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安和學習會的同伴手裡捧著一本長長的奏章,這上面是他們主張朝廷改革的方陣,以及密密麻麻的簽字和紅色的手印。
高拱只能將話吞下去,現在看來京師確實沒有人適合擔任這個新軍大臣了。
楊博繼續說道:「臣以為,徐文壁不堪大任,辜負陛下信任,應該立刻讓他解職回京。」
楊博嘆息一聲,命令通政司的官員拿來狐裘,親自給這些跪在雪地里的讀書披上,這才說道:
只是以自己在皇帝心中的這點影響力,還能將張居正推向內閣首輔之位嗎?
放下了南京的情報,張居正又看起來京師的情報。
朱元璋靠著明初那些大案,好不容易才廢掉了丞相制度,這之後才有了朱明皇帝大權獨攬。
在春闈之後,還會加開一次順天府的鄉試,所有有生員功名的讀書人,無論是不是籍貫京師的都可以參与,這一次鄉試的錄取人數也遠超往屆。
這傢伙就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如果他在內閣,肯定會為了自己的地位一昧的順從皇帝。
楊博這一次沒有和之前一樣如同泥塑一樣不說話,而是立刻說道:
皇權就是這樣的冷酷和排他,隆慶帝對高拱的那點情分,也早就已經消磨光了。
後來知道折損的是山東地方軍和鄉團之後,皇帝才舒了一口氣。
和佟安一起上書的幾個讀書會的讀書人也都抬起頭來。
高拱幾乎是脫口而出說道:「不可!」
高拱壓了李成梁這麼久,就是不想讓他染指軍權。
李春芳立刻前往左順門,宣布了朝廷的處理結果。
這些紅色的手印在雪地中分外的醒目,就像是一朵朵在雪地中盛開的梅花。
隆慶帝連忙點頭,可是他又說道:
李春芳說出自己的辦法,隆慶皇帝連忙點頭,吩咐按照他的辦法去做。
五百國子監監生,三百有功名的讀書人,黑壓壓的跪在左順門前,通政司的官員嚇的兩腿顫顫。
「如今三鎮新軍都對徐文壁不滿,之前去職的王本固也在報紙上列數徐文壁的罪狀,山東地方軍和鄉團也將戰敗hetubook.com.com的責任都歸咎再徐文壁身上,當務之急還是要立刻將徐文壁罷職。」
被說內閣了,這幫讀書人的上書要如何應對?
當了宰相呢?難不成還要當皇帝?
有手段,有理想,又足夠圓滑,關鍵張居正現在是內閣三輔,卻沒有捲入到山東兵敗和公車上書的事情中。
一直在關注東南政改的張居正,也認真研究了這個制憲會議的內容。
而抬頭看到隆慶皇帝的眼神,高拱的心又涼了半截。
剛剛高拱趕到宮裡,求見皇帝而不得入,就已經驗證了高拱的猜測。
二來高拱還想要推薦張居正接替自己入閣,繼續推進新務。
隆慶皇帝就是嫌內閣和六部掣肘,不讓他好好花錢,這才派出礦監為他斂財的。
就依靠禮法和個人權術,區區一個入京繼位的藩王,將託孤輔政的重臣楊廷和輕鬆斗垮了。
這一次上書的國子監監生,以及三百在京的秀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張居正?
佟安嘆息一聲,他知道這次上書是失敗了。
隆慶帝立刻點頭,這一次戰敗前線的背鍋俠就是徐文壁了,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情了。
自己已經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這時候再推薦張居正,恐怕要適得其反了。
佟安抬起頭瞥了一眼宮闕,能夠看到宮闕上手持火槍和弓箭的禁軍,他壓住內心的恐懼,繼續托舉著手裡的上書。
隆慶帝連忙點頭,一開始接到山東戰敗的消息,隆慶皇帝差點嚇死。
取消自己的科舉資格也就罷了,說不定還要連累子孫三代,親朋故舊,那可就要被整個家族唾棄了。
翻開上書,看到撤回礦監、恢復相權,廷推大臣,全面新務的請求,一向脾氣溫和的隆慶皇帝也勃然大怒道:
皇帝一定是覺得公車上書是自己在幕後策劃的!
「陛下,左順門外的大部分士子都散去了,這是他們的上書,請陛下御攬。」
「讓制憲會議來決定稅率?這也太兒戲了。」
緊接著李春芳宣布另外一件大事,過完年後提www.hetubook.com.com前舉行春闈大典,這一次科舉取士的規模將是比以往更大的,進士人數會比前面的人數都要多!
山東戰敗,公車上書,他這屆內閣算是徹底倒台了。
李春芳依然留在內閣,成為這一次政治動蕩的最大受益人。
難不成要真的陪這大明一起死?
楊博和高拱立刻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而如今內閣輔臣中權勢第一的是誰?不就是他高拱嗎?
「可撤回徐文壁,山東大局應該交給誰來主持呢?」
他們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不就是為了科舉做官嗎?
楊博手捧佟安等人的上書說道:
那些留在左順門外的讀書人紛紛激動起來。
高拱環視一圈,楊博老邁,而且早就有了思退之心,肯定要和自己一起下台。
內閣首輔楊博,內閣次輔高拱,內閣四輔李春芳。
李春芳?
一些跪在雪地里凍僵了身體的年輕讀書人有了台階,紛紛站起來。
隆慶帝立刻打開文華殿大門。
以往就是言官伏闕,人數也不過十幾二十人,幾十人就是大規模的了。
李春芳?
「高大人,除了李成梁,還有誰可以為這個新軍大臣?山東防務可是關係到京師安全,若是東南賊乘亂北上怎麼辦?」
不就是內閣輔臣嗎?
這其中必定有反常之處!
大家一起上書自然不怕,可如果繼續留在這裏,那被朝廷記上了,取消科舉資格怎麼辦?
楊博在沉重的表情中,似乎帶上了一絲輕鬆。
新務運動才推進一半,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如果沒有自己這個強有力的推動者在朝堂,明廷還能繼續推行新務嗎?
他看著自己的這位老師,心情複雜。
楊博繼續說道:「山東大敗,但不幸中的萬幸是三鎮新軍統制官謹慎,沒有跟著徐文壁制定的計劃冒進,保全了三鎮精銳,才沒有釀成大禍。」
「可若是徐文壁罷職,何人能夠擔任新軍大臣,統御山東兵馬呢?」
「如今當務之急,是山東的戰事。」
高拱很清楚,這一次公車上書,已經在他和m•hetubook•com•com隆慶帝之間埋下了很深的裂痕。
就這樣,李成梁出任新軍大臣,前往山東整飭山東防線的任命就通過了。
但是四人又連續上表,最後隆慶皇帝才接受了楊博,高拱二人的辭表。
張居正嘴角露出冷笑,高肅卿在京師執政也就算了,李春芳算什麼東西?
如今楊博提到了山東的問題,又讓隆慶帝緊張起來。
東南各縣,通過各種方式挑選出來的制憲會議代表,已經齊聚到了南京。
佟安等人只好站起來,看著高大的宮門嘆了一口氣。
明廷直接一個要開科舉,就將讀書人打發了。
相比楊博,高拱的面色就很難看了。
高拱盯著楊博,楊博肯定是已經和李成梁達成了什麼秘密協定,才會在自己去職之前推薦李成梁。
高拱想來想去,也只有張居正適合做自己的繼任者。
高拱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這些讀書人可不僅僅是監生秀才,他們背後都是天下士紳,是天下的讀書人啊。」
馮保結果厚厚的上書,只覺得沉甸甸,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山東戰敗,徐文壁被山東上下,京師言官一起彈劾,作為舉薦徐文壁擔任新軍大臣的高拱,肯定要承擔主要責任。
張居正看著書桌上的《三經新注》,去他們的君權天授,既然朝廷不想要自己改,那就只能讓別人逼著改了。
而這些讀書人上書的另外一個請求,要求皇帝召回礦監,這不也是高拱一直以來上書隆慶勸諫的嗎?
可這一次楊博也沒有退縮,而是看向高拱問道:
自己這個內閣輔臣是當不長了。
不用再理會太監、外戚這些蟲豸,甚至可以繞過皇帝執掌朝廷大權。
隆慶帝也冷靜下來。
不僅僅是通政司的官員感覺到恐懼,就連守衛宮闕的禁軍也緊張的看著下方,宮內太監們都拿上了武器,緊張的看著門外黑壓壓的人群。
可是以高拱對皇權的理解,其他東西皇帝都能讓步,但是恢復相權這件事,皇帝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步的。
左順門一下子打開,三名身穿硃紅色官袍的大臣從和_圖_書左順門內走出來。
就在同伴們興高采烈的討論明年科舉的時候,佟安卻升出一個想法,自己追求了一輩子的科舉,到底還有什麼好考的?
據說東南為了召開這一次的制憲會議,還專門改建了明廷的皇宮,拆除了一部分的宮牆,建造了一座會議堂。
高拱欲言又止,他準備推薦在湖廣的張居正出任新軍大臣,可是一來沒有通氣,張居正也不一定願意。
李春芳出來說道:
皇帝對四人的辭表都堅決不受,還下旨慰留楊博、高拱、張居正和李春芳。
「陛下,門外上書的讀書人不用擔心,只需要用臣的辦法,他們很快就能散去。」
高拱看著這些年輕的面龐,雖然對他們的義氣上書不報希望,但是他也覺得這些人也許是明廷最後的希望。
這下子大部分讀書人都散去,只留下幾個堅定分子還留在這裏。
只聽到楊博說道:
可這一次公車上書,讓隆慶帝懷疑了。
這裏任何一個生員秀才站在他的面前,他都可以隨意呵斥乃至於打罵,但是八百人就不同了!
皇帝接受了士子的建議,「考慮」政改的事情。
「用制憲會議來限制文官嗎?會不會太理想化了?」
這時候東南上下才發現,這個制憲會議好像才是東南政改最重要的內容。
若是李成梁真的去了山東,那高拱壓制新抬頭的軍方勢力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
朝廷需要一個承擔責任的首輔,而楊博也已經發現,如今大明朝廷已經是個火坑了。
「老夫這就入宮,面呈你們的上書。」
就連在湖廣的張居正也連著上了幾個辭表。
而公車上書的主要訴求,恢復宰相制度,如今大明朝誰是形式上的宰相?
但是這一次足足八百人擠在左順門前,黑壓壓的人群讓人通政司的官員們感覺到了恐懼。
楊博收下了左順門前讀書人的聯合上書,然後勸說眾人返回自己的住處,等待朝廷的回復。
楊博的態度非常和藹,他安撫了眾人,還親自攙扶起來為首上書的佟安等人,還將他們的奏章接過來,說是要面呈天子。
張和*圖*書居正不僅僅接到了明廷的變化,還接到了南京召開制憲會議的消息。
說到了京師安全,隆慶帝立刻慫了。
「好歹蘇汝霖沒有瘋狂到讓制憲會議來選他這個大都督。」
高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卻沒辦法像楊博這麼輕鬆。
雖然皇帝還是要求楊博和高拱繼續在內閣留到元宵節后,但是這也表示了高拱內閣已經垮台。
難道內閣輔臣這個位置還不夠,高拱還要當宰相?
通政司官員看著帶頭跪在前面的年輕讀書人。
這才以往的朝代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楊博等內閣大臣拿著上書,來到文華殿求見皇帝。
湖廣,漢陽的張居正接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份了。
只有第一排的佟安等人巋然不動,依然跪在雪地之中。
原本隆慶皇帝是對高拱非常信任的,將吏部、戶部和京察都交給他辦。
隆慶帝放棄了懲治帶頭上書讀書人的想法,準備留著以後秋後算賬。
能在這個時候全身而退,反而是自己的福分。
嘉靖這種權術天才,更是將皇權發揮到了極致。
高拱茫然的從文華殿出來,抬頭看著飄落的雪花,他突然產生一種自暴自棄的輕鬆感。
高拱有定策之功,當年高拱提出離開西狩隊伍,去宣府集結邊軍收復京師,後來又是高拱帶他勸說自己登基。
「臣以為,新軍學堂祭酒李成梁可堪大任。」
公車上書之後,楊博內閣開始集體請辭。
高拱疑惑的看向楊博,這位泥塑閣老怎麼突然轉性了?一下子這麼話多了。
其實高拱也是支持他們的訴求的,恢復相權,廷推大臣,這幾乎是所有文官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楊博又說道:「陛下,讀書人上書還是小事,他們也是心向朝廷的。」
公車,漢代負責接待臣民上書和徵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
京師十一月已經開始下雪了,昨夜的雪還沒有化去,今日早上還飄著雪花。
張居正的官職不變,依然坐鎮湖廣。
「反賊!馮保,派錦衣衛去查帶頭上書的那幾個!是不是東南安插的細作,故意攪渾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