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姚家父子能稍微勤快點,不要一有錢就拿去喝酒吃肉,何春玲也願意拿出錢來,給家裡弄點小生意做做。
沒想到破破爛爛的省道邊上,居然還有能把三鮮面做的這麼正宗的小飯館!
「咱家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實在沒地方住,要我看,你們還是先去縣裡租個房子住一段時間,等你媽出院了,再想想以後住哪。」
「甜甜,我……」何春玲眼眶瞬間就紅了。
何家一時間拿不出五百塊錢,東拼西湊也只拿出了二百七十塊錢。
不過她被打斷的四根肋骨,還要養一陣子才能徹底痊癒,醫院讓她回家靜養,也是在給何春玲省錢。畢竟住院真的很貴,鄉下老百姓哪裡吃得消一直住在醫院里?
姚才寶並不是冷血自私,不讓病重的姐姐回娘家養病。
胡瓊芳的盒飯店改賣麵條餃子,價格比暖鍋便宜,還不像盒飯那樣容易涼,一時間生意火爆。
這一次,何春玲沒有再讓姚惠芬自己做決定。
姚家父子倒也沒逼的太狠,畢竟快過年了。
姚惠芬和-圖-書
再蠢笨,那也是何春玲的親媽,是這個世界上對她最好的那個人。
但是做成熏魚,賣的價格卻比炸帶魚高。
她家的餃子皮薄餡大,不管是豬肉白菜餡兒的,還是韭菜雞蛋餡兒的,各個都是胖嘟嘟白生生的。
碗筷也洗刷得乾乾淨淨,洗碗還用一口大鍋煮開水燙一會兒。
結果沒想到飯店生意太好了,劈柴燒柴根本來不及,現在店裡都是隔半個月去拉兩車煤回來,做成蜂窩煤,用起來又方便又衛生。
看著四面漏風的泥磚房,何春玲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兩下。
姚惠芬就不是一個能做主的性格!
說罷,父子倆拿了錢,搬走了姚惠芬陪嫁的箱子。
何春玲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
雖然手裡還有從何家摳出來的幾百塊錢,但何春玲半點也不敢放鬆,把親媽安頓好之後,她重新回到了胡瓊芳這邊,開始埋頭打工掙錢。
二舅媽陳曉紅也想跟著做一點熏魚賣。
不像燒柴,弄得到處都是炭灰,還不好收拾。
……
但姚家父子這樣和_圖_書
一副擺爛的樣子,讓她實在不放心把錢交給他們做生意。
胡瓊芳毫無防備,一天之內損失了幾十個意向客戶,晚上,沒等閨女開口,她就主動提出,想做點熏魚放在店裡賣。
更何況,這家店的餃子好吃,面更好吃啊。
比原先約定的三成還多了點。
而且才兩毛錢一碗,雖然碗小了點兒,但他們可以再點一份餃子呀。
姜甜把何春玲拉到了自家後院。
就一眼!不能再多了,再多就忍不住想拿回來了。
就沖這衛生條件,很多愛講究的城裡人,都更喜歡到胡瓊芳店裡來吃飯。
何春玲沒想過帶著媽媽和弟弟住在姥爺家,姚家父子幫她要到錢后,何春玲一口氣拿了一百塊錢給他們。
靠東邊的兩間空出來,擺兩張床,正好可以讓何春玲他們娘三暫時住著。
但眼下,她真的需要這樣一個地方,可以擺得下兩張床,安頓她媽和她弟。
四毛錢買四個包子,幾口就吃完了,這麼大一碗雜燴燜肉面,要是不夠吃,還可以多加一毛錢的手https://m.hetubook.com.com擀麵,這大冷天的,吃完之後,渾身暖洋洋的,別提多舒坦了。
湯底鮮美,河蝦新鮮,就連熏魚都是拿白糖腌過的,處理得一點也沒有腥味。麵條上面的筍絲也是提前拿高湯浸泡著的,非常入味。
胃口大的,就直奔雜燴燜肉面去了,這個有肉有菜,分量還不小,一碗面雖然要四毛錢,但總比吃包子管飽,省城拳頭大的肉包子,也要一毛錢一個呢。
何春生受傷不太嚴重,早就好了,搬過來之後,姜誠倒是多了一個上下學的同伴——何春生也在鎮上的中心小學上學。
姚舅舅也勸她把錢收好。
沒想到這一次,姚老漢和姚才寶卻沒要她這個錢。
雪菜肉絲麵,勁道的手擀麵上面,蓋了厚厚的一層雪菜炒肉絲,酸香開胃,那小味兒,搞得原本有些暈車的乘客們,也忍不住胃口大開。
如果姥爺和舅舅能像姜甜的姥爺和舅舅那樣就好了。
不過,真正會吃的城裡人,還是點了這家的招牌三鮮面。
本地家養的鰱魚,可比凍帶https://www.hetubook.com.com魚還便宜。
她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姜甜一家人才好。
現在父子倆住的還是姚老漢夫妻結婚時候蓋的兩間泥磚房。
「你媽看病還不知道要花掉多少錢呢,這錢你拿回去吧。」姚老漢依依不捨地看了那十張大團結一眼。
這裏外里一算,利潤可不比賣炸帶魚低啊。
「要是願意回村裡,也得留點錢,到時候請村裡的幹部們吃個飯,給幾包煙,讓村裡給你弄塊地蓋房子。」
臨近春節,省道上的車越來越多。
只是……咳!自從老婆跟他離婚之後,父子倆生活沒個成算,欠了不少外債,前年就把家裡給他結婚蓋的三間大瓦房給賣了。
本地盛產各種河鮮,三鮮面可以說是每個麵館都必備的招牌了,老饕們只需聞一聞湯底,就知道這家的三鮮面做的好不好。
蜂窩煤不佔地方,姜甜跟胡瓊芳把後院的雜物和蜂窩煤都挪到了西邊那間屋子裡。
還躺在醫院的姚惠芬,就這樣「被離婚」了。
一間住人,一間做吃飯待客的堂屋,連廚房都是在外面用石棉瓦搭m.hetubook•com.com出來的,根本騰不出地方給姚惠芬母子三個住下。
上一次就是因為何春玲讓她自己做主,她選擇留在何家,才差點被何志勇給打死的。
不少會吃的乘客,吃完三鮮面,還想找胡瓊芳買一點熏魚。
胡瓊芳的三鮮面,按照女兒姜甜的指導,湯底是拿大骨頭和整隻的老母雞熬出來的。
她不知道的是,在省道那邊,有個驚喜正在等待著她。
姚惠芬終於出院了。
當時蓋房子的時候,後院這三間,原本打算做柴房和雜物間的。
如果不是有他們在背後給自己撐腰,她根本沒有勇氣帶著她媽和她弟,離開那個可怕的家庭。
「春玲,你過來看看,我跟我媽把後院這兩間屋子收拾出來了,等阿姨和你弟出院了,你要不嫌棄,就先在這裏住下吧。」
熬湯剩下的老母雞,撈出來,拆掉骨架,把雞皮和雞肉拿去做雜燴燜肉面的澆頭,一點也不會浪費。
臨走的時候,父子倆撂下話,說等明年夏糧收上來的時候,他們再來拿剩下的二百三,何家要是不給,那就別怪他們自己動手搬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