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改變看法

雖說,面對的是大名鼎鼎的冷月大師,但這也並不代表林寒就怕了。
若是有時間的話,她倒是想要好好了解一下,這林寒是什麼來歷。
「那我們接下來就說說,關於秋色瓷碗的背景如何?」
林寒也沒有受到周圍行人議論的影響,自顧自的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途中歷經了千辛萬苦,但最終還是如願找到了尋覓千年的秘色,倒也不失努力。」
「因此,越窯還專門為皇室燒造一種青瓷精品,人稱秘色瓷。」
「若是誰能說得更多,更加詳細,這口秋色瓷碗就歸誰。」
「而越窯窯址在今天的海江省一帶,它的產品胎質細膩緻密,釉色晶瑩,製作精美,因此暢銷國內外。」
「不過,這倒也是正常,秋色瓷碗來歷不凡,又是越窯所出,自然不是凡物。」
「你不會連這些都不知道吧?」
「而這個尋覓千年的顏色直到1987年考古工作者發掘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基地宮時才終於www.hetubook.com.com找到。」
「既然,這口秋色瓷碗的來歷都已經被我們說完了。」
「在古代的時候,茶神陸羽對越窯青瓷就情有獨鍾,形容其質「類玉」「類冰」,並建議茶碗最好選用它。」
但是,她也不會甘願就此妥協,有一定的能力,這的確沒錯,但是,誰才更有能力,這還是一件說不準的事情。
「在古代時期,秋色瓷碗也不是一般人能夠享用的,往往只有達官貴族才能使用。」
「這便是秋色瓷碗在唐朝時期最為基礎的說法,秋色瓷碗最先是從越窯而出。」
似乎,林寒也並沒有什麼能力,只是對秋色瓷碗有那麼一些一知半解罷了。
冷月大師說道。
「後人總是通過唐代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啟發自己的靈感和想象。」
冷月大師接著林寒的話說道。
「而和《衣物賬》同時出土的一個漆盒裡恰恰和圖書裝有13件青瓷器皿,說明這些瓷器就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秘色瓷。」
「如同你剛剛所說的詩句,千峰翠色」也就成了後人對「秘色」的詮釋。這也是對於秘色最好的詮釋。」
「結合你所說的話,我對此進行了一個補充。」
「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每個人的看法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見解。」
「足以見得,古人對於越窯和秋色瓷碗的評價有多高。」
「照你所說的,我自然是有些看法,因為越瓷的青可使茶色綠,如果用白瓷,茶色會顯得發紅。」
「說吧。」冷月大師瞥了一眼如痴如醉的林寒,極為鄙夷的說了一句。
「要說秋色瓷碗的話,還要將歷史追溯到唐朝時期,在唐代時期,青瓷以越窯的名氣最大,越窯青瓷又以秘色瓷最為著名,最為神秘。」
冷月大師毫不遜色的將秋色瓷碗的來歷說了一通。
至於華夏鑒寶行,林寒要是想進去的話,也已經有這樣的資hetubook.com.com格。
林寒淡淡的說道。
不過,林寒的確有幾分能力,至少,在這人才稀缺的西都省中,林寒已經要比大多數鑒寶師都要高勝一籌了。
「那麼「秘色」究竟是一種什麼顏色呢?想必世人對於此,都頗有疑問。」
「也更多的是因為,秋色瓷碗的所在的確會讓學說產生很多的分歧,無法統一。」
林寒點了點頭,示意冷月大師先說。
看來,林寒也不是自己一直認為的那種庸人,反而還有著不低於常人的鑒寶能力。
感覺林寒說的對,但是,自己又從來沒有看過相關知識,十分的迷茫。
再說了,秋色瓷碗在她手中,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林寒還沒有怕過誰,至少一個國家二級鑒寶大師,還不至於有這樣的威懾力。
唯獨冷月大師,才明白林寒所說的這些與秋色瓷碗有著怎麼樣的相關聯。
剛剛還對林寒的看法有所刷新,但是,林寒現在這樣一副無知的樣子,再次改變了他的https://m.hetubook.com.com看法。
「這也是為什麼秋色瓷碗這麼珍貴,只供達官貴人享用的原因。」
說了這麼多,冷月大師在心中不禁改變了對林寒的看法。
「由於秘色瓷數量很少,又藏在深宮鮮為人見,長期以來秘色瓷就像它的名字那樣越來越蒙上神秘的色彩。」
「在短期時間內,想要將所有的看法完全統一起來,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在燒制之初,他就是用來上供給皇家的用品,而皇家所用的東西,自然是要做到十全十美的地步。」
若是林寒不說的話,在場的人,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這些。
「好啊。」
「唐朝皇帝每隔30年要開啟地宮迎送佛指舍利在長安和洛陽兩京的皇宮內供奉,並在地宮裡埋入了數千件稀世珍寶作為供奉。」
剛好就瞎貓碰上死耗子,讓林寒說出一二。
「在地宮找到的登記這些奉納品的石刻《衣物賬》上面,記錄有:「瓷秘色碗七口……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
https://www.hetubook.com.com「說到這裏,便也有那麼一段歷史,扶風法門寺,距離西安110公里,供奉了佛祖一枚真身指骨舍利,是唐朝的皇家寺院。」
這樣的鑒寶知識是與秋色瓷碗具有相關的聯繫,但又不是讓世人知曉的東西。
無論是冷月大師也好,還是林寒,都是接著對方的話繼續介紹下去的。
也正是林寒的這一番話,冷月大師才真正看出了林寒的不簡單。
能跟她對峙這麼久的鑒寶師可不多,再加上,林寒每一句論證,都有理有據。
冷月大師心中刷新了對林寒的看法,甚至萌發出一個新的想法。
就連包公子和林漢生,聽得都是一愣一愣的,根本不知道林寒在說些什麼。
雖然沒有過度的誇張炫耀,但是,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在外人看來,十分的找打。
「這樣一來,勢必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至於秋色瓷碗的燒制出來的數量並不多,一批只有那麼數十隻。」
或許,這口秋色瓷碗落在林寒的手中,也不算是寶物蒙塵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