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見面

「我以為,菊花生來是一個戰士!」
昨天的時候,奧利索爾主動找到了陳玄,說他手裡面有一份情報,非常重要,他覺得陳玄要是拒絕的話,那絕對會後悔的。
報社同人勸他:「何必自己送死?好死不如惡活,為何一定要慘死呢?」
有幾個青年人,此時正站在報店階沿下,圍著看起《大美晚報》。
不過還沒有等兩人走進屋子,洋房的主人奧利索爾就迎了出來。
對此,陳玄自然也是一下子就被此人激發了興趣,隨後便詢問此人,手裡面的情報到底是什麼?
一百萬美金,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說要是沒有這場戰爭了,奧利索爾去那裡掙這一百萬美金。
至於《大美晚報》,也是一份以美國人名義辦的中英文報紙,比較敢講話,立場也還算公允。
奧利索爾很熱情的伸出自己的手和陳玄握了握,與此同時對著陳玄說道:「馬,歡迎您的到來。」
接著李維和陳玄便在奧利索爾的指引下走進了房間裏面。
畢竟像他們這樣的情報掮客,要是沒有戰爭了,那生意怎麼可能好嘛!
對此,七十六號也是向他發出了警告,
他抖開信紙看。信寫得很短,只和圖書一句,殺氣騰騰:「反汪反日者,殺!」
看透不說透,才是人生哲學!
他憤然提筆展紙寫下雄文,在《夜光》上發表了《將被「國法」宣判「死刑」者自供――復所謂「中國國黨鏟共特工指揮部」書》。
一時之間,黃埔江邊、外灘碼頭,南京路上……
那是一個朝霞滿天的早晨。朱惺公一上班,就見桌上放有一個信封上寫明他收,卻沒有署寄信上姓名、地址的信。
朱惺公上任伊始,因《申報》記者抨擊七十六號和汪季新遇害,他隨即頂風而上,毫無畏懼,連夜在《夜光》上編髮了「漢奸史話」,借古諷今,鋒芒所指,不言自明。
至此,陳玄也是一下子就「關注」了起來,畢竟前段時間,李維才讓他注意這方面的情報。
今天,兩人要去見一個老朋友,也是一直以來,和李維以及陳玄合作得非常和諧的一個人:奧利索爾。
他和李維見面的次數很少,甚至於可以這樣說,兩人只見過一次面,不過就算是只見過一次,奧利索爾對李維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
當然了,誰都明白,奧利索爾這樣的話神情,完全就是「裝」的。
當然了,有些東西,和_圖_書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沒必要說透。
而且這份情報,時限性很短,所以說必須儘快做決定才行。
奧利索爾之所以這樣稱呼陳玄,是因為陳玄在這些情報掮客中的名字叫馬雲甲。
很快,報童、報販們捧在手上的一大迭一大迭的《大美晚報》,不僅被搶購一光。而且好些人還當場開始看報,指點著朱惺公的文章,隨即更是讚不絕口,議論紛紛。
生意不好的話,怎麼掙錢?
當然了,此時他的臉上也是露出了很大的笑意,至於說為什麼笑嘛,自然是面前這人,真的是大金主呀!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幾年以來,陳玄光是在奧利索爾手裡面購買情報,就差不多花費了一百萬美金。
隨後三人隨意客套了幾句,李維便直接開門見山了起來。
「說起來,這些年還要感謝奧利索爾先生的幫助!」李維接著繼續說道。
很快,李維和陳玄便來到了法租界一個洋房之中。
說不定,此人心裏面對於中日之間爆發的這場戰爭,多高興呢!
他拿起沉甸甸的牛皮紙信封,打開,「啪!」地一聲,一顆黃澄澄的手槍子彈落在了辦公桌上。
「奧利索爾先生,對此我深和圖書表歉意,不過你也知道,我的祖國此時正在遭受著侵犯,所以我需要做有很多事。」李維聽到奧利索爾的話之後,也是輕輕的笑了笑,然後回答道。
其中一個年輕人指著名記者朱惺公發表在副刊《夜光》上的連載散文《菊花專輯》,接著很動情地念道:「它挺起了孤傲的干枝,和西風戰,和嚴寒戰,和深秋的細雨戰,更和初冬時的冷雪戰――抗戰時期的國民皆宜效法……」
不過長衫一襲,滿面清癯的朱惺公沒有被死亡的威脅嚇倒,他拍案而起。
因此陳玄一時之間也不敢做主,便上報了李維,而李維聽到陳玄的消息之後,心裏面雖然也有些預測,不過他還是決定親自出面和奧利索爾接觸一下,畢竟對方要是連這樣的情報都能弄到的話,那以後大家的合作,只怕是還需要更加深入一些才行。
說實話,在白色恐怕籠罩的上海,朱惺公的每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都似在嚴寒陰霾的天空滾過陣陣春雷,讓人們看到光明,極大地鼓舞著人們同漢奸走狗作鬥爭的勇氣。
而朱惺公編髮、撰寫的一系列進步文章,極大地振奮、鼓舞了百萬上海人民,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強烈反應。在上海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時《大美晚報》成了洛陽紙貴。
隨後奧利索爾又看向了站在陳玄旁邊的李維,然後高興的說道:「左先生,好久不見,用中國人的話來說,你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呀,這幾年來,我可是好多次都向馬先生提出,想在見你一面,可是他一直說您沒空,這也讓我好不失落呀!」
後來,比較進步的《大美晚報》看中惺公的才華人品和在廣大讀者中的影響,將他禮聘到報社,主編《夜光》副刊。
與此同時,他也跟陳玄透露了一下,說這份情報是有關於德國方面的。
「唉,這可真是一個不怎麼好的事情!」奧利索爾隨即也好像有些感同身受一般,攤開手說道。
這幾年以來,陳玄在這個奧利索爾手裡面購買了很多的情報,當然了,奧利索爾也因此掙了很多錢,所以說雙方是共贏,因此大家的關係也是越發的親近了。
戰前的時候,他任《浙江日報》副刊主編,後到上海編報。
朱惺公是江蘇丹陽人,是靠艱苦的自學,成為名記者、名作家的。
與此同時,李維則是化了妝,而後坐在了一輛汽車上,汽車前面,坐著的是陳玄。
「應該的,應該的。「奧利索爾也是隨即回應https://www.hetubook•com•com道。
可是奧利索爾這一次居然賣起了關子,說這一次他想跟陳玄的老闆見見,然後親自商談此事,因為事情太大,甚至於可能改變世界格局。
緊接著,他在《夜光》上又推出讀者有感詩《生挽不怕死亡之惺公》……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因此李維此時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禮貌性的對著奧利索爾點了點頭,然後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不能掙錢,那他還高興嗎?
俗稱賤皮子!
大氣磅磗地聲稱:「這年頭,到死能挺直脊樑,是難能可貴的。『貴部』即能殺餘一人,其如中國尚有四萬萬五千人何?余不屈服,亦不乞憐,余之所為,必為內心之所安,社會之同情,天理之可容!如天道不滅,正氣猶存,餘生為庸人,死如鬼雄,死為此時此地,誠甘之如飴矣!」
人頭攢動,大家都爭相向報童購買剛出版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大美晚報》。
不過朱惺公哈哈大笑,甚至於還在副刊上索性刊出了預先自挽的對聯:懦夫畏死終須死,志士求仁幾得仁?
不過上海淪陷后,為保持氣節,他辭掉工作,有段時間擺書攤度日。
對於這些外國人的性格,李維可是很了解的,你越是親近他,他反而還看不起你。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