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千零一十章 保守者與毀滅之時

這是領袖師目前、或者說全紅軍現役最強大的正面直瞄火力投射裝備:TOS-1火箭突擊坦克。其強大的火力足以讓任何敢於擋在其面前的地方地面單位,在彈指一揮間飛灰湮滅,不留一絲掙扎的痕迹,無比驚人的破壞力使得領袖師戰士們賦予了其「陸地轟炸機」的美譽。
直到他看見那些停車抬箱、離得老遠,看上去似乎不像是要投入近距突擊作戰,剛剛與撤退下去的自行火炮集群擦肩而過的一堆俄國佬「鐵貴物」時,一種強烈的不安,乃至是一眼而視的恐懼這才從望遠鏡內灌入身體,一瞬間湧上心頭。
IS-U-152\A需要憑藉一身比IS-6還厚重的防禦抵近轟擊,儘可能地提升命中精度和打擊效率,但TOS-1不必。
「頓河呼叫大鱘魚,突擊炮兵需補充彈藥,請求交替支援火力增援。」
「目標,正一點鐘方向、距離1.3公里,以枯樹為參照,目標是其正右邊的地堡群。」
年輕的參謀在興奮吶喊,老持穩重的將軍卻只是一言不發,繼續保持著將望遠鏡與雙目視線平行而握的姿勢。
「大鱘魚收到,交替支援火力馬上就到,和圖書保持進攻強度!現有炮兵火力足夠堅持到輪換交替,不要給敵人喘息之機!繼續突擊!」
你彈性防禦為的就是減少有生力量傷亡和可機動技術裝備的損失,你不把主力儘可能撤下去迴避炮火準備,反而盡量多留部隊來嘗試在炮火沐浴下抵擋敵人進攻,那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麼呢?有沒有想過這麼搞可能即守不住陣地還會損失極其巨大,最後啥也撈不到?
「開火!!!」
恰恰相反,趁你病要你命的馬拉申科只會落井下石,什麼狗屁騎士精神一邊玩兒蛋去。你既然天靈蓋伸這麼高送到老子面前來,那我手裡這狼牙棒還他媽的等什麼?洗乾淨脖子等死就完事了。
過高的防禦兵力密度挨了炸就這麼慘,你德國佬因自己的貪慾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巨大量投入增援部隊卻只搞保守主義防禦的下場,就是眼前的此情此景,當然也怪不得別人、更和馬拉申科與領袖師無關,純屬自己作的。
德國佬被柏林城外的澤洛高地所吸引,不顧一切地給這地方增援投入來巨大的守備兵力,卻沒能隨兵力增長向外拓展防區面積,反而還被嚴重https://www.hetubook.com.com壓縮防區所導致的兵力密度過高惡果已經呈現。
德國佬已經吃過一次這種虧,一手彈性防禦沒打好,反而被馬拉申科把握住機會來了個吃干抹凈、連骨頭渣子都不留,裝逼不成反被艹。
正如其名,這玩意兒一旦開火那就不是炮擊,以單位火力投射量而言是不折不扣的航空兵轟炸級火力,只不過將火力投射平台從天空中轉移到了陸地之上。
「頓河明白,繼續突擊!絕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完畢!」
或者說TOS-1的戰鬥模塊結構脆弱性,和強大更甚於152數倍不止的範圍殺傷火力,使其即便是待在一公里開外,幾乎免疫敵軍直瞄反坦克火力威脅的距離上,也能輕鬆施以更強大的毀滅。
突擊沖入德軍陣地防區后的機械化步兵們,也是直到進去之後才發現,陣地上隨處可見的德國佬火炮、履帶\輪式車輛殘骸,和各種斷成碎塊或幾截的屍體簡直不要太多,你說是開鋼鐵和血肉的共鳴屍體派對那也不算錯,甚至可能比這程度還要更甚。
也不是德國佬不想逃,就擱這兒傻愣著挨炸、智商欠費。
可你要給陣hetubook.com.com地上多留守備隊,那照樣還是解決不了這問題,而且違背了彈性防禦的初衷。
「曬森!通知前沿部隊緊急隱蔽,當心炮火覆蓋!」
那些來得快、去得更快,只打一波全彈齊射就收工的喀秋莎和安德柳莎火箭炮,確實給予了陣地上全兵力防禦的德軍守備部隊以極大的殺傷。
「一連半箱齊射,標定射擊標尺,瞄準準備!」
但現實問題是,你給陣地上留的守備部隊少了,那撐不到大部隊在炮火結束后回援,就會被攻速快如閃電的領袖師吃干抹凈、徹底消滅。大部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連救人都不可能做到,甚至搞不好還會因為未能完全進入陣地展開,而被領袖師捎帶著一塊滅了。
車載彈藥儲備已經擊穿警戒線,少部分完全打空、大部分只剩下寥寥幾發的IS-U-152\A集群在全速倒車、飛速後撤,原本密集的機械化集群突擊陣型至少看上去立刻就少了一大塊,這自然是逃不過對面那些密切觀察著戰場變化,待時而動的德軍指揮官在望遠鏡內的雙眼。
陣地守備隊連帶回防主力被一起剝皮斷骨吞了個乾乾淨淨,陣地也給丟了,到和_圖_書頭來啥也沒撈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啥也不是。用馬拉申科的話來說,那就是「一起上路也算死得其所,路上多少有個照應了」。
你說在陣地上留一定的守備部隊,大部隊稍微後撤躲避炮火準備然後再回來防守吧,原則上來說是可行的防禦戰術。
只是現在的德國佬已經沒有足夠的縱深來施展彈性防禦了,尤其是對攻速極其快速、如閃電霹靂般來襲的領袖師面前就更是如此。
但這恰好也隨了馬拉申科的意,是馬拉申科所能想到的最佳戰場態勢。
雖不算多,但確實有效的炮火準備砸碎了德國佬不少的技術兵器和防禦工事,得以為馬拉申科指揮的這場縱深突擊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德國佬犯了防禦中的保守主義大病,附帶不切實際妄想綜合症,但這不代表領袖師就會因病生憐、給對手以喘息或者說公平對決的機會。
而這,恰恰是那興高采烈的年輕德軍參謀、保持觀望的德軍將軍所意料之外的,完全沒想到俄國佬居然能把那火力強大到不知其為何物的恐怖炮兵裝備,開上距火線這麼近的距離、做視野範圍內的直瞄火力打擊。
也許叫行為藝術也行吧,反正就這麼回事。
和*圖*書但總之,這一來二去間確實給德國佬整得裡外不是人,幹啥啥不行、咋搞都不對。
索性到最後乾脆就直接放棄了彈性防禦,在本就已經所剩無幾的防禦陣地上做殊死一搏、堅守到最後血戰到底,這至少還能以理論上的最強防禦姿態來迎擊領袖師衝擊,說不定能創造奇迹,這對德軍指揮官而言完全是沒有辦法了的辦法。
言出之時卻是為時已晚,一場註定躲不過去的毀滅,已然在一旁參謀反應過來的下一秒鐘之前、降臨而至。
對於這種極為影響進攻持續性和火力連續性的情況,已經有所預見且做好了準備,不可能在同一問題上吃虧兩次的馬拉申科響應了無線電那頭的要求,早已準備好的命令隨即抄起送話器、脫口而出。
「將軍!俄國佬開始後撤了,跟我們分析的一樣,他們火力持續性不足以一口氣擊穿我們的防禦開始後撤了!」
在馬拉申科的命令下達之時,按照著進攻時間表踩著時間準點到來的火箭突擊營,已經噴射著濃郁的黑煙、驅使著沉重的軀體來到了戰場一線。
半埋式指揮所內的德軍中將,聽不到敵人的無線電里在交談些什麼,更無從提前察覺這巨大的危機並做出反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