和吳三桂一樣為後世家喻戶曉,不過一遺臭萬年,一萬古流芳。
年輕的鄭成功能來河南講武堂,實在沒有比這更令他高興的事情了。
「淳兒,你決定了?」
少年說完,過去把一個布袋放在桌上。
高名衡邁步離開,鄭二陽只有緊緊跟上。
陳永福父子笑容滿面,向歡呼的百姓頻頻揮手,緩緩出了人群。
王泰微微一愣,哈哈大笑了起來。
另外一個「講武堂」的學員,拿著喇叭大聲吶喊,開始宣揚起移民捐贈的大義。
下人費力地把銀袋放在桌上,周圍人一片驚呼。
口口聲聲五省總理,大明天子的威嚴何在?
「福建鄭森鄭公子,捐100金!」
夏完淳父子離開,約半個時辰,並沒有大的捐款者出現,都是小額的捐款,最多不過幾十。
「鄭兄弟,講武堂在宣武衛營城,人盡皆知。你要是不急,到午時隨我一同前去。」
只要是鄭成功,哪怕是骨瘦如柴,也是天賦異稟,何況如此威猛。
鄭二陽還不甘心。
河南地少人多,宗室藩王,豪強官紳多如牛毛,總理衙門和其針鋒相對,遲早都有一戰。于公于私,移民海外,都是上策。
周圍的百姓踴躍捐款,現場氣氛熱烈,群情高漲。
這次去台灣,也是應王泰移民司號召https://m.hetubook•com•com,置辦荒地300頃,河南一年兩熟,夠他經營了。
歷史上,崇禎十七甲申年,20歲的鄭成功被送往南京求學,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師從江浙名儒錢謙益。鄭成功兒時名福松,教師即給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肅,叢眾茂盛之意。錢謙益為了勉勵鄭成功,替他起「大木」之表字。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于煤山,明朝滅亡;隨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清軍進駐北京城。
無朝廷旨意,肆意妄為,任起邊釁,國中之國,膽大包天……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如今之計,也只能上稟朝廷,看君王如何化解了。
「鄭兄弟,你去講武堂,是有什麼要事嗎?在下或許能幫上忙。」
「我捐100兩金子!」
「你是名門之後,文武雙全,不遠千里,一片赤誠,我對你有信心!」
陳永福父子並沒有注意到場外觀看的高名衡和鄭二陽,他們志得意滿離去,留下高名衡和鄭二陽,都是睜大了眼睛。
沒有朝廷的旨意,光天化日之下募捐購買戰船,此舉置河南官府於何地?置大明朝廷於何地?
鄭森看著心中的偶像,眼中「迷弟」的光芒四射。
講武堂的學員統計完畢,大聲宣唱。
這位異省公子,年少多金,不知是何方神聖?
如今時移世易,甲申年,大明依舊,山河依舊,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卻放棄了金陵,來到了河南,要考講武堂,投身於王泰麾下。
凳子上的鄭森滿臉懊惱,暗自後悔帶的盤纏太少。
一個英俊的少年面向人群,肅穆莊重,侃侃而談。少年身穿棉袍,頭戴網巾,青春洋溢和-圖-書
,讓人振奮。
年輕士子示意了一下,一個下人模樣的小廝滿臉愁容,把一袋金子放在了桌上。
一文錢的瓜葛都沒有,全是王泰親力親為,肆意妄為!
「在下千里迢迢前來河南,是來報考講武堂的!」
「本人夏完淳,「河南學堂」三年級的學生。我大明水師拓殖海外,揚我大明國威,護我大明遊子, 滅泰西殖民者囂張氣焰。移民司移民海外,需大量教授老師,本人已報名去婆羅洲教授學業,和家父一起,傳播我大明知識和文化。」
鄭森捐完銀兩,徑直向募捐的講武堂學員問道。
鄭森則是坐在凳子上,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一切。
「那兄弟我就不客氣了!」
父子二人相對一眼,都是哈哈笑了起來。
「鄭森,你去講武堂,還是學習海軍科吧。這比較適合你。」
而這,也是他心甘情願捐2000銀元的一大原因。
王泰哈哈笑了起來。
「大家都來捐贈吧!」
「大人,小人還是想親自去考,免得旁人說大人是徇私舞弊!」
一旁的眾將領面面相覷,區區一個鄭森,不值得大人如此失態吧。
陳永福對著兒子,語重心長。
看到夏完淳出來,人群中等待的夏允彝滿臉欣慰。
中年儒士相貌粗豪,身後一名年輕人也是長相英武,二人面龐倒有幾分相似。
「我捐2000銀元!」
「德兒,去了台灣,好好經營,河南這地方,水太深了!」
「這位兄弟,還請告知講武堂怎麼走?」
王泰讚賞地點了點頭。鄭森是鄭成功,確認無疑了。
「大人,這真是……」
「這是我父子捐贈的 1000銀元,用以我大明水師購買戰船。也請各位百姓踴躍捐贈https://m.hetubook•com.com,以振我大明國威,造福我大明百姓。」
「開封府陳永福、陳德父子,捐2000銀元!」
「回大人,小人正是鄭森,家父鄭芝龍,詔授海防游擊。」
雖說此舉揚大明國威于海外,漲國人志氣,但令皆出自五省總理衙門,這還是大明的天下嗎?
鄭森熱情洋溢,性格外向,極易感染旁人。
不會有第二個鄭成功,看不上自己兵強馬壯、富可敵國的父親了!
「大人,你是說,我不用參加考核了嗎?」
有孫可望之跋扈,適形李定國之忠,有鄭芝龍之卑鄙,益見鄭成功之義,一則扈蹕滇中,一則興師海外,雖其後齎志以終,卒鮮成效,然忠義固有足多者。
講武堂學員的大聲吶喊,引起周圍百姓的一陣羡慕。
「無父無母,春秋大義何在!」
聽起來義正言辭,為國為民,可細思極恐,這裏發生的一切,和大明朝廷又有何關係?
「大人,難道就這樣算了嗎?」
一個年輕的士子走了出來,濃眉大眼,閩南口音,中氣十足。
陳永福雖然是河南總兵,也是王泰提拔,但他為官清廉,陳家大家族,並無多少地產。
高名衡的手指指向城牆上的守兵。
「大人在馬尼拉痛擊蠻夷,護我大明百姓,揚威于南洋。和家父相比,大人才是堂堂正正的大明軍人!」
夏完淳說完,鞠了一躬。
「陳總兵捐了2000銀元,我也捐100!」
「爹不是也決定了嗎?」
縱絕島別開生面,移山填海,三百年社稷系以存亡,仿箕子、比田橫,志士苦心,特向膠癢留氣節;是勝代第一完人,起敞扶衰,十七載勛猷明月日月,填滇海,連浙水,英雄無命,長懸肝膽照波濤。
鄭和圖書森眉開眼笑,和講武堂的學員們一起,開始招募和向百姓介紹起來。
「講武堂募捐,凡我大明子民,皆有義務!捐贈者的名字和多少都會登記在冊。大明水師要開拓海外,你捐贈的每一文錢,都會用來購買新的戰船和火炮,募集新的將士。大家都來捐贈,為我大明的將來,添磚加瓦吧!」
他王泰眼裡,還有大明朝廷嗎?
鄭森捐款100兩黃金,學員對他也是格外熱情。
「連河南總兵陳永福都為王泰捐款,誰還敢抓他?誰還敢為朝廷賣命?」
「到時候咱們父子一邊宣揚中華文化,一邊在大莊園里經營田畝。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豈不快哉!」
鄭森看著王泰,面色肅穆,鄭重其事。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你就是福建的鄭森?」
在河南學堂學了整整三年,畢業的夏完淳在河南都司鍛煉了半年,現在,夏完淳選擇了去南洋鍛煉,儘管他只有14歲。
「各位百姓,我河南移民司移民百姓于海外,朝鮮、台灣、呂宋、婆羅洲等地,從移民動身,再到移民地,一半年之內,所有糧餉供給,皆出自於移民司。花費巨大,皆是總理衙門供給。若是我大明子民能人人出力,于移民大業幸至甚哉!」
鄭森的眼裡,都是驚詫。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1000銀元!」
鄭二陽搖頭嘆息一聲。
高名衡輕輕搖了搖頭,面色凄苦。
鄭二陽氣急敗壞,手指微微發抖,指向募集的人群。
事情,怎麼會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大人,把這些亂臣賊子,全都抓起來,投入大牢!」
「我也想像大人一樣,為國為民,揚我大明國威,犯強漢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