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二) 楚靈王的崛起
第二百四十六章 瓮城大戰

尤其是春秋時期的楚國更是遷都頻繁,且地點之多更是令人眼花繚亂,根據後世《楚居》所記載的,楚國明確遷都的就有湫郢、樊郢、為郢、大郢、鄀郢、睽郢、藍郢、美郢等,而這些也只是列舉出的一小部分。但是從這裏就已經能看出,楚國的確對於遷都一事是樂此不疲的。
即便有著萬夫不敵之勇的他,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在撤退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不好!是瓮城!」
由於,此前楚軍已是連退了幾十陣,所以此時的諸樊早已認定此乃楚軍的敗跡,而巢邑也早已成了孤城,如今城內又似有變故,那必然是難以成氣候的了。
諸樊情知中計,急忙掉轉回去便要撤走。
諸樊見識不妙,當即要拔劍迎敵,一通交戰後,數十個楚軍是被他放倒在地。
楚軍的刀鋒凜冽,不約而同朝諸樊身上招呼。
可是當他進入外城城門,當他看到就在不遠處,竟還立著另一道城門時,他心裏頓感不妙。
諸樊眼見得這一幕,心裏頓是涼了半截。
只見他又孤身徑直殺入楚軍之中,瓮城守軍眼見馬上是要招架不住了,便立刻是叫喚著趕緊把城門給合上,切莫是走脫了吳王諸樊。
諸樊一邊大喊著,想讓後面的吳軍將城門守住。
但奈何吳人終究是求和*圖*書生心切,而瓮城內與之廝殺的楚人人數上也並存不佔優,所以也只能是勉強佔據著城門,不讓吳軍撤出。
就在此時,原本只豎著降旗的外城城牆上,果然是忽的是冒出了無數的弓箭手,此刻盡皆彎弓搭箭,對準了已經衝進來的吳軍。
不過他們手中的武器顯然是限制了他們的發揮。巢邑的外城與瓮城之間,地形本就狹隘,再加上雙方人數實在太多,能夠站人的地方本就不多了,所以他們的長兵器又如何能夠施展得開?
可此刻仍有不少吳軍在城內與巢邑守軍交戰,他們被城樓上的弓箭手射擊,又被城樓下的守軍給埋伏,死傷頗為慘重,能夠走得動的人已是寥寥無幾,而剩下的那些不是已經死了,便是躺在地上哀嚎慘叫,數千人的吳軍轉眼便只剩下四五百人。
所以,他壓根就沒把巢邑的守軍是放在眼裡,再加上他還不知孫武已是悄然入了巢邑,所以其動作可謂是迅如猛虎,幾乎不假思索的便沖入了城門之中。
而諸樊見狀,也不知左手何時竟又多出了一把戈戟,他用戈戟頂在一面城門之上,立在原地,阻止城門關上,右手揮劍,將前來阻撓他的楚軍給悉數擊退。
「天殺的楚人!」
這時,吳王諸樊卻又再一次給在場的所有人上演了一出何謂真正的「一夫當關,萬https://m•hetubook.com•com夫莫開」。
因為這一處乃是有大量的楚軍聚集的,所以城牆上的弓箭手並未瘋狂射箭,諸樊由此就不必再擔心背後的冷箭。
他見得此狀,也知道是上當了,便急忙是轉頭朝著四面的城牆上看去。
為什麼說楚人按理說最不喜歡築城?這其實有幾方面的原因。
既然楚人那麼愛遷徙,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給世人留下了「不喜歡造城」的印象。
諸樊此刻乃是光桿司令一個,他的腦袋到底有多值錢已然是不必多言,所謂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就更別提這幫楚軍早就受夠了吳軍的滑溜,對諸樊也早已是恨得牙痒痒。
諸樊看到這一幕,兩眼充血,牙齒咬得蹦蹦作響,滿臉皆是怨怒之色。
那數千多名已沖入城中的吳軍,此刻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立刻是稀里嘩啦的死傷過半。
轉過頭,吳王諸樊便立刻是召集起部眾,快速集齊了一萬吳軍,並浩浩蕩蕩的壓到了巢邑城下。
可他臉上卻依舊是湧出一股的剛毅不屈之色,只見他竟也不知是從何處,隨手舉起一塊木板擋在身前,並是好似離弦之箭般的沖至城門口,只他一人徑直是殺入了駐守城門的楚軍之中。
「撤!」
「撤!快撤!」
剛才說了,佔領巢國對吳國而言顯然是www•hetubook•com•com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他們楚人的一貫作風。因為楚人一直有遷都的習慣。幾乎歷任楚國的國君,都基本上至少要遷都一次。
「守住城門!」
若能再兵不血刃的拿下巢邑,那在吳人的眼中,便等同於是控制了江淮全域。
吳王諸樊走在最前方,回過頭來,並甚是得意的望著自己麾下的一萬多名江東子弟,喊話道:
而瓮城城牆之上,一面鮮紅的楚軍旗幟正在北風之中呼呼作響。
而此時,正在城外駐紮的吳王諸樊,見得巢邑城樓上竟是直接豎起的降旗,又見城門緩緩被打開,頓是以為是巢邑城內發生了叛亂!
只兩個呼吸之間,諸樊身邊的護衛便已然死傷殆盡,慘叫聲在狹小的城郭之內此起彼伏,直叫人是毛骨悚然。
饒是如此,諸樊卻也是僅憑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將城門給守了下來!
那些還在原地與楚軍血戰的吳軍,聽得大王喊話,便當即似乎朝城門口湧來,矮身鑽過諸樊的戈戟,撤出了城去。
「吳國的好兒郎們!奪取群舒的最後一戰便在今日!」
可冷箭是沒了,但不待他喘過氣來,楚軍便已從四面洶湧殺來。因為這些人乃是孫武親自訓練出來的此次戰術核心,所以他們並未攜帶戈戟這樣的長兵器,而是全都換成了短刀,以便於在這樣和_圖_書的狹窄地區作戰。
吳王諸樊萬萬沒有想到,一向最不喜歡築城的楚人,居然在巢邑竟是建得一座有瓮城的城門!
可數十名楚軍的生死卻根本不可能阻止得了剩下楚軍的輪番進攻,畢竟他們如今所要擒拿的,乃是赫赫有名的吳王諸樊!所以,他們所有人都是義無反顧的朝著諸樊衝來。
只聽得他一聲怒吼,丟下手中戈戟便要從城門出去。
可此時城外的吳軍亦是群龍無首,早已徹底亂了陣腳。困於瓮城內的吳軍則又是被立於城牆上的弓箭手是射得抱頭亂竄,都在尋找可躲避箭雨的地方。目及之處皆是哀嚎連連,卻哪裡還有人聽得見他的叫喚聲?
另外一邊,就在剛剛吳軍衝進來的城門口,孫武早就安排的五千楚軍宛如是神兵天降,立刻截斷了吳軍,使其首尾不能呼應,並牢牢的佔據著城門口。
諸樊在護衛的掩護下,一邊撤退,一邊躲避著箭雨,可城樓上的弓箭手卻根本沒有罷手之意。
聽得吳王這一振臂高呼,一萬多人的吳軍同樣亦是展臂呼號起來!氣勢洶湧,好似下一秒便要將整個巢邑淹沒一般。
所以,吳王諸樊是萬萬沒想到楚人居然會在巢邑建了一座帶有瓮城的城防工事。
而這時,那些沒有被箭矢射死的吳軍也同樣是反應了過來,他們見得自己的國君竟在城門口獨自一人奮戰著,不由士氣大振,也https://m.hetubook.com.com紛紛是朝著城門口涌去,與楚軍又纏殺到了一起。
他便像一個殺神般的佇立在城門處,人來殺人,佛來殺佛,任憑楚軍如何衝擊,竟都無法將其逼退。
這時,坐鎮瓮城城頭的孫武搖晃著手中令旗,在外城城門口的楚軍收到命令,立刻又是往城內一番反衝,硬生生將想要衝出去的吳軍給逼退了回來,而後反手便要將城門給關上。
諸樊見狀,便不再猶豫,把配件往自己身前向前一橫,而後是一聲大吼,一人當先便是徑直衝入城中。
諸樊頂著城門,始終不讓城門合上,而後又是回頭一通大喊,讓剩下的吳軍趕緊是撤出去。
只聽他一聲令下,四面城牆上無數箭矢破空,城牆下的吳軍立時如草芥一半倒下!
於是,雙方一經交戰,吳軍面對前方的圍堵,又腹背受敵,無數吳軍倒在了城門口。
而此時與吳王諸樊最近的數百名吳軍,在諸樊的帶領下,也徑直是一起沖入了巢邑城門。
然而如此良機,孫武他又豈能錯過?
一方面,楚人幾百年來,本一直是選擇的戰略擴張。這導致他從不防守,既然不需要防守,那他自然就不需要築城。
於是,在城門口處,諸樊可謂孤身面對著數百名楚軍的圍堵。
隨著孫武拿出了楚王令牌這一殺手鐧,守城的主將巢牛臣又豈敢再有任何的質疑之色?當即是按照孫武的安排打開了外城城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