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太平道進入九州,接受這次聯盟出兵的提議。
事關自身根本利益,陸淵根本不可能讓步。
反正兩宗聯手之後,在正面實力上,已經強過了長青仙宗。
反正以太平道的資源,也不可能支撐他成長到地仙後期。
理由就是太平道還沒做好準備,自己才剛突破,境界還沒穩固,不能馬上上戰場,動手需要個一兩百年時間習慣。
這是對長青域戰場主導權的爭奪。
兩百年不夠穩妥。
對於九州來說,那就可能是多死幾位地仙,十幾位人仙,上萬弟子的差距。
不論選哪條,對方的命運都是堪憂。
兩百年後出兵。
陸淵是見過楊吉華的,知道對方底細,想要在一百年內突破地仙,根本不可能。
面對敵人的冒進,單獨一路也有自保之力,能給另一方爭取機會和時間。
他們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和損失,那麼多拿一些,也理所當然。
但本來這些人,是可以不必死的,怎能為了區區幾個後輩的利益,就讓其他人付出代價?
利益分配如何計算等等。
生存危機迫在眼前,覆滅大敵的機會就在眼前,值此萬載良機,沒人願意放過機會。
可對於九州仙門來說,卻是與對方近似的頂尖力量差距,和近兩倍的頂尖力量差距。
可太平道還沒做好準備。
他直接拒絕了。
也別管戰後怎麼分配了,想要更多地盤,全憑本事在戰爭中去取。
那作為主力,自然擁有更多話語權,和戰利品的分配權。
提前到一百五十年後,一百年後,甚至現在就可以出兵。
九州認為自己實力更強,能動員更多力量,可以在後續搶地盤中,取得更多優勢。
而且他們這麼說,也不全是以力壓人。
但如果換成八位對五位,再計算對方能夠拉到長青域戰場的力量,那便就是差不多兩倍的頂尖力量差距了。
以太平道和九州的實力,哪怕各自行動,都不是長青仙宗短時間內能吃下的。
左右不過些許修為,對自身實力的影響,還不到一成。
而只要接收了這些仙門的兵馬,那麼如今還處於最弱一方的域西仙門,就將一躍而起,成為長青域三家仙門之中,最為強大的那一方。
所以根本不用多商量,在三百年後,還是兩百年後出兵,九州選擇了後者。
反倒拖的時間久了,變數實在太大,可能會引起難以預料的後果。
此時進攻長青仙宗,固然有著很大勝算,甚至完全能滅了對方。
僅按這個體量,他們最少也要分得戰後的三分之二領地。
關於他和太
www.hetubook.com.com平道的來歷身份,傳回去后,立刻引起了九州仙門高層的震動。
就更不用說還在恢復期的長青仙宗了。
兩邊誰也沒法說服誰,而陸淵也沒想現在就暴露實力,引起對方忌憚。
可利益分配,最為動人心,也最為艱難。
那麼唯一剩下的,也就是戰後利益分配的問題了。
一百年後開戰,那長青仙宗,就依舊只有如今的兩位地仙。
陸淵可是奔著大半個長青域,奔著衝擊天仙去的。
解決了身份上的問題,後面陸淵和九州的聯合,就順理成章了。
趁著對方後方無人的機會,大殺四方,大肆佔地。
不用多說。
等一百年時間,這絕無問題了。
這出人意料的事實,讓人又喜又驚。
關乎到戰爭之後,對於長青域的利益分配,還有話語權的爭奪。
九州以為自己更強,取得了更多優勢。
太平道明面上三位地仙,暗地裡卻有八位。
誰也沒想到,自己這位鄰居,竟然和自己是老鄉?
其實根本不用多想。
長青仙宗二十三國,這麼大一片地盤,太平道和九州仙門之間,可誰都不想相讓。
並且自己有五家仙門,人員眾多,在如今的九州十家仙門聯盟中,直接佔據了一半。
最簡單的一點。
你打下來的,就是你的。
所以留給長青仙宗的選擇,其實也就只有兩條。
又不是自己這種開掛的。
不過陸淵這邊,對於立刻進攻,自然是持反對意見。
從這方面講,他們就是有莫大功勞的。
兩軍聯手,放到一處出兵的話,是讓太平道聽九州的,還是讓九州聽太平道的?
不過這說法,同樣無法說服陸淵。
讓這位陸淵舊友,盡全力的拉攏太平道,進一步的深度綁定對方和九州的關係。
陣法是強大的,但強的陣法能發揮出幾成威力,發揮出多高上限,可就全看個人了。
同時門內各項戰爭物資,還沒籌集齊備,需要一定時間準備物資。
他們背後的仙門,態度也不可能有什麼偏差,全力支持是一定的。
然而討論來,討論去,域西仙門那邊,其實也沒能討論出什麼東西來。
可想要突破地仙後期,卻不是短時間能做到。
怕是無論哪一種,另一方都無法接受吧。
聯盟關係、出兵方式、出兵日期,這些方面,太平道和九州,都達成了共識。
這隱藏的五位地仙,就是最強王牌。
要是把三分之二個長青仙宗讓給了對方,豈不是自己給對方做嫁衣了?
所以對他來和*圖*書說,要不要增加這點修為,也並非必需的。
這樣,縱然另一路兵馬難有戰果,可長青仙宗被拖住了主力,後方也就基本等於完了。
九州仙門有著五位地仙,太平道只有六位,與對方差距不大,甚至考慮到小境界的差距,可能處於下風。
畢竟,從明面上看。
到時自己這邊出八位地仙,九州仙門出三位到四位地仙,長青仙宗區區兩個地仙,就算那時宋希仁已經地仙後期了,也根本翻不起風浪來。
對於這場戰事,並無太大的影響。
在收到密雲山傳回來的信息之後,更是當機立斷,全權授予了真玄洽談聯盟的權力。
面對九州仙門那邊,要求立刻出兵的請求。
關鍵時候,打出牌來,那就是扭轉戰局,搶奪地盤的最強利器。
從這來想,聯軍分兵,各自領兵獨進,確實比起聯合一路來,要強過不知多少。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個拖延。
原先的兩百年,確實有些太晚了,不夠穩。
要不要把修為,提升到如今資源所能供給的極限,根本沒多大意義。
唯一值得討論的,是這場聯合出兵,誰主誰副?
而域外的其他幾家仙門,雖然對長青域的領地沒什麼需求,但出於以往關係,也是隱隱支持域西五宗,認為他們要分走大頭的。
而他自己,則召集了域西留守各家仙門的掌教,一起前來商議這突來的事件。
作為長青仙宗的死對頭,太平道就算和九州聯手,長青仙宗也是先打擊九州仙門。
域西五宗和其他各脈,那是還沒分家的親兄弟。
反觀聯軍這邊。
畢竟,距離百年之期,也只剩下九十二年。
以九州和太平道的關係,縱然此時能看在同出一界的份上,勉強糅合到一起。
這樣的話,可就給自己多添了一個強敵。
如此一來,對方的實力也跟著一分為二,其實也就等於在兩處戰線上,自己這邊依舊保持了對長青仙宗的優勢。
但這種糅合,還很初級,只是出於利益考慮,不得不推出的身份認同罷了。
限於此種現實,縱然想讓兩邊深度配合,也根本做不到。
在修仙界,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不行就是不行,怪不得別人。
所以關於此點,九州這邊稍稍商議了一番,就選擇了同意。
要麼就是徹底不管不顧,集中所有力量,強攻一路,去賭那不到十分之一的勝機。
什麼?
陸淵之所以要拖兩百年,主要還是他自身突破到了地仙中期后,還能繼續向上攀升一段距離,讓自己實力變得更強些。
其他人仙和普和_圖_書通修士,更是不計其數。
這點提升,還不如一件仙器在手,那效果還更大些。
那自然要分得最大一塊戰利品。
這要調集整個域南的資源,徵集了三個附庸才行。
至於自己在打地盤的過程中,要是碰到了長青仙宗更多的力量阻攔,怎麼辦?
承擔了主力的責任,自然要承擔主力的風險。
真要說雙方有多大感情,是否真的把對方當做自己人看待,那也未必。
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
太平道已經有了三位地仙,他們九州仙門這邊,努努力,也能湊到三位地仙,甚至四位地仙。
於是爭爭吵吵了數年,最終雙方各退一步,選擇一切由實力和運氣,來決定最終戰果。
兩宗之間,也正式開始,為了戰爭做準備了。
可拖個五百年,長青仙宗早就不知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時間不多了。
即便兵分兩路。以長青仙宗那偌大地盤,面對兩路敵人,也不得不把自家兵馬分成兩路,分別抵抗強敵。
這對陸淵來說,無疑是不好的趨勢。
任你幾路來,我往一路去。
確認了如何聯手之後,剩下的出兵日期,也推進迅速。
但不管如何,在確認了事實的準確性后,九州各家仙門高層,都不約而同的做出了反應,那就是接受。
那麼其他各脈仙門,自然不可能拒絕,完成先祖夙願的機會。
雙方如何配合?
對方真要搞什麼集中兵馬對付一路,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那路兵馬停止進攻,依靠著地仙大陣,固守待援。
因此,對於九州那邊的提議,陸淵主動縮短了時間。
先前陸淵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尤其是丁萬軒。
也就是自己最後兩具分身,突破地仙的時間。
這場大戰,在太平道與九州合流后,就已經定下了勝負。
那時再和對方開戰,就算有九州仙門聯手,也將出現不少變數。
太平道這邊,認為自家有三位地仙,實力在九州各仙門之中,獨佔鰲頭。
這個代價,他們不是不能給。
而在這最後的利益分配談妥后,太平道與九州的這份盟約,再斷斷續續談了八年之後,總算正式簽署。
反正兩邊都各自一路,那乾脆各打各的,打下來的地盤,都歸打下的人。
一座地仙大陣,名義上可以抗衡地仙,但缺少地仙主持,只靠幾個人仙維持陣法,抵抗一個地仙領著大軍進攻,頂多能堅持幾天。
這不是要討論,要不要拉太平道進入九州,這件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沒誰會拒絕太平道這樣一個強援,成為自己人。
不管是質量還是數https://www.hetubook.com.com量,九州仙門都更強。
可這說法,九州方面自然不可能信服。
可如果換做一位地仙主持陣法,那麼足以扛住好幾個同級高手圍攻,並堅持數月甚至數年。
開戰,已經是註定的了。
要是長青仙宗的楊吉華等人,積累深厚一點,或者冒險一點,短短兩百年時間,還真有可能讓他們突破地仙。
他們要討論的,主要是陸淵提出的,關於何時出兵,出多少兵,以及出兵方式等等問題。
此等實力,就算如今立刻進攻長青仙宗,也足以滅了對方了。
可要是長青仙宗多一兩個地仙,那對於戰爭勝負的影響,可就大了去了。
有了前來參加慶典的四位使者背書牽線,陸淵與域西九州以及外域九州的聯繫,迅速的搭建了起來。
沒誰願意吃虧,也沒誰願意相讓。
面對敵人的固守死扛,那麼就能在兩處戰線都取得極大優勢,然後靠著強大的實力,慢慢耗死對方。
但這點強大,遠沒有地仙初期到地仙中期,那麼大的差距。
他們自認為上次大戰,是自己這邊重創了長青仙宗,把對方打的元氣大傷,至今也沒能恢復,這才有了這次出兵的契機。
如果全力調動這個太平道的資源,助這兩人突破地仙的話,其實也用不到兩百年,或許一百年就能幫兩人突破。
最有說服力的一點,但是雙方地仙的修為上,他們這邊就勝過了太平道。其他人仙和普通修士的數量,更是遠勝之。
相同的實力和兩倍的差距,這裏面代表的含義有多大不同,根本不用多說。
甚至,他們已經在想,其實戰爭時間,都可以提前些。
最終結果,自然是吵來吵去,吵得面紅耳赤,吵的破口大罵,吵的差點動手,然後也吵出個能讓各方信服的結果。
可陸淵同樣也覺得自己更強。
沒了後方,就靠一路孤軍,在地盤全都淪陷的情況下,最終的結局,也就只有覆滅了。
就像前去密雲山的那幾個九州使者,在了解到太平道的身份和意向後,立刻表態,選擇支持一樣。
出兵日期,是什麼時候?
殊不知,競爭對手更強,也更陰更苟,此時簽訂了這份盟約,日後就等著哭吧。
與其這樣,那還不如不打。
單純一個域西五宗,實力確實不濟,遠非太平道和長青心中的對手。
既然有此實力,那自然也沒必要再拖延時間,等真玄這些後輩成長了。
要麼把所剩不多的地仙,分別放到兩條戰線上,以維持戰線的穩定,儘可能的拖延戰敗的時間。
大平道則是已經分家的堂兄弟。
太平道雖然和他們聯手,可兩路大軍,充當主力的絕對是他們。
將原本的兩百年後開戰,縮減到了一百年後開戰。
如今,太平道雖然已經歸入了九州,和他們名義上是一家人了。
這麼一個實力和運氣并行的方案,自然不是最好的方案,但卻是雙方都能接受的。
長青仙宗不分兵,集中主力進攻,一路兵馬。
他們這些後輩,即便突破,也不過多一個地仙,一兩個人仙。
可如果拉上其他各脈,那縱然是此時的太平道,都不如整個九州仙門。
是否發動戰爭,這根本不在九州的考慮之內。
甚至這次聯手出兵,都是自己挑頭的,隱約就是名義上的盟主。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照陸淵說的,兩邊各自出兵,自己領著自己宗門的兵馬,從兩個方向獨自向長青仙宗進攻了。
真要這樣的話,怕是太行道和九州做夢都要笑醒。
所以,如風雷道、天河教、玉蟾道等仙門,即便參加戰爭,也只會加入域西仙門的陣營,參与他們那路兵馬,不太可能加入太平道。
不過黃玄、黃雲,如今都已經到了人仙後期,雖然只是剛剛突破,但他們根基早就已經穩固,去的只是力量上的積累而已。
在幫親兄弟還是堂兄弟之間,想要做出一個選擇,其實並不難。
哪怕以氣運之道的精進速度,最少也要五百年以上,才能完成這個積累。
硬是要強行壓服另一方,那最終的結果,除了讓盟友離心離德,甚至直接不歡而散外,怕也沒有其它好結果了。
可此時多了太平道,覆滅長青仙宗的曙光,頓時出現了。
加上一直看不到希望,這才心灰意冷,不願加入。
然後另一路兵馬,則趁著長青仙宗防線空虛,沒有地仙主持陣法,長驅直入。
六位地仙的太平道,和八位地仙的太平道,看似只是增加了三分之一的頂層力量。
自己分兵,對方也要跟著分兵。
畢竟是消滅長青仙宗,完成先祖夙願的大好時機,只要能達成目標,死些人也就死了。
原先其它各脈仙門,不怎麼想摻和這邊戰事,那是因為歷次的失敗,損失慘重。
對方不過普通地仙之姿,勉強算得上一個天驕,但也只是普通天驕範疇。
可一家人之內,也有個親疏遠近之分。
在兩宗決定聯手后,長青仙宗就已經沒有反抗的希望了。那麼如何劃分這些戰利品,自然就成了兩邊最為關注的話題。
那就只能怪你運氣不濟,沒那個命了。
就此,在出兵時間上,雙方也達成了共識,一百年後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