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濟,說句不好聽的,爸媽都不管,孩子自己暑假去找個飯店刷盤子,兩個月也能掙到學費錢了。
但姚愛民也沒有辦法,學生們自己家裡沒條件繼續供他們復讀,姚愛民自己的工資還經常發不出來呢,哪有那麼多錢去資助那些落榜的孩子們?
老爺子看她實在不願意,只能搖搖頭算了。
姜甜要回學校上學,最開心的莫過於何老爺子夫婦了。
別的轉學生可沒有這個待遇。
鎮中這種鄉鎮中學,她都是不折不扣的學渣。要是到了縣中,豈不是要墊底?
這麼一想,怪不得姜甜會用何向軍的名字給職校命名。
這一查,他老人家算是徹底放心了。
草甸中學每年將近兩百個考生,能順利考上高中和中專的,只有五十多人,就這四分之一的錄取率,已經是附近鄉鎮中學里非常厲害的了,不知道花了姚愛民多少心思。
錢,以後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賺。
當然了,主要還是因為姜甜和韓季和-圖-書松都不是普通學生。
以至於倆人來學校報名的時候,校長姚愛民還親自「接見」了這兩個轉學生。
姜誠小學畢業后,為了方便上下學,沒有選擇去原先鎮上的中學讀書,而是轉學到了離家更近的草甸中學。這次姜甜要重新回學校念書,胡瓊芳乾脆找了點關係,把姐弟倆都安排在了一塊。
不過,姜甜為了不給這幾個叔叔惹麻煩,送東西的時候,留的都是「何田田」這個名字,姚愛民也是因為有丈母娘這層關係,才知道「何田田」居然就是姜甜!
再說了,她又沒想考全年級第一,就混個畢業證,成績差點好像也沒啥好丟人的。
到時候,他們每個月工資都是姜甜簽字發下來的,還怕這些人不還錢?
難道要和她一樣從初二開始讀?
原來,姜甜不但是本地人,而且還是救人犧牲的烈士何向軍的女兒,雖然是何向軍的父母替兒子過繼的,但聽說姜甜過繼到何家后,不hetubook.com.com但跟何家二老相處得很好,何向軍的兩個姐姐也很喜歡她。
這個年代好像還沒有助學貸款這一說,但姜甜這個土豪她不差錢啊,反正她招收培養這些學生,主要也是為了給自己家的產業儲備人才,先借錢給這些學生們上學,等到他們畢業了,急著還錢,就只能到她家名下的產業去應聘了。
胡瓊芳冷哼了一聲。
有的是家裡說好了親事,要退學回家嫁人的。
自從兒子犧牲后,何家二老哪怕在村裡被人擠兌欺負了,也沒有找兒子以前的戰友幫忙,可這一次,何老爺子卻主動問姜甜,想不要去縣城上學。
姜甜這個粗神經,壓根就沒想到人家回學校上學是因為自己,因為她更擔心另一件事——
成功收穫了親姐姐的九陰白骨爪。
一個打心底里尊敬烈士、紀念烈士的孩子,能壞到哪裡去?
考不上高中,能去正規的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手藝,那也總比回村種地好得多。
和_圖_書
姜甜正在家裡跟萬惡的幾何圖死磕的時候,就聽到了一個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消息:
韓季松也決定繼續回學校上學了!
看樣子,只要姜甜點一點頭,老爺子就算是拼著這張老臉不要,也要想辦法把孫女給弄到縣城中學去。
中考落榜之後,只能拿著一張初中畢業證,去社會上混飯吃。
她當然知道韓季松為啥突然又要回學校上學了,但她為什麼要告訴女兒?
對愛情的患得患失,最終讓韓季松放下了對賺錢的渴望。
而且,最重要的是,「向軍職校」雖然不大,但收費也不高啊,一學期五十塊錢的學費,哪怕是農村,咬咬牙,賣幾袋糧食也就湊齊了。
嚇得姜甜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更何況,當時來學校招生的時候,姜甜還特別說明了,如果家庭實在困難,還可以申請助學金,或者向學校申請助學借款。
因為招生條件特別誘人,姚愛民不太敢相信,還偷偷托關係查了姜甜的背景。
姜甜就和-圖-書不用說了,姚愛民去年還跟這丫頭打過交道。只不過,當時姜甜是以「向軍職校」招生辦主任的身份,到他們草甸中學來招生的。
姚愛民也很痛心。
不過,老兩口還是非常開心地給孫女準備了新書包、各種新文具,還特意關門歇業半天,陪姜甜去學校報名。
而且他現在暫時也不缺錢。
像韓季松和姜甜這樣,都輟學好幾年,還要回來繼續上學的,校長還真是頭一回見。
初三也不太可能。
可喜歡的女孩子,這輩子可能就遇到這麼一個了。
不過,姜誠的話,倒是讓姜甜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裏面有很多孩子,因為發育得晚,學習方面開竅也比其他學生遲一些。可就是因為遲了一步,這些懵懂的孩子,並不知道,他們錯過了改變命運最關鍵、也是最快的一次機會。
到時候自己是個學渣的真相,就瞞不住了。
韓季松比她還大點,肯定不會從初一開始讀吧?
怎麼辦?她突然又不想去上學了……m•hetubook.com•com
「怕啥?我聽說韓大哥已經輟學好幾年了,說不定基礎比你還差呢。」姜誠毫不客氣地吐槽道。
姜甜的出現,簡直就是給姚校長送來了一根救命稻草!
再說了,在她手底下幹活,還是她親自培養出來的「儲備幹部」,要是賺的錢,連助學借款都還不起,那姜甜也不用在336省道這一片混了。
這年頭,中考落榜,上不了高中和中專的農村考生,實在是太多了。
那完蛋了!
可每年還是有四分之三的落榜生,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他們繼續復讀,只能回家種地,或者去學手藝、打工、嫁人生子……
順帶著把韓季松也給塞了進去。
八十年代鄉鎮中學輟學的依然很多,有的是家裡窮,讀不下去了。
姚愛民的丈母娘也是縣政府大院的,聽說何向軍那幾個戰友,經常收到姜甜託人送去的土特產,那傢伙!嘚瑟的恨不得整個大院都知道了。
就連何向軍當年的戰友,轉業到縣裡上班的那幾個,現在都跟何家走動得很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