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揚州寇患

而且前線八城,彼此呼應,互為犄角,一城有難,周邊各城都能趕來支援。
可在移民司做事,這裡是楚國本土,一片繁華盛世,根本沒什麼糟心的反賊。
甚至經歷了前期移民后,後面在揚州本土上,也是會留下一些百姓來,讓他們繼續在這裏居住生產的。
不過相比于周青認為的,是陸淵有著先見之明。
「好了,不須與我說這些,我只看實際。你做的好,我就會提拔。」
那等出來之後,便能夠升個一兩級,放到它處任職。
當初陸淵北伐,除了帶走了大量精兵強將外,對於後方的揚州本土,也做出了安排。
「孫相。」
不少人認為,百姓都遷走了,那麼一片荒廢的兩大區域,變沒了絲毫價值。
以在名義上,保持對這些區域的統治,用以搜刮氣運。
畢竟西川、江漢、洞庭、彭蠡四大產糧平原,可是楚國重要的糧食來源,在如今到處用糧的情況下,是怎麼也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這十八個據點中,南方最前線的南海郡南海城、郁林郡玉林城、九真郡宋平城、大理國都、南詔國都、宋國國都、富川國都、藍詔國都等八城。
三人皆是陸淵親信,能力才幹皆有,有他們在後方坐鎮,足以讓他安心了。
而現在遭到海寇蠻夷衝擊的,也正是這八座前線大城。
因為這些年一直在不斷移民,移民規模極大,所以國內急需有能力的官員,來辦妥此事。
而且,你在移民司做兩三年,等升了個一兩級,再申請去中州,又能再升一兩級。
將相和,君臣相得,楚國正常的生態,這些年也是被廣為流傳,成為天下傳誦的佳話了。
「當初陛下要求,在南方每個郡城國都,最少留駐五萬兵馬,同時保留二十萬百姓在當地,作為屯墾之需。
移民人口的來源,這是南都巴陵,以及建安、黔中二郡。
你去中州,就有被刺殺身亡的風險。
嶺南西南共有十八國之地,加起來也就是十八處郡城國都,按照這個要求,便共駐兵九十萬,有屯民三百六十萬人。
而國內後方留守的先天宗師中,再抽調出五人來,安排到前線最為緊要的五座大城,以強實頂層力量。
這也是意外收穫了。
這一比較,不就顯示出移民司的優越了嗎?
孫思文聽到回復,滿意點頭。
所以這些年,雖然大家跟著陸淵,個個高陞,分別成了軍政兩系的最高首腦。
當初陸淵移民走,對於西南嶺南之地,要和-圖-書不要跟著廢棄,可是在國內掀起了一番論戰的。
「嗯,一個月時間,能遷走這麼多人,已經不錯了,你們工作做的可以,我會替你們向陛下請功的。」
軍心士氣方面,還是可以保證的。
當初陸淵之所以,一定要保留這些區域,主要還是捨不得嶺南西南之地,帶來的大量氣運。
不團結所有人的利益,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哪怕敵人三五十萬人馬來攻,怎麼也能堅守兩三月,保證城池不陷落的。
因為佔領區不安穩,時常就有官員被刺殺的消息傳回,所以楚國上下所有官員都知曉,去那邊就是搏命。
如此天災逼著,心中再多不願,為了自家性命,百姓們也不得不同意遷徙。
這座輝煌了幾十年的帝都,已走向了沒落,誰也無法挽回。
對於提拔自己的恩主,怎麼可能不感謝。
「現在城中遷走多少人了?」
這等重要之地,怎麼可能讓它成為一座空城?
對於好友的提議,也很爽快的接受了。
不知什麼時候,就可能出現中州之地那樣,巨兵百萬攻一城的情況。
同時屯民之中,還有不少閑余青壯。
皇帝的命令已經傳了回來,北方大勝,奪取了梁人的帝都大樑。
這兩年來,楚國官員之中,有兩條路子,陞官最快。
要不是陸淵力排眾議,以皇帝的威嚴,強行推行這事,在南方保留下了那些城池據點。
陸淵收到這個上書之後,也想到其中關鍵,知道自己有點想當狼了。
城中的居民,此時也隨著一紙遷徙令,不得不放棄家業,向北而去。
同意了在巴陵保留百萬人口,而缺口的百萬移民,則由洞庭郡南方山區的地方百姓補足。
現在這官員,聽到孫詩文的嘉獎,有著先前功績在,幾乎等於預定了自己要陞官了。
就算跟著押送移民去中州,一路也有大軍隨從護衛,那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要是一下子全都丟了,幾乎能讓陸淵現有氣運,削去兩成。
「下官告退。」
這足可見陛下當初力排眾議,堅持保留這些城池據點的先見之明了。」
因為誰都知道,當今陛下爭雄中州,那是為了國中百姓,爭取一片生存之地。
坐著馬車,行了小半時辰,在護衛帶領下,大將軍府很快就到了。
「嗯,既如此,你下去吧。」孫思文點了點頭。
理由則是巴陵作為南都,溝通揚州東西南北,是名副其實的南方經濟政治文化軍事中心。
對此,城中hetubook.com.com自然有人不舍,也不想離開故土。
這也是一個較好的上升路子了,就是有點危險。
這些區域已經不安全了,為保大楚百姓無恙,你們儘快辦好移民之事,讓百姓從這些危險之地遷走,免得遭了賊寇禍害。」
對於北伐,楚國百姓也都個個支持,寧願苦點累點,也不敢說放棄征戰。
也更為讓楚國官員青睞。
「回孫相,已經遷走百萬人了。剩下還有一百萬居民,正在動員遷徙之中。」
陛下已經遷都大樑,在那邊重新定都了。
這點人馬,自然不能做到全面兼顧,只能有限度的選擇重點區域,進行布防。
所以這個移民指令,必須進行一些修改。
孫思文對此,卻是擺了擺手,他的性子,就不喜歡這些阿諛奉承。所以止住了此人話后,轉而說道:「近來海寇蠻夷猖獗,不斷登岸,深入我大楚腹地。
尤其是經歷了幾十年盛世,人口大爆發,人均資源減少,生活就更艱辛了。
周青緩緩說著自己方略。
在兩地上,各郡的郡城,以及一些重要的關隘城池,都還保留了駐軍,並留下了一部分百姓生產屯墾,用以供應軍需。
屯民也相應的多了二十萬人。
要是皇帝不能多打下一點中州地盤來,那麼未來楚國百姓遷移到中州,就沒足夠生存的土地。
這樣當有敵人滲透到後方來時,便可由這四個據點先天大將,出兵清剿。
周青並沒盲目樂觀,而是在看到了南方劇烈變化的局勢后,作出了改變:「所以我決定,從那前線八城後面的剩下十座據點中,各自再抽掉三萬兵馬出來,用於補充到前線八城,以豐厚這些前線城池的兵力。
人群如流,帶著大包小包,乘坐著車馬,或者跟隨著隊伍,步履蹣跚的向北而去。
這人退下。
所以有這些重城據點在,便遏制住了海寇大肆深入我大楚腹地的趨勢,令的他們在拔除這些城池據點前,不敢過於深入內陸。
這種情況下,對於南方已經不安穩的區域,自然是儘可能的,把無法顧及的地方百姓遷走了。
短期內,前線八城,是絕無問題的。」
運氣稍微差了點,就可能把命撂在那邊了。
洞庭,巴陵城。
國內軍務,則由大將軍周青決斷。
這樣布置,應對的是以前局面,現在肯定是會力有不殆了。」
當初三人在常寧縣居住的那些年裡,更是積累了深厚的感情,彼此間的情誼,那是毋庸置疑的。www•hetubook•com.com
此時既然要移民,正好先從洞庭郡南四府開始。
有這種做官的經驗,對於日後陞官,可謂是一筆不菲的資歷。
而且在這種敵戰區域,到處都是一片滿目瘡痍,你想做出成績來,也是極容易的。
雖然那些屯民亦兵亦農,戰力不如脫產的府縣兵,但只是守城的話,有保衛家園的信念加持,也勉強足夠了。
能被挑選進移民司的,無不是國中幹吏。
以前線上,一城四十萬屯民來算,按戶出一丁來計,除去五萬守軍外,每城還能多得三萬兵力,這力量就更豐厚了。
是上官看好,準備培養的精英。
也正是這萬眾一心,所以楚國才能連續三年,發起千萬人規模的北伐。
到時還留在這上面的人,可就要被萬火焚身,化為灰灰了。
但作為搏命的回報,去北邊做官的好處,也很大。
所以只要你被挑中了,進移民司辦事鍛煉,那隻要任職期間不出差錯,能做好上司交代的事情。
這說明那可怕天災,已經如北方各國一樣,出現在了楚國的土地上。
這種情況下,在城中保留百萬人口,用以維持運作整個南方揚州,便很有必要了。
然後聽他繼續講了下去。
因此為了發揮這些地盤帶來的氣運,他寧願拼著錢糧消耗多一點,風險大一點,也要在嶺南各個大城重鎮,留下駐軍百姓。
移民司官員行禮,應了下來。
另外,在西南、嶺南兩大區域,再在後方十城之中,挑選出四座城池來,由國內在分派四位先天大將,前往鎮守。
不過在外人看來,這並不是什麼私心,而是陛下英明神武,更印證了皇帝的目光深遠,讓人越發欽佩敬畏。
周青向北拱了拱手,臉上滿是欽佩。
這些人,近兩年也加強了訓練,習得了武藝戰陣,拉出來,也是可堪一用的。
在洞庭郡南四府,到處都是山區,當地百姓根本沒有多少田地耕種,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戶部移民司的相關官員,早有準備的回道。
前線危急時,也能有先天領兵支援,解一時之厄。
若是前線還無法解決,有著這些緩衝,也足以讓處在國內的我們及時作出反應,抽掉更多兵馬援軍,敢去救援了。」
在移民司做事,雖然苦了點,累了點。
洞庭郡南部,已經開始變得危險,不怎麼安穩了。
於是也下了城樓,朝著城中大將軍官邸而去。
思來想去,還是感覺要找人商量商量應對策略。
但架不住這裏和_圖_書安全啊。
但如今九州四極的災難,隨著這些年時間的過去,早已經在天下各處傳了開來。
但孫思文在收到消息后,卻是上書,請求對這個命令進行一些修改。
用揚州的錢糧,補貼中州的支出,這是陸淵和孫思文早就定下的國策。
但兩人關係依舊如同往昔,甚至還更深厚了。
只要這個國策執行一日,那麼作為南方中心的巴陵,就一日還是楚國的南都,就一日不能放棄。
南方眾多據點,守軍皆出自屯民,他們守備城池,就等同於保衛家園,故而必命死戰,絕不會畏戰退縮。
另一條路子,那就是進戶部的移民司。
因此,除非是南極毒火燒過來了。
就如那嶺南的九真郡,聽那邊守軍傳回的消息,九真郡最南方,已經能看到幾分南極毒火的蹤跡了。
如今南方海寇日益猖獗,開始滲透嶺南之地,敵蹤甚至開始逼近洞庭郡了。
這麼大的損失,他當然不願意接受。
將巴陵要遷走的三百萬人,改成遷走兩百萬人,在城中,留下一百萬人來。
此種情況下,想要攻陷,就更難了。
巴陵城頭,看著那如長龍般向北而去的遷徙人流,孫思文回過頭來,看向身後官員。
「多謝孫相,下官等定盡心儘力,儘快辦好此事。」
而重點區域之外,一些地點自然就無法顧及,會出現疏漏。
誰都清楚,這揚州雖好,但早晚有一日,會被那漫天的毒火給佔據。
「是,下官知曉,回去后就和同僚上司商議,定儘快辦妥此事。」
此等情形下,誰敢繼續留在揚州?
周青先分析了一番局勢,聽他徐徐講述,本來還有些擔憂的孫思文,也放心了不少。
那今日南方局勢,可就真的難以應對收拾了。
孫思文繼續觀望了一會人流,心中念著南方發來的奏報,卻是怎麼想怎麼覺得不放心。
孫思文看著自己這個越來越傑出的後輩,將對方當成弟子的他,也忍不住露出笑容:「這次來找大將軍,是想商量商量南方海寇上岸之事。」
基本只要你去了,都能升上一級。運氣好點,升個兩級也不在話下。
以一員先天,八萬兵馬,防備一座大城。
黔中郡、洞庭南部、建安郡等地,已經不斷有官員上書,說境內出現了賊寇,地方府縣兵難以制衡。
「大將軍。」
其中國內政務,皆有左丞相孫思文決斷。
至於這些城池缺損的兵力,則由地方屯民補上。
這等前途擺在面前,不怪乎許多官員瘋狂,拼了命也要m.hetubook•com.com擠進移民司。
而楚國大軍,現在又在北方征戰,與揚州遠隔萬里,根本顧及不了這邊。
甚至,還為了能快點遷徙,出現了爭搶。
整個西南、嶺南,加起來可是有八郡多的地盤,如此大的區域,所能提供的氣運,那是非常之多的。
「不過海寇蠻夷入境,日益猖獗,賊人的兵馬聲勢,也越發浩大。
每郡能分到的兵馬,也就一二十萬罷了。
而巴陵城,雖然還保留著帝都的名分,但已經成了南都,政治經濟文化等中心,早已開始向北遷徙。
那移民司官員,聽到孫思文的話,頓時大喜,連忙道謝保證。
今年陸淵給他們的移民指標,是一千萬人。
人數雖多,可攤分到整個揚州,其實也沒多少。
在那裡屯兵留守,不僅耗費錢糧,還容易成為孤軍,使大軍失陷於蠻夷之中。
不然只要這四個地方,還安穩一日,楚國就要在這裏種一日田。
周青聽了,也笑著道:「巧了,我也剛好想找孫相,商量一下出兵嶺南,鎮壓海寇蠻夷的事情。」
周青沉吟道:「嶺南、西南之地,雖撤走了大量百姓,把他們移民中州。可陛下對於這些區域,卻也沒放棄。
此前早有人提前去傳信,所以等孫思文抵達的時候,周青已經一臉笑容的過來迎接了。
這是所有人的利益。
打過招呼后,兩人進了大將軍府,在路上,他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揚州本地境內,僅有這兩年才編練的,兩百萬地方府縣兵鎮守。
兩人有無法決定的事情,則請示坐鎮國都的皇后藍采兒,由這位國母決斷。
孫思文略有驚訝:「那不知大將軍有何謀略?」
黔中郡是這樣,建安郡也是這樣。
這對於那些想要快速陞官的人來說,更是一條捷徑中的捷徑。
故而在移民司辦事,也被楚國官員認為,是一條不輸于北上中州的陞官捷徑。
則皆有一名先天大將坐鎮,並且多安排了十萬兵馬駐守。
原本陸淵是打算將巴陵的三百萬人口,全都一口氣遷走的。
作為師尊的好友,自己年少時教導過自己的前輩,周青對於孫思文,一直是當做師長來尊敬的。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底層平民,沒一個能例外的。
誰曾想,當初為了氣運的一意孤行,此時竟陰差陽錯,插柳成蔭,取得了出乎想象的作用。
而且揚州雖然已經開始逐步移民,但整個移民過程,是要持續十數年時間的。
一個是北上中州,去那些佔領區做官。
實際的情況,與此其實稍有偏差。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