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安之道:「但是合適啊。」
路安之感覺古瑞庸上學時候的語文一定非常厲害。這閱讀理解做的滿分。自己只不過是說了一句話,他就把自己心裏的真實想法完全地解讀了出來。
古瑞庸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這書名有點過於深奧了。」
古瑞庸問:「叫什麼?」
路安之在腦海里醞釀了一下思路,道:「是這樣,這部《天劍傳說》,我只看了這個結局,前面的劇情看得並不多。因此也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有些疏漏。
古瑞庸道:「沒事,直說吧。我洗耳恭聽。」
而苗素琴和張宇之也一時瞪大了眼睛,這時才明白了自家女婿這個暢銷作家到底是怎麼個厲害法,隨隨便便就有了一個似乎很立體的小說的想法,甚至連歷史背景,人物脈絡也一併構思好了。
在他們看來,這個結局已經很厲害了,雖然是大悲劇收尾,讓人很不爽,但這樣悲壯的結局能排的如此壯麗動人而不狗血突兀,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的。
hetubook.com.com路安之想了想,說道:「我排不來。除非讓我從一開始就改劇情和人設。」
「這倒是。」
古瑞庸來了好奇心。
路安之道:「那就先等著《射鵰英雄傳》吧。我這本寫完還得一段時間呢,而且我有其他童話作品要寫,《天龍八部》暫時來不及。」
路安之道:「明明是你問我意見,我給你舉例子才說的。」
但現在路安之卻似乎能從這結局中看出結局不行了,實在讓人驚訝。
只是這說法,自己總不好跟古瑞庸說。因此只好說了「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比如,我們把劇情放在北宋年間。我會把主角設定成個契丹人,但是這個契丹人卻從小生活在大宋,被大宋養大,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這個主角要在漢人的撫養下成為頂天立地的大漢子,還擁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
古瑞庸喃喃自語。
古瑞庸說著,忽然道,「路老弟,你這故事寫成小說,一定要交給我和圖書來拍!你要給別人,到時候一對比,我這《天劍傳說》的結局,就成黑歷史了!」
路安之的手機並沒有開免提。但他從九州電移里充話費拿的這一款手機,卻一直有一個毛病,就是聽筒的聲音有點大。
「可在劇情開始后,他卻被人惡意拆穿契丹人的身份。從此他為宋人所不容,但他從小到大的經歷,又讓他無法和大宋徹底斷絕。而他的實力,又讓他在遼國獲得了極高的地位,比如南院大王什麼的。
路安之笑道:「有啊,書名我都想好了。」
張素馨則眨了眨眼睛。她和苗素琴、張宇之不一樣,她的想法只有一個:自家老公不愧是網友說的「帶刀母豬」,這麼悲劇的情節,編得真是又快又好。
「哦?」
路安之道:「我會從一開始就對主角的人設和背景做出更改,讓他這個人本身就衝突起來。你這部劇我沒怎麼看過,所以我沒法說。不過我可以打個比方——
因此哪怕他沒有開免提,聽筒里古瑞庸說的m.hetubook.com.com話,家裡的其他三人也都能聽到。
古瑞庸倒吸了一口涼氣。
路安之道:「那我就直說了。」
鬱悶著,古瑞庸忽然問:「那如果是你的話……路老弟,你來編排這一段劇情,會怎麼排?」
古瑞庸鬱悶地道:「你這不是感覺出來了嗎?」
「這個主角夾雜在國家、民族的仇恨之間,在宋遼之間戰爭的車輪滾滾發動之際,以自身武力逼遼軍退兵。但這樣一來,自己不是漢人,大宋明明與他已無干,他卻逼迫遼軍,感覺對不起同族、同袍之意,被血脈和倫常逼上了絕地,因此自絕。」
「立不住?」
路安之道:「那《射鵰英雄傳》你還拍不拍了?」
「路老弟,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你就直接說!咱們兄弟倆,用不著這麼遮遮掩掩的。」
說到這裏,他又補充了一句:「當然,古老哥,你這結局整體安排的很好。這一點瑕疵,一般人根本感覺不出來。」
路安之道:「《天龍八部》。」
「是的。」
https://www•hetubook•com.com古瑞庸:「……」
路安之道:「八部天龍出自佛經,可以寓意『世間芸芸眾生』。我以此引出小說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如果路安之知道他岳父岳母還有媳婦的想法,一定無語的很。說到底他其實是抄小說的,哪裡是寫小說的啊?
古瑞庸在電話里道。
古瑞庸卻問:「你這梗概,有完整思路了嗎?」
古瑞庸問:「這書名怎麼解?」
古瑞庸道:「拍啊!當然拍!兩個我都拍不行么?」
「嘶……」
「如果單從這個結局來看的話,我總覺得主角的情緒、矛盾以及和所謂的天下太平的衝突太淺了,以至於他最後拔劍自刎的劇情安排有些立不住。」
很顯然路安之的話點醒了他,他也承認了路安之的說法是對的。可現在他才發現這個問題,已經遲了。這讓他有點鬱悶。
他們都一瞬間朝路安之看來。剛剛三個人都完全沉浸在結局的劇情里,完全沒有想到路安之還有這樣的想法。
古瑞庸頓時鬱悶起來:「那https://www.hetubook.com.com你跟我提什麼《天龍八部》啊?!」
不過小說也抄了這麼多,腦子裡還有那麼多的小說,他確實能感覺得出來,古瑞庸的《天劍傳說》結局裡,還是有瑕疵的。
該怎麼說?不愧是寫小說的?
其實這說法都是後來的來。《天龍八部》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說這本小說連載開始的時候,只構思了大理國的故事,因大理國崇尚佛教,因此書名《天龍八部》,一來契合主題,二來可以寫八個主角。可後來寫著寫著,地域範圍逐漸擴大到宋、遼,故事越發宏大,八部脈絡,也不好再尋。
路安之說道,「誠然,主角追求的是天下太平,為天下太平而死,還能讓天下太平的因果連接在自己身上,這結局挺悲壯的。古老哥你在結尾處的情緒渲染也很到位。但我覺得就是太想當然了。這樣想當然,就顯得主角的結局太不負責任了,不是為天下計,甚至看起來像是逃避。從最後一集里,我又能看出來,這樣子想的話,和主角人設是衝突的。所以就顯得人物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