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這病治得專家都怕了,真正的醫術得從病人身上學習

骨穿結果顯示增生活躍。
另外,患者存在一定的聽力障礙。
這位患者的病情因為延續了兩年多,已經導致身體多處病變,病情也是變得極為複雜。
蔣、史兩位主任醫師盡皆搖頭。
繼續堅持服藥,半個月後久治不愈的疾病竟然好了。從此以後,這個患者逢人就說掛專家號真香。
周燦在那位肥胖女子的診斷中表現極為突出,給出的診斷意見甚至比幾位專家還要更高明。使得這位女家屬對周燦的印象格外深刻。
發生重大疾病時,他們往往面臨賣房賣車看病的結局。
「楊嬋,你給患者做一下體格檢查。」
周燦看完這份檢查單后,第一時間就懷疑患者的淋巴系統有問題了。
「您看再加做一個咽部的腫物檢查可以嗎?」
脾腫大。
心中對周燦的信任度頗高。
「考慮到您女兒有站立不穩,下肢無力等癥狀,需要給她做個肌電圖,查下上下肢周圍神經,聽覺以及上下肢交感神經等。耳喉方面,杜醫生已經開過鼻竇CT檢查,結果提示右側篩竇和雙側上頜竇有炎症。頭部核磁顯示雙上頜竇、篩竇黏膜厚,雙側中耳乳突炎……」
很多掛過特需專家號的患者相信深有體會,找個普通醫生,各種檢查做了個遍,昂貴的藥物吃了一籮筐,病情就是不見好轉。
不必說,在這幾個疑難病例的診斷中,他一敗塗地。
經過一番探索后,他沒有再觸及其它腫物或者有別的新發現。
他從頸側摸向喉部及周圍區域。
讓她足足病了兩年之久。
理論知識很厲害,實際的診斷能力卻差得要命。
那位專家接診后,立刻給患者開了血常規檢查申請。
輕症被治成重症的倒霉患者並不在少數。
女患者的聲音十分嬌柔,中氣明顯不足。
否則,最終是個什麼結果還很難說。
檢查結果為肝細胞輕度濁腫,可見小灶性脂肪變性及散在點灶狀壞死。
患者雙下肢無力,站立不穩,並且伴隨雙足兩側與足底疼痛。
叮囑完,周燦伸手摸向她那纖細的脖子。皮膚很嬌嫩,這樣更有利於周燦感受皮下是否有腫物。
他遇到了正好擅長治療他這種疾病的專家。
就這樣,又過了半年的樣子,患者無緣無故出現雙眼赤紅,視物不清,右側耳朵嗡嗡作響,聽力也是m.hetubook.com.com嚴重下降。鼻塞。
這次,外院專家害怕被打臉,給患者做了一個肝穿,並且送病理檢查。
周燦用一種相當篤定的語氣說道。
反而是窮苦百姓,每個月拿著微薄的工資需要養家糊口,捉襟見肘是常態。實在沒有多餘的錢去買那些並不便宜的商業保險。
以至於吃了一大堆的昂貴無用藥,還做了一大堆不必要的檢查,被那些普通醫生拿著當小白鼠練手,真是太冤了。
剛才摸到的其實是咽部。
緊接著給患者查了血培養與痰培養,估計這位專家仍然懷疑患者是病毒或細菌感染。
回家試著按照醫囑服藥,一個星期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周燦不由感嘆,要是換作一般的家庭,恐怕早就呆在家吃點中藥什麼的,採取保守治療了。
「她的咽喉內應該有瘤子,體積可能不大。我建議進一步查明后,取腫物的組織做一下病理檢查。感覺淋巴瘤的可能很大。」
上級醫生們非常樂意這些年輕醫生好學上進。
它們就像斬不盡的惡草,越斬越多,最後成為災難,把病人的身體徹底擊潰,奪走患者的生命。
十七八歲正是身體抵抗力最強的年紀,身體機能旺盛,活力十足。
「張主任,我女兒這病能治嗎?」
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好轉。可惜好景不長,僅隔了不到十天,患者再次發燒,而且是高燒40度以上,並且出現了咳嗽。
結果提示雙側頸部、腋窩、腹股溝均出現了淋巴結增大。
周燦提出了一個答非所問的要求。
剛開始一看有婦產科的張碧華教授,還有海外名校畢業的博士生,這位媽媽還覺得挺高興。心想總算來對了。
患者在醫院住院治療長達近四個月,病情好轉后出院。
因病返貧不在少數。
只恨當初沒有在生病的第一時間掛那個專家的號。
估計這位專家上次只查了個腹部B超,覺得有一定局限性。
小葉周界板出現輕度破壞。
他繼續接著查看患者在外院做的檢查。
周燦走到女患者身邊,臉色略顯嚴肅。
看到這個結果,周燦心中暗嘆,專家要是離了眾多的高科技醫學檢查儀器,恐怕要被直接打回原始社會的診療水平。
肝門部淋巴結腫大。
感冒分為風寒與風熱。
和*圖*書匯管區輕度擴張,較多淋巴細胞浸潤。
家屬剛才在杜冷那邊診斷的時候,其實也有暗中觀察張主任這邊的情況。
嘿,這個專家沒要求再做其它檢查,經過一番診斷後開出了一盒五毛錢的葯。
那個患者心裏直嘀咕,這個專家靠譜嗎?
查它就肯定也會查ALP,也就是鹼性磷酸酶,達到了141U/L。
風熱就是上火再加上風邪入侵,屬於雙症。
從高燒轉為低燒,直至出院仍是低燒狀態。
再一次給患者做了保肝治療,抗感染治療。
「周醫生的臨床經驗,以及臨床診斷能力好流批!」
沒有太大收穫后,外院專家有些懵圈了,一橫心,給患者申請了腹部CT。
蔣主任對高見說道。
家屬緊急把患者再次送到醫院治療,還是找的那位專家。
「啊……痛,痛……」
「可以的,病不諱醫嘛!周醫生儘管給我女兒做檢查就是。」
真的發生重疾,經過醫保與商業保險的報銷后,自己花不了多少錢。
最多就是治療方面棘手。
外院專家最終給出的診斷意見為慢性肝炎,脂肪肝,膽囊息肉。
女孩的媽媽一看女兒的病情一直沒治愈,現在比起最開始的癥狀反而加重了許多。
而這種疑難病例難就難在找不到真正的病因。一旦查出病因,就相當於找到了疾病的命門,可能一盒幾毛錢的葯就能把病治好。
結果提示患者的肝大,出現了脂肪肝,脾臟也仍然偏大,左側附件區低密度灶。
既然在外院做了這些檢查,杜冷又讓患者做一次骨穿,家屬沒罵娘真是修養太好了。
對於她來說,只要能查出女兒的病因,做再多的檢查都無所謂。
出院后,繼續保肝治療。
這屬於對症治療,醫學上常見。
「蔣主任、史主任,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這期間,患者的發燒一直沒有治好。
很多疑難病例一開始都是以小病痛出現,它們善於偽裝成足以讓患者放鬆警惕的模樣。比如低燒啦,輕微疼痛啦,或者一些身體輕度不適癥狀等等。
這就基本可以鎖定為病毒感染的可能了。
周燦意識到,這個女孩的身體肯定是出現了免疫衰退或者免疫缺陷,才會被一次小小的感冒擊潰身體的防禦體系。
身體感覺明顯好轉。
外院專家對患和_圖_書者給予了保肝、抗病毒治療。
他們在大醫院治療無效后,會認為再到其它醫院治療也是同樣的結果。
如果只是上火,往往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較為常見。
女孩的媽媽本想著去圖雅醫院掛個專家號,誰知專家號非常難搶。
這麼多部位的淋巴結增大,說明很可能是全身性病變。
因為周燦接連在兩個病例中表現不凡,張碧華對他的意見頗為重視。
這個病例太過複雜棘手,以他們的水平真的是望而生畏,根本沒辦法給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
她擔心再找那位專家治療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這次就換了一家醫院。
後來,查出肝門部淋巴結腫大后,外院的專家又讓女孩補查了淋巴結B超。
不是他不想說,而是本事有限,根本沒辦法給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
剛才楊嬋在為病人做體格檢查時,他一直在旁邊看著。
結果是反應性增生,免疫組織化學顯示T、B與組織細胞都出現了增生。
這種事,很多醫生都干過。
經濟好的家庭,愁的從來都不是醫療費花掉多少,只擔心病能不能治好。
說完后,他還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不遠處,已經從熱鬧變得場面冷清的杜冷那桌。
「能讓我摸摸她的頸部嗎?」
「小高,走了。周醫生的實力強,那也是練出來的。我告訴你,給病人診斷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包括鼻竇CT,頭顱核磁等等。
以現代的醫療水平,哪怕是重感冒也不算什麼大事。隨便在路邊的藥店買盒葯,吃了后很快就能痊癒。
其實,越是有錢人,風險意識越強,他們買的各種商業保險都是非常齊全。
他對女患者說道。
於是女孩的媽媽只能再次找那位外院專家。
腹部B超提示膽囊長有息肉。
幾乎所有的疑難病症都有著一個共同特徵,患者在多家醫院治療了仍不見好。
於是這次補做了個CT。
咽輕度充血,左側扁桃體腫大,上面有膿苔,有咽反射存在。
「您先別著急,不管多難的病,只要找到了真正的病因,對症下藥就能藥到病除。我們這麼多專家在這裏,背後更是有著圖雅醫院的雄厚醫學實力。就算今天我們在場的專家查不出病因,也會請求總院的相關專家開展專門會診,盡最大努力治好您的女兒。」
和圖書稍微忍耐一下,我盡量輕點。我想看看腫瘤的大小以及是否周圍還有腫瘤。」
一次再普通不過的小感冒,沒想到為這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兒帶來了巨大災難。
這種情況下,他就算想摸一下患者頸部,也得考慮到男女有別。萬一引起誤會,可就不好了。
誰知那家醫院的醫生查了三天都沒能查出病因。
然後聽人介紹,掛了某個專家的號。
查血Rt后發現淋巴細胞比例升高到了47%,骨髓穿刺沒發現異常,查AST,43U/L。AST也就是穀草轉氨酶。
這個套路與大兵奇志的金盆洗腳城簡直太像了。
家屬誇讚周燦。
肝竇內同樣發現了淋巴細胞浸潤現象。
問題比預想的要更嚴重。
張主任說完后,看向另外兩位專家。
外院的專家並不是吃素的,順著淋巴結腫大這條線索給患者做了腹股溝淋巴結活檢。
所以會選擇聽天由命。
該不會是磚家吧?
周燦點點頭,似乎早有預料。
誰知杜冷給她女兒開了多項檢查,並且科譜了一大通各種疾病的專業醫學知識。
對病灶部位的檢查表述不夠清晰。
果然與周燦預判的一樣,淋巴系統有問題。
「周醫生懷疑她的咽部有腫瘤?」
女患者突然發出痛呼聲。
正好這次聽說馨香婦幼醫院會有大批圖雅醫院的專家前來坐診,於是帶著孩子趕緊過來了。
楊嬋給患者做了體格檢查。
「可以的,可以的。這位周醫生還真是厲害呢,竟然不用任何儀器就能知道我女兒的咽喉內可能存在腫瘤。」
「好的!」
張主任看過所有的檢查資料,並且讓楊嬋對患者做了全面的體格檢查后,給出了進一步的診斷意見。
高見充滿苦澀的對周燦說道。
張主任看向家屬。
這位女患者的一個小感冒治了兩年都沒治好,說出去都讓人難以置信。
周燦接二連三的立功,並且有著重大診斷成果,而他這個帝都醫科大學的高才生,即便在圖雅的大內科規培了近兩年時間,愣是連個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淋巴瘤有的極其隱蔽,非常難以查出。特別是淋巴管瘤,最小的淋巴管可能連1毫米的直徑都不到。即便是核磁共振都不一定能檢查出來。
其實,該做的檢查,杜冷基本上全讓患者做了一遍。
這個患者無疑是幸運的https://m.hetubook.com•com
「謝謝您的信任和理解!」
最終才知道,這位海歸博士就是個銀樣蠟槍頭。
女患者以及她的媽媽,對這位年輕醫生的醫術多了幾分欽佩。
這次,外院專家接診后,說話很委婉。意思就是他從醫幾十年,還沒遇到這麼難纏的疾病。鑒於女孩已經出現了病情惡化,建議家屬去圖雅醫院或其它大醫院看看。
「我摸的時候如果出現疼痛,可以立刻告訴我。」
因為上次治了有一定效果,家屬對那位專家的信任度極高。
女孩的媽媽倒也聽過張碧華的名頭,此刻,她對女兒的病都已經近乎絕望了。
患者在第一家醫院使用了予羅紅霉素抗感染治療,效果非常差勁。
就拿這個女患者來說,專家上次只做了腹部B超,就沒有發現患者有脂肪肝與卵巢病變。
「周醫生,你呢?有什麼好的意見嗎?」
周燦拿過患者的檢查資料仔細查看。
後來又在外院補做了骨髓穿刺、B超檢查。
體溫38度,明顯發燒。脈搏115次/分,血壓110/80mmhg,右側腹股溝可觸及一個質軟淋巴結,可活動。雙眼球結膜輕度充血,瞼結膜無充血及水腫,鞏膜正常,沒有出現黃染。
張主任驚訝的問道。
所以,外院的這位專家建議家屬帶著患者去『霍霍』其它醫院的專家。
那種一開始就是危重症的疾病,雖然可怕,但是因為病灶明顯,反而更容易診斷。
「高醫生可千萬別這麼賣力的誇我,我這人沒別的弱點,就是不經誇。」周燦自嘲式的回應,逗得眾人露出笑容。
CT結果提示左側附件區低密度灶,其實就是卵巢腫瘤或囊腫。
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39mm/第一小時。谷氨酸氨基轉移酶170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137U/L,鹼性磷酸酶更是達到了320U/L……
因為很多家庭都難以負擔過重的醫療費。
這位患者做檢查去了。
可是這個女孩卻在十七歲那年一直病到現在。
張碧華溫和的安慰著這位瀕臨崩潰的媽媽。
考慮到患者是年輕女性,由女醫生為其做體格檢查最好。
這位專家已經展盡平生所學,可是仍然治不好這位女孩的疾病。再治下去,攤上人命,砸招牌那是肯定的。
患者回家后,晚上經常出現發燒,甚至達到38度以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