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風的聲音剛剛落下,金光就開始收斂,直至隱入雲層。
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只要你能夠發明出利國利民的東西,那麼你在大漢朝廷,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優待。
分別是蒼龍元帥黃忠,白虎元帥張遼,朱雀元帥徐晃,玄武元帥高順。
從天工內院到千軍都護府,從御史台再到天網各大主事……
這樣的場景,也讓洛陽城中的外國商人遊客無不震驚。
分封大典一直從清晨持續到了傍晚,直到一切落下帷幕,天空中竟傳出陣陣龍吟之聲。
當選開國八大將的,無不是戰功赫赫的良將,渾身是膽的趙雲,被羌人譽為天將軍的馬超,一路從北征戰到南的張郃,大小經曆數百戰的王傳……
現在徐晃正率軍前往南中,全天下都認為這路將要前往藏地的大軍必定會勢如破竹,所以徐晃的功績上肯定還是要加上一筆開疆拓土,故而成為一方元帥也在情理之中。
陳風也淡淡的仰望蒼穹,最後大手一揮,大和-圖-書
喝一聲:「禮畢,退!」
從此之後,內閣也成為了所有文臣畢生追求的地方,甚至比各部尚書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更高。
在陳風稱帝改制之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下九流中的一個。但是陳風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那種無邊的榮譽感讓他們心潮澎湃,更讓他們堅定著要將畢生所學都用出來。
四帥分封完畢之後,便是文曲十宿的封賞。
文曲十宿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力,但是它卻代表了大漢文人最高的榮譽。就連諸葛亮如此沉穩的人,也是滿面春風的接過陳風交給他的榮譽權杖。
張遼自不用說,年少時跟隨陳風,從雁門關開始一步步走到現在,戰匈奴,滅鮮卑,定河北,入中原,乃至最後的南北大戰,都少不了張遼的身影。作為千軍都護府的總督,張遼為一方元帥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分別是龍威上將軍趙雲,神威上將軍馬超,威信上將軍張郃,武安上將軍王傳,虎
https://www•hetubook.com.com威上將軍典韋,定波上將軍王永,御風上將軍太史慈,遠揚上將軍甘寧。
再之後,便是以馬岱,田疇,周星,牽招,龐德,馬雲祿,郝昭,高覽,陳鑫等等一眾戰將組成的三十六星將了。
隨後的分封大典更是讓文武百官激動萬分。
這讓滿城百姓都虔誠的跪倒在地,大呼神跡。
陳風用言簡意賅的話訴說著他們的功績。
……
陳宮雖然是在大漢收復宛城時才加入的,但是他自從進入內閣之後,一直兢兢業業,更是一手促成了中原各大城市招商引資的事項,給了中原許多世族門閥一條新的生路。所以陳宮入選文曲十宿也在所有世族階層的認可中。
這個時候,眾人才發現,原來黑夜已經不知什麼時候悄悄降臨了。但剛剛的天空,卻如同白晝一般……
黃月英也在天工內院的人群中,當她聽到陳風聲情並茂的說著她的事迹時,眼眶都濕潤了。所有的學者和-圖-書們無不如此,誰能想到,他們在進入天工內院之時,還只是一個木工,一個鐵匠,甚至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雜役。
高順雖然沒有什麼顯眼的戰績,但是大漢的前中期能夠如此強悍,絕對離不開他。到現在,軍中大量的中流砥柱都是出自高順之手,可以說高順為帥的呼聲甚至超過了任何人。
緊接著,各院主官上台聽封。
陳風也在藉此表明,在大漢,除了文武之外,還有重要的研發!
從此之後,沒有所謂的下九流,更沒有所謂的行業歧視。有的只是一腔熱血的匠人與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百家爭鳴的時代!
……
這四人除了徐晃之外幾乎都沒有什麼爭議,黃忠作為整個大漢最元老的那批功勛老臣,一生戰績卓著,為大漢開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勛。
……
祭文鏗鏘有力,措辭華美,言簡意賅的語句更能引發大眾的共鳴,大漢軍民聽得熱血沸騰,天地更是為之翻湧。
這八個封號可不是雜號將軍,他們全部列和_圖_書為從一品的武官,僅次於四大帥、內閣輔臣、各部尚書以及各院主官。
徐庶的入選也讓人不意外,雖然徐庶的功勛並沒有那麼出眾,但是平遼州,定徐州,他都是功不可沒的。
……
南北戰爭結束之後,陳風回返首都洛陽,並在天壇祭祀天地,分封群臣。
之後是開國八大將的分封。
田豐,沮授,賈詡,荀攸,黃權,司馬懿這六人無需贅述,他們的資歷與功績早就被一次次的證明了。
至於楊修,其主要的功績在於西域之行!他圓滿的完成了朝廷所賦予的所有任務,此時楊修總攬陪都唐城的所有事宜,也備受各地官員的認可。
八位將軍都有自己的故事流傳在民間,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擁戴者。所以當揚聲器將八大將的名單公布之時,每一個名字都會引發都城的歡呼聲!
一張祭文的朗讀,在擴音器下傳遍半個洛陽城。
這份名單很長,每一個將領的登榜都會伴隨著他們過往的戰績一同被宣讀出來。如此簡單直接明和*圖*書了的介紹,更是讓不少人為之瘋狂,氣氛也是空前的高漲。
這樣的天朝大國,試問誰能與之相抗?
天壇的上空更是金光四射,大有一種祥瑞降臨的感覺。
首先是四大開國元帥。
分別是田豐,沮授,賈詡,司馬懿,陳宮,徐庶,諸葛亮,荀攸,黃權,楊修。
諸葛亮是所有人都不意外的,雖然諸葛亮加入朝廷的時間最短,也是內閣輔臣中最年輕的。但是他的功績要是一一敘述起來,恐怕一日也說不完。
他們哪一個不是為大漢建國付出了一切。
天工內院一眾學者,陳風都會在念出他們的名字后附帶上他們一系列的發明。
他們十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要麼是現在的內閣輔臣,要麼是之前在內閣呆過的能臣。
徐晃存在爭議的原因在於大漢不比他弱的大將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番說辭。徐晃之所以當選,更得益於諸葛亮當初幫他穩定漢中和征討益州。以此功績,他從眾多能成名將中脫穎而出,成為開國四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