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胡就這樣帶著那些忠於自己、忠於竇德建的部下回到竇德建處。
別的不說,竇德建大軍的布防、幾座重要城市的守備布局、竇德建軍隊的補給路線,林林總總,但凡王小胡說出去一樣,都能讓竇德建和他的軍隊受到重創。
東方明既給出理由,無論眾人覺得是否荒唐,也只能接受了。
況且,王小胡前頭還有個前車之鑒,曹湛。
王小胡「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高喊:「屬下有負將軍所託,不戰而降,不配得將軍之垂憐。」
將士們群情激昂,似乎恨不得立刻就能去把王小胡命取了。
若只是單單純純地因為技不如人敗在東方明手下,並不是什麼特別令人不可接受的事情。畢竟竇德建本人都曾經十分誠懇地說過,東方明此人實力深不可測,絕非常人能比。
王小胡決定回到竇德建身邊的決心有多堅定,其他將領對王小胡選擇主動投降的行為就有多憎恨。
消息傳回竇德建軍營的時候,m.hetubook.com.com全軍上下一片嘩然。
這也不怪將士們。他們很難毫無芥蒂地再次接納王小胡回到群體中。
仔細一想,這倒確實是東方明一貫的做事風格。每當別人覺得照常理他應該這麼做的時候,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技不如人和主動認輸,那不是一個概念。
王小胡面對其他將領的指責尚能鎮定自若。
說著,王小胡抬頭,竇德建再看清他面容已經滿面淚水。
竇德建一力壓下軍中將士們對王小胡的非議,道:「王小胡選擇主動投降,有他自己的考量。我相信他的為人,他絕對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事。」
竇德建在自己軍中的號召力是很強的,不然也不可能聚集到三十萬大軍。
崔寧沒有想到,真正的原因居然是這樣的。東方明居然對素未謀面的敵軍首領產生結交之情。
真正引起竇德建手下極大爭議的是,王小胡是主動投降的。
這才引起了東方明極大的和*圖*書好奇心,想要結交竇德建。也算是東方明大度地放王小胡離開的契機。
竇德建下令軍中士兵們不可妄議和誹謗王小胡。
這在長安以北算是最強大的幾股勢力之一。
王小胡既然能主動投降,誰知道他會不會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向東方明出賣竇德建的機密。
一個曾經主動選擇背叛的人,又重新回到身邊。沒有人會覺得欣慰,反而會猜疑這人是否是別有用心。
東方明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則。如果對手有取死之道,東方明不會手下留情;相反,如果對手命不該絕,東方明也不吝於放下武器和解。
如果王小胡真的這麼恬不知恥,竇德建豈不要在與東方明對抗中落了下乘。
不斷地有人到竇德建面前請命出戰,要抹殺背叛竇德建的王小胡。
既不因自己的選擇羞愧,也不為那些難聽的話惱怒。王小胡就是不卑不吭地站在竇德建的營外,坦然地接受將士們的質疑。
王小胡感念東方明願意放和圖書他回竇德建身邊,他看得出來東方明對他的欣賞之情。因此,他才更佩服東方明的為人。
但是王小胡率人返營的消息傳回來之後,將士們就按捺不住了。
王小胡選擇回歸的決定,也並不會讓將士們覺得怒火平息。他們反而更加怒火難平。
王小胡越接近竇德建大營,將士們就越是摩拳擦掌,想著等王小胡回來給他一頓胖揍。竇德建不讓他們出去找王小胡,王小胡「自投羅網」,可就不能怪他們不手下留情了吧?
可其他那些追隨竇德建的將領,對竇德建的忠誠也絲毫不會遜色于王小胡。
許許多多百姓過得苦不堪言,他們怪天怪地怪朝廷,就是沒說過一句「竇德建喪盡天良」。
那麼,王小胡在河北這片地界上想要通行無忌還是不難的。畢竟他是竇德建手下深受信任的一員大將。
說得難聽點,竇德建其實就是反賊。雖然說出來不好聽,但竇德建在河北境內的民望卻出乎意料的好。
如此一來,或https://www•hetubook•com•com許是因為罵聲得不到回應覺得沒意思,也或許是因為王小胡坦然的態度引起了一些人的好感。罵聲漸漸地平息下來,竇德建的帳內也終於傳出聲來讓王小胡進去。
竇德建一直深深信任王小胡的能力。因此竇德建許多重要的事情和決定,都有王小胡的參与。所以王小胡手中掌握了許多竇德建大軍的機密。
種種非議刁難,都是王小胡在回營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的。因此,他在去見到竇德建之前,面對昔日戰友們的指責、唾罵一直都很鎮定。
不過,東方明沒想到自己的這番話,竟不知通過什麼方法傳到王小胡耳朵里。
尤其是那些十足忠誠于竇德建的親信,反應尤為激烈。
凡東方明沿途遇到的百姓,提到竇德建都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好。
因此,王小胡回到大營的那天,迎接他的不是歡呼和擁抱,而是昔日同僚質疑和仇視的目光。
而東方明既無意強留王小胡。
東方明可沒有真把自己當成朝廷的狗,能和圖書交一個朋友,為什麼要為了朝廷去結一個仇人呢?
許多將士都覺得,王小胡已有反心,不再忠誠于竇德建。他們都憤慨激昂地唾罵王小胡不戰而屈人之兵。
王小胡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日後若在戰場上碰到東方明,定要投桃報李,還東方明今日恩情。
王小胡因為忠誠竇德建,所以明知追隨東方明極大可能會有更好的未來,還是選擇了回到竇德建的手下。
不僅如此,竇德建還嚴禁軍中將士們不許私下尋仇王小胡。
竇德建一方面堅定不移地信任王小胡的人品,不會做出出賣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考慮到,不管王小胡出於什麼原因投降,現在也算是另投他主。為了王小胡的新主子不猜疑王小胡的忠心,藉此為難他。
王小胡不在眼前,竇德建又不許將士們私下出營。所以將士們都還能壓得住怒火。
愛才之心,可窺一斑。
比王小胡早到竇德建軍營的,是王小胡戰敗於東方明手下的消息。
一見竇德建,竇德建尚未來得及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