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利的出奇

隨後,病人觀察一小時,推出手術室。
幾個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狂熱。
兩人即便沒上手術台,卻也通過這種事前推演測算,事後驗證的方式,對方案加深了理解,水平得到了提高。
順利的出奇!
「果然,只要嚴格按照趙院長方案中所寫的技術要點來做,遵守好注意事項,就能避免燒穿、熱沉效應、灼燒、胰瘺等等情況的發生。」
趙培儒一進來,老婆子便如見恩人一般,千恩萬謝。從進來到出去,感謝的話說了有十幾遍。
即便沒有評分,也能看得出來,單鴻琪教授的方案,被修改的最少,各項細節數值也和紅字縮寫的相差最少。
老頭子老婆子兩人,正說說笑笑。
「應該,會帶給我們驚喜吧。」
郝西華和陶溫兵兩人,心裏無比羡慕。
即便他們知道,日常手術,和科研手術,數據上還是有差距的。
「觀察病人的後續變化吧。」
「優秀,太優秀了!」
「這就,做完了?」
對比之後,郝西華幾人,已經興奮的不行了。
明顯能看得出來,病人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
只是初期成績,就如此優秀,而等著射頻消融技術再發展,再完善,再囊括進更多的適應範圍患者的時候……
「這射頻消融技術,完全可以做啊!」
那時,射頻消融會優秀到什麼地步?
隨後,病人術前準備完畢。
在病人腹部開刀,遊離出胰腺,暴露腫瘤,隨後在腫瘤瘤體上穿刺,用生理鹽水紗墊,保護周邊臟器。
想到此處,幾個人,都情不自禁的「咕咚」吞咽了口口水。
這個項目三,著實把他們給驚喜到了。
眾人看到那U盤,便是一喜:「是蘇省遠大醫院的數據么?」
雖然還沒做對比,但單鴻琪等幾人一眼便看出,這例病人的數據,比化療治療病人要好很多。
郝西華拿著自家的數據:「咱的數據,綜合下來,能超過蘇省60%。」
趙培儒來到病房,看望患者。
副會長盧廣軒,也把專家們的猜測,和對蘇省遠大醫院項目的hetubook.com.com預期,都說了一遍。
這台手術,驗證了他們心中的許多疑惑和猜測。
眾人都哈哈一笑,隨後,用期待、忐忑的心情,看向電腦屏幕。
幾人心裏,很是期待。
「好,好啊!」
也就是說,現在的一點點優勢,在將來的一到兩周時間,都會演變成巨大的鴻溝般的差距!
一大堆表格數據。
專項組,正式迎來實例手術。
郝西華教授,手裡拿著一個U盤,舉在胸前,快步走了進來,對著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插了上去。
設備設施調試完畢。
「不知道這次蘇省的科研項目,會超過他們自己多少?」
手術台上,助手單鴻琪,卻是顯得自信了許多。
「如果直接和蘇省要的話,估計還不怎麼樂意給咱呢。」
「能不能達到咱這麼優秀?」
「我們寫的那些參數,錯的太離譜了。」
眾人只大致看了一眼,心裏就是一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最難的。
手術如此順利,術后數據還不錯,後續的數據變化,應該會不錯。
這種保守治療,一是手術創傷小,只算是小手術,患者心理接受起來更容易。二是費用低,相比起移植手術,或是大型的切除術來說,這種手術費用大概只有其三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病人的各種數據,也隨之出爐。
「射頻消融的術后數據,竟然比化療技術好這麼多!」
這幾天,都是郝西華等幾個核心成員,圍繞在趙培儒的身邊,進行射頻消融的特訓,而他們普通成員們,只知道自己項目組要做射頻消融方向,但具體的細節,卻了解的不多。
身體不疼,又能睡好,這情緒、精神,自然就跟著都好起來了。
當單鴻琪三人,拿到各自的「作業」時……
可看完這台手術,親眼見證了一台實例手術的過程,他們終於明白,趙培儒的正確答案到底對在哪裡了,自己的錯誤答案到底錯在哪裡了。
而若是其治療效果,還能逼近根治性的大手術,那簡直要無敵了。
「看來趙和圖書院長說得沒錯,這射頻消融技術的發展上限,比化療技術高得多。」
眾人深吸口氣。
……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露出滿臉的喜色。
術中的操作,看起來也不難。
這個案例,基本可以圓滿高結了。
差距巨大!非常明顯!
這幾天他們看著收集上來的那喜人的數據,太興奮了,太想有個比較了。
陶溫兵也點點頭,道:「這和我們廣仁醫院掌握的數據差不多。」
眾人剛才一直揪著心,就怕術中出現燒毀周邊重要血管,燒穿胰腺等等意外。
……
終於,電腦上,打開了一份表格。
隨著一份份的最新數據出來。
兩人因為對技術理解不夠深刻,之前心裏還隱隱覺得,自己的好幾個「答案」,被趙培儒用紅字批改了……
如果說,在前兩個項目贏時,葛建明、盧廣軒等省醫學會領導,心裏還有幾分竊喜的話。
所使用的吻合技術,也是趙培儒之前開創出的改進技術,比之前單鴻琪等人所用的,對病人更加友好。
兩人心底里,還是想堅持自己的答案,覺得自己的才是對的。
眾人互相看著,心裏閃過重重猜測。
「可以讓小牧寫總結報告了。」
幾人先是把江新醫院原身,之前四院住院部,最近三年的所有胰腺癌病人的化療數據拿出來,做了一下對比。
「趙院長所寫的那些參數,果然是正確答案啊!」
「我們掌握的數值,和這份表格上面的,出入不大。」
「蘇省想超過咱,應該是不可能了!」
「但,比起咱這次項目實例手術的數據,還是差遠了!」
對其待會的助手工作進行指導。
最後,進行膽總管空腸吻合。
他們此刻驚喜的同時,也很疑惑。
單鴻琪、郝西華、陶溫兵幾人,也坐不住,同樣是不停地跑病房。
雖說穿刺點還隱隱有些疼痛,開刀縫合的地方,還不能亂動,不能沾水。
結果,整台手術做下來,什麼意外情況都沒遇到。
這次遠大醫院為了能爭下來項目,肯定會拿出最好的放化療技術,肯定要比現hetubook.com.com行的技術更高超。再加上,科研實驗室中做出來的數據,因為病人是精挑細選而來的,設施設備,手術過程都是精心挑選的最好數據,所以也往往要更好一些。
眾人都是老資歷了,自然明白,這種順利,並不是說手術真的簡單。而是術者用高明的手法和經驗,避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坑」,這才看起來簡單而已。
對比完后,幾個人心裏頓時踏實了。
優勢很大!
……
這是已經平均過的數值,有每半年期平均數,有每年期平均數,以及每種不同腫瘤位置病人的平均數。
只能拿著自己的那份「作業」,仔細修改「錯題」,反思自己每一個錯的點,比「優等生」單鴻琪還差在哪裡。
專項組會議室,忽然一陣喧囂。
他們的研究方向,是對的!
「這還只是初期成績……」
這說明,他們江南省在胰腺癌領域的水平,尤其是趙培儒院長,極其帶領的專項組的水平,已經確實擁有和蘇省掰腕子的硬實力了。
眾人預想中的大大小小的意外,什麼都沒發生。
但沒了胰腺癌導致的腹腔神經擠壓疼痛,這點小疼,已經完全能忍受了,也能睡得著覺了。
在B超引導下,開始射頻消融。
看著上面的紅色批改數量,以及和趙培儒所寫的「正確答案」的數值差距對比,心裏便明白誰優誰劣了。
單鴻琪又被趙培儒叫了過去,專門開了小灶,單獨進行指導。
……
甚至是,當這種保守治療技術的最終效果,能無限逼近與根治性的切除術,甚至是移植手術……
「這可是全省最優秀的胰腺癌化療數據了啊!」
「再往上升個15%,已經是相當之難了。」
「怎麼會應對的如此得體?」
其難點,集中在術前的穿刺點位的規劃,和每一個點位的射頻消融時間制定,以及術中對射頻消融引導的經驗,和預防胰瘺的操作手段。
可這接連幾次,乃至於最終,很可能要把蘇省的保留項目,壓箱底的底牌,都給贏下來的時候……
葛建明聽完,心裏一陣發顫https://m.hetubook.com.com
「這份數據,還是通過聯席組委會,從醫療系統後台調取,才要來的。」
吻合工作完成後,檢查無胰瘺、膽漏。最終檢查器具是否有遺漏。
盧廣軒也笑道:「我也確實沒想到,竟然連保守治療這個領域,趙院長他們都能拿出這麼好的答捲來。」
手術室內,專項組的成員們,心情忐忑。
「我們廣仁醫院,曾經和遠大醫院對口|交流過胰腺癌放化療技術,自然詳細了解過他們技術的先進水平。」
太興奮了!
一份關於項目三的匯總報告,最終放到了江南省醫學會,大會長葛建明的桌子上。
關腹縫合。
……
走最正確的路,意外情況自然就避開了,手術自然就順利了。
一次兩次,有可能是上天眷顧,正好靈感迸發,想到了好的術式,好的點子。
這絕對說明,他們整體綜合性的水平,已經超越蘇省了!
單鴻琪教授道:「放化療技術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可提升的空間,其實已經很小了。這些年來,蘇省遠大醫院,已經快要把這門技術的潛力,給耗盡了。」
「那麼……」
在看到項目三的答卷時,幾人心裏,反而特別穩,特別踏實。
腫瘤體積測量,術前術后大小對比,腫瘤標誌物,黃疸指數……
實在是……
趙培儒問了問病人情況,查看了一下各項指征的恢復情況,心裏微微點頭。
那份方案,簡直就像是一份「要點指南」,指引著他做出最正確的操作。
郝西華笑道:「對,是遠大醫院近三年來,胰腺癌化療手術的數據。」
但即便如此,眾人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對比了。
按照預演的流程,兩人開始手術。
「不是說……這種射頻消融技術,還遠遠不成熟嗎?術中很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嗎?」
「比咱江南省各大醫院的數據,大概要好上30%左右。」
之後,牧思思帶著護理人員,每隔一小時,都會去病房查看一次病人的數據變化。
幾人也越來越興奮,臉上的喜色越來越多!
越是優秀的成熟的技術,提升起https://m•hetubook.com•com來越是困難。
隨後,退出穿刺針,向穿刺孔內注射生物蛋白封閉劑,並予以縫合。
感覺有些冤枉。
隨後,省里的協調工作,也到位了……
即便沒那麼嚴重,便是只出現個血液攜帶熱量太多,引起周圍熱沉效應,影響周邊臟器的生理特性等等,也會讓這台手術變得棘手、麻煩!
「這個數據,很穩妥了!」
省里把全省做化療技術最優秀的五家醫院的數據,拿來和專項組的做對比。
「我現在,已經特別想看到,組委會的藺主任他們,還有蘇省的那些人,看到這份答卷后,是什麼反應了。」
「咱這射頻消融技術,優勢非常明顯啊!」
而這種保守治療的療效觀察,無論是射頻消融還是放化療,都不是能立即見效的,都需要觀察術后至少一到兩周時間的變化。
眾人都是點頭。
「這份報告……真是一份完美的答卷啊!」
「是啊,他們不也是第一次做嗎?之前也沒有別的手術經驗可以參考啊。」
郝西華、陶溫兵兩人,也看的無比欣喜。
趙培儒把工作給牧思思安排下去。
前幾天做完實例手術后,眾人就一直期待著,能和蘇省遠大醫院的數據比一比。
等等數據,一一羅列出來。
而觀摩室里那些專項組成員們,已經傻眼了。
整個手術過程,僅僅只持續了35分鐘。
而助手單鴻琪教授,做完這台手術后,身上的自信,明顯更足了。
第一次射頻消融之後,又換了兩個穿刺點,分別進行射頻消融。
此刻,他們也和外面的人一樣,對這台手術充滿了擔憂,不知道這種不成熟的射頻消融手術,能否成功。
「他們的提升上限,應該是局限在15%。」
「怎麼趙院長和單教授,做的這麼順利?」
這術后康復的數據曲線,和腦海中的案例平均值,基本相符。看來術后意外,也沒可能發生了。
「趙院長他們專項組,真是太給力了!」
一進到病房,就聽到了一陣說笑聲。
「拿到了,拿到了!」
「竟然差距還是這麼大!」
「這數據……」
這台手術,時間非常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