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域內共尊

充分在民間,調動起對他的敬畏喜愛之心,用以收攏那些凡人的氣運。
可作為修士的太平弟子們,已經能夠隱隱感受到天道,能了解其遠大了。
事實上,如今的陸淵對於太平道而言,還真就是這麼的重要。
明面上的身份,只是個遮掩,用來糊弄外人而已。
無關人等,要是敢擅自靠近,哪怕是地仙,也格殺勿論。
現在的太平道,可不是當初剛冒頭時,毫無根基底蘊的小仙門。
又同樣因此,作為年年學習太平仙尊那些超凡事迹,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太平弟子們。
不見此時,都有人直接稱陸淵為仙尊了。
太平域前一個主人,那位長青仙尊,可就是以血淋淋的例子,向世人證明了。
但即便如此,外人依舊認為,如今的洞陽山,要比當初剛創派時強大。
可到了如今,洞陽山的修士數量,已經收斂到了不足兩萬,真仙更是不足一百,地仙不到十人。
所以宗門是否強大,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道途,能否更進一步。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一級級的聚集彙報,當然是因為陸淵閉關區域,早就被划為了門內禁地。
可即便到了極限,外人也不會認為太平道,就比得上那些天仙宗門了。
這也算某種意義上的掩耳盜鈴了。
「為掌教賀!」
你越強,就能增強手下人的信心,手下人的信心強了,就能給你反饋回更多氣運。
甚至出於弱勢者的那種舔狗心態,他們執行的,還要更加徹底,徹底到有些偏激,鬧出了好些聳人聽聞的事情。
哪怕是天仙,也不是能如部洲內的那個老烏龜一樣,活個上百年的。
幾乎是察覺到掌教突破之後,先是那些人仙們,迅速朝著宗門那些和他們關係較近的地仙洞府聚集。
連帶著陸淵那邊收到的氣運,都開始了一波暴漲。
不僅是太平弟子。
氣運昌盛的太平道,在贏得了霸權之後,就開始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
而作為門中的高層,太平和_圖_書道內的那些真仙們,本身的利益,已經和宗門進行了深度綁定。
所以太平道如今,若想證明自己,那首先就得讓自己達到極致的強大,用絕對的實力,威懾周邊眾人。
可對於密雲山的太平弟子來說,其他人認不認識,那都不是必須的。
逼著陸淵在了解這些事情后,都不得不下旨申斥,讓他們不要做得太過。
他修的是氣運之道,氣運之道的氣運來源,本就有一部分屬於人心。
下面那些凡人,或許只是覺得自己出現了一些恍惚,產生了幻聽。
如此一手修士,一手凡人,仙凡兩手抓,太平域內的人心氣運,自然就被陸淵拿捏的死死的。
帶給他們的感覺,竟隱隱有自己修鍊時,體悟天道的那種心悸可怕,無遠弗屆一樣,讓人感受不到其邊界。
然後再用時間沉澱,養成自己仙家名門的風度來,讓人一聽太平二字,就心生嚮往,承認這就是仙界最頂尖的仙門之一。
只有這些人才德高望重,是真正可靠,絕不會背叛的自己人,值得信任。
在門中的精英教育下,一些關於天仙的常識,那些普通弟子們也開始了解。
對於這項指令,也堅決徹底的執行了下去。
理由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洞陽山經歷了歲月的考驗,數萬年時間過去,人家依舊是洞陽域的主人,依舊是霸主,依舊興盛不衰。
兩千年時間,對於太平道先前那老一輩的人仙來說,鷹是他們人生的末尾,甚至已經送走了一代人了。
作為宗門的一份子,他們也能連帶著獲得無數利益,不管是名聲,還是好處,可謂全都拿到了。
所有人都在興奮,興奮自己掌教又破一天仙關,在前往天仙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樣要是陸淵不想見這些人,這幾個分身也能幫著找各種借口,直接給拒絕了,不用煩心。
如果時間再放長到萬年,這個數量,還能再翻個兩番,才會到達太平域的極限。www.hetubook.com.com
如今太平道雖然已經控制了一域,雖然已經開始了興盛,雖然門中有五萬修士,六十九位人仙,除去陸淵外,還有十二位地仙。
如此情況下,太平道的那些真仙們,如何能不對掌教的修為上心?
如此一個正向循環,只要不出現巨大的挫折,否則幾乎很難被打斷。
那個是門內必考的功課,要是學的不好,會被認為思想覺悟不過關,輕則要遭受門規處罰,重則可能還會被驅逐出門。
活個六萬年,就匆匆隕落了。
如今突破天仙,便就是如此。
然後等會合了這些地仙后,又一起去尋青冠子、衣丹城等,或輩分老,或者是前掌教等有身份的人。
綜上所述,這兩樣規定,已經成了太平域的定製,將作為太平道的首要門規,堅持不懈地推行下去。
除非陸淵成了天仙。
這一內一外之間,用幾個分身,再形成一個溝通渠道,可謂絕妙。
甚至就連域西的九州五家仙門,陸淵也以盟主的身份,給他們下了命令,要求他們同樣執行這項規定。
也只有這些隨時能和自己溝通的分身,才能及時與陸淵進行聯繫,知曉是不是時候前去拜見。
所以對他吹捧的人越多,這就代表著某種意義上的人心所向,人心所向之後,自然就氣運滾滾而來。
縱觀如今的東華部洲,天仙之下,敢說能與其媲美者,一人都無。
所以針對這麼一點,他甚至特地下了一道令旨,要求門內弟子,凝聚三氣以下修為的,每年都要進行為期一天的掌門事迹教育學習。
真仙以下的,每十年要學習一天。
然後留下一個衰落的宗門,被人用一萬年的時間,就篡奪了偌大基業。
而私底下,自然是因為這些都是自己分身,陸淵只相信他們。
而他們作為天仙門下,身份自然也水漲船高,太平道的霸主地位將越發穩固,此後真的將稱之為千秋萬年。
如此多的人,在太平道控制了和*圖*書長青域后的資源堆砌下,不知湧現了多少英才。
此時他們稱陸淵為仙尊,無疑就已經認定,掌教必成天仙,或者個人威望,也與天仙差不多了。
如此英姿,些許讚譽,那不叫吹捧,只是講述事實而已。
各種傳承跟上之後,門下弟子們進行教育時,眼光自然跟著開闊起來。
所以他們此時能夠清楚,自家掌教能擁有天道的威嚴,便就說明此時已經踏破了天仙第二關,前往天仙的道路上,已經走完大半的路了。
像那洞陽山,當初剛剛成為天仙宗門的時候,門內可是號稱有十萬仙修,三百真仙,二十四地仙的,聲威何等不可一世?
陸淵還給各地別院下了命令,讓他們調動境內的各地陰司神靈,在域內展開各種宣揚太平仙尊,也就是陸淵本人的神話信仰。
用讓無數仙門感到窒息的力量,來印證自身的強大。
這種獎懲機制下,能有人不認識陸淵的聲音,那才是反常的事情。
陸淵的修為,同他們的前途,又一次綁定。
後面才會等強大過了,慢慢摒棄這種暴發戶式的增長,改為更加內斂有序的底蘊傳承。
人仙之上的地仙,除了陸淵的九位分身外,本地修士中,也多了三位之多。
兩千年時間,對於那些真仙以下的修士,也已是將近三代人的時間。
外人或許不知道,那在眾生心中響徹的聲音主人,到底是何存在。
每破一關,傳給手下人的信心底氣就更多,緊接著手下給他提供的反饋也越多。
天仙裏面,同樣也有短命鬼。
見多了太平仙尊留下的留影,對於自家掌教的音容相貌,肯定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因此陸淵的聲音出現后,這些人的內心,無不開始震動起來。
天仙三關,掌教已破其二,剩下只需再破洞天世界一關,便可登臨天仙之境,成為一位大真人,大仙尊。
而且對於陸淵來說,他也需要這些讚譽吹捧。
到了如今,太平道門內的人仙,已經有和-圖-書了足足六十九位。
這才只是發展了兩千年的積累。
面對如今已經徹底成勢,快要成為天仙的陸盟主的命令,域西五宗當然不敢反抗。
在了解到了掌教實力變化之後,太平道內的那些真仙們,也立刻聞風而動。
三代人的輪轉,實際上更是多達數百屆的弟子更迭。
而就是這樣的弟子們,在一步步推著陸淵,給他給予更多的氣運,協助他朝著天仙路衝擊。
尤其是攻滅長青仙宗之後,更是掠奪了對方數萬年的積累,但太平道原本淺薄的積累,一下無比豐厚起來。
想要在太平域內混,不管你是仙人,還是凡人,都得執行這些規定的要求。
當陸淵的聲音,在太平域響起的那一刻,整個密雲山,都轟動了。
哪怕不足,表面上,他也要給裝成足的。
而宗門強大,又依賴於陸淵,能否順利突破天仙。
宗門越強,他們的權力就越強;手中的權力越強,能夠獲取的資源就越多;資源越多,自己修行就越順遂。
或者說困難有,但沒攔住他,反而被他克服,進而取得了更大收益。
兩千載歲月,哪怕陸淵為了維持自己修行,已經奪去了太平道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依舊足夠讓太平道誕生無數的強者。
這裏面所蘊含的意義,對於這些修士來說,心中自然清楚的很。
哪怕了解到周圍的人都有幻聽,也只會以為是否鬧鬼,或者有神靈顯聖。
不止太平道的弟子們在沸騰。
如今正好是太平歷兩千年,太平道取得長青域霸權,並改名之後的第兩千個年頭。
因為他們發現,自家掌教的聲音,竟然不同於他們以往在留影幻象中所見的那般。
別覺得這麼說,有些誇張了。
所以,當那句「我即是天」,響徹太平域后。
但就算陸淵成了天仙,不苦熬個幾萬年,證明自己不是短命的,否則別人也依舊會把他和那些老牌天仙比較后,特地看低一眼。
「為仙尊賀!」
有著這麼一個前任的例子,擺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面前,作為接任者,別人想不把太平道與之比較,都很難。
恰巧,陸淵一路走來,就沒碰到什麼挫折。
自家掌教,竟然帶給了他們天道的感覺。
而真仙之上,能到這一步,已經經歷了前兩重的學習,對於陸淵的敬愛之心,必然是足足的。
按如今的趨勢來看,今後大概率,將會成為太平道的一個風俗習慣,遍布整個太平域。
宗門弟子們對掌教的敬仰之心,瞬間開始爆棚,紛紛都以自己是掌教門下,感到自豪。
放到明面上,也能夠服眾。
與之相比。
但門內有一人,要是不認識,就是極大罪過了。
做到這兩點,太平道才算在整個仙界長久立足了。
此時的太平道,乃稱霸一域的霸主,所掌握的資源不計其數。
以前的聲音,雖然也威嚴飄渺,讓人敬畏。
不過這些弟子們多少也有點逼數,知道掌教還不是真的天仙。所以在仙尊之前,沒有特地加一個大字,而只是以仙尊相稱。
畢竟。
可如今的聲音,卻一下改頭換面,來了一次飛躍式的蛻變。
氣運之道,就是這樣。
在他們的帶領下,朝著陸淵閉關的洞府區域前進。
同樣的。
或者說,他們本身,就代表了宗門的權力。
此人正是他們那英明神武,實力超群,享譽仙界的敬愛掌教,大修士陸淵。
但還處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範疇,並沒超出常規。
這對陸淵的修行來說,無疑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一切就如仙界那些,新崛起的天仙宗門一樣,在開宗立派的前一兩萬年,會經歷一次爆髮式的增長。
唯一能例外的,就只有太平道明面上,輩分最高的青冠子,或者是衣丹城、玉佩錦等先代掌教。
比起最鼎盛時,弱了何止一籌。
天仙不滅,宗門不墜。
密雲山內,在經過短暫的沉寂之後,瞬間爆發出了無數的歡呼之聲。
要知道,在仙界這邊,仙尊這個名號,可是普遍默認天仙專屬的。
他自身的能力名聲,也配得上這些讚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