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物理上著名的雙縫干涉實驗。
畢竟是在野外測試,還是專門用的高射炮的場地。
來了。
五十秒……
「那行,開始實驗。」
但現在已經三十秒過去了,沒點反應。
因為腦海中又傳來了那個得意的聲音:反正我學生能看懂,我的學生啊……
髒話差點就要從李榮生的嘴裏蹦出來了。
爆能槍有五個刻度,從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大刻度能量輸出都要比低刻度能量的輸出要高一倍。
「來了,數據傳輸過來了。」
李榮生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心態,瞬間崩了。
足夠爆能槍發揮充分,記錄下更穩定的數據用於分析。
一分鐘。
冷哼一聲,湊到徐騰那邊去了。
數據平滑之極,簡直就是比你的飛機場還飛機場。
「小徐,設備全部都安裝好了,一切也都就緒了。」
幽藍色的光芒在槍膛處彙集,最後朝著既定的測試板打去。
此時的徐騰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這不是最關鍵的,你看峰值,還在和_圖_書
增加……」
「沒事,科研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實驗一次次的失敗才是正常的情況,更何況你才二十多歲,還年輕,擁有大量的黃金時間……」
看到被氣得結巴的李榮生,徐騰心裏舒暢極了。
因為徐騰實在是太老實了,爆能槍直到現在都沒有從冷凍艙裏面取出來過。
不像某個只會嘴硬同樣一句話:理論數據沒有錯啊。
機械臂緩緩伸展,在紅外鏡頭的實時操作下,慢慢摸上扳機。
「各單位注意,實驗進入最後倒計時。」
「小徐,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緊張不。」
但是,在龍國不同。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光分段的不對勁,從現有的理論邏輯上解釋有點牽強,但並沒有過多的在意。
再想就……
所有人都好奇地湊過來,尤其是李榮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數據。
徐騰腦袋上全是問號,好奇為什麼李榮生說到一半就不說話了,估計是想到了其它的什麼吧。
因為沒有做過整體測和*圖*書試,徐騰也不敢保證最大功率的爆能槍不會出現意外。
「我從來都沒有見過槍械能值這麼高的數據。這……這……爆能槍……真的是能分類到槍械嗎?」
於是放一個代替操作的機械手,是很有必要的。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這一次的測試板是上一次相比,面積更加大一點。
一直在注意爆能槍內部數據的工作人員驚呆了。
隨著小張最後一句話落下,機械手的按鈕被摁下。
看了一眼還在冷凍艙裏面躺著的爆能槍,徐騰靦腆地笑道:「其實還是有點緊張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完全測試。」
並因此獲得了大獎,開啟了光的新研究。
「你別管我看不看得懂,反正我學生看得懂就行了。我學生啊……」
身為秘書的小張很懂事,因為從現場的情況,他能看出來。
因為持續的時間長,一分鐘,可不是之前的幾秒。
「1。」
哪怕螞蟻在爆能槍上面走一下,仍舊能夠瞬間記錄下數據。
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的天……這麼高……」
龍國的基礎建設人員有一個享譽全世界的稱號:基建狂魔。
其它國家,修建一座橋或者鐵路,沒個幾年的工期是看不出他們到底在修建什麼的。
撞針從槍膛內部撞擊,開始點燃了揮發性的爆能氣體,順著既定的通道流竄,經過啟動模塊的時候,變成了幽藍色的光芒。
我被洗腦了?
李榮生和許巍,這兩位大佬故意將這一次現場的指揮權全部都交給了徐騰。
聽聽,小徐說的話多好聽。
四十秒……
在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李榮生,越看徐騰越喜歡。
才華橫溢,思維跳躍性強,謙虛且尊重長輩,甚至連對周圍的工作人員都禮貌至極。
怎麼回事?
「什麼叫做你的學生,小徐只是你名義上的學生,還有你一個搞數學的,老是對外面的人說。你害不害燥,你……你那……原理圖你看得懂嗎?」
地質夠硬,場地夠大。
許巍在後面嘀嘀咕咕著:「都這麼和*圖*書大的人了,什麼沒見過,還這麼急,我的學生……哎,後面的你擠我幹什麼,讓開點。」
淦。
和之前的實驗時間不同,每一刻度的時間都持續一分鐘,之後相隔五分鐘后,再進行下一次的時間。
「2。」
而基地里的工作人員,更是精英。
直到愛因斯坦注意到了,後來通過多次實驗后,提出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所以這意外著,爆能槍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還越來越嗨……」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準確的實驗數據是最重要的。
恰巧此時許巍得意的聲音悠悠傳來:「嘖嘖嘖,你看看你那眼神,都羡慕得要滴水了。我可和你說,想都別想,這是我的學生。」
在小徐面前一定不能崩人設,不然以後就真的沒有機會將他騙……不對,收為學生了。
十分鐘后,一個完美契合冷凍艙的架子做出來了,配套的還有一個自動操作的機械手。
感測器的指針瘋轉,圖紙上象徵能值的數據從最開始就被拉到了最高。
不行和_圖_書,不能再想了。
對於三句話就要提一句我學生的許巍,李榮生徹底被氣到了。
隨著一道道命令安排下去,整個基地的人全都行動了起來。
一棟大廈,甚至鐵路,幾天就能完工。
經常看論文的徐騰很注意這一點,於是不厭其煩地親自去檢查工作人員放置的設備。
嗡嗡嗡。
零下二十度的溫度,放了這麼久,就連李榮生這樣的大佬都在心底一直嘀咕著會不會出現問題。
即便發生意外,也不會對人員造成傷亡。
穩住,穩住。
說到這裏,李榮生說不下去了。
接下又補充了一句:「在先生和這麼多院士,以及武器專家面前,我實在是不敢班門弄斧地保證實驗一次性就能成功。」
這句話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眾人死死盯著感測器的數據。
是否放在指定的位置,感測器是否處在靈敏性上。
「3。」
這是專門用來記錄槍械內部的感測器,精度是納米級,別說大一點的數據波動。
因為能從中分析出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