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宅子的前主人是嚴嵩的黨羽鄢懋卿。
這是山東巡撫韓楫的上書,韓楫是高拱的門生,也就是高拱的「自己人」。
據說從宅子里搜出來的恭桶都是銀子做的,整個廁所都掛著五彩的錦帛。
高拱從轎子里出來,返回這座隆慶皇帝賜予的宅子。
如果真的和韓楫說的一樣,山東發現了大銀礦,不就能解決大明的財政問題嗎?
而荊州巡撫徐學謨,彈劾張居正的奏章也送到了京師。
而高拱是堂堂內閣次輔,每天是要進出內閣辦公的,也不能再住在以前的地方。
高拱對這份奏章也猶豫起來,驛站系統一年也要吃掉朝廷大量的經費,這確實能夠省下不少開支。
高拱的言外之意很明顯了,就是你清遠伯李煒本人現在咽氣,朝廷按照慣例最多也就只能出六千兩銀子!
這樣漲下去,馬上也要和嘉靖在位時候差不多了。
這之後又是東南新軍進入京師,嘉靖西狩,京師的人都知道鄢懋卿是個大貪官,都傳說他家貪污了一百萬兩銀子藏在家裡,可當時查抄的時候朝廷只在鄢家查抄出來幾萬兩銀子。
當年嘉靖在全國開礦,浙江一地花了六千兩銀子開礦,最後挖出的銀子總共才五千兩。
籌辦新務要錢,如今幾個新務工坊雖然也能賺錢了,但是火槍工坊這些都是不賺錢的,京師新務工廠也只是收支平衡而已,甚至這個收支平衡還都是賬面上的,要不是工部和兵部採買武器的經費,這賬本都做不平。
高拱翻開這些公文,每一本無論是厚是薄,最後看下來就是兩個字——「要錢」。
中國本來就是貧銀國,而且銀一直都是貴金屬貨幣,已經開採了千年。
與此同時,梁山泊中,聚義廳燈火通明,李舜臣高居頭把交椅,整個聚義廳已經聚集了幾十人。
後來嚴黨倒台,鄢懋卿的家人自然知道無法守住府邸,連忙低價出手和圖書,可那時候已經沒人敢買了。
嚴格的說,這封奏疏並不是要將驛站全部裁撤掉,因為驛站是大明傳遞公文的血脈,如果沒有驛站朝廷的公文就完全無法下達了。
內閣之中,楊博老邁,但是內閣四輔張四維虎視眈眈。
難不成皇帝的祖宗們跑出來偷吃貢品了?
高拱提起筆,還是建議皇帝暫時不要對驛站系統動手。
因為香燭貢品這些都是消耗品,用了多少怎麼用的,這都是一筆說不清的糊塗賬。
但是高拱對於這份奏章猶豫起來,萬一真的有礦呢?
老僕和公吏對望了一眼,只能無奈的退出書房。
如果完全變成民間承擔,驛站又會成為盤剝百姓的負擔。
看著堆成小山一樣的公文,老僕忍不住說道:「閣老,您這病才好,今天還是休息一下吧?」
可是市場上的南貨依然屢禁不止,就連宮裡每個月都要採購大量的火柴。
之所以說是西洋商人賣過來的,還是因為朝廷發布的禁止銷售南貨的禁令。
如今整個宅子後面的花園依然破破爛爛的,主卧也被砸爛了,高拱就住在前廂中。
高拱揉了揉眼睛,最近宮裡的開支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再次揉了揉眼睛,高拱再次翻開一本奏章,他的眼皮一跳。
「按照皇明舊例,當年章聖太后的弟弟去世,玉田伯家貧,上皇雖然體恤母家,但也只撥了六千兩銀子修墳。」
甚至在地方官吏的層層加碼下,成為為害地方的惡法。
但是高拱記錄下他們的名字,反而讓手下御史彈劾這些人,還命令吏部不能重用這些人,搞得這些人都不敢再登門拜訪了。
高拱再次翻開下一本公文,這下子他有些頭疼了。
高拱的妻子和兒子當時都留在了南京,家裡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高拱的頭更疼了,他立刻提起筆在公文上寫上:
六部之中,因為高拱推行新務,m.hetubook.com.com也得罪了很多官員。
高拱可不是傻子,他在翰林院的時候就經常研究朝廷的典章,當然知道銀礦是什麼情況。
高拱看著處理完畢的奏章,卻感覺自己好像一晚上根本沒幹什麼事情。
高拱也有些病急亂投醫了,他沒有寫批示,而是直接將這份奏章送到宮裡,請隆慶皇帝親自批示。
一座精美的座鐘需要上百兩銀子,高拱自然是買不起的。
容易開採的銀礦,秦漢唐宋就開採完畢了,哪裡還輪到現在?
高拱心中更是焦慮,他處理完了六部送來的公文,看向如同小山一樣的言官奏章,頭再次疼了起來。
清遠伯李煒要給自己的老爹重修墳墓?皇帝竟然批了一萬兩銀子?
丟了武昌,就今年的夏糧秋糧徵收就有了問題,明廷沒了湖廣這個糧倉,還怎麼和東南爭奪?
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自己人,高拱雖然為官清廉,但是也明白這個道理。
韓楫的奏章內容也是關於解決朝廷財政問題的,他的辦法也很簡單,開礦。
鄢懋卿在東南起兵的時候,被蘇澤明正典刑砍了腦袋。
高拱現在突然明白了當年嚴閣老當政時候的感受了。
連日連夜的操勞,前陣子高拱才病了一場。
而且玉田伯為人清廉正直,死後家裡沒有餘財,上皇才出錢給他修墳的。
高拱也很無奈,但是他必須要保張居正。
高拱實在有些頭疼,隆慶帝剛登基的時候,確實展現了一些新朝氣象,他大幅度縮減了宮內的開支,改變了嘉靖朝宮內開銷巨大,嘉靖經常從戶部挪用銀子自己用的問題。
黃銅的鍾錶外殼顯得高檔貴氣,京師的達官顯貴都會買上一座,彰顯自己的身份。
要不是靠著手裡掌握京察,又有張居正在外支持,新務根本推行不下去。
和東南的技術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不批!
籌辦新軍要錢,京師官和_圖_書
吏的俸祿要錢,皇帝後宮開支要錢。
擺鐘也是最近在京師流行的東西。
果然,嚴嵩倒台之後,鄢懋卿雖然死了也被清算,家產被充公。
雖然病好了,但是高拱的身體依然虛弱,今天又到了天黑才從內閣回家,回來的時候還帶上了這麼多公文。
但是高拱也很清楚,如今驛站系統能夠勉強維持,都是靠著朝廷的撥款,讓那些在驛站工作的人還能有一口飯吃。
高拱接受了這座宅子,但是拒絕了隆慶帝幫著他重修房子。
這份奏章是減少朝廷撥給驛站的經費,將驛站完全變成百姓承擔的徭役。
這份彈劾奏章是上的題本,送到內閣之後還要抄送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言官們也都看到了徐學謨的奏章。
你這個帶頭大哥連自己人都保不住,別人還怎麼安心給你賣命?
「清遠伯之父不是新喪,而且清遠伯家富,這祖墳皇帝不應該掏錢,應該讓其自籌。」
接下來的一封奏章,又讓高拱有些頭疼。
就連高拱都控制不住手下的言官,因為丟失武昌的責任實在是太大了!
至於這座鐘到底是哪裡生產的,京師的達官貴人都眾口一致的說是西洋商人賣到大明的。
而在湖廣的張居正支持,也是高拱能夠大力推行新務運動的關鍵。
這些都是彈劾張居正的奏章。
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個政治集團,如果高拱不出手保下張居正,那投靠他的官員就會離心離德。
你光祿寺一個負責皇家祭祀的部門,一個月漲這麼多預算?
這是戶部的公文,內容是宮內這個月香燭錢也超了。
高拱嚴詞拒絕之後,隆慶將鄢懋卿的宅子賜給他。
等到隆慶帝返回京師的時候,一開始要將嚴世蕃的宅子賜給高拱。
但是從今年元宵的鰲山燈會之後,隆慶帝也逐漸大手大腳起來。
「不礙事,你們出去吧。」
高拱又給工部官員回復,讓他們堅決不m.hetubook.com.com
給清遠伯銀子,如果清遠伯鬧起來,就讓他來內閣找自己!
處理完這些事情,座鐘發出悠揚的銅罄聲,已經到了午夜十二點了。
《請裁驛站疏》。
時間進入六月,京師的天氣日漸炎熱起來。
但是宮內的開支高拱沒辦法直接駁回,他只能給戶部批示,讓戶部從各種費用中挪用一些補上。
連日高燒,太醫院的人來看了,開了幾副葯都不見好。
更別說李煒他爹早就已經死了,如今誰都知道清遠伯李煒家富的流油,皇帝還要貼一萬兩銀子給他重修祖墳?
可是工部和兵部採買朝廷工廠產品,不過左手倒右手,兜里沒錢還是沒辦法。
山東是什麼地方?要是有礦還輪到現在給你大明開採?
鄢懋卿的級別不高,這座宅子的位置非常好,但是面積並不大,前後只有三進院子,也沒有側廂房。
除了一名老僕人之外,高拱家就只有兩個粗使婆子,外加內閣給他配備的四名轎夫。
張居正是高拱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如果不能保住張居正,對高拱自身的威信是巨大的打擊。
丟失武昌的消息傳到了京師,明廷自然是再次震動。
韓楫說在山東境內發現銀礦,請求朝廷派遣礦監,在山東開礦徵稅。
等到忙完了這些事情,高拱房間里的擺鐘發出銅罄聲,高拱抬起頭一看,現在已經晚上十點了。
京師大亂的時候,不少京師百姓衝進了鄢懋卿的宅子中,就連後花園和廁所都挖開了,不過也沒找到銀子。
高拱冷笑了一聲,香燭貢品上報假賬,這操作實在是太熟悉了。
這是光祿寺的公文,內容是上個月光祿寺供奉祖陵祖廟的香燭貢品錢不夠了,請求內閣這個月多撥一點。
高拱發現座鐘計時真的很方便,他也曾經讓京師工匠研究,但是京師工匠卻紛紛表示座鐘太複雜,而且需要的零件太精密,明廷根本仿製不出來。
徐學謨彈劾張居正
www.hetubook.com.com,延誤戰機,在優勢的時候不立刻進攻武昌城,讓景王投降了東南,以至於丟失了武昌這座湖廣重鎮。
高拱坐在書房中,老僕用火柴點燃了鯨油燈,火光將書房照亮,一名中書五房公事的吏員將兩個木匣箱子打開,然後將內閣收發的公文放在高拱的書桌上。
在陝西這種遭災的地區,在驛站甚至還是一份不錯的工作,還需要花錢找關係才能進去。
《請開礦稅疏》。
可明廷已經丟了財賦重地南直隸和浙江,除了新務之外唯一增加的進項就是大同邊貿的稅收了,現在朝廷開支這麼大,內閣也變不出錢來。
一開始的時候,朝廷大臣還經常來拜會高拱,甚至還有人想要賄賂高拱。
先是招募了一大批宮女進宮,緊接著宮內的各項開支也開始暴漲。
這是高拱陣營中,都察院一名監察御史里行所上的奏疏。
高拱又拿起來筆墨,再次給皇帝寫了一份密揭,內容自然是勸說隆慶皇帝不要治罪張居正,讓他繼續在湖廣奪回武昌戴罪立功。
這座鐘是某一天突然送到高拱家宅前,在座鐘中還有一封家書,高拱知道這應該是在東南的兒子送來的,於是將座鐘放在了書房中,而不是和其他達官貴人一樣放在客廳中撐門面。
後來還是用了東南的神葯,吃了一粒就發汗退燒了。
一時之間,京師嘩然,言官紛紛開始上書,彈劾張居正。
接著高拱又攤開一本空白奏章,開始給皇帝寫奏章,勸說皇帝要節約,不要胡亂給親戚賞賜。
處理完了這些事情,座鐘再次響起,已經是夜裡十一點了。
揉了揉腦袋,高拱再看向另外一份公文。
不過大家心裏都清楚,這座鐘肯定是東南生產的,有人拆開座鐘,發現內部零件上有東南工匠刻的名字。
章聖太后是嘉靖的母親,玉田伯是嘉靖的舅舅,嘉靖登基前就和這個舅舅親近。
這種擺鐘比起水漏鍾,計時更加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