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

蘇澤大笑一聲:「真亦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說不定自己那個金色被動技能也能發揮作用啊!
這就能寫了?
海瑞並不知道蘇澤夾帶私貨的想法,只是說道:「慢慢來,編寫文集非一日之功,以後每次進縣城你多留半日,陪我修書如何?」
那些聽詩歌昏昏欲睡的貴婦們,一談到小說戲文就不困了!
方大小姐露出小虎牙。
縣學教諭本身就有掌管本地教化的職責,海瑞想要提振本地文風,這也是很正常的操作。
什麼樣的文章?寫文章還能定製的?
臧否人物,也就是評論一個人物,對文章進行點評,這是文學界的至高權力之一。
就在方若蘭桃面含羞的時候,蘇澤畫風又是一轉,死人了!
以前百姓不來惠民藥局,是因為藥局看不好病,現在藥局能看病了,價格也要私人醫館低不少,自然就有人過來看病了。
這文化造紙上自然就落下了一些。
蘇澤一聽說給錢,自然是不能放過這三號天使投資人了,蘇澤的服務態度很好,直接問道:
等到蘇澤寫完,在標題上書《聶小倩》三個字,丟掉了手裡的毛筆。
這幾日黃提舉整日笑的合不攏嘴,不僅僅是酸梅湯生意好了,藥局的藥材齊了,又治好了幾個病人,惠民藥局的名聲也打起來了,前來看病的百姓也多了。
「沒想到蘇公子小說還寫的那麼好。」
到了明清,各類的文集,史論,都是私貨橫行。
給錢不早說啊!
偏偏當時方若蘭信了自己爹的邪,用知府夫人的名義召集的這次集會。
「才子佳人,這好辦!」
「詩刊?在下不會寫詩啊。」
接下來的文章就從書生和佳人的故事,變成了書生和大漢(燕赤霞)的故事,和書生同時投宿的大漢竟然是個能斬妖除魔的劍仙。
再聯繫前文,方若蘭只覺得陰風惻惻,這文中的蘭若寺透著古怪。
一想到這裏,蘇澤說道:www.hetubook•com.com
「老師,我這幾日又整理出家父講過的幾篇古文,若是老師要編書,我可以協助老師編書。」
這位方大小姐心情不好的原因,還和蘇澤有些關係。
「蘇公子這是散學了嗎?又是來藥局買葯?」
她還從沒有讀過這樣的文章,她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是冤家不聚頭,方若蘭抬頭一看,冤家推門進來了!
聽到蘇澤這麼說,海瑞自然是大喜過望。
史書、文集,不單純是文學類的書籍,更是政治書籍。
對蘇澤來說,現在給四書五經作注還太早了,但是給古散文作注,增加一些自己的私貨還是可以的。
不過方若蘭的心情有些不好。
等到燕赤霞留下的劍囊斬殺妖物,最後迎來了圓滿的結局,方若蘭和黃提舉這才放下心來。
接下來蘇澤又找到了在縣衙做書吏的林顯揚,在他的陪同下在縣學邊上租了一間鋪子。
六月已經是夏季了,天氣日漸熱了起來,惠民藥局的酸梅湯銷量是越來越高。
說完這些,蘇澤直接伸出手,向方若蘭討要潤筆費。
還是下里巴人最能引起話題!
黃提舉將方若蘭的銀子遞上去,善意說道:「方公子,驚懼傷神,這文章不宜夜讀。這銀子還是還給您吧,蘇公子要的藥材不值什麼錢,我這就給他送去。」
老遠的蘇澤就看到了排隊的人群,光靠黃提舉和新招的學徒已經來不及銷售了,惠民藥局又招收了四個小廝,分了兩口大缸一起賣酸梅湯。
「這銀子你拿著,蘇公子要的藥材儘快送去。」
方若蘭覺得蘇澤大言不慚,但是又想到他給惠民藥局藥方的善舉,放棄了為難他的想法。
很多人並不理解《古文觀止》這本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一本學習古文的工具書,影響力之巨,發行量之廣,這可是消息傳遞非常困難的古代啊。
站在蘇澤身後的方若蘭看著開頭,這個開頭倒是平常,和-圖-書就是介紹男主的身世性格。
本來方若蘭也只是想要讓蘇澤回去好好想想,下次進城再帶過來,沒想到這會兒蘇澤就要寫?
方若蘭不接銀子,而是看著文章說道:「真亦假時假亦真,我總算知道這世間真有天才。」
但是接下來的畫風就奇怪了起來,先是寺院中突然有老媽子說話,然後又是明艷女子要和書生合住,方若蘭不由的臉一紅,難不成蘇澤要寫黃文?
黃提舉看著蘇澤的文章,更是覺得文中的鬼怪快要衝出來一樣,可偏偏也忍不住要看,想要知道故事結局。
府衙后宅也請拓湖先生演過杜十娘了,李夫人對杜十娘這樣剛烈的女子讚不絕口。
他想要編寫一本古文散文集,也是為了一縣的文教事業。
要知道這能提筆潑墨的,無一不是當世一等一的大才,只有李白才能「斗酒詩百篇」,大部分寫文章,都是半天才能憋出一篇。
蘇澤帶頭捐出自己的「家傳」文章,還要幫助海瑞修書,海瑞自然感激不已。
有林顯揚出面,陳朝源起草契書,店鋪老闆聽說這是《拍案驚奇》的編輯部,用一個低廉的價格租給了蘇澤。
你這寫文章也太容易了吧?
接著海瑞又說道:「這樣吧,你在縣學兼個修方誌的雜職,也能發一些祿米,如何?」
陳朝源和林清材上門找到兩個讀書人,要給他們潤筆稿費,可是對方聽說能夠刊登在第二期的《拍案驚奇》上,連忙表示不需要稿費。
蘇澤自然是連忙答應下來。
說完這些,蘇澤瀟洒的離開惠民藥局。
蘇澤答禮,方若蘭攀談道:
「蘇先生,您寫的是真是假?」
孔子作的「春秋」,以微言大義來點評歷史,《史記》中也有「太史公曰」的私貨。
「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
李夫人雖然文化造紙有限,但是愛憎分明,對這篇文章大為讚賞。
這廝不會隨便寫篇糊弄我吧?
《古文觀止》並www.hetubook.com.com不僅僅是收錄編纂古文,而是在收錄了這些古文的基礎上,也包含了編者對文章和文章作者的點評。
才子佳人,是明代小說戲劇中的主流內容,大體上等於如今玄幻都市的網路小說大類。
方大小姐竹籃打水一場空,往根子上想是蘇澤引起全縣的戲曲風潮,方大小姐也就記上了仇。
要是他真的寫了黃文怎麼辦?我到底買不買?
方若蘭這位娘親,丈夫方知府也是進士,娘家也算是書香門第,弟弟也中了舉人。
「蘇公子。」
下一期的投稿地址就寫編輯部的地址,在林清材和陳朝源的忙碌下,終於從那一堆來稿中找到了兩份不那麼辣眼睛的文章。
接下來講到這個書生投宿蘭若寺,投宿鄉間寺廟這倒是也正常,當年父親進京趕考的時候也投宿過。
這下子徹底掰不過來了,等到了結束的時候,李夫人大手一揮,將詩社改成了曲社,還提議這些夫人小姐們,回去也寫一些雋永清麗的小說散文來,別整什麼文縐縐的詩詞了!
原因自然是很簡單,藏書這個東西本身就是有錢人家才能玩的,窮人讀一讀四書五經就足夠了,這些文章窮人就不要讀了!
方若蘭拍著胸口,半天才從這個故事中回過神來。
在方若蘭的搗鼓下,以知府夫人的名義召開的府縣貴婦的詩社終於開了起來。
方若蘭已經從黃提舉那邊知道蘇澤給長寧衛買葯的事情,蘇澤點點頭,方若蘭又說道:
蘇澤剛剛謙虛了兩句,方若蘭又說道:
相比于收錄校對刊印這些古文,文章的序評和文評才是這本書最重要的部分。
蘇澤立刻想到了一篇,他對著黃提舉說道:「拿紙筆來!」
「在下也辦了一份詩刊,想向蘇公子約稿呢。」
等到後面書生帶著小倩回家,後來看到蘭若寺的妖怪追索小倩,方若蘭的心又揪起來。
才子佳人?
這種文章是最好寫的,方若蘭也希望自己的詩刊能和-圖-書打響名氣,那些夫人小姐最喜歡的不就是這些才子佳人的橋段嗎?
而編者的點評,也就包含了編者的思想形態。
說完這些,方若蘭拿著文章就出了藥局。
特別是唐宋散文中那些進步的部分,完全可以用來宣揚自己的觀點啊!
方若蘭暗下決心,要是文章不好,自己可一定不給錢!
也有你不會的了!
方若蘭改變思路,既然如此那就將詩刊辦好,讓它成為延平府有影響力的報刊!
曹丕作《典論》,這也不是簡單的文藝界書籍,而是通過文藝批評來統一國家意識形態。
方若蘭笑吟吟的說道:「說是詩刊,其實也不限於詩詞,雜劇小說散文都是可以的,我願意出二十兩銀子的潤筆費。」
這一幕幕光怪陸離,可是劇情逼真流暢,在筆下就彷彿是蘇澤親歷的一樣,讓人覺得汗毛直豎又欲罷不能。
雖然失去了詩社,但是為詩社配套的印刷坊還在自己手裡。
「黃提舉,這些葯麻煩您再讓人送到長寧衛去,這銀子就是買葯錢,多退少補。」
「就,才子佳人吧。」
不過今日黃提舉正在迎接一位貴客。
這個容易,蘇澤腦海中冒出一篇文章來。
給錢?
而且文章描寫生動,就彷彿真的發生過一樣,方若蘭畢竟是女子,還是覺得有些恐懼。
比如司馬光的私貨合集《資治通鑒》全書三百萬字,王夫之在司馬光的私貨基礎上,又寫了一本六十萬字的《讀通鑒論》,這就是私貨中的私貨。
所謂文以載道,任何文學創作者都有好為人師的毛病,古今亦然。
「方公子要什麼樣的文章?」
只不過雖然府縣兩級表示支持,但是縣裡的這些大戶人家,依然沒有人向海瑞捐書。
李夫人對於這些文縐縐的詩文沒有興趣,談論的重點就從詩文歪到了時下最流行的小說和戲劇上。
方若蘭一愣,從懷中錦囊中掏出一枚二十兩的束腰銀,蘇澤拿著銀子又對黃提舉說道:
福建一個府城和圖書的夫人們又不是南北京師的達官貴人,她們懂什麼陽春白雪啊!
忙完了這些事情,蘇澤才想起來長寧衛還缺幾味藥材,於是牽著馬去了惠民藥局,準備找黃提舉買葯。
方若蘭拿起紙,又將聶小倩的故事讀了兩遍,只覺得其中寓意雋永,不僅僅是個普通的鬼怪故事。
簡單的說,就是一本文集和編者的私貨集。
蘇澤看到上次那個錦衣「公子」在,就有點想要轉身就走,卻沒想到那錦衣女子直接走上來喊住他。
黃提舉再次拿來紙筆,蘇澤將紙張鋪開,抓起毛筆就寫。
小倩託夢,書生幫他收斂骸骨,然後燕赤霞斬妖,書生將小倩帶回家。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整個詩社的風氣就全變了,夫人小姐們不再憋那些酸詩,而是討論起小說戲文來,方大小姐好不容易弄出來的雅士詩社,就成了夫人們的戲曲社。
不行,必須要和杜十娘一個層次的文章才可以給錢!
方知府聽說夫人不打馬吊,折騰起文化事業來,自然是大喜過望,為了支持夫人對本地文化事業的貢獻,自然不理睬女兒的抗議。
合著你寫文章就是往外倒是不是?
不過李夫人娘家上一輩家道中落,為了拉扯弟妹,李夫人吃了不少的苦。
這可把方大小姐氣的半死,只可惜母上大人的血脈壓制,硬生生的將曲社搶走。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就是意識形態的高地。
這種修地方志的雜職是臨時的差遣,不算官也不算吏,屬於衙門雇傭讀書人做事,並不妨礙蘇澤參加科舉,還能提升他在本地的名望。
如果這樣也就算了,這些女眷們聚集在一起,很快就在李夫人的帶領下跑偏了。
女扮男裝的方若蘭正在查看葯櫃,黃提舉確實用心做事,藥材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都是精心挑選炮製的。
方若蘭和黃提舉都驚了!
可是結果卻和方若蘭所預想的大相徑庭,由於延平府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整個詩社一篇能拿得出手的詩都沒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