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談話(2)

所以說剩下的選擇自然就是重慶和昆明了,當然,重慶是首選,畢竟重慶早在幾年前就成為了陪都,而且就目前來看,國黨政府部門肯定是要搬遷到重慶去的,以自己在國黨的人脈來說,很多故人肯定也在重慶,所以說就算去了重慶那也不會孤獨的。
而且現在既然自家侄兒說可以去重慶的話,那他也不在遲疑,直接就下定了決心。
而一旁的李維在聽到唐學易的話之後,又看了看譚正謹,然後才輕聲問道:「大伯想好了去那裡嗎?」
而李維聽到這話之後,心裏面也是一頓。
武漢、重慶和昆明,這是他最終選擇的就是這三個地方。
但是自從出現了張仁奎的事情以及吉司菲爾路日本住宅被炸的事情之後,他們對於自己這個侄兒的身份也是有些猜測了起來。
「不知道大伯準備什麼時候走呢?」李維看到唐學易這個樣子,隨即便輕聲問道。
當然,如果從表明來看,自己這個侄https://www.hetubook.com.com兒和日本人的關係好像更親近,甚至於現在還是日本人的座上客,跟上海駐軍裏面的日本人關係很好。
隨著李維的話音落下,唐學易和譚正謹也是相互對視了一言,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兩人心裏面也有了一定的猜測。
至於說為什麼會選擇昆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西南聯大在昆明已經開學了,所以說昆明的學術氛圍是很不錯的,加上昆明又處於大後方,所以說唐學易才有此考慮。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因為自己這個侄兒的事情,如果說自己的女婿已經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漢奸,那麼自己這個侄兒和日本人的關係就顯得有些異常了。
但是對於國內的地區,他首先是不會去日本人佔領的地區,其次是不會去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所以說剩下的選擇其實也就不多了。
因為李維回答的地方,肯定是他覺得最安全的地方和-圖-書
「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唐學易沒有直接回答李維,而是看著李維反問道。
而且說句不客套的話,自己就算什麼事情都不做,但是其他人看到自己和這些「漢奸」走得比較近的話,世人會怎麼看?
所以說這個時候,只要李維說出一個地方來,那麼按照唐學易和譚正謹這種經歷了豐富的老狐狸來說,他們就基本上能猜測出一些東西來。
畢竟人都有一種下意識,那就是在自己的家裡面才是最安全的!
當然,李維也不可能跟唐學易胡編亂說一些東西,而且對於這件事情,他早在勸說唐學易離開上海的時候,就有了一些想法。
而且他已經這個年齡了,更是不想在折騰那些事情了,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他還想死了之後落葉歸根呢,而這也是每個中國人的鄉土之情。
到時候自己就算出來闢謠,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所以說那時候就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m.hetubook.com.com對於唐學易的回答,李維也只是點了點頭,看起來大伯雖然年紀大了,但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那什麼地方會最安全了,當然是李維所在陣營的統治範圍了。
也正是由於這一系列事情的出現,加上李維之前就勸誡唐學易,希望他離開上海,因此唐學易也徹底的下定了決心,決定和杜莉娟離開上海這個是非之地。
「行吧,那我們就去重慶。」唐學易隨後也沒有遲疑,立即答應了李維的建議。
至於說今天叫自己過來,怕也是想在離開之前,大家在好好的聚一下吧!
所以說姜還是老的辣呀!
「既然已經決定了,那我自然是會儘快離開了,至於說上海的東西,有正謹在,我也放心。」唐學易也是直接回答道。
所以說,他們雖然說活了這麼久,經歷的事情也是比李維多,在遇到自家侄兒之前,也是自信在看人這方面有些經驗。
大伯的這個問題還一下子把李維給問住了。m.hetubook.com.com
因此只有國黨的重慶了。
除了這方面的情況之外,還有就是因為自己的國黨元老身份,而且這些年一直在國黨政界混跡,所以說無論是關係還是影響力都是非常好的,所以說最近也有一些在上海的故人主動上門來和他進行敘舊。
不是有那句古話嘛: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但是唐學易明白,這些人基本上都和日本人走得比較近,所以說這些人上門的深意,唐學易自然也是明白的。
雖然說這些人也只是來聊聊天,敘敘舊,沒有做其他的事情,也沒有說什麼東西,更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當然,就目前來看,武漢也是不安全的,因為就目前這個態勢來說,日本人很快就會兵臨城下了,而且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國黨政府也準備搬離到重慶去了,有的部門甚至於已經在開始進行搬遷工作了。
雖然說在李維的眼中,紅黨那裡才是最安全的,但是這東西可不能說。
至於說紅黨的地盤,唐學https://www•hetubook.com•com易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隨即還是把這個選擇個劃掉了,一方面是自己的身份原因,另外一方面則是他對紅黨的了解和交往也不多,所以說不熟悉。
現在這個時候,李維不管怎麼回答,都有些不適合。
但是他們現在卻感覺越來越看不透自己這個侄兒了,甚至於連這個國家的走向也有些看不明白了,因此這讓兩人也是有了一些挫敗感,更是他們時常感嘆「老了」的原因之一。
「大伯,就目前來說,重慶還是相對安全的。」李維想了想,而後便對著唐學易輕聲說道。
說實話,他原本也是考慮了這方面的事情,在唐學易看來,他肯定不會離開中國的,先不說要是出國的話,那肯定是背井離鄉的,沒有一個熟悉的人,對於他們這種年齡的人來說,肯定是不會適應的。
說實話,不管是唐學易還是譚正謹,他們都不知道自家這個侄兒到底是做了什麼事情,才能讓那群畜牲在自家侄兒面前變成了文質彬彬的樣子,看起來像人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