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國兵強馬壯,國力強盛,有著充足餘力發動一場大戰。
一些原本就和大長和國走的近的人,見情況似乎有些不妙,便開始動了心思,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於是他派出了自己的胞弟李壽,前來出使楚國,請求陸淵出兵,助他擊退大長和國。
到那時,多了一個藩國和一位先天,楚國國勢越發鼎盛,我也能再狠狠收割一波氣運。
只是對於李壽的變色,陸淵卻是淡淡說道:「能有四國之地,已經算不錯了。弄棟國所轄四國,地方雖然小了點,但勉強也算有三府之地,小半郡地盤了。
對方絕對是看到了大長和國的內亂,生出了想要插手其間,趁機撈一筆的打算。
這麼點地盤,怎麼可能滿足李雄的胃口?
在西南夷這種窮鄉僻壤,被當地土著欺負。跑來這大楚,又被那位隱隱有江南第一將之名的楚王欺負。
只不過現如今,迫於丹鼎道的壓力和大長和國的局勢變化,這個決定要稍加提前,出征日期由明年轉為今年下半年,提前個半年罷了。
陸淵說到這裏,瞄了一眼李壽,輕笑著說道:「孤的條件就擺在這了。要不要讓我出手,能不能接受,你回去問問李雄吧。
不用多想,與陸淵有過交手的李雄,瞬間就想到了這位楚王的心思。
那邊兄長還在等待自己的消息,烏蠻國也被大長和國打的節節敗退。
可隨著叛亂前兩年,那股勢如破竹的態勢被遏制,大長和國漸漸站穩了腳跟,回過了神來,開始與叛軍激烈對抗。
李壽將所有原由說完,然後又說出自己兄長的條件,就直接跪了下來,對著陸淵說道:「還望大王垂憐,能出兵助我,外臣感激不盡。」
可李雄好不容易在這邊另起爐灶,有了一片新的積液,又怎麼甘心就這樣放手?
能給出三府之地,酬謝一位先天宗師出手,這待遇已經算不錯了。
『不,不對,現在出兵的話,若能打開一些局面,甚至如李雄所說的,他願意為我藩籬,成為大楚屬國。
是的。
這般上下看起來,兩者區別好像也不大。
李壽快馬離去了。
早點給我回復。
這許長時間裏面,要說國中沒培養出一批親大長和國派,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軍隊之中,也每日都有大量逃亡。
而且這位弟子突破先天之後,能藉著教導孫思文的機會,重新梳理一遍自身所學,應也能幫他儘快穩固境界。
今日出使,說有收穫,但也不算有收穫。
『按理來說,我已準www.hetubook.com.com備了這麼久,自然不可能坐失良機。可如今蘇國、西川國、九真郡謝寧那邊,到此時還沒給我個回復。
可陸淵這邊,就要面對一個已經結束了內亂,能夠上下一心,對抗外敵的大長和國了。
到底也是一位先天宗師,八九萬兵馬,若能收為己用,益處還是很大的。』
好在,這個選擇輪不到李壽來做,最後的糾結,還要李雄來承擔。
而恰在這時。
朝政方面交託給了崔長青。
除此之外,有了神宮大巫祭得幫助,大長和國的先天宗師已有了兩位。
說完,他就閉上雙目,擺出了一副送客的模樣。
好在接受了這些年的打擊,以及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他也被生活磨礪了許多,倒也沒說出什麼意氣之話來。
深吸了一口氣,李壽對著陸淵行了一禮:「大王之言,外臣一定帶到。若有回復,定立刻送來。今日多有打擾,萬分抱歉,惟願大楚昌盛,國祚萬年。」
以弟子李良為行營南面招討使,領著一支禁軍兩萬兵馬,屯駐于零陵府,窺視大長和國弄棟國所領的南部四國之地。
這些孤都無所謂。
就連烏蠻國陣營的兵力,也只剩下了八九萬人左右。
原本烏蠻國對神宮那邊的說法,是自己國內苦心培養,耗費百年,終於培養出了一位先天宗師。
孤王等得起,但李雄那邊,呵呵,可不一定能等得起。」
原先烏蠻國叛亂一帆風順,迅速打的大長和國節節敗退時,這些親大和國派見此形勢,或許也不敢有什麼動作。
在這種趨勢下,後面事情就簡單了。
人生在世,想要活著,想要活的好,怎麼就這麼難呢?
聽完李壽講完所有前後事情,陸淵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聯繫大神宮,請所有赤黎人尊崇的大巫祭出面,來幫烏蠻國正本清源,為赤黎族人結束這場無休止的內耗,就成了很多人的共識。
神宮發出聲音后沒幾天,一些依附於烏蠻國的小國,就當場宣布反正,乾脆利落的剷除的安插在自己國中的李雄心腹,倒頭就跑到了大長和國的陣營。
再加上李雄等人,跑來這烏蠻國攪風攪雨,幫著他們起兵叛亂,自然不可能是真的為了烏蠻國好。
如果沒有楚國幫助,那他們再過數月,可能就真的一分不剩了。
當然,你們也可以拒絕,選擇自己獨自扛著大長和國。
李雄果然如他先前所料,這個不安分的傢伙,跑到了西南夷地區之後,立刻就在大長和國內攪起了hetubook.com•com這偌大的風雨。
他們真正的目的,還是趁機攪亂大長和國局勢,然後藉著這場戰爭,逐步掌控烏蠻國朝堂,最終鳩佔鵲巢,借殼上市,在此重建西蜀國。
在他離去之後,陸淵動作也快了起來。
真答應了這個條件,那他們豈不是白忙活一場了。
同時大長和國內,這場叛亂的進程,也比自己預想的快了許多。
疆域更是三倍之多。
以周青與好友的關係,也不用擔心,對方會不上心。
此時出手,準備根本就不充足,風險還是太大了。
一批看清了李雄等人面目的烏蠻國大臣,直接找到了神宮,說清楚了李雄這些外人的身份,以及烏蠻國正在遭遇的事情。
再有丹鼎道更大威脅下,提前出兵的一些不利,也是可以忽略的。』
首先他召集了朝中重臣,跟崔長青說了大長和國那邊的變故,然後便將朝政囑託於他,令他負責在大軍西征之後,總管國內政務。
在這諸多後方行動中,刺探清楚那位先天宗師到底是什麼來歷,又有什麼根底,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楚國是願意出兵的,這位年輕的楚王,對於大長和國,也是有著諸多覬覦的。
至於陸淵,則為中軍,領著主力三支禁軍六萬兵馬,屯駐邵陽府,兵鋒直指烏蠻國所在的凜冬之地。
原本雄踞一郡,稱帝西川的他們,怎麼就會落到如今這種地步了呢?
他收到手下探報,說察覺與烏蠻國緊鄰的東邊楚國,近幾月來,不斷往兩國邊界的府縣,調動兵馬囤積糧草,似乎有所異動。
李壽心中發出這般哀嘆,然後帶著一股凄涼,落寞的返回烏蠻國了。
正好周青與陸淵修的功法,同出一源,師徒倆沒什麼差別,倒也能幫他看著孫思文。
這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安排了。
到那時。
所以在這些親大長和國、以及想要擺脫這種傀儡狀態,重新奪回國家主權的人主導下。
也就是說。
「吾兄有言,只要大楚能夠出兵,那吾兄願意稱臣納貢,永為大楚藩國。不僅如此,就連烏蠻國所據的嶺東之地,吾兄也願意獻出,作為此次出兵謝禮。」
而這種煙霧,也確實迷惑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了神宮。
以國丈藍照云為行營北面招討使,領著一支禁軍兩萬兵馬,屯駐于武陵府,窺視大長和國會川國所領的北部五國之地。
反倒是此時,征伐大長河國,還能多了李雄這麼一個幫助。
如此這般,做好了諸項安排后,陸淵正式下詔,組建征西行營。
那hetubook.com.com麼有此收穫,大楚的聲勢,必然會瞬間再上一層樓。
在輸光所有,和屈辱的保留一部分家底之間,這抉擇,真真艱難啊。
陸淵在心中思索著。
現在出兵,好處有,壞處也有。
就連後方,各種細作破壞,也開始層出不窮的上演。
靠著這套大義名分與朝貢體系,大越同樣能維持住揚州霸主的位格與聲勢。
大戰一起,大長和國原本對於整個昆海地區的掌控體系,瞬間就分崩離析,此地陷入了戰火。
而李雄掌控較深的烏蠻國與弄棟國,雖然還保持了大體的穩定,但這兩國之內,也冒出了不少反正之人。
沉默,良久的沉默。
說罷,他便轉頭,出了宮殿了。
從如今趨勢來看,大長和國撥亂反正,平定叛亂,重新恢復國內的穩定,已經是沒什麼意外了。
但漸漸的,隨著烏蠻國與大長和國的戰事越發激烈,兩邊不僅正面戰場上,打的激烈無比。
李壽聽到這條件,臉色都變了變,語氣略有些不好道:「若叫大王這般分法,那我方豈不是只能分得弄棟四國之地?」
要麼就坐視此次機會流逝,徹底放棄入侵大長和國的想法。
此次西征,我大楚乃是主力,出力最多,需要直面大長和國壓力。
而事實上,這些計劃執行的也很順利。
兄長明明是先天宗師,世間絕頂,為何又會淪落到今日這種境地?
什麼時候,一位先天宗師,混成了這般模樣?
自己獨木難支,快要支撐不下去了,急需外部資源。
甚至就連他的附庸與盟友,也有六成左右的兵力,控制在了他的手中。
前面就說過了。
而就在這一片波瀾之中,先前派去蘇國溝通的使者,也終於帶著蘇國的消息返回。
到時候李雄打輸了,拍拍屁股,領著李壽他們走了。
神宮的插手,神權對世俗的影響,在西南夷地區果然可怕。
……
他開口宣布李雄為族敵,再有諸多烏蠻國的大臣佐證,這一連串的攻勢下,對於烏蠻國陣營人心的打擊,簡直不要太大。
李壽出了宮門,看著頭頂烈日,望著那迷幻光暈,心中儘是迷茫。
念及此處,陸淵終於結束了沉默,抬起頭來,看向下方李壽道:「孤可以應允李雄所請,出兵大長和國。但讓我大楚發兵,就李雄所提的那點請求,遠遠不夠。
雙方打得有來有回,甚至烏蠻國還逼退了不少,呈現出了劣勢之後。
這才短短兩三月,原本擁兵十余萬的烏蠻國陣營,瞬間就土崩瓦解,不僅丟失了原本進取的大量領
m•hetubook.com•com土,歸縮到了老巢嶺東一帶。
而這麼一刺探,問題就出來了。
此次西征,除了嶺東之地外,會川國北部五國之土,大長河國昆海之地,這三處地方我大楚都要了。」
就如先前對李壽說的。
要麼他就在這半年之內,趁著李雄還在的時候,插手大長和國的內亂。
而烏蠻國也因為與大長和國的激烈戰爭,不得不越來越借重李雄和李雄手下的那批精幹心腹。
對於楚國所提方略,那位蘇王果真沒有拒絕,同意了合縱伐夷的邀請。
而李壽見此,哪怕知道形勢比人強,也不由感到屈辱之意。
大不了到時候等你們敗亡了,我再親自提著雄兵,去找大長和國奪取上面說的地盤。
楚國能不能如陸淵所說,打下整個大長和國,李壽不清楚。
可正是因為這份覬覦太多,對方的野心太大,竟想要一口氣吞下大半個大長和國。
不管李雄最終會不會接受條件,出兵大長和國,卻已經是決定了的。
就如昔日的大越一樣。
在這種趨勢之下,烏蠻國內自然有人警醒。
至於孫思文那邊的修行,陸淵也已讓他收拾行李,北上襄陽去了。
而李雄手下,不過八九萬夷兵,還都是人心浮動,不堪戰的那種。
正如陸淵所說。
而且這幫大舉入侵,勢必也會激起其它大理、南詔兩國的不安,難度性陡然上升好幾個台階。
雖然核心之土只有五郡,但其它五個藩國,同樣也可視作大越之臣。
畢竟如果烏蠻國真能取勝,那他們身份地位,自然也會水漲船高,那時自不必親大長和國。
但如果失去了這個機會,後面再征伐大長和國,就要直面神權和王權的結合體,面對世俗與神宮的聯合。
這種情況之下,陸淵再想要入侵大長和國,可就沒那般容易了。
所以我收降了李雄,哪怕只是作為一個藩國,有同樣可以將他和他所建邦國,視為我大楚之臣。
然後軍務上,陸淵也跟藍彩兒一番詳談,做足了囑咐之後,便命她以王後身份監國,總管自己離開后的國中防務。
這些剩下的人中,也是人心浮動,將無戰意,兵無戰心,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崩潰。
說沒收穫,卻也有點收穫。
兩邊意圖,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痛陳厲害之下,神宮的大巫祭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在正面戰場上,已然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不過到時候,別說想分得弄棟四國之地了,便是分毫好處,李雄也別想拿到。」
因此了解了真相后,神宮大巫祭直接出面,公布了事情的真https://www.hetubook.com.com相。
我看中的是他這位先天宗師,而不是那些烏合之眾一樣的夷兵。
因此毫不猶豫,在全都輸乾淨和試著搏一搏之間,李雄選擇了後者。
周邊各國聞訊,皆是異動頻頻,各有反應。
那就是李雄他們這些外來人的身份,最終被戳破了。
但他們這些人,要再度變成喪家之犬,逃竄四方,卻是能夠肯定的。
要是自己再不出面,那麼任由事情發展下去,赤黎族人怕是真的會被這些外來人操弄,成為對方奴役之族。
連三府都不到。
可這位好友修鍊,沒人看著也不行。
烏蠻國雖然已經開始起兵反叛了,但他到底已經臣服大長和國數百年。
而一些發覺自己被欺瞞的人,更是開始尋找其他出路。
一場牽涉數十萬兵馬,波及兩軍之地的戰爭,竟然就這樣乾脆利落的決出了勝負。
說真的。
『難道真是上天不佑我羌族?』
最後願意留給李雄的,只有區區弄棟四國之地。
等各國回復,結成合縱聯軍再出兵,同樣也是好處有,壞處也有。
尤其是前線戰事日益慘烈,許多原本烏蠻國的高層將領戰死,在缺乏合格將領的情況下,許多崗位都被李雄的心腹慢慢取代,逐步掌握了烏蠻國的兵權。
反觀大長和國那邊,在得到了神宮的援助之後,不僅收復了大片失土,兵馬也迅速膨脹到了幾近二十萬,已是烏蠻國的兩倍。
所以李雄他們,開始是當做純正的赤黎族人來看待的。
這種一步步侵蝕下來,打了四年仗,烏蠻國內已有八成的兵力,被李雄的心腹掌控。
「……」
自己出征在外,自然不可能帶著孫思文一起。
神宮大巫祭在所有烏蠻族人心中,那是代表著最高信仰的。
這小小兩府半的地盤,自家兄長真的能夠滿足接受嗎?
然後宣布,已經差不多掌握烏蠻國朝堂的李雄等人,為所有赤黎族人的仇敵,號召所有赤黎族人起來共誅之。
這種情況,就增添了變數。
在這面臨丹鼎道威脅的情況下,無疑能幫我提升更多實力,這是最為明顯的短期好處。
弄棟四國之地,聽起來似乎有四個國家,疆域不小。可實際上,這片地區加起來,也就兩府半的地盤而已。
神武四年五月,隨著征西行營組建,大楚意欲征伐西南夷的消息,頓時不脛而走,轟傳四方。
我大楚勞師遠征,耗費錢糧,又豈是區區一個嶺東之地,能夠酬謝的?
這次如果自己不出手的話,那按李壽所說,李雄靠著現如今那八九萬人心惶惶的兵馬,估計撐不了半年,就要徹底敗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