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15章 亂象叢生

虜畏炎烷歸思催,
尤其是吳昌時,作為周廷儒的弟子,竊權附勢,納賄行私,罪行昭著,大理寺和刑部,已經掌握了其人的大量罪證。
「陛下,周廷儒執掌中樞,請餉必饋,其他從中貪污更不可計數。范志完不過區區一介金事,兩年之間,驟然升為督師,若無周廷儒為後盾,決無可能。」
崇禎冷冷一句,蔣、魏二人啞口無言,肅拜而退。
「臣彈劾內閣首輔周廷儒,其罪一,督師出征,毫無建樹。周廷儒朝受命夕啟行,初六日趕到通州時,奴兵東起津門,西至逐鹿,橫亘三百余里,車載驟馱,浩浩蕩蕩北撤,我大明官軍只是在遠近城樓日夜不停鳴炮桐嚇而已。周延儒在通州城內,每日忙於和幕僚、將帥飲酒作樂,置戰事于不顧。每天午後,督師衙門開門辦公,收受文書,朝晚兩次向宮中飛報「大捷」。周延儒奉命督師,卻從未躬歷戒行、鼓舞將士。此其罪一也。」
御史吳履中上前,肅拜一禮。
如今周延儒廷議結局不妙,極有可能被罷免,正是機會。
一場清軍入塞,撤下了大明最後的遮羞布!尤其是沒有了河南衛軍,大明官軍不堪一擊,各級臣將的表現乏善可陳、欺上瞞下、怯懦畏戰,更加反應了大明王朝的弊端。
吳昌時面色平靜,極力否認。
「將此賊押入錦衣衛詔獄論死!周廷儒案詳加勘察,早日給天下軍民一個公道!」
這些個言官,許多人曾經都是周廷儒的門下客,唯周廷儒馬首是瞻,現在一看風頭不對,立刻掉過頭來,開始對周廷儒落井下石,大肆攻伐。
雷演祚繼續上奏,不依不饒,直指大殿之臣。和_圖_書
兵科給事中郝糾也站了出來,矛頭直指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
周廷儒跪下,連連磕頭,被錦衣衛拖了下去。
閣臣魏藻德還要堅持。大殿上用刑,朝廷的顏面何在?
「吳昌時,這是御史蔣拱宸的奏摺,你可知罪嗎?」
「陛下,范志完縱兵淫掠,又以金銀鞍馬數千兩,托左渝德、方拱乾行賄京師政要。還請陛下令有司詳查。」
崇禎臉色難看,心中羞惱至極。
范志完的狡辯,讓崇禎不由得盛怒之下,咆哮了起來。
吳昌時此言一出,忍無可忍、厭煩不已的崇禎,聲色俱厲,又一次暴走。
昨日元戎報捷來。
「大理寺、刑部對周廷儒案有染官員,戶部尚書李待問、前兵部尚書張國維,以及戶科給事中荊永祚、兵科給事中沈迅、張嘉言有幹人等,抓捕歸案,早日得出結論,以安朝臣和萬民之心。」
范志完臉色煞白,哆哆嗦嗦,拒不認罪。
大殿之上,言官慷慨激昂,全無視滿殿君臣的心驚膽戰,怒火攻心。
「陛下,臣知罪,臣知罪!臣參本朝首輔周廷儒招權納賄!請陛下明鑒!」
「此輩奸黨,神通徹天,若離此地核查,誰人敢從公勘問?」
黃金紅粉盡駝回。
禮科給事中袁彭年馬上站了出來,論糾周延儒之罪。
蔣拱宸渾身顫抖,匍闔在地,說不出一句話。
言官曆數周廷儒罪證,滿殿群臣竊竊私語,七嘴八舌,那些被牽連的官員無不是臉色煞白,人人心驚。
「吳履中,你當時是天津衛按察御史,你說,范志完所言是真是假!」
崇禎十八年,自正月起至夏末,發生了許多大事。
「陛和圖書下,周延儒若是能割絕私交,早引公忠廉勇之士布列于山海關至薊鎮一帶,奴軍即便進入,未必能猖狂至此!假如周延儒視師之後,把范志完之諸般罪狀一一入告,懲前毖後,或許可收亡羊補牢之效。周延儒徇私欺飾,即此一端,已罪不可恕!」
吳履中參完,范志完已經伏倒在了大殿上,臉色灰敗,頻頻磕頭。
陛下,奴軍退兵,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連綿數十里,周廷儒身為督師,如能在險要關隘布置伏兵,並分兵從后追擊,奴軍孤軍深入,勢必遭到重創。然周廷儒一味尾隨奴軍,縱敵出塞。罪莫大焉,請陛下明鑒!」
「蔣拱宸,你可敢與吳昌時對峙嗎?」
「駱養性,言官所說,都有據可查嗎?」
「陛下,祖宗之制,律法森嚴,臣雖不才,安能犯此?」
崇禎盛怒之下,冷冷開口。
范志完磕頭碰腦,大聲吶喊,涕泗交加,滿殿大臣目瞪口呆。
「吳昌時這廝,牙尖嘴利,銅皮鐵骨,亦三百年未有之人!」
崇禎說完,王承恩趕緊擺擺手,錦衣衛匆匆上前。
這樣的貨色,也能督師?
大殿之上用刑,人心向背,莫非大明王朝的氣數已到?
大臣們出了大殿,人人自危。
崇禎把御案上的奏摺甩了下去。
「督府、兵部、大理寺對周延儒蒙蔽推諉等案情從公察議。若是罪責屬實,絕不姑息。」
果然,雷演祚毫不掩飾,直接暴走。
「范志完,你送良馬百匹于方拱乾,那數千金,又送于那位?」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站了出來,據實而言。
「陛下必欲以此最坐臣,臣何敢抗違聖意,自應承受,若欲屈招,www.hetubook.com.com則實不能。」
他對周廷儒自請督師注望甚殷,頻頻遣人使伺。捷報頻傳時,自己還打算為周廷儒論功加以太師之位、賞賜金銀蜂服。誰知道此人竟然膽大妄為,欺君罔上,真是罪不可赦。
先不說薊遼督師範志完的一無是處,便是大明內閣首輔周廷儒,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也遭到了朝中上下一片的口誅筆伐。
五月,大明坤興公主下嫁五省總理王泰于河南,賜王泰忠勇侯,「忠勇」二字,可謂苦心積慮。
「陛下,臣在天津,范志完與總兵趙光忻、薛敏忠尾隨建奴,並未有戰事!」
「那……日臣……在山東大王莊,副總……兵賈芳名等敗建虜五百,又在天津衛擊退建虜四千……」
「陛下,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竊權附勢,納賄行私,罪行昭著。吳昌時為周延儒義子,凡內閣票擬、國家機密,事事都預先知道。周延儒多欲則不剛,智足以掩過,而忠不足以謀國,想竊附於君子而又不摒去小人,見忠直之人表面援護而實質疏遠,見邪倭之人表面褻慢而實則親昵,辜負陛下知遇之恩,耽誤封疆安危。周延儒是天下之罪人,而吳昌時又是周延儒之罪人!」
蔣拱宸不敢吭聲,吳昌時的口氣則是強硬起來。
「吳昌時與周延儒幕僚董廷獻表裡為奸,無所不至,贓私巨萬,罪證累累,萬目共見。即如南場一榜,錄取者非其親戚便是以重賄買通關節之人,其事宜都由吳昌時為周延儒經辦。周延儒其弟周肖儒、子周奕封皆榜上有名,毫無顧忌,以至白丁銅臭之流都赫然登榜。貪橫如此,世人那裡還知有朝廷,誰還國家律法www.hetubook•com.com!」
「吳昌時,罪證確鑿,積威如此,你是在挑戰朕的忍耐性嗎?」
崇禎雷霆之怒,閣臣蔣德璟心驚肉跳,立即走了出來。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這個吳昌時,竟然能讓言官不敢發聲,死不悔改,罪不可赦。
崇禎勃然大怒,駱養性滿頭大汗,帶領錦衣衛緹校,匆匆告退出了大殿。
「謝陛下開恩!」
「陛下,大殿之上,從無對犯者施刑之例,請陛下恩准,將吳昌時付法司究問。」
「陛下,臣一片忠心,可對日月。雷演祚中傷大臣,一面之詞,其心可誅。陛下明鑒啊!」
大殿之上,內侍對吳昌時用刑,夾至兩脛皆斷,吳昌時昏迷,不省人事。
無怪乎當時人要懷疑周
吳昌時為復社成員,周廷儒復出為內閣首輔,吳昌時功不可沒。然吳昌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貪利嗜進。周延儒復出,吳昌時自以為有功,專擅權勢,周延儒反為他所用,也為他所累。
「罪臣范志完,叩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回陛下,除了內閣首輔周延儒招權納賄,如起廢、清獄,自以為功,其幕客董廷獻居間,凡有求巡撫、總兵者,必先輸賄于董廷獻,以玉帶二、珍珠十三顆作暗記達之。」
「……時人有打油詩為證,諷刺周廷儒:
「陛下,殿宇用刑,實三百年未有之事,還請陛下開恩。」
「回陛下,諸位大臣所言,句句屬實,並無虛言。錦衣衛和司禮監共同核查,不敢欺君罔上。」
范志完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
清軍入塞,西路大軍在北直隸、山東山西一帶馳驅60餘日,掠走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百二十萬兩,人畜30多萬hetubook.com•com,其他財物不計其數,於四月底,從容出長城北返。
四月初,清兵攻克塔山城。城中兵民自焚,無一人降清。
如此軍國大事,眾目睽睽之下,豈可一手遮天!周廷儒此人,實在是太乖巧了!
三月初,清軍繼攻佔錦州之後,攻克松山。崇禎帝命順天巡撫楊繩武督師救洪承疇,又派督師範志完出兵,皆斂兵不敢出戰。松山副將夏成德為內應,城破,巡撫丘民仰等皆死。
大殿上,目睹周廷儒敗局已定的山東武德道兵備金事雷演祚,心知肚明。
他起先還顧慮重重,范志完是周延儒的門生,一旦彈劾范志完,相對於得罪了周廷儒。
「駱養性,令錦衣衛緹校,速抓董廷獻歸案!」
出關一月無消息,
看到下面跪著瑟瑟發抖、面無人色的范志完,崇禎心裏一陣膩歪。
崇禎十八年六月,大明內閣首輔周廷儒因招權納賄、結交內侍被殺。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以「把持朝政,奸狡百端」罪,被處斬。大明朝堂一時風雲變幻,亂象叢生。
「其罪二,假報軍情,欺君罔上。周延儒向皇上奏報斬殺奴軍百余,詭稱連戰皆捷,實則周延儒視若無睹,不令各軍阻截、追擊毫無戰績……」
「雷演祚,爾言稱功頌德,遍於班聯者誰也?」
周廷儒被帶下,他的門生、薊遼督師範志完又被帶了上來。
吳昌時案牽涉到內閣首輔周延儒,如果不是皇帝直接過問,法司恐怕難以「從公勘問」。
「范志完,朕來問你,朕命你督師,你為何逗留不戰、縱兵淫掠?」
崇禎環顧一下左右,厲聲喊了起來。
崇禎果然立刻下旨,群臣中又有幾人被打掉烏紗帽,拖了出去。
「內侍,準備用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