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學升級

這些都是他的強項,看過了釉面,就要看開片,這是官窯、汝窯等都避不開的坑。
這些不需要多麼努力的學習,只要肯用功,記下來就可以。
所以,他們就採取成型時從器物口沿以下,逐漸加厚胎體。
小心謹慎的重新鑒定了一遍,陳文哲認為,這就是一塊北宋官窯青瓷碎片,真品!
所以,看釉層,他有施釉的大師級技術,而看燒窯水平,他卻是大師之上的水平。
這不是完整器,只是一塊小碎瓷片,通過斷面,很輕易的就可以鑒定真偽。
但是,一些顯著的特徵,他還是知道的。
不要說民間,就算是官方,也是有很多在仿製的。
在這一點上,陳文哲就有點琢磨不定了,因為他沒見過真品官窯器,自然不清楚,真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假品,釉層比較厚,釉光也追求瑩潤,但玻化程度不夠,沒有北宋官窯的光亮度。
所以,只是稍微一看,陳文哲就知道,這不可能是清代官仿。hetubook.com•com
手感、胎泥沒問題,最後就要看釉層。
但是對於瓷片,就沒那麼麻煩了,因為可以看到內胎。
所以,人家要真做到眼前的程度,他也不可能鑒定出來。
有的片紋為白色,就像是玻璃剛打碎出現的紋片。
一件小小的瓷片,還能鑲嵌到項鏈上,能有多大?
兩三厘米直徑的一點小東西,就可以賣到七十萬,你說有沒有人造假?
清代御窯廠官仿的這類器物,如果是完整器,還要仔細鑒定。
所以,清代御窯廠就曾經大批仿製過。
比如釉面是不是板滯,有沒有閃黃?
這也是採取降低溫度,或加入減劑,避免燒成青瓷釉面的浮光,賊光。
果然,稍微查看屬性列表,陳文哲就發現,他的鑒定術已經從基礎一級,升到了專業二級。
所以官窯大多數採用墊餅、墊圈、少數用支釘,支釘很大,支釘斷後,釉面破損處露出白胎。
在這一點上hetubook.com.com,應該沒有人能夠瞞得過他。
其特點是白胎青釉,釉色為天青色。
景鎮有雄厚的物質和工藝技術基礎,它仿燒得官窯青瓷,多為宮廷陳設瓷。
這些鑒定知識,只有等他有空了,才會進行梳理、學習。
看著手中的小瓷片,陳文哲有點感慨。
猛一看釉色也純凈,幾乎有點純的過分,但用放大鏡觀察,會覺得釉面板滯,微微閃黃,有一種沒有燒熟的感覺。
官窯仿品施釉凝厚,釉面整齊,不大用裹足支燒,因為那太複雜,不容易控制。
比如說,你想要一些官窯胎泥,並且提供了一份詳細的成分配比,那麼他們就可以給你生產出來,跟真正官窯胎泥成份一模一樣的胎泥。
現在陳文哲已經算是經驗豐富,所以他立即心念一動,就把這些信息,全部封印在大腦深處。
只是一塊小瓷片,實在也沒有什麼可看的,只有泥胎、施釉、開片、釉層表現和燒制工藝。
要知道,他的做舊https://www•hetubook.com.com水平,可沒法做舊宋元時期的古董。
因為現代有一種工廠,叫胎泥廠,專業生產胎泥,而且你要是提供泥胎配方,他可以給你生產出任何你想要的胎泥。
特別是底部加厚,這樣作可以增加分量。
但器物線條必然改變,失去應有的清秀,器物線條變得僵硬,死氣沉沉。
真品片紋是大片和小片相錯,大片色深,褐黑色,即鐵線,小片黃褐色,顏色很淺,有金絲鐵線的效果。
再就是看手感了,古董商在舊社會,照真品仿製,一絲不苟照樣作,燒出的仿品總和真品不同。
當然,單憑這一點也沒法確定真偽,只能是參考。
真品陳文哲沒見過,但是他卻知道仿品的缺陷。
用一根小棍,往器里插入測量,器里器外的高度,看尺寸上的差異,就會發現底很厚,不協調,這就是手感沉重表現的假象。
要知道,陳文哲可是專業學習過燒窯工藝的,而且絕對是大師級技術,甚至現在經https://m.hetubook.com.com過幾次強化學習,觸類旁通、融會貫通之下,他的燒窯技術,都有點要突破大師級,達到大師之上的趨勢。
而看釉層,真品北宋官窯青瓷,釉面玻化程度好,有漂亮悅目的光亮感。
真品,有裹足支燒,支釘、墊餅支燒,工藝比較複雜,做工很精細,這是仿品達不到的。
也就是在此時,無數信息,再次湧入他的大腦。
還有,燒窯之時是不是有缺陷,造成一種沒有燒熟的感覺?
至於其他朝代,也沒有符合特徵的。
當時稱之為「廠官器」,那就是以仿北宋官窯青瓷為主。
所以,那種在視頻上說,通過分析一件瓷器的成份,來確定是不是古董,那純粹就是忽悠傻子呢!
真品官窯器跟元青花不同,它原料加工精細,控練成熟,顆粒細,陳腐時間長,胎料顆粒緻密,比重大,所以拿到手上感覺比較重,這一代跟元青花恰恰相反。
他知道,仿品釉面開片較少,片紋也較淺。
只要用手摸口沿以下,會感到器壁很https://www.hetubook.com.com厚,不對勁。
一般都是手感上有些輕,這是由於原料加工不精細,陳腐時間短,胎質稀鬆不緻密造成的。
工藝上一絲不苟,十分精美。
先前陳文哲看過,感覺十分漂亮,但是,他也需要再找找看,看看有沒有可能是人工做出來的。
北宋官窯青瓷,由於有很高的藝術性,以高貴的宮廷用瓷的品格,就很受清朝皇帝喜歡。
這是他第一次得到五大名窯器,就算只有一小塊碎瓷片,也足以讓他欣喜。
自學升級,還能得到系統灌輸知識?
少數經過處理形成淺黃色,只有一個色調,出不來金絲鐵線的效果。
「鑒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陳文哲鬆了口氣,這一次,他感覺自己的鑒定水平也有所增長。
看瓷片,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看到釉層的厚薄。
這一點,也很容易鑒定出官窯的真偽。
而看瓷片,就不用那麼麻煩了,稍微注意一點,就可以看出。
官窯器假品,仿者為了加重作品的分量,因為時間短,古瓷手感的分量就作不出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