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時代的碰撞

這涉及到社會規則。
朱棣的書房。
朱高熾要讓朱棣明白。
誰掌握了生產資料呢?
小眼睛滴溜溜的轉,忍不住興奮。
「蒸汽機咱還未回來北平時,已聽人說過,一台就能賣三百兩銀子,那些礦場主少則三五台,多則八九十台,一次就能拿出幾千兩銀子,他們是真心的嗎?」
當英國王權衰敗,貴族和地主階級權利日大的時候。
朱高熾很明白朱棣現在擺出來的威嚴,目的不是為了讓子女怕自己,而是為了一種教育子女的手段。
朱玉英長呼一口氣,忍不住吐吐舌頭。
朱高熾有訴求。
底氣足了,腰桿直了。
至少把禮送出來去的時候,要送的明明白白,讓別人清楚自己的訴求。
古代的教育理念,講究不打不成器。
長子能有這個認知,果然是心智有些成長。
為何教科書提出明末有資本主義思想萌芽一說呢。
「呼。」
正如英國的工業革命成功,是離不開貴族加入的。
沒有了解過m•hetubook•com•com十八九世紀的社會行為規律。
北平府最有權勢的人。
本質上,是貴族階級的勝利。
這種認知是沒有詳細了解過工業革命的發展史,只建立在後世西方強大的結果上,不探究過程的本質。
跟朱棣解釋這些,可能會很難說服他。
孩子的成長需要靠環境。
總之。
姓張的煤礦主有什麼辦事,能拿走燕王府的三成利潤?
除了燕王妃,所有人都一臉的震驚,朱高煦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大哥。
「有府里的背書,也是原因。」
所以當父親的,要在兒子面前保持威儀。
和後世現代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父親的無法以身作則,教導不好兒子,兒子在外面犯了錯,那不是兒子的責任,是父親沒有教好兒子。
「在父親北伐的時候,兒子向娘商議過,娘雖然同意,但是還未經過父親的同意。」
只有談大事的時候,父親才會和親信在書房長談。
大哥頂https://m.hetubook.com•com撞父親成功,給了朱高煦新的人生經驗。
不是指對兒子隨意打罵。
對於這些東西,朱高熾不太在意。
十四歲的鴨公嗓子,聽起來就讓人覺得不靠譜,朱高熾儘力放緩自己的語速,讓自己聽上去要可靠些。
長子的眼光令他很不愉快。
離不開燕王。
朱棣見到長子的沉穩,心裏逐漸滿意,問起了他心裏的疑惑。
多少人為了辦事,想送禮還送不出去呢。
而自家的生意,平白分三成利潤給外人。
「是的,父親。」
而朱高熾要做的,就是讓朱棣看到,長子是在認真做事,不是瞎胡鬧。
「父王,兒子想跟父王談一談。」
朱棣不是不懂分利益,而是覺得不值當。
朱棣雖然愛家人,但是當他嚴肅起來的時候,無論子女都感到畏懼,不敢輕動。
父子之間第一次如此嚴肅的交談,令他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不停的撫摸下巴,以掩飾他的沒主意。
想要在大明發展工m.hetubook.com.com業革命。
子不教父子過。
……
朱棣臉色逐漸冷淡。
長女朱玉英一臉的猶豫,要不要攔住二弟,可她又不敢亂動。
「投入雖然不小,但是未來的利益巨大,他們能十倍百倍的獲利,所以願意購買。」
府里的生意,可以交給外面的管家們去辦,朱棣有些不滿。
這就涉及專利法的問題。
如果是以前的朱高熾,早已嚇得話也說不出來。
談錢好啊。
否則就是不成體統。
而是指兒子犯了錯,應該受到嚴厲的教訓。
書房的氣氛有些寧靜。
一時間。
「嚇死了。」
朱高熾醒悟到朱棣缺錢了,打上了自己的主意,不但沒有因此氣憤,反而開心了起來。
朱棣暗自點點頭。
讓他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稱作經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後日之得。
父親原來跟大哥一樣是樣子貨呀,等下次父親要是在準備打自己的時候,自己就應該學大哥。
就跟送禮一樣。
朱高熾想了想。
英國hetubook.com.com的推廣專利法的目的,初衷是英國國王為了壟斷生意,獨吞利益所制定出來的。
工業革命的勝利,是西方思想的勝利。
拿自己錢可以,但是不能只母親出面,三兩言語把自己打發掉。
朱棣是誰?
朱棣淡淡道,「去書房吧。」
工業革命的推動,靠的是掌握生產資料的一方。
隨便府里的一個管家,都能拿捏住煤礦主。
意思是說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增長一分才智
他的訴求就是朱棣支持自己。
朱棣坐到太師椅上,沉吟著接下來如何對待長子。
把工業革命的成功,全部安在科學家身上,甚至認為只有西方思想才能誕生工業革命。
父親不高興了,在坐的子女們都感受到,哪怕是朱高煦都露出擔憂的目光。
蒸汽機雖然是工匠打造出來的,但是據朱棣所知,是由長子指點的東西。
貴族和地主階級聯合對抗王權,奪過了專利法由英國國王任意頒發的權利。
朱高熾笑了笑,露出孩子般的笑聲,緩和嚴肅和-圖-書的氣氛。
十四歲的長子,正在成才的路上,需要父親的支持。
朱高煦低下頭。
「為何每台蒸汽機要分給匠戶五兩銀子?而且還分出三成的利潤給姓張的煤礦主。」
「關於北平的工業發展,兒子思考了許久,有很多的想法。」
琳琅滿目的書籍,各色名貴的孤本,連小小的一塊硯台,也是極為的昂貴,隨便拿出一樣都是外面可遇不可求的文寶。
等朱高熾跟隨父親離開,連九歲的朱高燧眼睛里都露出了小星星,大哥好厲害。
但現在的朱高熾已經不是原來的朱高熾。
朱高熾沒有回頭,仍然固執的看著朱棣。
於是換了個思路。
父親的書房是禁地。
「老大。」徐氏輕輕的喊了一聲。
「談什麼。」
朱棣皺起了眉頭。
一旁從小調皮的朱高煦也坐得端端正正,一動不敢動。
當父親認定了自己的兒子長大了,開始努力做事的時候,哪怕他心裏有些不認可,也會感到欣慰。
大哥膽子何時變得這麼大了?
社會運轉是不會輕易變化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