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戲肉來了

曹龍象瞥了他一眼,他竟然也在看自己,這貨可不簡單,這北靜郡王可是傳了三代了,而且每代承襲均未降等。
「皇上,臣以為需要林侍郎將所有鹽道改制的事情確定下來,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完善。」
「奴婢遵旨。」
另外,今日之事為何如此,羅網是幹什麼吃的,給朕查.」
「哦,還有,傳旨龍象兒既然想著修建王府,那就仔細盯著自己王府的修建,鹽道的事情讓林如海去忙吧。」
正在這時,北靜郡王站了出來。
不過這跟曹龍象沒什麼關係了。
不愧是人老精,鬼老靈啊。
只是還有一點沒想到,自己的大皇兄齊王居然和忠順親王有勾兌,而二皇兄秦王更是牛逼,跟義忠親王站在同一條線上。
自己也就是想趁著機會撈點政治紅利罷了,何必這麼當真。
曹龍象也不打算出頭,今天看的一切應該還是表象,後面肯定還有其他的故事,自己的赤炎要儘快的發展起來了。
鹽道改制事關二帝利益,而且能打散朝中鹽道的固有勢力,強大大周的總體實力,肯定會通過,只是沒想到直接差點犧牲自己的利益。
而內閣首輔夏炎一言不發,但是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沒想到跟兵部的扯上關係,難怪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既不反對,也不贊成的,原來是在這裏等著。
這個趙希來有點意思,只要慶隆帝下旨查辦,恐怕這汪成龍肯定完了,能在這小朝會當面參奏,肯定是準備過的。
「皇上,此事大為不妥,軍需運轉乃是軍國大事,萬萬不可指定一家,非臣揣測,若只指定一家,長此以往必定與產生禍亂。
「臣遵旨。」
因為前所未有的改變,故而刑部需要一些時日,進行律法條文的梳理,以求在改制過程中遵循有法可用的窘境。」
這時,吏部尚書秦穆青站了出來。
曹龍象聽完有些詫異的看著汪成龍。
傳旨皇帝,兵部尚書不可空置,儘快選拔|出|來。」
這時汪成龍頭上汗滴滾落,跪伏在地。
只是這m.hetubook.com.com幫子文臣武將攪和在一起,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義忠親王有些僭越了。
另外,所拍的份額有五年經營時間,五年後重新拍賣。」
「奴婢遵旨。」
忠順親王本來就是慶隆帝的錢袋子,這事交給他辦也合適,殿內的其他人也沒有出言反對,畢竟一進逼著皇帝拿下了兵部尚書。
「朕知道了。」
「戴權,傳旨義忠親王親筆抄寫孝經一百遍,什麼時候抄完了,再出府辦事吧,省得一天到晚的上躥下跳。」
採用三級分銷方式進行,朝廷將大周兩京十四省分成十六份份額,進行競拍,每一個競買人不得購買超過兩個省份的份額。
這咸寧帝有點意思,各打五十大板。
自己拋出建立鹽道衙門的提案,這讓夏炎有點坐不住了,只能站出來一錘定音,敲定薛家商行二十年的運轉提煉專營權。
更何況對線的還是皇帝,太上皇總有老去的一天,未雨綢繆也是要考慮的。
具體還有一些細緻的東西,臣會另有奏疏呈上。」
就算是商量好大家都不動,但是總有人會為利益鋌而走險的。
曹龍象還想著要是再不跳出來,自己就要拿出攤丁入畝、地丁合一的殺手鐧,所有賦稅全部按照擁有土地數量來算。
在利益面前,難免有傾軋之舉,可是朝廷想要的就是不想讓他們齊心,如同在鱷魚池子里扔進去一塊帶血的豬肉。
這是要搞大周版洛克希德馬丁嗎?
林如海並沒有關注房間內人的表情,接著彙報。
慶隆帝在這個事情上,沒有再爭取意見,直接一錘定音。
「另外銷售鹽價,必須經過鹽道巡檢核准,報請督察院和戶部之後,會根據各省情況不同,進行區別定價。
一直沒說話的內閣輔臣趙希來站了出來。
這裏面肯定有很有多故事,慢慢探尋吧。
思慮一番之後。
不是想要嗎?
「好,朕准了。」
這個年代修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慶隆帝這一問,差點讓毛文https://www.hetubook.com.com舉窒息。
「奴婢遵旨。」
汪成龍被龍禁衛請了出去。
若是汪成龍狼狽下台,估摸著最近一段時間朝中不會太平靜。
曹龍象也看明白了,這慶隆帝這皇帝當的真是憋屈啊,內閣五大閣臣,只有一個徐元直是自己人,六部尚書中也都不怎麼給面子。
這時義忠親王也站了出來。
「哦,汪愛卿說說。」
「皇上,臣彈劾兵部尚書汪成龍,貪贓枉法,勾結邊軍,圖謀不軌,請皇上降旨徹查兵部撥往邊軍所有軍需賬目。」
臣請皇上下旨徹查汪成龍。」
「皇爺息怒,氣壞了身體可就不好了。」
大明宮咸寧帝聽了戴權的講述,搖了搖頭。
兵部尚書汪成龍站了出來。
目前情況來看,汪成龍完了。
想想這銀子江河海匯一般湧入庫房,任誰都些綳不住,一旦消息確定,等在都中的大商們,都得把林如海的門檻踏破了。
一旦下旨,仕途肯定是完結了,自己對兵部的掌控,恐怕也沒有了。
曹龍象就知道,提出鹽道衙門一事肯定不會被通過。
這一課上的好啊。
這一問一答,怎麼好像就把事情定了一樣。
但是慶隆帝坐在御案後面。
心裏則是想著,自己這個皇帝兒子應該快被氣死了吧。
說完之後,沒人吭聲,都等著慶隆帝說話。
內閣次輔吳懷仁站出來。
「傳旨,將汪成龍移交三司會審,徐愛卿此事由你來辦。」
汪成龍趕緊跪了下來。
「皇上,臣也彈劾兵部尚書剋扣京營兵餉,若不是京營節度使深明大義,儘力彈壓,恐怕如今京營已經要嘩變了。」
「奴婢遵旨。」
「皇上,臣雖未經戰陣,但也屬於武勛一脈,大周士卒為國拼殺,拋頭顱灑熱血,為大周守護邊疆安寧,為大周子民平安喜樂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
「林愛卿所言之法,眾位愛卿有何看法?」
「皇上,臣有不同意見。」
慶隆帝此刻內心怒火熊熊燃燒,這汪成龍是自己登基后提拔起來的,可是竟然如此不和-圖-書堪大用,竟然被人抓住了把柄,保是保不住了。
「去吧,一個個的不省心,不思為國盡忠,另外先北靜郡王的忌日快到了,賜一柄如意,讓水溶為他老子祈福去吧。
在首輔夏炎的支持下,三下五去二的就通過了林如海的提議。
以後還是傍著二帝過日子吧。
再出手,那就逼人太甚了。
拍得該省份額之後,朝廷會協助其進行府一級別的份額拍賣,拍得府一級別的份額后,以縣為單位,進行競拍,規則都是相同的。
臣參奏汪成龍圖謀不軌,請皇上將其罷官下獄。」
曹龍象躺在永福宮內,不多時,戴權就來了,傳了咸寧帝的口諭,又順道說了咸寧帝其他旨意,便匆匆而去。
慶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越想越氣,將茶杯摔在地上。
這是告誡自己不要再做出頭鳥了,穩固自己的成果就是,這次對慶隆帝的打擊這麼精準,看來咸寧帝的心裏也有點擔心了。
至於朝中六部大佬,吏、禮、兵、刑四部沒有吭聲,應該是在審時度勢,倒是無所謂,都是兩面倒的玩意,只會在強者的腳下匍匐。
「臣遵旨,臣對林侍郎所提的鹽道改制完全贊同,但是大周立國歷代先皇征戰四方,為了方便軍需運轉,依賴鹽商的貨運能力,故而鹽法採用的是綱法。
真是難為他了。
真是孽障,死有餘辜。
「軍需運轉確實為朝廷大事,由內務府組織皇商辦了這些差使,三年一輪換,不可連續接任。」
同時每一份額競買之時,不得低於三家參与競拍,否則該省份額將給與薛家商行暫時售賣,不能苦了黎民百姓。
畢竟他們有個共同名稱,叫文人。
臣請皇上查一查的好,如無其事,也是為汪尚書洗清謠言,若有其事,也能為朝廷剷除禍端。」
林如海說完之後,大家都驚呆了。
夏守忠端過一杯清茶。
「皇上,臣冤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也。」
「忠順王。」
軍需物資歷來重中之重,稍有差池就是傾國滅族之選,曹龍象看著朝堂中的幾位大佬,和圖書他們的表情也好不到那裡。
「嗯,毛愛卿所言極是,那你需要朕給你多少時間進行律法完善。」
打擊慶隆帝的同時,不忘記敲打義忠親王和北靜郡王,真是帝王心術。
「皇上,臣還是堅持採用拍賣的方式,進行售賣專營權分派,大周兩京大周兩京十四省,一百四十九府,一千六百七十二縣。
這幾個哥哥都很了不起,這漢王可是協管禮部的,看這培養方向,那是朝著宗人府宗正的位置去的。
打起來了,這汪成龍居然去挑戰首輔的尊嚴,有點意思了。
「皇上,臣一心為國,日月可鑒,鹽道行的,為何軍需不可。」
嚴格禁止相互串貨、倒賣的行為,已經查實,按照販賣私鹽罪論處,不過朝廷定價只是指導價格,可以根據情況調整價格,但是不得超過朝廷定價兩成。
無兵無權,這後面要是沒有咸寧帝的手筆,才怪了。
所采之軍需物資,皆以鹽引置換,如今鹽道改制相當於廢除鹽引,如今北方韃靼虎視眈眈,偶有摩擦,南方交趾也有異動。
慶隆帝聽完,眉頭都皺起來了。
天才啊。
咸寧帝連下幾道聖旨,揮了揮手讓戴權出去了。
刑部尚書毛文舉站了出來。
「皇上,臣以為王尚書所言極是,但義忠親王殿下、秦尚書、左尚書說的也沒有錯,兵家無小事。
但是北靜郡王不說話,倒是有點令人費解。
讓自己修建王府,秦可卿也該到自己碗里來了。
到時候丈量土地、清查隱戶,所有掛靠投獻的事鬧出來,看看這幫子文人,誰能扛得住,夏炎這老兒出手如此痛快。
現在所有軍需物資全賴鹽商轉運,這是綱法的根本,若是採用拍賣經營權的方式,鹽商們還肯不肯參与軍需採買,這是一個隱患。
這時聽到林如海的聲音。
這種事上沒有信息來源,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慶隆帝肯定是願意的,多一個衙門出來,他在朝中的勢力就大一分,而首輔夏炎可是太上皇的的人,怎麼可能會允許他擴張勢力。
「臣弟遵旨。」
三月之後,www.hetubook.com.com開始拍賣各省的鹽道經營權。
「呵呵,朕這皇帝當的就是個傀儡,御極七年,如那牽線傀儡,簡直欺人太甚啊,傳旨王子騰進宮見朕。
散朝之後,曹龍象跟著人流一起,沒給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回了永福宮。
朕就給你。
嘿嘿,這下該慶隆帝睡不著覺了吧。
「皇上,事已至此,臣請皇上徹查兵部。」
工部尚書左夢龍立刻站了出來,先是行禮,然後慷慨激昂了起來。
三哥威武。
故臣以為軍需運轉,是不是可以考慮換一個法子更為穩妥,若是能像鹽道改革一樣,將採購軍需的差使,指定一家商行來做,肯定能生奇效。」
經歷過這時以後,後面的議程很順利了。
今天在場能說話的王爺幾乎都說了話,北靜郡王和自己的三皇兄漢王,兩人都沒有吭聲,要說這漢王不說話能理解。
這時禮部尚書王志朝站了出來。
「皇上,臣以為林侍郎所言之法非常完善,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所行鹽道改制涉及到大周律法。
「臣弟在。」
這哪是要要搞鹽道改制,這踏馬是要搞鹽道分封啊,跟當年周王推出的分封制,何其相似啊,這一招可謂是相當毒辣。
慶隆帝忍著怒火。
幾位王爺也是面面相覷,這哪是反對鹽道改制,完全是要借東風,曹龍象清晰的看到漢王好像跟汪成龍有眼神交流。
「皇上,臣以為,若無真憑實據,便要查一位朝廷二品大員,有違禮制,若如此輕易行事,朝中必定跟風參奏,恐怕會亂了朝綱。」
這法子太毒了,簡直就是將天下富商一網打盡,但是鹽道生意又是如此的誘人,可以在定價上,再上浮兩成,上浮的可是凈利。
真正讓曹龍象有點擔心的,是那一群鹽道利益既得者,太安靜了,好像在按照自己的劇本演戲,說不定後面還會有些風浪。
「皇爺,消消氣,喝杯茶潤潤喉嚨。」
每家參与競拍的時候,每一個份額要繳納白銀一百萬兩作為質押金,凡是惡意、故意擾亂拍賣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並且沒收質押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