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坦克精英

但日軍的末日並不以戰車部隊的行將全軍覆沒而結束。
並且除了稍微拖延那麼一丁點微不足道的時間,也不會起到什麼于全局更有幫助的作用。
「現在的日本鬼子,比我們當年的情況還糟,因為不論是協同優勢還是裝備優勢都在我們手裡。」
短暫爆髮式的將130毫米彈丸及葯筒,塞進待發彈藥架里儲備待用,待到戰鬥時再使用半自動裝彈機快速連續裝填。這樣做不但能給兩位裝填手以喘息休息的機會,在車組持續穩定的戰鬥力上也有保證。
轟隆——
大隊的BMP-43步戰車猛踩油門,一路塵土飛揚著裹挾而來。
通常來說,坦克與坦克之間發生對抗在遭遇戰場不利頹勢時,應該採取正面向敵來倒車的辦法。交替掩護開火進行各單位有序後撤,直至與敵脫離有效射程接觸,如此這般在戰場上撤退才最合適。
但縱使如此,緊追著掩殺而來的紅軍重坦部隊,卻依然不放過這些潰逃的喪家之犬。
原本還只是坦克追擊衝鋒的領袖軍部隊,立刻做出針對性戰術調整,呼叫處於坦克梯隊後方的步戰車攜帶步兵上前支援。
開著鐵皮罐頭欺負人欺負慣了的日軍,嚴格來說幾乎從未在中國大地上打過像樣的裝甲對抗戰鬥。
跑?後撤?
但凡事皆有例外,哪怕是靠裝甲閃電戰,把牛皮吹上了天的德國佬,到戰爭大後期也不是沒犯過公然把坦克側腹肚皮漏給紅軍打的蠢事。
這款不帶彈全系統重量達到68公斤的20毫米口徑武器,鬼和圖書子自己管這玩意兒叫自動炮,但不管是從原理還是設計功用來看,其實都算得上是一款反坦克步槍。
納粹有37手拉機,鬼子有20自動炮。
日軍和紅軍,單在裝甲對抗這一領域上的差距,那可遠遠不只是裝備差距這麼簡單而已。
所以這時候該咋辦?
「這些日本鬼子抽什麼風?他們難道連有組織的交替掩護撤退都做不到嗎?怎麼有些是倒車,有些掉頭,還有些停在原地仍然在開火?」
「大隊長閣下,我們……我們的戰車!我們的戰車全都,全都被俄國人給……給……」
有裝甲對抗經驗的日軍不是沒有,只不過是一次性的。
勇氣可嘉,但很愚蠢。
那些緊隨著戰車部隊而來,原計劃是用於在戰車部隊形成突破后,在陣地戰階段用於協同配合和擴大戰果、接應友軍的步兵,此時此刻卻已然是大禍臨頭。
原因很簡單,不給半自動裝彈機里補充彈藥,就意味著前7發打完的IS-7往後所有開火,都得使用純人力去連續裝填那巨大巨沉的海軍規格130毫米彈丸及葯筒。
被謝爾曼暴打進墳頭裡的一次性裝甲對抗經驗根本帶不回來,退一步講就算能帶回來,也全是被打得如何如何凄慘的經驗。
烏泱泱一窩鬼子手拿肩扛,抬著這笨拙的20毫米燒火棍便開始了就地架設。
的確,IS-7的車長戰鬥條例里也有明文規定。
不再需要身旁結巴到說不下去的大頭兵彙報,手舉著望遠鏡的大隊長自己能看得清m.hetubook.com.com楚。
無論日軍怎麼選擇怎麼做,最終的結果都完全一致。
手扶著主炮瞄準鏡的炮手話語間滿是不解疑惑,一旁扶著廣角潛望鏡將日軍各種奇葩之舉全部洞悉眼底,大概能猜到日軍這奇葩之舉根源問題何在的車長同志隨之悄然開口。
「快!反戰車分隊跟上,架設自動炮!快!」
對於怎麼打裝甲對抗戰爭,怎麼打贏裝甲對抗戰爭。
恰恰相反,扛著122傳家寶、速度稍慢于IS-7但卻依舊迅猛,已經大批開進了射擊陣位的IS-6依然是鬼子坦克不可抵擋的絕對夢魘。
對面那群剛剛就地展開的鬼子立刻倒了霉,劈頭蓋臉的25毫米機炮彈幕即刻如抽動的火鞭一般呼嘯打來。
也是看見了目視距離內有大隊的日軍步兵,正在就地架設重武器準備頑抗。
一沒裝甲對抗實戰經驗、二沒實時有效的有組織撤退、三還被這6成以上的戰損完全打崩。
那狂暴到讓人直呼震撼的俄國人怪物坦克,已經追著己方最後幾輛潰逃而來的戰車之後,一路塵土飛揚著衝殺而來。
除了快速透支裝填手體力不帶歇口氣的,最終導致全車戰鬥力打骨折式下降之外,不會有別的結果。
到鬼子這邊,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哪怕斯拉夫人體格好、力氣大,IS-7還配置了雙裝填手,但也不是這麼折騰人的。
嗯,想法是挺不錯的。但俄國人的坦克都衝進目視距離了,兩條腿的鬼子步兵想跑,這他媽是騎上天照大神都跑不掉https://m.hetubook.com.com
叮咣——
所以看看IS-7身披如此堅甲利炮、優勢佔盡,卻依然按照已有經驗和戰鬥條例,與身後緊隨而來的IS-6交替換位。並在其它紅軍重坦的掩護下,倒車撤出射擊陣位開始補充待發彈藥這點,就足以看得出來。
更有奇葩如需要整整10個人才能伺候得動的「九七式自動炮」——一款當年在諾門罕被紅軍繳去就看了直搖頭的燒火棍。
緊急情況下人力裝填還可以,但要真把人力裝填當飯吃、連續搞。
擱這無遮無攔、什麼掩體都沒有的空曠平原之上,寧肯直面俄國人坦克的衝擊玉碎,也不願意被俄國人的履帶碾上後背軋死。
那不是因為德國佬那種裝甲兵死的實在太多,連車長都是新兵蛋子沒打過仗才導致的問題。
首輪輸出完畢的IS-7有序撤出陣位開始補彈,但這並不意味著日軍的好日子就此來臨。
關東軍少數幾支有成規模裝甲對抗經驗的部隊,那現在可都在太平洋上星羅棋布的各個島嶼上埋著呢。
而是因為關東軍這夥人,純純沒有半點大規模裝甲對抗實戰經驗,就更不要提和領袖軍這種級別的重型諸兵種合成軍過招。
能在戰鬥條件下說這挺長一段話,倒不是說這位IS-7的車長同志,重型坦克連的連長同志廢話太多、不遵守戰鬥條例,只是因為眼前已經無仗可打了。
單單是武器主體就得2個人來抬著行軍,如果再算上彈藥背負攜載,還有配套的槍架、防盾這些東西的攜帶,需要10個和圖書人才能帶得起、玩得轉這戰鬥效能還不如反坦克炮的東西。
屬實「卧龍鳳雛,不分伯仲」。
倒是這伙日軍步兵確實準備了一些「反戰車武器」,不止有前去進攻都要拖在運兵卡車後面,指望到進入射程內再卸下來沖俄國人開火、提供火力支援的37毫米反戰車炮。
這輛九七式的被毀是個標誌性的節點,標識著日軍殘存坦克已經跌破了兩位數,正式來到了個位數級別。
咬牙一跺腳的日軍大隊長別無選擇,只能下令讓部隊就地展開防禦。
停車開火會吃炮彈,倒車撤退會吃炮彈,掉頭踩油門就跑還會吃炮彈。
打光了炮塔尾艙彈藥架上所有待發彈藥的這輛IS-7,已經從射擊陣位上主動倒車向後退出,將優勢射擊陣位騰挪給緊隨其後開上來的其它重型坦克。
紅軍重坦122傳家寶那頗具特色的砸罐式開炮聲轟然響起,勢大力沉的彈頭追著潰逃的鬼子坦克屁股、直衝而去。
一頭撕開了車尾裝甲、直接灌入發動機艙內,將小號發動機打了個對穿還在繼續前進,直到豎穿整個底盤撞到車體前裝甲板時才終於內部起爆。
只能說日本人在搓某些奇葩武器的造詣上,和他們的納粹盟友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極強的戰術機動性使得這些BMP-43步戰車,很快就跨越了僅僅500米的距離,跟上了並不全速的重型坦克部隊、開始齊頭並進。
在戰場環境許可、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打光半自動裝彈機內所有待發彈藥的IS-7,應在友車火力掩護下交替後撤至相https://www•hetubook•com•com對安全陣位,暫時停止戰鬥並儘快為半自動裝彈機內補充彈藥。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相加,最終導致了傳令都得靠小旗子搖的這伙殘存日軍坦克,整出了有些是倒車後退、有些是掉頭就跑的奇葩之舉。
眼見各種需要展開部署的反戰車武器可能跟不上趟,剛從行軍轉入戰鬥狀態的日軍大隊長也被逼的沒法,只能寄出手中最後一張可以靈活現用、無需部署的底牌一聲大吼。
幾乎來說全部停留在課堂和理論階段,從沒有任何一場實戰打贏經驗的關東軍,能犯出如此離譜的當著紅軍重坦的面掉頭就跑的弱智錯誤。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我們明明有更好的T-34和KV-,卻總是被德國佬的那些垃圾破車打崩的原因。」
本就被難伺候的拉胯武器折騰得夠嗆,被25毫米機炮彈幕一通行進射擊伺候的日軍步兵更加雪上加霜。
「知道嗎?這讓我回想起1941年,1941年那時候的紅軍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刺突爆雷小隊!戰鬥準備!」
專為紅軍步兵而生,也專為壓制敵方步兵而生的BMP-43步戰車一到位。
打也打不過、扛也扛不住,跑……在尤其以機動性見長的IS-7和IS-6面前,就它日本人搓的那羅圈腿發動機,敢把「跑」這個字說出來本身就已經很有勇氣。
「被德國佬高度協同化的裝甲部隊伏擊、迂迴、包抄後路,沒有無線電又看不到旗語、或者錯過了旗語的下級坦克只能各自為戰。混亂到連基本陣型都擺不出來,完全是亂成一鍋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