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如此通吃之人

余得水十分的不客氣,擰開花雕酒的瓶蓋就給王有龍倒上一杯,順便把自己的杯子也給滿上了,然後不客氣的,在大盤雞的盤子里夾起菜就是一陣狼吞虎咽的大吃特吃起來。
拂塵在道門中有拂去塵緣,超凡脫俗之意。
看到盧道長手中的拂塵朝著自己甩來,王有龍大聲的對著盧道長就是一陣猛吼。
所以他們進入的餐館都是不吃這幾種東西的。
「就你這小二科,也配在我面前班門弄斧。」
茅山道士的用餐有講究,有「四不吃」的禁忌,即不吃牛肉、狗肉、烏魚和鴻雁。
因為他們飲食有禁忌,所以王有龍不便多說,一切聽從幾位道長的安排和吩咐。
說到不吃烏魚這件事情,三清觀自然有他們的規矩,雌烏魚生小魚時,眼睛都會有一段時間失明,造成它覓食兒困難。而剛出生的靠捕食昆蟲、草籽等東西的小黑魚,都喜歡圍著母親的身旁遊玩。待雌黑魚因飢餓而張嘴覓食兒時,小黑魚們www.hetubook.com.com便爭先恐後地游進它的嘴裏。
她夾了一塊牛肉,丟在自己的嘴裏,不停的咀嚼起來,然後喝了半瓶花雕酒,開始與王有龍對峙起來,把手中的拂塵,朝著王有龍這邊就甩了過來。
「你他媽誰啊,幹嘛這麼管閑事,老子的事要用你來管嗎,我看你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活脫的找抽的節奏,今天今天老子就抽你,居然管起老子道教的事情來……」
見到王有龍站出來幫白雲道長說話,這外號盧山的道長自然心中十分的不服氣,要與王有龍大幹一架。
至於不吃大雁,三清觀信奉大雁一生,都是一夫一妻制,如果其中出現喪偶的狀況,另一隻大雁將會終生不娶,孤獨終老,象徵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因此白雲道長主張不吃大雁。
「我有什麼過分的,你不吃的東西,難道就不准我不吃,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這小孩子都能懂得事情,難道你不和圖書知道嗎?所以你別在我面前指手畫腳,我可學不會你那一套清心寡欲的生活。」
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們都習慣了,身體自然不比我們食葷之人差,而且他們的氣色還比我們正常人都好上許多。
白雲道長,想一手擋過去,卻被王有龍給吼住了。
因為狗是人類忠誠的代表,不僅能為主人看家護院,甚至還能擋災擋煞。相傳家裡的小狗很多都是我們累世的親人、緣分未盡,不捨得我們,投胎為狗身來團聚,而如今的人類為了追求自己私慾,將其殺害食之,罪大惡極!
白雲道長飲食特別的清淡,基本上吃素為主,但是在安排酒菜之時,他特意的幫王有龍安排了一大盤雞,還有一瓶花雕酒,希望王有龍不要介意。
這位白雲道長稱呼為三師弟的道長,道號叫盧山。
為什麼又不吃狗肉呢?
在他們旁邊坐著一位道長模樣的人,桌子上也放著花雕酒,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的桌子上還擺著牛肉狗m•hetubook.com•com肉,烏魚,還有鴻雁。
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的與三清觀的白雲道長對著干,看到這裏白雲道長有些的勃然大怒,站了起來,怒目圓睜的走到這位道長打扮的人的面前,把桌子一拍,對著他大吼道:「三師弟,你別做的太過分。」
「考慮你們吃葷菜的時候多,所以特意給你們兩位準備了大盤雞,我們基本都吃素,所以對大盤雞也不是特別的鍾情,你們兩位可要放開來吃喝,別管我們。」
「請問幾位大師,今天都點些什麼菜?我們這邊派人專門給你們準備特殊的菜肴。」
「幫我們來一份蘸水青菜,一盤素萵筍,一盤松花蛋涼拌的,一盤東北烙餅裹大蔥,一盤大盤雞……」
所以,他們道規之中,有不吃烏魚一說。
出手管管這道長,可是天經地義,只是盧山根本不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在跟師叔祖公然的對著干。
他在三清觀的對面立起了貞道觀,同白雲道長分庭抗禮,平和*圖*書分這丹東的道教秋色。
這家餐館的店名,也取的特名的有講究,叫做優雅齋。
看到白雲道長突然的對廬山發飆,王有龍站了起來,走在他們的中間,對著他們說道:「你們都別鬧了,既然你們道教有規定,那你們就按照你們道家的規定來飲食,雖然說你們不在同一觀中共為謀事,但是你依然是道教之人,所以清心寡欲的生活,你還得跟著你的師兄一起維持下去。」
只見盧道長手中的拂塵不停的纏、拉、抖、掃、戳、撩……
從何有財的別墅出來之後,他們幾位準備去離三清觀不遠的地方用餐。
可是坐在他們鄰桌的,這位優雅居士,卻是樣樣樣都通吃。
白雲道長,今天這事你就不用出面,讓我王有龍來替你擺平這件事情,我還不信呢,你們道家的事情,我就不能管!」
拂塵是一種唯道家所獨有的奇門兵器之一,俗話說:"手拿拂塵不是凡人"。
從白雲道長點菜的風格來看,他們三清觀基本上素菜多葷菜少https://www.hetubook.com.com
王有龍師承多門,在這盧山的面前,當他的師叔祖,自然是當之無愧。
」不會的,不會的,客隨主便,你們吃什麼我們吃什麼。」
面對盧道長手中不停翻滾的拂塵,王有龍只是淡淡一笑,伸出自己的右手,彈出一道白色的靈光,還沒有等盧道長反應過來,那白色的靈光已經把盧道長手中的拂塵,給打落在地。
聽到這裏,白雲道長氣得鬍鬚在下巴下面,不停的飄來飄去,滿臉通紅,用手指著盧山的鼻子,大聲的罵道:「你這道教之中的敗類,今天我要替師傅清理門戶。」
相傳道教的精神領袖老子李耳,西出函谷關時騎的就是一頭青牛,作為老子的坐騎既然享受了不一樣的待遇,比如信仰道教的人就不會吃牛肉。從另為一個角度,牛幫助人辛苦耕地,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在古時候的很多朝代都有頒布禁止宰殺耕牛的法律。
盧道長與白雲道長,道不謀不相為謀,在三清觀入道數十載之後,分道揚鑣,開始另立門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