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重生回到私奔前,踹掉渣男做軍嫂
第441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

於是,何家跟胡家,就跟村裡一些關係比較好、為人也老實本分的人家說好了,讓他們拿出家裡的地,種上店裡常用的瓜果蔬菜。
大家一致認為,這次的寒潮大降溫,絕對低於零下12度!
好多工友,前一天還穿著無袖背心,一早起來,就哆哆嗦嗦地穿上了棉衣。
更讓鄉親們激動的是,何家跟胡家不但從村裡招人去幹活,還跟好多人家,都訂好了園子里的蔬菜。
誰知道,這一接,就收不住了。
這簡直就是危言聳聽!
不過依舊是氣象台挨了罵。
「中午和晚上,每人兩個雜糧大饅頭,一碗燉菜。」
領導頓時嘴角抽搐了兩下。
一場寒潮,裹挾著暴雪,短短兩天時間,就把本省的土著們給凍麻了。
誰知一夜之間,風雲突變!
結果沒想到,前一天他們還在工地上,熱火朝天的施工,一夜過去,天都變了!
幸虧當時大隊部讓他們上掃盲班的時候,他們都去了,不然這會兒,當著胡瓊芳這個晚輩的面,和圖書居然連字兒都不會寫,那不是丟臉丟大發了?
他們村甚至有好幾家的狗子,平時半夜都是睡在外頭的,昨晚突然降溫,狗子扒拉門的時候,扒拉不開,居然凍死了。
一個個緊張兮兮地拿著從娃娃們手裡借來的本子和鉛筆,一筆一劃地記下了自家種菜的時間。
路上的積雪,從只有腳踝高,漸漸積到了小腿肚那麼高。
村裡人罵罵咧咧了好兩天,可這場來的蹊蹺的雪,卻越下越大,簡直沒有要停的跡象。
一開始聽到天氣預報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氣象台怕是瘋了。
就這樣,胡瓊芳接到了她重生后的第一筆「公家訂單」。
1974年的冬天,氣候格外的詭異。
他們也是小本生意,不可能給工友們做大魚大肉,現在這個情況,就算想買肉也買不到了。
家人們誰懂啊?他們這裏,不南不北,不東不西的,往年冬天最低溫度也只有零下幾度,今年冬天居然一下子速降到了零下12度!和-圖-書
所有還沒來得及回家的修路工人,都被困在了省道邊的工棚里。
「燉菜?加肉嗎?」
第一天的時候,他們還能堅持上工。
這下子,沒人敢說氣象台瘋了。
不會出現大伙兒地里的瓜果蔬菜一下子全部成熟,全都急等著要賣。
就在這時,胡瓊芳帶著家裡人,給工友們「送溫暖」來了。
實在是太冷了!
胡瓊芳在村裡,大張旗鼓的招人給她種菜,村裡那些選上的還好,沒選上的,一個個巴不得看到胡瓊芳這盒飯生意掙不到錢。
這場大雪,波及的並不只是他們雙峰鎮這一段路,其他路段的領導一看,雙峰鎮這邊都吃上熱乎飯了,他們居然還餓著,那怎麼行?
前面半個月,天天都是大晴天,溫度也高,大伙兒都覺得是老天爺賞臉,讓他們能抓緊時間搶工期,爭取讓336省道能提前竣工開通。
「算了,一頓飯給你批十斤肉,你們給切小點,多熬點豬油出來,讓他們嘗個肉味兒就行了。」
https://m•hetubook•com.com果沒想到,1974年冬天的這場特大暴雪,整整下了四天三夜!
關係到自己家賺錢的大事,村裡人可不敢再小瞧胡瓊芳這個年輕媳婦。
這幾家店每天都要用不少瓜果蔬菜,這麼多蔬菜,靠自己種肯定來不及,家裡也沒那麼多地呀。
可憐哦~二百多號人,一頓飯就給十斤肉,稍微切大點,人均都分不到一片肉。
一開始連續晴熱了二十多天,好多人家房前屋后的梨樹、杏樹都開了花,估計是溫度太高,果樹也誤以為春天來了。
雪越下越大,兩家人都忙瘋了。
兩天後,積雪已經越過膝蓋了。
好多年紀大了、牙口不好的老人,根本就不能吃,怕一口下去,嘴裏剩下那幾顆牙也保不住了。
只能用店裡的紅薯,煮了幾大桶熱乎乎的紅薯稀飯,還有加了豬油和鹽的青菜蛋花湯,送過來,給他們把雜糧饅頭泡軟了吃。
再加上有工友因為極寒天氣已經開始生病了,領導找到胡瓊芳,想讓他們給工和*圖*書地送飯。
到了第二天,雪越下越大,手伸出去,握著鐵鍬木柄的時候,感覺手心都和木柄凍在一起了。
到時候答應別人收的菜,沒錢來收,村裡這些跟著她種菜的,豈不是要恨死她了?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附近幾個鄉鎮標段的「段長」們,都跑到胡瓊芳這裏來「訂餐」了。
本來按照往年的規律,本省除了少數山區之外,其他平原地區,就沒有下過特別大的暴雪,最多兩三天就停了唄。
在老百姓眼裡已經成災的特大暴雪,對於在省道邊上開店賣盒飯的胡家跟何家來說,卻是一場潑天的富貴!
這時候的336省道工程,是分段施工的。為了趕進度,省里把已經規劃設計好的省道,劃分成無數段,按照「就近原則」,每個標段安排幾個負責人,修路的工人,就從附近鄉鎮抽調。
到時候店裡用不完,他們也賣不掉,豈不是浪費?
胡瓊芳還召集這些人家,給大伙兒開了個小會,讓各家種菜的時間錯開了,這樣這家的和-圖-書菜收完了,那家正好接上。
結果沒想到,可能是好人真的有好報,一場特大暴雪,讓胡瓊芳提前找村裡人種的這些菜,一下子成了搶手貨!
不單單是他們忙瘋了,還在省道上趕工期的工人們也忙瘋了。
「不加!」
什麼小青菜、大白菜、蘿蔔、瓠子、長豆角、辣椒、茄子、蔥姜蒜之類的。
擔心這樣下去會出人命,工地上的領導立刻緊急叫停,讓他們先停工,回工棚歇兩天。
他們省,自古以來就沒有冬天低於零下十度的。
送了兩三次,工地上的領導也過意不去了。
正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
結果第二天寒潮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凍成了狗。
工地確實管飯,但每頓飯每人兩個雜糧大饅頭,蒸熟了送到工棚的時候,就已經凍得邦邦硬了。
「每天三頓飯,早上就送紅薯稀飯或者雜糧粥,外加每人一個雜糧饅頭。」
胡瓊芳想了想,只能切成肉末,拿來熬個豆腐白菜啥的,好歹也算是一道肉菜。
但很快,單薄的棉衣也不夠用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