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二) 楚靈王的崛起
第二百四十九章 陣前勸降

但同時,也等同於是在警告著諸樊。
可你手下的這六千多條性命呢?
「現在,還請吳王早做決斷,是帶著這六千多吳國男兒一起赴死,還是就此罷兵休戰?」
以如今吳國的整體實力,與楚國這個龐然大物相比,原本就不在一個層級上。
「是!寡人今日要麼就死在你這豎子的劍下,要麼便是任由寡人自刎亦可!」
唯有就義倒下,壯烈犧牲,才符合他一國之君的身份。
對於這一點,孫武作為一名旁觀者,對此也是有著極為清晰的認識。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十幾年後,他的這句話便會一語成讖。而且,不必是依靠中原各國的幫助,真正幫他達成心愿的,乃是他的好兒子——吳王闔閭。
「寡人的人頭價值萬金,你難道不想要?」
吳王諸樊之所以能夠攻下舒鳩,乃是他趁著楚國國內王位更迭,政權不穩之時所發動的襲擊,再加上舒鳩本就與吳國比鄰相近,所以可以說吳王諸樊乃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
「你動手吧。」
孫武的長劍就架在諸樊的脖子上,再進半寸,明年今日便是諸樊的祭日。
諸樊仍是用極為自負,又甚是輕蔑的眼神看著孫武,並如實回答www.hetubook.com.com道。
這就是諸樊,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活的歷史典範!
在吳楚之戰中,他身為吳國的王,堂堂一國之君的腦袋,放眼楚軍之中誰人不想取之而後邀賞?
而楚軍所震驚的,乃是這位孫將軍的神武,竟然真的帶領著他們,生擒了吳王諸樊!在這之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只以為是一句玩笑罷了。
「寡人輸了。」
諸樊雖然自負狂妄,但並不愚蠢。他認得清現實,也分得清成敗。
可惜他並沒有。
要說「永垂不朽」,孫武絕對算得一個。他的名字,終將永留史冊!
「據孫某粗略估計,隨大王一起來此的吳國士兵大約有一萬五千人,戰死三千,傷者五千。」
「今日寡人之敗,來日我姬姓之人必定十倍奉還!」
他扔掉了手中長劍,坦然面對著孫武手中的利刃。
他追尋多年的夢想,或者說理想,就在今日是踏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
然而倘若吳楚兩國當真拉開陣勢大打出手的話,吳國就絕不是楚國的對手。
此時,孫武則是拋出了他的答案。
所以,他又如何能殺了諸樊?
「可惜,寡人偏不信邪!」
顯然,如果此和圖書刻的諸樊若能有勾踐的覺悟和心態,或許,他真能夠看到吳國稱霸整個南方的那一天。
這倒並非是孫武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現實的情況。
寒雨之下,北風呼嘯,世間萬物在雨聲中死靜。
孫武沒有再行勸降,而是給了諸樊一個具體數字。
可誰知孫武只是微微搖頭,並是抱拳微微躬身,並甚是恭敬言道:
在他諸樊的世界觀里,一國之君在戰場上被敵人以劍抵喉,那便是恥辱。而戰死沙場,乃是他身為一國之君最好的歸宿。
「君上不若是降了吧,以如今的吳國之力,尚無法與楚國相抗衡,勝敗也其實早已註定。」
吳人所震驚的,乃是他們的王,他們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大王,今日竟然輸了,而且是輸是輸得這樣徹底。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此時面對楚國這等蠻夷之輩他們自是不屑一顧的,更是有一種莫名的天生優越之感。
你若一死,他們也必定只有死路一條。
「呵呵,你這是在威脅寡人?!」
只有他死了,才能激起吳國上下團結抗楚的雄心!
「再加上隨君上一起突圍衝出外城的,現如今還剩下一千餘人,也就是還尚存有六千吳國的號男兒在等待著這場和圖書戰爭結束,也在等待著他們的命運。」
還有什麼能比此時的孫武更奪目閃耀的?
「呵呵,孫某從軍以戰,自是想要功名的,但不在此時。」
不可能,他諸樊絕不可能做到!
「君上若死,這六千吳國男兒只怕也會隨著君上赴死吧。」
他顯然不知道就在十幾年後,就是他們吳國所一直輕視的越國,也同樣有那麼一位因為輸掉戰爭而差點就義的國君,名字叫勾踐。
諸樊的眼神立刻狠厲起來,粗狂的臉上滿是憤怒。
今日孫武,一戰成名!
「孫某隻是想止戰,儘快平息戰火,不想再造成無謂的殺戮,並沒打算威脅任何人,包括大王在內。這六千吳人,縱是我們不殺他們,君上以為他們會苟且偷生嗎?君上應該是最了解他們的,這些事即便孫某不說,君上也應是最清楚的。」
堂堂吳國的一國之君,就這樣敗在他的劍下!
正如此次巢邑之戰,即便他孫武不以此奇謀取勝。那伍舉最終也依舊可以通過強大的軍事掌控力,逐步將吳國逐步逼出江淮地域。
「可是,君上何以認為孫某一定會殺您呢?」
「投降之舉,寡人絕不會做!我吳國,沒有屈膝的王!」
而勾踐的事情,那hetubook.com.com在後世都可謂是家喻戶曉的。
你的死,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這六千名吳國男兒的性命!
而此時的吳王諸樊,他也是認定了自己今日必死,故而再無任何疑慮,卻只將所有復讎的希望寄托在了其他中原諸侯的身上。
眼前的這個黃毛小子會是個例外?
而這也就意味著今日他們這些人,縱然不是被楚軍所俘虜,便也同樣是要命喪於此了。
倘若還有一種法子能夠洗清他今日戰敗的恥辱,那便唯有一死。
即便仰仗著其彪悍的民風,以及強大的軍事實力,的確或多或少是能夠給楚國造成一些麻煩,但是一個國家的底蘊,絕不只是軍事層面的較量。
「楚國勢大又能如何?他能以一國之力抗衡整個姬姓的天下嗎?倒我一個諸樊,卻還有千千萬萬個諸樊!你們殺得完么?」
你諸樊當然可以為了你一國之君的名譽,而選擇壯烈赴死。
「那大王可曾想過,大王若戰死了,那這些被俘虜的吳國士兵又會是落得如何下場?」
唯有他死了,才能讓他的那幾個即將繼位的王弟,始終懷揣著復讎的信念。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主將與主將之間的對決,竟會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決出了勝負,此時無和*圖*書論是吳軍還是楚軍的將士,此刻都幾乎是以一種極為震驚的神情,看著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切。
「好一個勝敗早已註定!」
「看來今日孫某是無法阻止君上赴死了?」
這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孫武用極其平靜的眼神看著他,像是在說著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此刻,孫武他那挺拔聳立的身姿,即便被寒雨浸濕,仍舊英武不凡的面孔,那一雙不怒自威的眸子,皆是令人不禁嘆服。
成王敗寇,沒有什麼可解釋與狡辯的,輸了便是輸了,而輸了的人,就不配繼續活在這個世上。
諸樊猛的仰天大笑,豪邁粗狂的臉上滿是對這句話的不屑與蔑視。
這一刻,他既是敗在了孫武的手下,那也就意味著,這一仗他吳國便是輸得徹徹底底的了。
之前也說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吳國的歷任國君,戰損比會如此之高的原因。
而未來的他,也終將成為令整個天下,乃至是後世,都為之震撼!
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哈哈哈哈!」
諸樊身為吳王,他倒是對於自己乃是姬姓後裔的身份是頗為認可。雖然他們自認為的鼻祖「吳太伯」本也是一筆說不清道不明的糊塗賬。
他今日的目的便是要生擒諸樊,迫使諸樊罷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