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笑了笑,義正言辭的道:「我等選立盟主,是為了方便後續大軍行進調度和戰略安排。如果為了立個盟主鬧得不愉快,反倒本末倒置了!」
第三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
看著議論紛紛的大帳,陳風長身而起。
他隨即想到了什麼,急忙起身道:「那王傳不是還在洛陽,趕緊賜去金銀珠寶,再送美人十位。文優,你看著給他加官進爵。既然陳風無意為敵,那我們也要給足其面子……」
李儒急忙出言道:「主公息怒,諸侯齊聚,聲勢雖大,然我有虎牢雄關拒敵,後有西涼之地為緩衝。反軍雖于酸棗會盟,但其心不齊,相持不下必然退去。我們便可徐徐圖之。」
正月初,曹操于年關結束之時檄文各方。
李肅在旁回道:「逆賊陳風已經引兵渡過黃河,會師于酸棗。」
在眾人之中,唯獨不開心的就屬袁術了,他可是袁家嫡子啊!就這麼被遺忘了?陳風那句「袁氏長子」是真的刺痛了他的心……
第九路,東郡太守喬瑁喬元偉。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議論之聲一下子停住,大家都看向陳hetubook•com.com風,畢竟陳風雖然只帶了三千兵來,但就像馬騰所說,論功績,名望,爵位,官職,他可是在場之最啊!
董卓聞言大驚,他以手拍額焦急的道:「這可如何是好?」
董卓聞言,心下稍寬,臃腫肥胖的身軀斜靠榻上,沉聲道:「這些個諸侯,吾視之如土雞瓦狗,只是那北軍…可曾參与謀逆?」
第一十六路,北平太守公孫瓚公孫伯圭。
董卓一愣:「你說多少?三…三千?那陳風坐擁雁,雲,蒙,並四州之地,擁軍二十余萬,就出兵三千?」
張邈不屑之色盡顯臉上:「渤海太守引兵三萬,后將軍起兵兩萬,驃騎將軍坐擁二十萬大軍竟只出兵三千?」
第六路,徐州刺史陶謙陶恭祖。
各路諸侯紛紛雲聚,糧草輜重從四面八方運來,大小旌旗隨風飄展。
西涼太守馬騰道:「論功績,名望,爵位,官職!驃騎將軍乃是在座之最,理應由驃騎將軍擔任盟主。」
第一十二路,北海太守孔融孔文舉。
陳風便寫了密信,讓天網密探去譙縣尋曹操並將密信予之。
曹操心領神會,接www.hetubook.com.com到陳風密信的第一時間,以手握天子密詔為由,起兵反董。
早在天網密報,曹操逃出京師之際。
李儒笑道:「北軍只出兵三千……」
第五路,兗州刺史劉岱劉公山。
酸棗縣城,此時用人馬沸騰來形容都不為過。
……
第一十一路,山陽太守袁遺袁伯業。
稱今奉天子密詔,大舉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張邈見狀,笑著看向陳風,幽幽的問道:「但不知驃騎將軍帶了多少軍馬前來會盟?」
陳風面無表情,淡然的道:「三千北軍鐵騎!」
第一十四路,河內太守王匡王公節。
「我這四處分封,他們不但不領情還企圖謀逆!曹操何來的密詔?世人誰不知其中貓膩?這群狼子野心之輩,咱家恨不得生吞了他們。」
曹操見狀急忙出來打圓場:「驃騎將軍兵甲雖眾,然北疆不穩,大軍幾乎都在雲、雁之地鎮守,如何輕動…驃騎將軍所調三千人馬,定然是精銳中的精銳,討伐董卓定有大用!」
第一十八路,奮威將軍曹操曹孟德https://m.hetubook.com.com
。
第一十三路,廣陵太守張超張孟高。
第二路,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袁公路。
一時間中原諸侯蜂擁而起,大小十數陣同時響應號召。
隨後他寒聲道:「至於袁氏留在洛陽的族人,以袁隗為首盡數下獄,咱家出征之日就拿他們祭旗,我要讓這天下知道,什麼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一十五路,武威太守馬騰馬壽成。
第七路,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緒。
北軍當然也在其中,而這出好戲更是出自陳風之手。
共計一十八鎮諸侯,大鎮數萬人,小鎮三四千人。聲勢浩蕩,天下震動。
袁紹心中一喜,甚至有那麼點感動!袁家和陳風相爭多年,不曾想陳風竟然……
正當袁紹意氣風發,志得意滿之際,噩耗傳來!董卓在洛陽誅盡袁隗滿門,頭顱盡數懸挂于城門之上!
陳風對此不以為意,他本就無意這盟主之位!指揮這些個大老爺們打仗?莫不是老壽星上弔嫌命長?
袁紹才沒空注意袁術開不開心,他從盟主位上長身而起,傲然而立,大手一揮道:「拿碗來,今日我等就在此歃血為盟,不破董卓和*圖*書,誓不罷休!」
最後點明:檄文到日,可速前往酸棗會盟!
北平太守公孫瓚率先說道:「驃騎將軍征戰漠北,開疆拓土無一敗績,可為盟主!」
帳中諸侯聞言紛紛點頭,議論之聲大起:
就連袁紹都心生感動,更遑論他人了!
陳風看都不看張邈一眼:「吾行事,還無需跟汝交代!」
袁紹聞訊悲從心起,這先喜后悲的,一口氣沒上來,竟兩眼一黑,昏厥當場!
隨後陳風轉身走向袁紹,竟在袁紹一臉防備之下,將其從位置上扶起,就這麼扶著袁紹坐到盟主之位上!
……
別忘了,名望這東西,已經是他最不缺的了!
第八路,陳留太守張邈張孟卓。
第一十七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孫文台。
第十路,濟北相鮑信鮑允誠。
第一路,驃騎將軍,劇陽侯,并州牧陳風陳子捷。
洛陽,國相府中,董卓急招眾文武議事,他憤怒的把茶盞砸于地面:
曹操直接出言道:「將軍高義,孟德佩服!」
這裏都是一群貌合神離的主,能成事才怪了!去當個吃力不討好盟主,為了那所謂名望?
並羅列董卓罪狀,稱其欺天罔地,滅國弒君和_圖_書;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第四路,冀州刺史韓馥韓文節。
曹操見人已到齊,起身示意眾人稍安,隨後說道:「今吾等匯王師于酸棗,只為掃清奸佞,以清君側。諸位當同心戮力,共同進退。」
酸棗盟軍大帳,一十八路諸侯分爵位官職落座,陳風赫然坐於左手第一的位置。
一旁的陳留太守張邈立刻道:「孟德所言極是,然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帥。我等會盟於此,還需選一德高望重之盟主共同調度才行。」
……
雖然曹操出來圓場,但是在場支持陳風的氣勢瞬間就下來了,支持袁家的聲音一浪高於一浪。
在場眾人一臉錯愕的看著,只聽陳風道:「袁氏四世三公,本初又是袁氏長子,德才兼備聲名遠播,位居盟主乃眾望所歸。此事就這麼定了吧!」
河內太守王匡反駁道:「驃騎將軍固然神勇,但袁氏四世三公,為盟主乃眾望所歸。」
信中無甚內容,只有四字:天子密詔。
風起卷,馬長嘶,劍氣震蕩九州。
他看著李儒含笑點頭,稍作思慮后大笑道:「哈哈哈,這陳風看來是虛張聲勢耳,並無意與我為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