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無權無勢沒背景的農村娃娃,想得到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多難啊~~
江省的老百姓是真的很勤勞樸實,缺的就是一個能領著他們往前跑的人。
那不是沒辦法嘛。
劉三軍是個苦孩子,自己家已經沒什麼直系親戚了,他心甘情願拉扯岳父家那邊的親戚,也是因為岳父岳母一直拿他當親兒子看待,老婆回娘家也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在信里,他並沒有仗著當年趙德馨在老丈人家吃過一個月的飯,就要人家報答他們。而是語氣誠懇地表明了江省在鄉村振興事業上的決心和信心。
居然還有人比她還擅長賣慘?
好不容易抓到了江夢筠這頭大肥羊,還不死死抓住?
他堅信趙德馨這樣的老一輩農業人,對廣大農村是有感情的。
他們家底子薄,其實和孫和平家差不多,舉全家之力,才供出了他這麼一個博士。
「江總,這邊的地要是不夠的話,我老丈人他們縣裡還有幾萬畝良田吶!」
在孫和平之流,還在用岳父的關係網為自己家撈好處的時候,劉三軍動用了岳父家全村的人脈關係,給趙德馨寫信,給每一個曾經去他們那插隊的老知青寫信,終於搶到了江夢筠和*圖*書這尊大神的關注!
「這個油料作物種植項目,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替咱們鄉爭取到的。」
「老百姓忙活一年,等於是在給種子公司、肥料廠、農藥公司打工,辛苦一年,落到自己手裡的錢,也只夠第二年買種子肥料的。」
「我小舅子如今就在那邊縣農業局上班,您是想要人還是想要地,就一句話的事兒!」
別的省份已經在鄉村振興事業上混成了模範生,他們還是剛入學的小學雞,嗐!
看著路兩邊一眼望不到頭的花生地,趙德馨忍不住誇了劉三軍兩句。
果然!趙德馨一開口誇他,劉三軍就順勢開始賣慘了——
這樣的話,公司稅收大頭就能留在江省這邊了。
還讓助理買了一大堆禮物帶著。
「趙院長,江省的老百姓,心裏苦哇!」
江夢筠向來都是薅別人家羊毛的,還是頭一回被人按住了薅羊毛,一時間對於劉三軍同志的厚臉皮萬分欽佩!
車子從省道拐到一條鄉道,看著兩邊大片大片等著收割的紅薯花生,江夢筠若有所思地看了劉三軍一眼。
趙德馨呵呵一笑,沒拆穿自己的愛徒。
這裏面要是沒有劉三軍的手筆,江夢筠能https://m.hetubook.com.com把她的名字倒過來寫!
想走老子的門路、讓我拉扯親戚家的孩子一把是吧?
「長此以往,咱們江省的鄉村振興事業,啥時候才能趕上其他優秀省份啊o(╥﹏╥)o」
江夢筠總覺得劉三軍不是那種喜歡炫耀的人,這種人如果突然開始炫耀,那一定是有目的的。
就是想把江夢筠手裡的項目都留在他們江省。
不過,跟喜歡走捷徑的孫和平不一樣,劉三軍深知一個道理,拉扯親戚,不能只給錢給工作,那樣都不長久。
能替老子辦事的,老子當然願意給你更多機會甚至資源。
江夢筠接下來要在華夏各地投資育種基地,正是急缺專業類人才的時候啊!
江夢筠欣賞劉三軍這樣善用陽謀的性格,跟這種人相處起來很舒服,因為他想要什麼,不用猜,他自己就會主動開口。
他們江省多不容易啊!
只有讓親戚掌握了一門吃飯的手藝,那才能徹底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因為丈夫在育種基地工作,常年不回家,兒子出國留學后,黃美蘭乾脆回了老家。
「老師和劉教授的岳父是故交,那咱們兩家也算是半個親戚了嘛~」
並且十分想挖https://www.hetubook.com•com牆腳。
江夢筠都看呆了。
所以說,同樣都是藉著岳父的關係網辦事,人家劉三軍就是比孫和平大氣敞亮。
聽說老公又要給娘家侄子侄女們安排新出路了,劉三軍的老婆黃美蘭恨不得隔著電話親老公兩口!
「趙院長您看!聽我爹說,當年你們下鄉插隊那會兒,過年才能分到一捧炒花生。」
那麼一點點雜糧,要留一點端午包粽子,過年待客,能吃上一捧炒花生,就像劉三軍說的那樣,那真是過年才有的待遇了。
果然!
「這都到家門口了,不去親戚家裡看看怎麼成呢?」
那就意味著,她手裡會放出一大批好資源!
行呀,我帶你們入行,但你們也得給老子爭氣!
能入贅,那說明岳父岳母稀罕他,肯定是他身上有別的男人都沒有的優點,哼!
反正他在育種基地,吃喝拉撒都是公家承包了,岳父岳母年紀大了,小舅子又在縣城工作,讓老婆回去陪陪老人難道不應該嗎?
他才不在乎別人說他入贅呢。
但是沒關係,懂事的孩子一般都是自己主動找奶喝。
正好,趙德馨要去劉三軍老丈人家拜訪故人,江夢筠眼珠子一轉,抱著雷雷和鎚子就hetubook.com.com
跟上了。
劉三軍的語氣里真是說不出的得意,原因很簡單——
想到這裏,劉三軍趁著在服務區上廁所的機會,火速給老婆打了個電話過去。
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的耕地都拿來種莊稼了,想吃點花生紅豆之類的雜糧,只能在自留地里每樣種一點,根本不敢敞開了肚皮吃。
這也是個人才啊!!!
「我跟您說,我小舅子不敢不聽我老婆的,我老婆可凶了!」劉三軍拍著胸脯對江夢筠保證。
說著說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情流露,劉三軍一個大男人,居然還灑了幾滴男兒淚!
黃家在這邊是個大姓,這個鄉鎮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姓黃。
「別的就算了,這種子是一年比一年貴啊!」
劉三軍更是恨不得舉雙手贊成。
就算氣候不合適,那也可以在他們江省先註冊個公司,再去其他地方合作搞育種基地嘛~
現代人都嫌棄高產糧食作物沒有以前的老品種糧食好吃,這道理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別看咱們鄉里這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大,實際上加在一起的產值,還不如人家一個油料廠呢。」
「現在好啦,咱們鄉這幾年大力發展花生、芝麻這類油料作物種植,老百姓吃花生都吃膩了,吃不完的和*圖*書都賣到油廠去榨油啦!」
聽說劉三軍家裡好些晚輩都是做農業育種這一塊的,興許還能發現幾個好苗子呢?
還沒等他們問出口,劉三軍自己先得意洋洋地指著窗外大片的花生地「炫耀」起來——
「我馬上讓他們請假回家!」黃美蘭掛斷電話,騎上電瓶車就往家跑。
安排個工作就想一輩子躺平吃軟飯的?呵呵~不好意思,老子手底下可不養閑人!
華夏有十幾億人要吃飯,那時候都快餓死人了,哪裡還管什麼味道好不好?他們這幫農業人一天到晚撓禿了頭,白天黑夜想的都是怎麼讓農作物增產增收,唉!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給他個桿兒,劉三軍同志就能順著桿兒爬上南天門去!
劉三軍敏銳地感覺到,江夢筠接下來在國內可能要有大動作。
而且他也不是孫和平那樣一味付出不求回報的聖母病患者。
劉三軍沒有鄒學農那樣的「江湖地位」,沒辦法吸引到江夢筠這樣的金主媽媽主動送溫暖。
「不錯不錯!這邊的土壤和氣候環境,確實挺適合發展油料作物種植的,當年我就說了,只可惜那時候老百姓正餓著肚子呢,全國各地都在號召種糧增產,油料作物都不敢大規模種植。」趙德馨也是一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