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頂峰;英雄遇吾恨氣短,橫槊笑傲戰雲中。」
「天下間沒有無敵的招式,只要使用過,便會被人思考著破解。」舉酒囊淺酌的霽無瑕,此刻出言幫這位好友解釋了一下。
滿目瘡痍的魔土之上,有旋律在回蕩,將想要越線的妖魔滌凈,大多數時候,連一聲哀鴻都不會響起,死亡總是無聲無息。
經過短暫沉默,藺大劍皇決定相信好友,有句老話說得好,人不行別怪路不平,左右只是不會影響到本體狀態的化相,沒了也就沒了。
諸方勢力雖有配合,但並不受哪一方統轄。
這一次是霽無瑕為他解答:
似好友這般絕世才情,世間只有這麼一個,就算傳人與門人皆在修行他之武學,天下劍者都有參考他之劍道,卻也無法復刻好友之成就,所以當年才會說「修行路上,還是心羡好友之才情。」
起伏跌宕的琴聲中,拉奏者沉穩內斂。
「道門那邊是什麼情況?」
和*圖*書瀟湘雨給自己取了只茶杯:「但有無敵的人。」
又因為易天玄脈與德風古道混在一起。
「別用問題回答問題。」
劍身修長,劍脊上纂刻有古字,劍柄及護手皆有金紋點綴,護手中央更有形似眼睛的紋樣,有如蒼天開眼遍照大地,其名,天人之憫。
所以,瀟湘雨不僅準備了散手武學,先前還自己創出一套乾坤八道劍打發時間。
對於當下前線局勢,瀟湘雨並沒有感到意外。
哪怕對手都是閻魔旱魃,襲滅天來以及血剎如來這個檔次的高手,實力差距太大怪不了誰。
縱觀苦境歷史,如此多功能的武學都極少見。
瀟湘雨對此十分豁達:「其實我也不確定,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到好友這般,所以我還準備了幾式三教散手武學,應當,也足夠使用了。」
此番出來,他已經做好準備,只憑藉經驗與個人能力對敵,這是修行的一部分。
昔日與上德谷一戰之後,兩境勢力看和*圖*書似進入了和平期,然而,這段和平並未維持太久,短短數月之後便見狼煙再起。
對於這個回答,瀟湘雨自然不會相信,以好友的性格,估計已經把能做的事情做完了。
白髮身影靜坐,著一襲灰色衣衫,手持弓弦拉奏七律馬頭琴。
好友此番也算是以身試法。
琴音蕭瑟而凄涼,似是對生命流逝的惋惜,又或者是在警告來者莫要自不量力,此時退去,尚有一線生機。
「此事,與我這個退休人士有何關係?現在是承凜當家。」藺重陽的回答非常簡單。
手指輕微顫動,只見弓弦稍一用力,極具爆發力的弦聲激蕩,似在為一場將來的戰鬥拉開序幕。
裏面那幾招武學不能說沒有可取之處。
因為,有些環節只靠坐在那裡苦修難以功成。
無一敗績往往可以理解,就一個字,強,藺重陽幾乎可以作為這一類的代表人物,除了早年一水隔天那一戰,以及解決六蝕玄曜后回去那一次,他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履歷上基本沒有再輸過。
如果不看戰績,只看這佛界遺世武冊本身……
所以,進行防區分配之時,便是德風古道,弓弧名家,聖眾之潮與上德谷各守一方,以確保不會有來自幽界的妖魔進入中原腹地。
……
另一個時空這部武學是由誰所創不得而知,再去追究並無意義,因為佛界遺世武冊早已經沒有人使用了,但此時此刻,藺重陽從好友口中知曉了個中來龍去脈之後,心情非常微妙。
這就讓人不得不思考,這部武學是否……
這還只是人,藺重陽所創的那些武學,即便不是由他使用都有著極高的勝率。
「佛門底蘊深厚,儒門有好友拉了一把,道門在這方面確實處於劣勢,且走且看吧。」
但也有布置陣法,卻被山之厲給反手拆掉的尷尬情況,更不用說,還有天佛四相配合,去皇極七行宮搞拆遷失敗。
「道武王谷最多再出一兩個人,聖龍口那邊尚沒有動作,如今由崇和圖書玉旨率領上德谷給道門站台,那位登道岸掌門,應當是收到邀請才趕赴前線,大概就這些。」
一物降一物的原理,在他們這個境界依舊適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與建設,針對幽界的第一戰線如今也算步入正軌,不再各自為戰,而是有組織的與幽界交鋒。
邊關。
「接下來有什麼打算?」藺重陽提起茶壺,給瀟湘雨斟了茶。
在他身邊立有一支長劍。
方才柔和下來的面色頓時一肅,讓理虧在先的瀟湘雨十分無奈:「算算時間,至佛等人已經抵達前線,如今的前線缺什麼也不會缺戰力。」
就在此時。
等把解釋完畢,他才繼續詢問:「好友呢?」
反正是用以遮掩他之慈航三印與慈航三度。
先前被上德谷清空出來的那片地方,因為地理位置特殊,被作為暫時的總部。
「殺!」
身為文風谷掌門的縱橫子代表個人,身為登道岸掌教的凈無幻亦是如此,任雲蹤與映雲騫等人走的很近,但他如今的身份,其實和-圖-書算是道門散修,後續從緣山尋隱趕來的隱春秋同樣代表個人。
明面上,大致有德風古道,弓弧名家,易天玄脈,聖眾之潮以及上德谷五方勢力。
所以,無一勝績就顯得非常離譜。
驀地。
只聞修者反問道:「好友不準備去前線看看?」
就算有人居中進行調控,避免不了的事依舊避免不了,最多只能將過程中帶來的影響縮減。
因為受到藺重陽之影響,彌陀子與星宿一奇所學並沒有局現於本門武學,而是對三教均有涉獵。
不僅能夠單人使用,還能多人配合,甚至當做陣法布置,真正做到了能人所不能。
不管是在本時空,還是在另一個時空,怎樣的理由都無法掩蓋那不爭的客觀事實。
確實有那麼一些很詭異的問題?要知道,出招者與對招之人,在此前提下都能作為變數參考。
但是,但如果與其之戰績進行結合對照,這套武學的檔次直接就降下來了,只能說花里胡哨。
至少傳人沒有出現因武學不敵而身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