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自己的那個皇帝老子,要迎來人生的巔峰了。
就是這個反謀的是真扯淡啊,這就完了,虎頭蛇尾的。
「死有餘辜,當年朕是一時心軟,他以為父兄皆為朕所殺,積怨太多,才釀成今天之事,將所有叛軍整編,忘不發往遼東。
這太監見那軍吏滿面笑容,雖然心中氣惱,但畢竟是軍營重地,也不敢擅闖,尤其此時都中亂象頻發。
「皇帝,他們動手了?」
「殺啊。」
看著咸寧帝一臉的殺氣,那還是那個慈眉善目的來人模樣,就是慶隆帝也雙眼之中也透著幾分肅殺。
「屬下遵命。」
「皇爺爺高瞻遠矚,料敵于千里之外,孫兒就是拍馬也來不及。」
曹龍象和慶隆帝到大明宮的時間差不多,一番行禮之後。
「也好,機會給他們了,抓不抓得住,就看著就的本事了,看好北靜郡王。」
「諸位,生死攸關的時候到了,都做好準備了嗎?」
往後估摸著沒有逍遙二字。
「回稟皇上,暫無動靜。」
戴權『砰砰砰』的磕了幾個頭。
義忠親王府。
咸寧帝清理跟著自己多年的走過的心腹,一點波瀾都沒有,真是帝心難測,伴君如伴虎啊,慶隆帝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稟告太上皇,叛軍皆已全部拿下,只是,只是北靜郡王被流矢民中要害,現在有些不中了。」
「多謝皇上不殺之恩,義忠此去,距離大周萬里之遙,以後就再也不回來了,將來做好大周的海上屏障。
「平身吧,你剛從宮外回來,可有什麼趣事給朕說說。」
「王爺,不若分兵同時攻打各門吧。」
皇爺爺,孫兒不孝,不能給您盡孝了。」
「兒臣願為父皇赴湯蹈火、平息叛亂,不過兒臣請父皇饒恕大皇兄魯莽,饒他性命,畢竟他是兒臣的皇兄,也是父皇的兒子,不過是受奸人唆使,犯了錯而已。」
「好了,你去給皇帝說一聲,開弓沒有回頭箭。」
「好,諸位回去,整軍背馬和*圖*書,隨時聽握將令。」
「皇上,老奴不敢,老奴十三歲就跟著皇上了,從一個端夜香的小太監,到如今大明宮的太監總管,這都是皇上洪恩浩蕩。
曹龍象越想越不對勁,多方信息匯總到自己案上的時候,突然發現有點小看咸寧帝了,這個當了幾十年皇帝的老頭,下定決心的時候,手會這麼狠。
「老奴不敢。」
萬一自己中了頭獎,將來落下一個逼反大軍的罪名,無論如何自己都要人頭落地,只能沒好氣的說道。
「兒臣遵旨。」
「尊命。」
顯而易見,從今天開始,恐怕自己的糟心日子要來了。
「末將謝鯤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義忠親王居中,北靜郡王和牛繼宗分居其兩側。
義忠親王還沒有糾結一下,突然聽到一陣喊殺聲傳了出來。
不多時,曹龍象就被叫到了東暖閣。
義忠親王嘆了一口氣。
「好,來了就別回去了。」
「來人,通知下去,戌時動手。」
那太監見無人追趕,瘋狂騎馬前行,這京營怕不是要謀反了,得早把消息傳回給皇上,以備萬全之策。
「嗯。」
這時,龍禁衛統領走了進來。
謝鯤扭臉看了牛繼宗一眼,見他點頭。
「遵旨。」
「大胆,你們敢阻攔咱家傳旨。」
「不等了,收網吧。」
可恨吶,我為魚肉,何其不幸。
被守營的軍吏攔下。
「回父皇,估摸著這會朝陽門應該打開了。」
「遵命。」
義忠親王叩首道。
「皇帝,接下來你來處理吧,朕年紀大了,歇一歇。」
「奴婢遵令。」
今天朕就給你上一課,如何面對叛軍從容不迫。」
「大帥,如今可怎麼辦啊,這太監一回去,咱們的事情可就瞞不住了。」
「兒臣遵旨。」
「朕知道了。」
「龍象兒,享受這件事朕比不過你,這茶台是你進獻給朕的,非常好用,但是行軍打仗你得給朕當學生的資格都沒有。hetubook•com•com
「宣德王覲見。」
如今算是如了你的意了,將來好自為之吧,給你準備的東西都在津沽存放,以後想回來了,就提起說一聲。」
一盞茶的功夫,牛繼宗就得到了宮中傳旨的消息。
慶隆帝聽著彙報,用拳頭捶了一下手掌。
算了,朕累了,給朕按按。」
「稟告主人,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齊王府、秦王府目和漢王府現在如何?」
「多謝牛伯爺。」
「皇帝,瞧瞧他這張嘴,你要是有他一半,哪還有今夜的事情發生,這是朕能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以後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
戴權『噗通』跪在地上。
慶隆帝念叨著咸寧帝傳過來的一句話,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敲了一下桌子。
「殿下,莫要著急,按計劃,大軍應該進城了。」
「來人,騎快馬,將此信交於義忠親王殿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聞京營土字營統領、定城侯謝玉之孫、世襲二等男謝鯤忠勇可嘉,特遷任安國營統領,茲事體大,不容有失,即刻赴任。
「父皇,兒臣一定竭盡所能,將大周發揚光大。」
看著盡在咫尺的皇城。
另外宮城四門龍禁衛已經全部做好準備,靜候叛軍攻城。」
一個管事太監手裡舉著聖旨,身後還跟幾個龍禁衛。
隨著信鴿一隻的飛出去,都中的風似乎也肅殺了許多,這才十月,就像是臘月的溫度一樣了。
「皇上萬壽無疆,還請莫要說這晦氣之言。」
「皇上何必自責,天命難違。」
「你啊,不知道叫朕怎麼說你了,不過,朕信你。」
「哼,那朕問你,若是你的皇兄造反,你當如何?」
「臣知罪。」
「父皇,兒臣確實聽過關於大皇兄的謠言,可是兒臣覺得謠言止於智者,他們不過是想挑撥天家骨肉情親,不足為信。」
不一會,幾個王爺都被送了過來,慶隆帝看著跪倒在地的幾個人。
慶隆帝突然問道。和-圖-書
「好,多謝公公傳旨,來人啊,送公公出營。」
義忠親王收到牛繼宗的傳信,隨意的看了一眼,便丟在桌子上,簡直胡鬧,就算是演戲,也得逼真一點吧。
「多謝皇上相信,;老奴一定肝腦塗地。」
心中突然想起了清風道人的話,若是遁出京城,應該能保命吧,現在這封信能光明正大的送到府內,恐怕只能朝前走了,站好最後一班崗吧。
「走,去大明宮,哦,叫德王也來。」
還請公公暫且等候。」
「降者不殺。」
「你啊,陪了朕這麼多年了,要是朕走了,你打算怎麼辦?」
「遵旨。」
城中齊王府,齊王曹禮有些焦急的踱步,沒想到自己還是要用這種方式,向父皇和皇爺爺攤牌。
「公公,小的不敢,大帥有令,沒有他的手諭,任何人不得出入京營大門,請容小的去給大帥稟告。
「遵旨。」
等那太監到了中軍大帳的時候,感覺著一股肅殺的氣氛在蔓延。
「不礙事。」
京營駐地門口。
「義忠,朕說話算話,封你為馬六甲總督,明日一早就啟程去西洋吧,希望你能給大周守護好海疆的門戶。
欽此。
「太上皇,叛軍皆已入瓮,正在被圍殲之中。」
城中的巷道、有些宅院之中,很多人紛紛殺了出來,將義忠親王的人紛紛圍住。
謝統領,接旨吧。」
「那你還不快去,耽誤了宣旨,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好,聖旨已經宣讀完畢,咱家告辭。」
「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咸寧帝吩咐完之後,就招呼慶隆和曹龍象到茶台前喝茶。
「傳令下去,出發進城,按照計劃行事。」
另外將義忠親王、齊王、秦王、漢王,都請到這裏來。」
還有就是怎麼出了這麼大的一個變數,這關口上謝鯤被調走。
剛到亥時,都中叛亂酒解除了。
「兒臣參見父皇。」
京營十余萬大軍,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是王是寇還難說的緊。
「怎和圖書麼,你也覺得朕狠辣嗎?」
等親兵帶著那太監出了帳門,柳芳就站了出來。
不到一刻鐘,都中就傳出了馬蹄聲,喊殺聲。
東暖閣。
龍象兒,朕告訴你,為君者萬萬不可心慈手軟,這為的不是自己的地位、權力,而是泰始帝傳下的大周基業。
「你啊,還奸人唆使,你怎麼知道是你大皇兄謀反?
大明宮內,咸寧帝坐在茶台前,慢悠悠的泡著工夫茶,戴權在一旁伺候。
「遵旨。」
「回皇上的話,因皇上病重,甄妃思慮過重病倒了,經過太醫診斷,怕是趕不上今年的大年了。」
「現在外面如何了?」
「兒臣憊懶,凈是高樂了,未有聽過什麼趣事。」
戌時(19-21點)。
這背後的故事,可定是精彩的很…
看著跪成一排的三個皇兄,曹龍象差點笑出聲。
「去請進來。」
等戴權出去后嗎,咸寧帝滋溜一聲,喝了一杯茶。
跟齊王府一樣,秦王府的秦王秦智,也是焦急萬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功過成敗就在今夜。
「逆賊就在前方,弟兄們,為國殺賊。」
「地上涼,起來吧,甄妃那邊如何了?」
「弟兄們,加官進爵就在今日,我們改天換地為了大周綿延萬代,打開朝陽門迎接大軍進城,時刻關注神武門的動靜。」
「遵旨。」
曹龍象看著的眼皮子直跳,感情這二帝真是聯手下套了,看來咸寧帝真的是交權了,真踏馬狗啊,也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麼條件,義忠親王居然願意當餌料。
「參見太上皇,皇上,德勝門、正陽門、阜成門這三門,薊州大營已經全面接管,順義大營已經在五里橋待命。
走到慶隆帝的後面,開始幫他按摩,多少也感受到了他的一點無奈,沒辦法,皇位只有一個,哪個有資格坐的不想爭取一下。
隨著時間推移,城內的喊殺聲越來越大,雖然有不少民房跟著遭了殃,但是大軍已經推進到皇宮神武門前。
「牛伯爺,咱家和-圖-書宣旨了。
索性心一橫,既然如此,那就拼一把。
五城兵馬司中,裘良一身鎧甲,手握長刀站在大廳內,看著倒在地上的兩個兵司指揮使,任由鮮血將地板染紅。
「攻城。」
都是朕的錯。」
比起京營的厲兵秣馬,回到宮裡的曹龍象則是輕鬆的一逼,聽著來喜帶來的消息,看來京營已經下定決心了,手指敲了敲桌面。
距離朝陽門二里遠的地方,牛繼宗全副武裝,眺望著如巨龍一般,橫卧在大地之上的京城,看著城門上有火把劃了三個圈。
「若是真有呢?」
從進大營,到中軍大帳諸位統領的表現,把這太監嚇的要命,只能裝作風輕雲淡,其實身後的已經是大汗淋漓。
「謹遵大帥將令。」
然後又召了七大統領前來,共同聽旨。
說著坐在帥位,拿起毛筆,寫了一封信。
雙方開始廝殺,攻城梯等器械也紛紛用上,你爭我奪,毫無進展,畢竟龍禁衛早就做了準備。
「知罪嗎?」
「好,不必留守,就地剿滅,無論涉及到誰,一律拿下。」
「唉,甄妃跟朕一輩子,看見她就想起了奉聖夫人,朕當年答應奉聖夫人,要好好的照顧她的,沒想到她會走到朕的前頭。
如今老奴也是五十有八,這一生得遇明主,此乃人生第一大幸事,若,若真有那一天,老奴願意追隨皇上,繼續伺候皇上。」
「嗯,你先下去吧。」
「遵旨。」
「萬壽無疆,呵呵,哪有什麼萬壽無疆,朕都是奔著八十的人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朕看你跟龍象兒那臭小子學壞了,嘴裏沒句實話,凈是些怕馬匹的詞。」
另所缺土字營統領,由京營節度使、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選拔忠勇之士,報與兵部繼任,望不負皇恩,悉心拱衛京城。
心中頗為著急,這該如何是好,聖旨下了就必須要接,要不然就抗旨這一條就夠抄家滅祖的了,只是這旨意究竟是什麼,也不好把控。
「敬聽大帥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