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在朱可夫有心、馬拉申科有意,二人幾乎同時想到了一起並達成了一致意見的前提下。
鬧不明白咋回事的伊烏什金撓著後腦勺,眼睜睜地看著話音漸落的馬拉申科爬上了車,正打算再說些什麼之時卻已見馬拉申科悄然開口。
這玩意兒張牙舞爪且體型巨大、超大號的方形腦袋和顯得扁平的車體極不相稱,就像是平板車上扛了個大號的坦克炮塔一樣的既視感,但另一方面也確實具有視覺衝擊力。
畢竟它真的很大,大到讓謝爾曼開過來往跟前一停就跟兒子一樣,哪怕是紅軍現役已經鋪開列裝的IS-6重型坦克,在「高大威猛」的程度上與其相比也差了一截。
但是今兒是什麼日子?是閱兵的日子啊。
排場這麼大、動靜著實不小,以至於連六月十七日大街周圍幾個街區的垃圾廢墟清理,都一大早就喊暫停了,有啥事等待閱兵完后再說。
「這個男人在他祖國最黑暗的時刻依然堅守信仰,而且義無返顧、一直勇往直前。」
至於紅軍最後一個登場受閱,那是朱可夫自己要求的,倒也是沒引起什麼爭議便在會場上愉快通過,受到美英法三國的贊成。
知曉巴頓與傑克二人不和傳聞的柯尼希不想摻和這事兒,索性就當沒看見、繼續跟巴頓裝腔作勢地打著哈哈,把精明的為人藝術貫徹到底。
也不想再轉業去從政或是當廠長之類的職位,馬拉申科是真感覺自己該好好歇歇、有些累的不行了。
「……媽的,這事還真有點麻煩,得尋思尋思到時候咋跟老朱說這事兒。」
「瞧啊!那就是我大英帝國的新式坦克,各位請仔細睜大眼睛好好見證吧。」
準確來說,因為時間線變動的緣故。
「……」
雖然聽上去可能挺難以置信的,但事實卻是自家首都剛打完仗沒多久的德國人、這些柏林市民們。
想到以上這些頗有些感慨的馬拉申科笑著給自己點了根煙,也不知道即將啟程離開后和*圖*書的下一次重返柏林是啥時候。
畢竟,能得到馬拉申科如此這般評價的外國人,總歸來講也不算多便是。
「啊?初次見面,這……」
「這是我們目前最強大的重型坦克,也許她並不是那麼完美,但她確實賦予了我們以底氣,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說「讓德國佬的虎王放馬過來!」這句話了。」
雖然沒有親自跟著馬拉申科上前,但誰又能想到伊烏什金這小子,居然手裡舉著望遠鏡趴炮塔上,把車長同志擱老遠外的一舉一動全都「偷窺眼底」,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馬拉申科剛才陪著戴高樂逛街的場景,這才有了如今這番話。
「不以陣營相看單論人品和勇氣,他確實對得起這個「真男人」的名號,哪怕是當年法國佬被納粹揍得一敗塗地的時候,他帶領的部隊也是把德國打得滿頭包的狠角色,只可惜那還遠遠不足以挽救他的祖國。」
前三分別是美英法三國,最愛出風頭的美國人一馬當先,跟美國人沾親帶故的英國人緊隨其後,排資論輩實力最弱的法軍則第三個登場。
「不過也還好,命運沒有虧待他,給了他一個美滿的結局。祖國在他的努力下光復,他也以英雄的身份榮歸故里,對一個軍人而言不會有比這更美好的結果了。」
馬拉申科的話,伊烏什金聽得有些似懂非懂,但總歸還是能體會得到那個名為「戴高樂」的男人不簡單,還有他身上那份勇氣和精神的不凡。
伊烏什金前腳話音未落、馬拉申科後腳緊接開口,方才的一番相會更是加深了馬拉申科對戴高樂的印象。
要不是傑克那小子在緊急時刻,率第四裝甲師先鋒拍馬趕到、死戰不退,最終成功阻擋住了德軍的進攻勢頭。干碎了101空降師挾大勝之威殺將而來的德國佬,估計還得再繼續衝殺一陣、作威作福。
望著伊烏什金一伸手遞上來的望遠鏡,又看了看這小子另一隻手裡還拿了一個自己用著看。
為了活和*圖*書躍氣氛、熱鬧熱鬧場面,負責組織閱兵具體事宜和現場秩序維護的紅軍這邊,倒也沒有阻攔柏林市民跑來看熱鬧。
這是傑克在個人報告里對M29「托馬斯」重型坦克賦予的評價,馬拉申科也是很久以後才知道的這事兒。
「實不相瞞,我們曾與俄國佬的現役新銳重型坦克,也就是斯大林六號做過對比,是實車對比不是紙面數據。」
馬拉申科剛一回到車邊上,這好事的伊烏什金嘴巴就開始機關槍起來。
「啊?總……總統???」
巴斯托涅這事兒,其實只是美軍空前巨大裝甲對抗壓力的冰山一角。
一番折騰之下基本也是把瓦洛沙的二師,來了個主力精銳全員盡出,軍營里就留了一少部分看家的同志,這要光從部隊出動規模算下來,那還真就是比剛舉辦了沒多久的紅場閱兵還要講排場。
「喏,這個給你,咱這邊也能看,趕緊瞅瞅美國人到底是個啥成分。」
按照馬拉申科之前掌握的信息,本次閱兵的重頭戲將會是重裝備環節,而重裝備里最搶眼的自然是陸戰之王的坦克。
另一方面,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實在是沒別的車可用的美國陸軍會臨時抱佛腳、有啥用啥,抱著「有得用總比沒得用」要強的心態,把部分指標不合格的T29強行上馬,扔掉了臨時工的「T」字頭、賦予其正式編號的「M」轉成正式工。
正如伊烏什金所言這般,步兵方隊通場完畢后的美國人,此時此刻已經把大塊頭的「陸戰之王」們給開了上來。
對於在已經覆滅的納粹口中,被描述成「侵略者」的蘇美英法四國軍隊,雖說不上有多麼喜歡,但至少也沒有那麼魔怔的仇恨。
就是不知道上級會不會同意、老朱同志願不願意放自己走,事到如今的馬拉申科也感覺這事兒挺玄乎的。
「結果現實除了機動性上略差一籌,我們強大的M29「托馬斯」重型坦克,在火力到防護的任何層面都不輸給https://www•hetubook.com.com俄國佬的破爛拖拉機。它穩如磐石的優勢是美國陸軍最堅實的巨盾,即便是面對那些野蠻的俄國佬也能穩居上風。」
「他啊,倒不算特別熟的人,甚至是初次見面,確實是。」
但總好像給人一種……不那麼好的感覺,就好像這神秘笑容的背後,是在期待著什麼即將發生之事一樣。
直到緊隨美國人之後的英國人受閱部隊開始出場,場面才再一次被抬升到了又一個高潮迭起。
這邊工地上的活兒一停,各路沒事兒乾的柏林市民們,自然就有空跑來看熱鬧,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想來領袖軍這種極具政治意義的部隊,上級也總該不會一直讓其待在後方睡大覺的,對峙最前線的柏林才是未來的領袖軍該待的地方。
「柯尼希將軍,你看如何?這是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目前最新銳、最強大的重型坦克,在解放法國的戰鬥過程中曾大顯身手,可與德國人最強大的虎王抗衡、並佔據優勢。」
馬拉申科確實是已經有遞交辭呈、申請退役的念頭了,只是時間暫時還沒決定好,也許會是在自己打完鬼子、跟娜塔莉亞完婚之後,到時候解甲歸田、榮歸故里過上養雞種菜的田園小日子,白天下地幹活兒、晚上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在馬拉申科看來就挺好。
在既有歷史中只是試車場里跑圈圈的試驗性T29重型坦克,在本條時間線里因為美軍的裝甲壓力實在空前巨大,比既有歷史中高了不知道多少,甚至就連101空降師那幫人,都被德國佬用「虎王+黑豹2+柯利安」的「吉祥三寶」組合,給徹底干躺送戰俘營里去了。
就為了今天這事兒,專門抽出來一個營還多的人力負責閱兵場上的各項事宜,就這還不算受閱部隊本身。
但無論怎麼說,美國佬這「托馬斯小火車」至少在閱兵場上,確實是一款符合要求且足夠強大的裝備。
馬拉申科倒是很好奇,你美國人今天到底會開來啥玩意兒上場,和圖書倒是要看看你巴頓老小子今天是整「狠活兒」還是「爛活兒」。
反正柏林這剛打完還是一片廢墟的破敗景象,班沒得上、事沒得做,每天除了撿垃圾和排隊領物資外基本就沒啥大事。雖然現在已經有紅軍安排主導下的,諸如「清理廢墟」、「物資搬運」、「組建治安隊」一類的臨時工作來解決就業問題。
得意洋洋之餘,還不忘特意給留在觀禮台上的法軍將領馬里·皮埃爾·柯尼希,強調了一下「我們這車完爆俄國佬的IS-6」,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
「哎?你看你看,那就是美國人的坦克?嚯!塊頭不小啊,看著好像比咱的IS-6還要大。」
到了閱兵的時間點,六月十七日大街的街道兩側,從街尾到盡頭的勃蘭登堡門前,幾乎到處都是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與此同時,柯尼希卻是在無意之中用眼角的餘光,注意到了站在巴頓身後旁邊位置上的美軍將領——第四裝甲師的師長傑克·莫里森少將,正露出一副神秘而玩味的淡淡笑容、不知道是啥意思。
感嘆著「你小子還準備得挺齊活」之餘,隨即伸手接過了伊烏什金遞上來的傢伙事兒、于面前舉起,放眼望去的馬拉申科藉著IS-7這「高大威猛」的塊頭自然是站得高看得遠,在望遠鏡里一眼就瞅見了鼻孔朝天的美軍正在踏步前進。
「你剛才那是跟誰在一起?那個戴高帽子的人,我之前從沒見過,但看著好像跟你關係很不錯啊。」
已經是半分鐘之內連續第二次驚訝的伊烏什金有些說不出話來,千算萬算沒算到那看似其貌不揚的人,居然會是法國總統、還能贏得車長同志的「真男人」評價,這頗有疑惑的話語緊接著便脫口而出。
「他奶奶滴!美國佬這是真把T29這大頭娃娃給拉上來了啊?」
「他不一樣,別把他當那些貓三狗四看待。」
一聽說今天要來一次大閱兵,還是四國齊出動,這有些柏林市民直接帶著一家老小、大人小孩www.hetubook.com.com齊上陣。
「那是法國的總統,自由法國抵抗軍的領導者,也是法蘭西最後的真男人。」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朱可夫,可能也不會放馬拉申科輕易離開部隊吧。
「可你之前不是還說,法蘭西的男人只會拿自家女人撒氣嗎?德國佬一走他們就揪住自家女人剃光頭,就這樣的也算男人?」
在本次聯合閱兵式上,擱自己的轄區地盤參加閱兵的領袖軍受閱部隊,將會作為壓軸部隊最後一個登場受閱。
手舉著望遠鏡定睛一瞅的馬拉申科眼皮子抖了兩下,霎時間以為自己是不是眼花看錯了,放下望遠鏡一尋思、又揉了下眼睛緊接著舉起望遠鏡再瞅,這才終於能確定那他娘的還真就不是哥們眼花。
短暫的插曲很快結束,真正算得上重頭戲的閱兵式很快開始。
就是不知道那時候的領袖軍軍長會是誰,可能是拉夫里年科?自己是有向上級推薦他來接班的打算,從經驗和履歷上來講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但也保不齊上級會另有安排、空降別人過來,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嘛。
情報顯示為了此次閱兵做足了準備的美國人和英國人,甚至包括法國人,都帶來了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坦克想要一較高下、給自家爭光添彩。
望著街道兩側已經站滿了的人群,和街邊負責維持秩序的領袖軍戰士。
畢竟你要真是從街頭到街尾,就只有蘇美英法四家的代表擱這兒觀賞閱兵,那也多少顯得太過冷清了點、不大合適。
對於這凡事都想和俄國人比一比的巴頓,擺出一副「我確實在認真欣賞閱兵式」的柯尼希只是打著哈哈、巧妙應對。
嘴裏叼著煙、直冒仙氣兒的馬拉申科一時間想得入神著迷,冷不丁被身旁同在炮塔外趴著的伊烏什金搡了一下,這才猛然間回過神來意識到閱兵式已經開始。
如此巨大的塊頭,再加上那門放在盟軍里確實不算小的105毫米坦克炮,光看巴頓那老小子臉上的得意勁兒就知道對其的滿意程度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