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朕想打死你個敗家玩意

「哦,行吧,那本王就等一會,你不必通報了。」
「哦,那你不去歇著,跑來此處作甚?」
「站住,混賬玩意,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膽敢映射朕,來人,將這個孽障拿下,給朕拖出去杖責二十。」
屠滅小部落十余個,中型部落兩個,打殘大部落一個,現在遼東諸部可謂是畏之如虎,各方面的走關係買路子,想要朝廷將其治罪。
方法是有,但是自己這麼提出來,貌似有點冒失,羽翼未豐的時候,在皇帝面前浪,有可能被他立為靶子,再說也不符合自己現在的人設。
看著阮東來遠去的背影,還沒喘口氣,夏守忠就出來傳話了。
遼東歸化,此長彼消,蒙元餘孽必定形勢大亂,對大周可是最大的利好,可能會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奇效。」
「孽畜,朕想打死你個敗家玩意,你才剛過十二歲,就沉迷於女色,究竟是哪個女史,值得你用這麼重要的機會換取。」
「兒臣遵旨,一定嚴格遵照父皇教誨,做人做事講究誠信,一定遵照祖宗家法,還有,就是對今天的事情守口如瓶。
故而兒臣斗膽向父皇討個便宜。」
不如變成大周的國土,遼人變成了大周子民,這樣我們可以更好的保護他們,也能享受我大周的安康生活。
「遵命。」
「既如此,你看看事情原委,再與朕說說如何解決。」
走,先去長樂宮給母后請安。」
「德王殿下,皇上宣您覲見。」
「王爺金安。」
「阮侍郎是朝中肱骨之臣,何需多禮,快快請起,本王還有事覲見父皇,阮侍郎自便即可。」
看來只有用嘲諷的那招,太上皇管用,皇帝應該也管用吧,退下是不可能退下的。
「兒臣遵旨,今日兒臣妄自揣測,若是皇爺爺和太妃奶奶將她賜給父皇為妃,母后雖然貴為皇后,但是跟父皇齊眉並舉、鸞瑟和鳴。
看到如今自己這麼混賬,苦口婆心勸自己的時候,恐怕都在偷笑吧。
就知道你對這個感興趣,曹龍象把在御花園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慶隆帝聽完之後,沉吟了半天,拿起奏摺扔給他。
恰出門,就與曹龍象一行人,碰個正著。
「哦,那給朕說說,你是如何回答的。」
「你就只有這個想法,沒有別的念頭嗎?」
「好像是榮國府進獻的賈元春。」
好吧,真是夠賊的。
免得你抱怨朕不講誠信,這個就賞賜與你吧,你要好生使用,不可隨意胡亂造次,否則,朕賞得,也收得。」
慶隆帝揮揮手不再說話,看著曹龍象www.hetubook•com.com恭敬的退出大殿,又返身坐回御案,看起了奏摺,再看到參奏郭廷英的奏疏。
一個女史領命而出。
「多謝父皇厚賜,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期待,錢先生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兒臣一定出去多看多聽,替父皇體察民情。」
出宮居住那是不可能的,要不過你已經是束髮之年,出入宮禁倒也無妨,不過只能是在完成課業之後,才可出宮。
「遵旨,那兒臣告退了。」
「夏守忠,宣首輔夏炎及其他內閣大臣前來見朕。」
從年後,郭廷英發動三次北狩,打著要給慶隆帝進獻遼東三寶的名義,對那裡的部落進行了無差別的襲擊。
那兒臣就告退了。」
曹龍象看了一眼來喜。
曹龍象行了一個大禮。
「兒臣已經十二歲了,希望能得到父皇的允准,可以自由出入宮禁,兒臣跟母后提過,母后說此事需要父皇答應才行。
「那個,那個,兒臣聽說這個賈元春才學出眾,攏在身邊,也能幫兒臣完成一些課業,而且長相也還行,給兒臣當個女史也不算辱沒了她。
皇后這邊雖說沒有六宮權柄,但是宮中的事在她眼中,自然也是沒有秘密可言,這才多大會,曹龍象的壯舉就被她知道了。
若真如此,法子還要變一變呢,現在倒是放心了。
見到曹龍象,趕緊上來行禮。
「哼,量戴權這個老貨不敢跟爺耍花腔。
「父皇,兒臣不懂這些國家大事,還是問大皇兄、二皇兄他們,可能會好一些。」
出了東暖閣的曹龍象,一臉的輕鬆,完全沒有剛才的誠惶誠恐,慶隆帝的反應都在預料之內,金牌在手裡掂了掂。
從古到今我中原大敵,皆來自北方,若任其成事,北方邊軍必定更加的吃力,此後我大周北部疆土將永無寧日。
慶隆帝聽著曹龍象的話,心裏完全不是那個味道,不禁勃然大怒。
「父皇,您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兒臣現在就出宮居住啊?」
這個混賬,應該想不到這一層吧。
說罷,看向一邊的起居舍人。
只是可惜了這麼一個機會,當年自己要是有機會,恐怕就不會是如今的兒皇帝了吧,但是突然想到了什麼。
曹龍象聽到慶隆帝叫自己龍象兒,嗯,看來自己剛才說的那些,皇帝是滿意的,這法子華夏歷史上比比皆是,這個世界應該也有吧。
「什麼請求,可是壽宴上說的那個要求,孽障,還不快快說來。」
垂下頭,嘆了一口氣。
最不濟,也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將他調離此處。
「老夏,父皇這會有空嗎?」
說罷,就打開奏摺仔細端詳,這個郭廷英真是能搞事情,居然被幾方人馬同時參奏,有大內龍城衛、遼東監察御史、駐軍御史監軍、遼東巡撫等都有摺子上奏。
曹龍象抓了抓腦袋,稍一運功,臉色緋紅。
「你想出宮,就出去嘛,朕又沒有攔著你,就為此事,值當來求朕。」
「哦,所為何事啊?」
「回父皇的話,皇爺爺有些累了,所以就打發兒臣出來了。」
皇后這邊應該還能落下一個人情,雖說皇后將自己養大,碰到自己闖禍的時候,也會出面告求,但是從來不會真的因為課業處罰自己。
慶隆帝這會心裏有點無法形容,這個混賬換一個女人,居然是要幫他做功課,不禁啞然失笑,就說也沒有這麼陰沉的心思,小小年紀就懂韜光養晦。
在曹龍象看來,雖然做的有些酷烈,但是能有效的壓制遼東,給北方元蒙遺族以震懾,不算是什麼壞事。
「父皇,那剛才說的獎勵,是不是可以…」
外面的龍禁衛推開門就要進來。
「回王爺的話,皇上正著召見兵部阮侍郎,此時可能沒空見您。」
說著,返回御案,從上面拿起一個金牌,遞給曹龍象。
「微臣見過王爺。」
真牛逼,這哥們是捅了馬蜂窩了,龍城衛最為客觀,只是如實彙報了鎮遠侯郭廷英的所作所為,這貨也真夠爺們的。
「起來吧,這會倒是知禮,不是陪你皇爺爺逛御花園嘛,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但說無妨。」
「龍象兒,你是怎麼想到這些的?」
說吧,怯生生的看著慶隆帝。
帶著一行人,去了東暖閣,這次可沒有御輦坐,只能腿著。
據兒臣所知,對於遼東諸部我大周向來施恩居多,分封土王,讓其劃地而治,但是終究不是我大周的國土,近年來部落兼并時而有之。
「謝了,老夏,本王記下你的好了。」
「說了是不是可以不打,還答應兒臣的請求?」
慶隆帝聽著曹龍象噼里啪啦的說了一通,是越聽越驚訝,越聽越欣喜,欣喜之後又有一絲愁緒湧上心頭。
這種忙乎的節奏,不累死才怪。
進了殿內,慶隆帝正在御案之前,批閱奏章。
「少在這羅里吧嗦詛咒爺,銀子到手了沒有。」
「兒臣遵旨,若真有違矩之事,願聽父皇責罰。」
第一步的目標完美達成,從賀壽那一刻開始,就開始算計,不但拿下了賈元春,而且能自由出入宮禁,這對和_圖_書自己來說,可太重要了。
「去,叫德王來陪本宮晚膳。」
慶隆帝神色稍稍輕鬆了一些,但還是追問了一句。
老大老二兩個憨貨,現在被皇帝撩撥的互相對峙,自己沒有必要趟這道渾水,可是現在這架勢,不說估計是不行的,瞎幾把說唄,好聽話誰不會說。
「兒臣遵旨,兒臣向皇爺爺請求,將甄太妃的一個女史賜給兒臣。」
此刻端著茶杯在喝著茶,一臉的凝重,女人的心思肯定深一些,尤其是她這樣的宮斗好手,身後的女史捶著背,還有女史蹲在一邊揉著腿。
曹龍象故作傲嬌模樣。
還有,等你正式出宮開府之時,這金牌是交回來的。」
無非是想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廢物,畢竟其他現存的皇子可都是她親生的,看似慈母,其中算計,呵呵,自己倒是如了她的願了。
故而兒臣以為,鎮遠侯此舉雖有不妥,但對挾制遼東趨勢是有好處的,不若罰俸即可,令其遷鎮興龍府,並著其世子進京讀書。
「已經拿到了,5000兩紋銀一分不少。」
另外一定要重賞土王,著其遷居京城,遼東推行改土歸流,建立州府官治,移風易俗,興文化教育,推行農耕,摒棄漁獵。
曹龍象趕緊彎腰雙手接過令牌,一邊打量著到手的金牌,這是好東西啊,一面寫著如朕親臨,另外一面寫著一個令字。
「去吧,你三位皇兄都出宮去了,你母后今日多有勞累,莫要淘氣,惹她不開心。
壞就壞在他無差別的攻擊,可能會給遼東增加變數,高壓策略只能圖一時之能,非長治久安的路子,這是歷史的答案。
至於其他幾位的奏章,就有些主觀了,什麼遼東浮屍千里,民怨沸天,不殺不足以昭日月,不足以平民憤。
「哪那麼多廢話,朕讓你看,你就看,若不然,你就不要出宮了。」
這個混賬,倒有幾分急智,不枉自己天天的鞭策他。
兒臣妄自揣測,如有朝一日遼東一統,若是再與元蒙後裔沆瀣一氣,必勢大不能制,恐將成為我大周的心腹大患。
「嗯,講的不錯,不過這些話可不能對外宣言。」
這老貨速度夠快的。
慶隆帝看著有點拘謹和嚴肅的曹龍象,哈哈一笑。
「遵旨。」
要真是讓他們如願,自己肯定會有些難受,被這個混賬這麼一鬧,倒也不是什麼壞事啊,等於是幫了自己的一個忙啊。
說好了,朕有賞,說不好,兩罪並罰,打你一個腚開花。」
「老奴遵旨。」
「王爺,皇上有些心情不好。」
「父皇,兒臣不敢說和*圖*書。」
別的兒臣也不知道了,只有這些,恭請父皇聖訓。」
只見他隨手接過奏摺,一臉微笑,好似期待曹龍象的想法。
「啊,還要朝會啊,父皇,兒臣尚小,能不能不去?」
「謹遵王爺鈞令,微臣告辭。」
兒臣以前沒有辦法,但是現在既然有機會,那就能幫母后一次是一次,把那個賈元春要過來,這樣就可以不給母后添麻煩了。」
「父皇,兒臣不敢映射父皇,皇爺爺說的讓兒臣成為一個這樣的人,皇爺爺還答應了我的請求了呢。」
「說你混賬,還真是混賬,祖宗家法豈是你說變就變的,朕看你的皮又癢了吧,莫不是挨上幾板子才能清醒。
慶隆帝瞥了他一眼,表情嚴厲。
來喜看著曹龍象喜笑盈盈的模樣。
「嗯?」
而我大周也能少些禍端,都為大周子民,鎮遠侯之流以後就不能肆無忌憚,從長遠看,這也是為他們著想,有利無害。
心中不禁想起剛才曹龍象說的話,倒也不是不能這麼干,只是這個動作有點大,要是分開實施才行,說不定能見奇效。
「父皇,兒臣倒是有點想法,但是不知道當不當說,畢竟兒臣不懂什麼軍國大事,僅憑著幾份奏疏,妄自給出處置意見,恐怕會有所不妥。」
隆慶帝真裝逼,哪次被咸寧帝叫過去,他哪次不叫自己過來詢問一番,今天自己主動來了,還裝著矜持,不要個碧蓮。
「爺,剛才可嚇死奴婢了,真以為皇爺要下重手了呢,差一點就去求見太上皇了,幸虧爺您安然無恙,要不然奴婢都不知道怎麼活了。」
算了,先處理正事要緊,自己的兒子,自己拿捏不住嗎?
合上奏摺,行了一禮,恭敬的將奏摺奉還給慶隆帝,抬眼瞟著他的表情。
慶隆帝眼神複雜的看了曹龍象一眼,這個賈元春自己是知道的,也大致能揣測出自己的好父皇,和甄太妃的某種想法。
別的真沒有了,兒臣句句屬實。」
沒事的話,你就退下吧。」
曹龍象看著慶隆帝像是喝尿了一樣的表情,知道自己又糊弄過去了。
心中又是起疑心,這混賬莫非真的是在扮豬吃虎,但是想了想平日曹龍象的表現,應該不會吧,日後其參与早午朝,再觀察一番瞧瞧。
「哈哈,混賬玩意,這些你倒是記得清楚,說說吧,你想要什麼啊?」
「兒臣有一事相求,望父皇明鑒。」
慶隆帝聽完,嘴角抽了抽,本來以為是長進了,沒想到還是如此糊塗混賬,自己不喜歡武勛的做派,也知道刀兵才是說話依據的道理,不過這比老大老二和_圖_書想的要好的多。
「父皇,兒臣也不知道,對他們是好事,他們為什麼不肯啊,那肯定是我們沒有講述到位,可以派遣我們的御史大夫什麼的,去跟他們講道理,教化他們。
「怎麼?還要朕給你下個聖旨作保嗎,還不趕緊說。」
到了東暖閣的門口,夏守忠正守在門口。
隨即一群人站在東暖閣的廊檐下,就這樣靜靜的候著。
本來心裏並不是真發火的慶隆帝,聽完這個,頓時火冒三丈,這個混蛋玩意,這麼重要的一個籌碼,居然就要了一個女人。
曹龍象接過奏摺,沒有打開。
「父皇,兒臣是這麼想的,遼東雖然依附大周,但是麻煩事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周的掣肘之患。
「你想的倒是簡單,若是他們不肯怎麼辦?」
另外,你已經十二歲了,按祖制日後的早午朝你也要參与聆聽,多聽多看,不可妄自發言,若是壞了朝中大事,仔細你的皮。」
「兒臣遵旨,且就隨意胡說了,父皇心中必有方案,兒臣就當是拋磚引玉了,既然事已至此,一味的追究責任,終究是落了下乘。
「呃,兒臣遵旨。」
慶隆帝揮揮手,龍禁衛趕緊倒退了出去,關上門。
說清楚好處,他們應該就答應了吧。」
「王爺請。」
「兒臣,參見父皇,恭請聖安。」
「起來吧,念在你初心尚好,一片赤誠,今日就不罰你了,宮中自有宮中法度,朕與你母后之間,無需你多嘴多言。
「混賬玩意,有什麼就說,朕問你話,你敢不答,平日里無法無天,今個倒是端上了,說得好有賞,說錯不罰,這總可以了吧,拿出你平時的混賬勁,但說無妨。」
「不給朕添麻煩就好,日後,好自為之。」
「從實說來,你為什麼要用這麼寶貴的機會,換一個女人,你身為大周的王爺,什麼樣的女人配不上你。
「日後出宮的時候必須和夏總管報備,另外這是朕的金牌令箭,用此金牌可以調動四十名龍禁衛,以策安全,萬萬不可遺失。
錢先生授課時曾講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丁又不多,可移中原百姓填之,嚴令官府不可區別對待,違者斬首,日久天長,遼東將徹底化為漢土。
「去吧。」
於是抬了抬手。
「呃,兒臣知道了,剛才皇爺爺問我遼東之事如何處理,兒臣也不清楚事情的原委,就隨便胡亂說了,後來皇爺爺告訴我,上位者要恩威並施,才能馭下。」
「兒臣遵旨。」
等了足足快一個時辰,兵部侍郎阮東來從門口出來,看見曹龍象在門口,趕緊上前行禮問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