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使雖然也是公爵,但是身份顯然是沒有凱瑟琳高的,雖然一戰之後也是貴族落了一地,然而頂尖的貴族以及還是那些人,只不過從台前轉到了幕後。
和凱瑟琳有同樣擔心的是戴高樂。
就以法國兵的素質,估計在大銅軍校都堅持不到畢業就能提桶跑路,還指望他們和八路軍在戰場上相遇,那不就是但方面虐菜么。
管理4.5億人,這對於歐洲的政客來說,這是一個無法想象概念。
而且在大銅軍校教學了三個月的戴高樂對於此時華夏的軍力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阿美莉卡現在還沒有下場,是還沒有到抄底的時候。
此時戴高樂可不想和八路軍做對手。
讓戰爭結束之後,派遣法國兵和華夏在法屬印度開戰,那不是扯淡么。
至於兩極之一另外一個毛熊,此時西伯利亞已經被陸風一刀切掉了,戰後的最大可能性是成為一個東歐大國,影響力也就這樣了。
有沒有經歷珍珠港事件,阿美莉卡才hetubook•com•com不會這麼快就出手。
可是現在連碗都要被人砸了,還有心情管鍋里的東西。
所以在這場世界大戰當中,是損失各方的實力,卻又不能讓某一方損失的太狠,導致推出牌局。
凱瑟琳憤怒的並不是表演,她也有英王室的血統,只要英國還在她就能衣食無憂,要是英國沒了,她也就沒了。
此時在福州休息的陸風腦內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此時對於華夏來說最佳好的方案就是全球均勢,無論是兩極格局,還是一方獨大對於華夏來說都不是好的解法,只有全球均勢才是最好的。
此時華夏國內一窮二白,百業凋零,95%以上的百姓還是精耕細作的農民,實在沒有精力去管國家之外的事情。
陸風這個傢伙信仰的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英國大使沒有見過陸風,不明白凱瑟琳在忌憚什麼,明明華夏政府對於東南亞的局勢都沒有過多的關心,hetubook.com•com為什麼要自縛手腳呢。
英國大使在一旁說道:「通過幾次談判,我們認為華夏政府,對於東南亞並沒有擴展勢力範圍的想法。」
尤利婭開口說道:「陸,有人找你,現在在會客室呢。」
數十年的變化,在滄海桑田史書當中一頁都寫不滿。
抗日戰爭已經快結束了,戰後全球爭霸又是另外的一場戰爭。
因此戴高樂是支持華夏入局東南亞的,這會讓英國頭痛遠東的未來。
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冷戰時代的西方書籍當中,『雅爾塔會議』被認為是美英向毛熊投降的某種新「慕尼黑陰謀」。
對於那幫歐洲政客非常了解的凱瑟琳也安靜了下來,這的確如此。
凱瑟琳聽到英國大使的話也是皺起了眉頭,管理4.5億人的國家,這在人類歷史上就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超大型國家。
一個文明的發展更是以千年為尺度來進行評價的。
戴高樂想的事情,是稱霸歐陸,而不是世和_圖_書界。
在歐洲的學說當中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可以被有效管理的超大型國家,一旦人口超過一定基數就會陷入系統性混亂,就像是印度。
因此戴高樂覺得在歐亞大陸的東方有一個自己的盟友,未嘗不是一件制衡英、美的好事。
一旁的英國大使看著平時溫文爾雅的凱瑟琳,此時生氣的樣子,有些害怕。
作為曾經法國將軍的戴高樂,對於法軍的素質深有了解,在大銅軍校也短暫做過教員,對於八路軍的素質也深有了解。
一個國家的興亡從來都是以百年作為尺度來衡量的。
大西洋對岸的阿美莉卡也不會答應。
戴高樂和陸風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對於陸風性格太熟悉了。
那種『罪在個人,功在國家』的想法,西方人不理解,但是凱瑟琳想想就感覺恐怖。
陸風一聽會客室,那就不是自己人了。
如果是自己人,直接就來陸風的辦公室了。
尤利婭說道:「唐老闆,就是上次那個宋公子的什麼人,說是你讓https://m•hetubook.com.com他做的事情辦好了。」
在戴高樂看來,華夏不是威脅,把英、美這兩個攪屎棍擠出歐陸才是重要的。
凱瑟琳搖搖頭說道:「對於東南亞的情況,我們不能說死,必須要有一個靈活的方案。」
凱瑟琳此時的內心當中還是覺得這件事不妥,華夏政府方面的精力是建設國家,但是擋不住陸風這傢伙暗地裡搞事情啊。
在後面兩邊買武器不好么,舊大陸的戰爭打的越久,對於阿美莉卡來說越好,阿美莉卡此時才不會急著出手。
指望西方國家是鐵板一塊,這不就是扯淡么。
「而且,政府覺得華夏方面能否有效的管理4.5億人口還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不過在戴高樂看來,經過這場戰爭之後,英國的實力也會急速的衰退,能夠成為一個地區性大國就已經不容易了,想要在全世界攪動風雲,不僅沒有那個實力。
英國大使繼續說道:「而且,如果對華夏退讓太多的話,戰後國內肯定會對丘吉爾首相先生批評高於讚m.hetubook.com.com
賞的,請您為丘吉爾首相先生考慮一下。」
此時華夏在官方的說法是人口數量4.5億,這還是預估的數量,真實的人數是要比這個多的,不然也不可能建國之後一普查人口,蹦出來6億人。
因此凱瑟琳對著中現在都已經深陷生存危機,居然還在吃著碗里的看的鍋里的。
那可是1.5億,不是1.5萬。
畢竟華夏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中間隔著漫漫的東歐、中東、中亞這廣闊的空間。
「所以政府認為,在東南亞這一塊可以不用退讓。」
需要有效的管理一個6億人口的國家,並且讓其從小農經濟的農業國蛻變成為強大的工業國,這種壯觀的景象在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
甚至認為『雅爾塔會議』是『羅斯福向蘇慈宗的妥協』。
就在陸風在自己辦公室正在考慮,自己此時不是應該把阿美莉卡拉下水的時候,尤利婭走進了陸風的辦公室。
「他們始終將抗日戰爭結束后的首要任務定為國家建設,而不是對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