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卻是沒料到正是此番奇葩行為藝術,導致關東軍錯失了在開戰前,最後一次大致了解紅軍現役新銳裝備的機會。
簡單,乾脆不傳,就當無事發生。
只知道俄國人分別在莫斯科和柏林搞了兩場閱兵,卻不見東京大本營那邊有任何詳細情況和進一步指示傳來。
一旁杵著待命的少佐參謀趕緊行動,快步跑到桌前一把拿起裝備識別手冊,一通翻看之後只是個啥都沒找到的一無所獲。
坦克彈藥不足意味著直瞄重火力支援不夠,重火力不濟可是要頂在前面的步兵用鮮血和生命來加以彌補的。
符合此種戰術定位,兼具超強直瞄重火力與高機動性的重型裝備,除了TOS-1A之外幾乎找不到更合適的。
日軍的陣地防禦強度雖然不高,但架不住這些鬼子悍不懼死,肉身嗯沖坦克送個不停啊。
反觀步兵的情況倒還好。
只不過現在蒸發的已經不是納粹,而是作惡多端不當人的日本鬼子而已。
當炮擊結束,位置本就處在前沿出發陣地上的和_圖_書TOS-1A火箭突擊坦克們立刻開始行動。
日軍指揮官手握著望遠鏡,離老遠就瞅見了這群快速衝壓上來增援,體型巨大更甚於IS-6重型坦克,但卻不裝坦克炮塔而是扛著一隻巨大四方形箱體的鋼鐵怪物。
那真傳不是、假傳也不是,咋辦?
但假傳情報將俄國人描述的太弱太傻,傳下去分發給下級各作戰部隊,這也不行。
等待彈藥補給車把炮彈送上來、讓坦克車組就地下車補充彈藥,于作戰需求來講必然是不可能的,沒這個時間可供浪費。
「俄國人這到底開上來了什麼鬼東西?我們的情報里有這樣的敵軍車輛信息嗎?」
彈藥短缺,尤其是重火力彈藥短缺。
「……八嘎!情報上的那群馬鹿野郎到底是幹什麼吃的?為什麼連俄國人如此大量裝備的主力戰車信息都搞不到?」
如果單是攻佔一道陣地也沒什麼,偏偏打下一道之後立刻要攻擊第二道陣地。
貧瘠的裝甲作戰知識使得日軍根本無法理https://m.hetubook.com.com解,長相如此怪異的重型裝甲作戰車輛到底是幹啥用的。
至於火力更不必多說,廣為流傳的「納粹蒸發器」外號豈能是白叫的?
放在其它紅軍部隊或許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但只要馬拉申科還在軍長位置上坐一天,此等情況就絕對不可接受、更無法容忍。
不具備戰場快速補充彈藥能力的坦克部隊,此時就成了進攻部隊中惟一的短板。
一拍大腿的東條上等兵決定就這麼辦了。
雖然全員自動\半自動武器的耗彈量同樣巨大,但隨身攜行彈藥耗盡了,還可以去步戰車裡快速取拿補充的機械化步兵,是具備戰場快速補充彈藥能力的,持久戰能力也要遠在坦克部隊之上。
身扛122傳家寶與130巨炮的重型坦克部隊自不必多說,大威力的代價便是低載彈量。像德國佬那種給虎式里一塞塞八九十發甚至一百多發炮彈的情景,永遠不可能出現在紅軍的重型坦克當中。
領袖軍基於此戰場條件下攻剋日軍www•hetubook.com.com陣地所耗費的彈藥,並不比攻佔同樣規模的德軍陣地來的耗彈量少。
被師團長閣下這麼一問,緊接著又被師團長閣下身旁的參謀長閣下拿眼一瞪。
「報告師團長閣下!沒……沒有,敵軍裝備識別手冊里沒有這種車輛的信息!」
關東軍原本是有機會提前收到TOS-1A的相關情報信息的,辦法也很簡單。
既不像坦克也不像自行火炮,這玩意兒甚至連個炮管子都沒有,著實把手握著望遠鏡越看越疑惑的日軍中將看得滿頭問號。
保不齊會引起輕敵大意、過於驕傲自滿,到時候一旦開戰更加會吃大虧。
不論是中路主力攻擊部隊,亦或是左右兩路圍殺而來的協同攻擊部隊,都會面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腦子裡裝大便的東條上等兵獲知此事後,自負地認為將俄國人描述地太過強大會影響軍心士氣。
如果貿然將俄國人展示了如此強大裝甲集群的消息、詳細資料分發傳達下去,怕是會引發某些不好的衍生事件發生。
於是乎,庫和圖書爾巴洛夫給出的最終解決方案,便是派遣比重型坦克還要更加重火力的高機動增援部隊,前去支援中路攻擊部隊,補充彈藥不足的直瞄重火力支援。
說起來也是搞笑,導致日軍如今這種看見TOS-1A倆眼一瞪、一無所知,壓根不認識的局面出現,實則是日本人自己的作死和蠢貨行為所致。
關東軍這幫匪首還以為俄國人搞的閱兵就那樣呢,大本營連提都沒提自然也就沒往心裏去。
這就導致紅軍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展示了空前強大的武力,如此高調的事件到了下級傳遞這層,關東軍居然一點詳細情況都不知道。
按照庫爾巴洛夫早先在制定戰術計劃時的設想,在經過第一輪的持續猛攻,將戰線推進到日軍第二道陣地之後。
這些使用IS-6重型坦克底盤改造得來的重型特種作戰車輛,在戰場快速機動性上擁有著與紅軍重坦部隊相同的水平。
領袖軍的重型合成化集群固然突擊能量強大、戰力悍猛,但持續作戰能力不佳卻一直都是個客觀存在的問題https://www.hetubook.com.com
此種情況轉換到戰場上,便是關東軍被巨大量碾來的IS-7重型坦克,如泥頭車般嗯創。
但問題就出在相關信息的發回國之後,再由日本軍部轉手下發給下級各作戰部隊這一環節上。
只需要前往莫斯科觀摩了紅場閱兵的日本駐蘇武官,把親眼所見的相關信息給書面整理出來發回國,再由日本軍部統一整理下發給下級各作戰部隊學習了解即可。
那幫「下克上」玩成了專家的馬鹿野郎,還不知道會整什麼爛活兒來嘗試證明自己有多蠢,這必然會於預料之內將要發生的戰端不利。
在劇烈火箭呼嘯聲中只見無數火光拔地而起、宛若火山噴發,陣地上的日軍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極端可怕的毀滅火雨從天而降。
就和德軍起初在戰場上遇見初代TOS-1時的狀況一樣。
現在IS-7表演完了,輪到TOS-1A上場發威了。
畢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既不會動搖軍心士氣、也不會導致下級部隊輕敵大意驕傲自滿,這「乾脆不傳」的辦法豈不美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