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業力值:十點,未達要求,破解失敗……」
阿賴耶識是萬識根源,與道門所說的斬識神見元神類似,或者就是同一種存在。
慕清研大有一種破罐子破甩的心裏,苦笑道:「正是小女子抄錄的。」
按照秘籍之中闡述的成佛道路,講究一切法唯識,也就是說成佛的核心在於自身意志之內,唯有修成八識以照見自我佛性,當佛性自顯,即是真正邁入成佛的門檻,而後經三大無量阿僧祈劫才能成佛。
每一識要修成,都需要先講究失去,只有先失去,才能真正「得到」。
因為第五識是失去身識以明悟自身存在,既無觸覺,人怎麼可能自由活動,假死便是因此造成的。
慕清研驚訝道:「你要修鍊上面的武功嗎?不……我是說,其實這本功法上面一些有關外功煉體、佛門內修和天竺三脈七輪之法,其實也很有借鑒意義。」
而我們靜齋曾與李唐有過一段接觸,又從破碎虛空的大宗師寇仲那裡曾獲得一門潛力深厚,放之戰場與江湖,皆很實用的刀法。」
而八識就是指佛教所論的八識:眼和*圖*書、耳、鼻、舌、身、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要修成眼識,就得先失去光明,要修成耳識,就得先喪失聽力,鼻識要先喪失嗅覺,舌識要喪失味覺,身識要喪失觸覺。
末那經梵語翻譯而來,便是「意」的意思,似與第六識意識相同,實則第六識為意識心,是身體經外界感知而成的肉身本能之欲。
到了這一步,佛與魔就只是一念之間,執著於我則是走向魔道,放下執念則可自在修佛。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曾有一白馬寺高僧修鍊成了前五識。」
慕清研道:「本門後來的一位前輩也是這麼認為的,但事實如何,畢竟誰也不知道。
「消耗一百點業力,可破解《極樂八識論》終極奧秘。
意識根著重的是對「我」的感知,是捨棄一切慾望、色相以後的人之思想,也被稱為執念,執念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是為眾生迷妄的本源。
后五年過去,高僧竟死而復生,破廟而出,于眾目睽睽之下,竟破碎虛空而去,可惜此後便再也無人知道他是和_圖_書否還有突破。」
他想了想,打算放棄,還給慕清研,這時系統傳來提示。
那十點業力值,他本想趁空余時機前往原初世界繼續調查,如今看來要如何分配使用還得思量一番。
其中前五識可為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五識可打亂順序修行。
五覺盡失,那麼自身將與外界徹底隔絕,宛如植物人,只有如此,才能照見意識心,也就是第六識,真正明白意識心之所存,知道佛家所言的妄念、慾望、諸色到底是如何來的。
只有這種狀態,才能理解什麼叫做第七識末那識。
不過有個前提,需修鍊秘籍中的佛門基礎功法至先天境,方可正式修鍊八識,也就是說許多武者終身難求的先天,不過是入門之基。
范卓遠看了看手中的秘籍,說道:「我懷疑他在這五年假死期間,實際已經修成第六識。
百姓以為他已戰死,見其猶自屹立原地,夷然不倒,數日時間屍身不見腐朽,大為驚異,又不忍見其屍體受風吹日晒,便原地為其修築泥瓦廟宇,四時供奉不斷。
我曾見你施展刀法,流於和_圖_書技法表面,頗為粗淺。
明悟末那識以後,再斬斷妄我執念,一切空明,無色無垢,即可見第八識阿賴耶識。
范卓遠愣住,這秘籍能入系統法眼,還可以通過業力值破解,他大為驚異。
而第七識末那識應該被稱為意識根,區別於第六識意識心。
「那位高僧曾為百姓抵抗軍閥捉人為糧,杖殺數百人,力盡退敵之後陷入假死狀態,呼吸心跳全無。
「呵呵,眼耳鼻舌身,前四者能修鍊成我是相信的,這第五識身識他是怎麼修鍊的?」
不過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譜,畢竟沒有人真正練成過,就連撰寫者也是根據唯識論的理論而推導出來的。
前五識修完,算是小有初成,直到第六識,每一識皆是一個階段,循序漸進,不過修鍊方法比之前五識更加困難。
而後失去對外界的感知,自然而然便可理解何為意識心,他又是知曉秘法的,便於五年沉寂中修鍊,最終達成第六識。」
「咳咳,慕姑娘,這秘籍終歸是白馬寺不傳之秘,你要來想必也費了不少功夫,不論有沒有用,我都收下了,慈航劍典和*圖*書的事就算兩清。」
范卓遠再次看了看手中秘籍,思索片刻,這本秘籍坑是真的坑,但五識以上就有破碎虛空之法,更有第七識和第八識是超越破碎虛空的修行之術。
范卓遠驚訝道:「修成前五識就能破碎虛空?」
范卓遠怔了片刻,又疑惑道:「這本極樂八識論,還真是導人走向極樂世界,敢問有誰練成過嗎?」
不過只看前五識的修行,皆需自殘肢體,幾乎變成廢人,這樣的功法真的是人能修鍊得成的?
范將軍,這本秘籍單說修鍊,的確代價巨大,我看你若不滿意的話,清研便另尋它法吧。」
阿賴耶識也好,元神也罷,皆是先來後去做主人,這裏的先來是指成胎前,後去是指離世后,至此一切為空。
旋即又想到自己手中尚有眾多魔門功法和易經鍛骨篇,其實並不缺少內功修行法門,實在沒有必要為難慕清研這個老實姑娘,且先保留以觀後效。
慕清研來到大堂中央,以劍作刀,說道:「這是大唐天策府首席高手李靖年輕時自創的十式刀法,名為血戰十式!」
范卓遠當初修鍊四大橫煉,各
和_圖_書種毆打自虐,也未做到這般極致。
慕清研認真點了點頭,「此事非止當地百姓所見,當時亦不乏本門前輩親眼目睹,故而可以十分確切。」
范卓遠看著對方腹誹道:改口得還真快。
范卓遠看到這裏,心下冷笑,暗道:人都死球了,自然都空了。
這本秘籍雖說是從漢時就開始編寫,然而實際上明顯大受唐時玄奘所創唯識宗影響,說是修行法門,不如說是修佛成佛的法門。
他不禁抬頭看向坐立不安的慕清研,「慕姑娘,這功法你應當閱覽過吧?」
旋即敷衍道:「嗯,也算彌補我所需。」
慕清研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認為自己佔了便宜,稍微想了想,忽然說道:「這個……范將軍,清研覺得這門功法如此大的弊端,還是我們靜齋佔了便宜。
只有如此才能尋找到方法將之斷絕,進入無欲無色的空寂狀態,似生未生,似死未死。
范卓遠心下一跳,不由期待起來,難道是寇仲的井中八法?寇仲將自己的獨門絕技教給了慈航靜齋?
從末那識開始到阿賴耶識的描述過於抽象,他又非佛門中人,一時也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