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國士封授

沐耀陽眼角一掀,將授貼收回,拿在手裡抖了抖道:「六皇子有言在先,先生不接授貼也沒什麼,不過六皇子是惜才之人,也正需要先生相助,此授貼沒有時限,先生什麼時候回心轉意,仍可領授封賞。」
秦烈道:「那就有勞沐老爺子替在下向六皇子轉達在下的心意了。」他抱了抱拳。
有此城府,沐耀陽都十分意外。
面對沐耀陽的調侃,秦烈神態謙和,無比坦然:「沐老爺子說笑了,在下僥倖修得丹陽之境,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變化的。」
身為沐家老祖,以前不知道秦烈怎麼過來的,難道不會打聽,這幾日他盤桓在上元城,從秦一絕、秦風到沐隨風、沐悠然,已經把秦烈從小到大的經歷摸了個徹徹底底,秦烈小的時候是怎麼過來的,遭受了多少白眼和嘲笑,又是怎麼離家出手的,他心裏很是清楚。
而通常的情況下,像秦烈的這樣突然冒出頭來的丹陽高手一無背景、二無人脈,又實力超群,最是受皇子們的喜愛,遇之必招攬,以壯大實力。
沐耀陽嘆了口氣:「說來簡單,又如何容易,沐家乃是二流世家,若要保住門楣,必然需要高手坐鎮,沐某老矣,雖有心探求仙道,卻不能割捨氏族親情、門楣前景,俗心未斷,怎敢離開啊……」
秦烈笑著搖了搖頭:「此言差矣吧,據在下所知,沐府多年行徑並非完全受在下所託,保護在下的幾個朋和*圖*書友,沐府早在多年之前已然參与到皇室奪嫡一事之中,趙國皇室風雲多變,皇上年邁齡高,如今又修得丹陽大道,按照趙氏皇族的規定,很快趙國將會易主,沐府與六皇子關係密切,未來奪嫡之爭,沐府能置身事外嗎?」
秦烈揚了揚眉角,也不正視沐耀陽,笑道:「沐老爺子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趙國貧瘠,修界落後,趙國國主定乾坤之後,大肆宣揚修真的好處,舉國上下,修真一時成為熱潮,這是趙國先祖推行的國政,對於趙國境內的各方世家流派,趙國都會拋出橄欖枝。
沐耀陽頓了頓,欲言又止,似乎想說些什麼,但還沒有決定要不要說出來。
怔怔的看了秦烈片刻,沐耀陽終於從懷裡掏出一張貼子,這貼子金紙為膜,上留大寶璽印,真龍為刻、祥云為底,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貼子,而是趙國皇室特有的摺子。
事實上秦烈沒的領授封賞,的確是為了秦家考慮,要知道秦家已經今非昔比,不像以前人數眾多,高手輩出,如今的秦家就剩三十多個修真者,再強能強到哪去?就算秦一絕悉心壯大門楣,若要出人頭地,也得是幾十年,上百年之後的事,到那個時候,皇權早就易主,與秦家還有個屁關係?
秦烈的心性的確發生了變化,如果是以前,坐在沐耀陽的面前,因為修境的緣故他多少都會有些局促之感,可是現在,那般和圖書低人一等的感覺壓根就不存在,反而,他的內心自然形成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優越感。
秦烈望著眼前的授貼並沒有接下來,聲色不動的笑了笑道:「沐老爺子今日此來想必早已將秦某的虛實打探清楚了,那在下也不繞彎子,就直說了吧,這授貼,請恕在下不能接受。」
秦烈見狀,也不詢問,話鋒一改道:「沐老爺子,沐家莊可拿回來了?」
秦烈呵呵一笑:「在下與秦家的關係,如今也只能靠二哥一人唯系了,若非如今,恐怕在下已不在趙國。」
沐耀陽馬上嘆了口氣,目光轉向窗外道:「是啊,沐府多年參与奪嫡之爭,幾大皇子又對寶座虎視眈眈,四方流派世家蠢蠢欲動,沐府參与了進來,當然無法置身事外,這也是老夫不敢擅自離開沐府的原因。」
高手對話,修為低淺的修士是沒有權力插嘴的,這是修真界既不成文又萬年不改的天條。
秦烈沒有理會任何人,不是因為對秦家還懷揣怨恨,而是根據修真界的規矩,同階高手自然要先行對話,如此才不會讓人說道沒有禮貌。
沐耀陽欣然道:「那是自然,想老夫當年突破丹陽之際,何嘗不是倍受矚目,不過當初老夫面對家人的時候,多少還因為親族輩份略顯局促了些,不像先生,這般坦然。」
秦烈洒然一笑:「人的追求不同,這方面在下與沐老爺子的想法可是天差地別了。」和_圖_書
別看秦烈一直埋頭修鍊,但是對於趙國境內的大事卻是了如指掌,畢竟趙國皇室在凡人眼中是一國之尊、九五真龍,但是在修界中人眼中,他們一樣都是在仙路上摸索的低階修士,趙國皇室有多勢大,秦烈並不比別人知道的少。
若非如此,一個堂堂的沐家老祖,又是跟自己一般無二的同階高手,怎會自降身份,跑到這蕭落的小院中等著自己出關呢?
沐耀陽嘴角揚起苦笑:「其實老朽早就猜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只是六皇子之託不能置之不理。」
沐耀陽將摺子放在桌案上,向秦烈面前一推道:「此乃皇上親自頒書的授貼,由六皇子請薦,加蓋了大寶璽印,邀請秦先生入朝為官,秦先生應該知道,國主向來對修真人士禮待在加,昔日沐某突破丹陽,便被授封國士,得此殊榮,氏族百世承襲,可享國家俸祿,受萬眾矚目,秦先生,這授何其珍貴,在下便不說了,六皇子前日發信符囑託老朽轉告先生,若先生能接受封授,秦氏一族將獲封二流世家,一世享帝國殊榮。」
書房外的小插曲自然沒有逃過房中兩大高手的法眼,聽到外面的喝斥,沐耀陽坐穩之後,捻著花白的鬍鬚失聲發笑:「秦先生,看來你在秦家的地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尤其是達到丹陽期的強者,都會得到這樣的授貼,倘若接納,便會被封為國士。
秦一絕沒有埋怨秦烈,自和*圖*書有他的道理,事實上這滿院子修士也就只有秦玉看不出眉眼高低。
至於他將沐耀陽單獨請入書房,也是因為二人的修為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秦烈點頭道:「我輩修行,求的是長生大道,超凡脫俗,難道沐老爺子就沒有想過有一天走出故國,到外面看一看?」
聖旨和授貼完全是兩個概念。
本是一個三流世家的嫡系弟子,他自己活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散修,離家的時候一窮二白,毫無根基,可秦烈卻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天賦什麼的,沐耀陽沒有考慮,但是這份不甘屈居人下的心性卻是讓沐耀陽十分欽佩,故爾他才有此一說。
他說著,忽然把頭探了過來,小心翼翼的問道:「秦先生真的不想替秦家光大門楣,在朝中謀一席之地嗎?」
聖旨頒下,不答應也得答應。
沐耀陽微微一怔,旋即恍然大悟,取而代之的滿是讚許的眼神。
秦烈聞言,笑了出來:「沐老爺子是明白人,在下此舉難道老爺子看不出來正是為秦家考慮嗎?」
所謂國士,在趙國無非就是拿俸祿、享重權卻不需理會朝政的護國志士,國士在趙國的地位極高,與一品大元齊頭並進,朝中百官見之,無不以禮相待,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越是如此,沐耀陽就越是打心眼裡佩服秦烈。
他說著,將授貼收回到袖子里,道:「不過有一點老朽和_圖_書還要是實話實說,秦氏一族上元加入六皇子的隊列之爭,奪嫡一事已脫不開干係,以如今秦家的地位,先生難道不打算替秦家再考慮考慮?」
在趙國,三大宗門授封二流世家,門楣壯麗,雖不能說權傾朝野,也是無人敢惹,皇室此舉,其實正是為了日後如若出現國戰的時候,國境中的高手可以全力相助,以佑趙國大好河山。
沐耀陽作愣,旋即發笑:「托秦先生的福,三日前隨吟已率族人親手奪回了沐家莊,如今血盟匪賊已除,上元威脅不在,沐家又可以安之長存了。」
他這般一問,秦烈到是笑了笑,其實剛剛出來的時候,秦烈就已經有感覺,沐耀陽此來另有深意。
沐耀陽眼前一亮:「秦先生早有四處遊歷之心,離開故國?」
可是授貼就可以從權考慮,不想答應也可推辭,算是給高手留盡顏面。
沐耀陽心下暗驚,要說他沒有別的用意,自然是不可能紆尊降貴,但是他之前並沒有表露來意,秦烈卻是有看出來的意思,這說明秦烈雖然一心向道,為人卻是聰慧過人、精明透頂,彷彿什麼事都瞞不過他的法眼。
當然,通常像秦烈這樣的高手很少有人喜歡參与到朝政之中,每每都是閑雲野鶴,不求權名,只求長生,所以除非是皇上看中的人,才會被頒下聖旨招攬,否則皆是以授貼相邀。
秦烈瞧了兩眼,心中已有察覺,不過沒有挑明,反而問道:「這是什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