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
第八十二章 可曾聞他之名

這人嘟噥了兩句,說道:「但有近千之多,也不算少了。」問道:「其中丁壯多少?」
曹幹說道:「這……,在下不知。」
這人說道:「我家從事姓董諱憲,你可曾聞他之名?」
這人又拋起了鐵球,笑道:「我給你出個主意。」
這人說道:「你家部率的這位朋友,是俺家力大帥得用的一個從事,向來是跟在力大帥邊上的,一個多月前,力大帥派他去城陽找樊大帥,結果半道上遇到了郡兵,他死在了戰中。」
這人攥住鐵球,叉著腰,仰起頭,哈哈大笑。
這兩天在來東海的路上,曹幹曾經想過,見到高長的這位朋友之後,他會不會肯幫高長和他們?又也曾經想過,高長的這位朋友如今在力子都帳下,到底地位如何?可就是沒有想到高長的這個朋友竟是已死了。這可怎麼辦?饒以曹幹兩世為人,其人亦有隨機應變之能,於此之際,也不由頓感茫然。細碎的雪花紛揚,落在他的髮髻上、眉毛上,他啞口無言。
這人恍然大悟,說道:「原來是招了幾股流民。」
曹幹心頭一跳,口中問道:「足下此話何意?」
曹幹說道:「我部的部率在力大帥這裡有一位知交好友,我便是奉我家部率之令,先來給他的這位朋友送書信的。」
曹幹說道:「我部本有二三百人,加上流民中的丁壯,能戰之士約有四五百人。」
曹幹說道:「在下姓曹名幹,東郡臨沂縣人。」
郭赦之、丁狗兩人吃了一驚,面色大變。
陰曹地府的神話,當下已有。
曹幹說道:「樊https://www.hetubook•com•com大帥……?」
這人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郭舍之、丁狗聞得此言,兩人神色又是一變。
這裏已經是力子都所部的地盤,這個村子的里魁很明顯又是被這些人所殺,那麼這些人會是什麼人?亦就不言而喻了。最大的可能,即他們是力子都帳下的部曲。
曹幹說道:「董三老雖然也是豪傑,可比起力大帥,那還是遠遠不如的。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我等儘管卑賤之人,亦知擇投良主,故此我等乃來投奔力大帥。」
從高長的這位朋友頗得力子都信賴這點,說明高長對他這位朋友在力子都帳下的地位的確是猜得不錯,但是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高長的這位朋友居然已經死了!
他身後的那些人跟著也都大笑。
曹幹說道:「投貴部從事?」
曹幹說道:「自然不是只我三人來投,我只是一個先來送書信的,後邊還有我們的大隊人馬。」
曹幹解釋說道:「我部早先是沒有這麼多部曲的,但在來東海的路上時,招攬到了幾股流民,因是現有近千之眾。」
這人身後的那些人,隨著這人此話,各個挺腰叉肚,齊齊地大喝了一聲。
曹幹心念急轉,已然猜出了他們的身份,穩住心神,下揖說道:「若是在下所料不差,足下當是力大帥帳下的猛士?」
他身後的那些人知他問的是什麼,便有一人回答說道:「回大兄的話,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了。」
這人說道:「你家部率的這位朋友,前些時…www.hetubook.com•com…」話到這裏,頓了一下,扭臉問他身後的人,說道:「有多長時間了?」
這人說道:「『良禽擇木而棲』……這話聽著有點意思,有點意思。」再次打量曹幹,指著他,笑道:「我就說你斷然不是尋常過路之人,怎麼樣,被我猜中了吧?」
這人問道:「送書信?給誰人送書信?」
曹幹再次儘力定住心神,說道:「我部人馬共約千人。」
這人把視線重落在曹幹身上,說道:「力大帥?我聽你口音,非是俺東海郡人,你卻也知俺家力大帥之名?」
這人問道:「你家部率的這位至交好友姓甚名誰?」
杆子上掛著的那人隔得稍遠,看不清相貌,但能看到,那人雙手向上,被繩子系著,吊在杆子上,被吊著的身體赤|裸,一|絲|不|掛,在寒風中半點也無動彈,不是昏迷,就是已經死了。
這人說道:「你說你們是來投俺家大帥的……就你們三人來投?」
曹幹未做遲疑,立刻就把高長這位朋友的名字告訴了這人。
或是覺得自己此話說的有趣,這人說完,咧著嘴,又是一陣笑。
曹幹說道:「是。」
這人摸著下巴,琢磨了片刻,與曹幹說道:「你部率的那個朋友已經死了,你這書信是給他送不過去了。你家部率在我部中還有別的朋友么?」
「你也不用知道不知道了,你家部率叫你給他的那位朋友送信,我想他定然是想到了我東海后,便投到他那位朋友的帳下,對不對?可現在,你家部率的那個朋友死了,你們顯是投他不成了。hetubook.com.com我也不管你們是為何要離開董次仲,來投我家大帥,而既然你們已經來了,那東郡董次仲處,你們估計也是回不去了。……我就且來問你,那這底下來,你們是何打算?」
「是。」
這人說道:「董次仲帳下部曲,總共不也就一兩千人么?你們就有近千人之多?」
說話間,這人生出一副傲然之態,這股傲然,顯然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這位叫董憲的從事。
這人笑道:「你們就投我家從事帳下便是!」
曹幹問道:「不知是什麼主意?敢請足下示下。」
這人怔了下,說道:「你們是來投俺家大帥的?……你們是從哪裡來的?」
如前所述,城陽郡夾在泰山郡南部與東海郡南部之間,西邊是泰山郡,東邊是東海郡,南邊則是東海郡。城陽郡不大,總共只轄了四個縣,郡治在莒縣,樊崇最早起事就是在莒縣起的事。起事之初,樊崇的人馬不多,只有百余,起事後,他先後轉戰泰山郡等地,繼而因其勇猛之故,又得了琅琊郡其餘幾股起事義軍的投附,於是乃擴充到了現下的萬余之眾。人馬多后,他從泰山回到了城陽,最近幾個月,一直活動在莒縣及莒縣東邊的琅琊境內。
這人看起來言行粗莽,然從他此問可以聽出,卻也算是個外粗內細的人。也難怪他有此疑心,董次仲帳下據說總共才有兩千來人,那麼他怎會容忍有近千的部曲脫離他,改投力子都?設身處地的來想一想,若是換了這人是力子都,他肯定是會對此加以強烈阻止的。
這人搖了搖頭,笑道:「像和_圖_書什麼像?莫說一個小小里魁,就是換個縣令、縣長,求著我來干,我也不肯干,哪裡比得上咱們的日子逍遙自在!」
這人說道:「說話文縐縐的,可瞧你模樣,你又不似個儒生。」
曹幹起初沒明白他的意思,想了下,才腦中找到了這個時下的傳說,瞭然了其話中之意,猛然之間,不知該再說些什麼才好了。
城陽,指的是城陽郡。
這人大概是不想和曹幹多說力子都派人去聯絡樊崇這事兒,未有接曹幹的這句腔,而是繼續高長這位朋友的話頭,笑道:「所以說,你這書信送的不巧,你要是能早來個一個多月,說不得,你還能與他見上一面。現在你要是再想與他見面……」抬起手來,往西北邊指了一指,說道:「那你就只能去那泰山腳下,與他相見了。」
曹幹說道:「是,足下慧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在下的身份,實是令在下佩服。」
曹幹說道:「力大帥聚虎狼之士,起於東海,一呼百應,威名遠播四海,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我等雖非貴郡人,卻是久仰力大帥之名了!不敢相瞞,我等此來,正是為投力大帥。」
這人說道:「你們原來是董次仲的部曲?董次仲的名號,我倒是曾有聽說。聽說他數月前起事,在東郡聚了有一兩千人,前些時,還打敗過一次郡兵,亦算是一個豪傑。你們既是董次仲部曲,卻為何不在董次仲帳下獃著,跑來東海,投俺家大帥?」
他身後的那些人湊趣,跟著也都歡笑。
這人轉回頭來,與曹幹說道:「你家部率的這位朋友一個多月前就已死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
曹幹說道:「在下本是鄉民,後來跟著位飽學的儒生識了些字,但也不敢稱『文』。」
曹幹答道:「我等是從東郡來的,我等原先是董次仲董三老的部曲,於今不遠千里,來赴東海,為的正就是欲投力大帥。」
曹幹說道:「這……,這得待我家部率到后,才能決定。」
那為首之人咧嘴笑著,顧視身後眾人,說道:「他問我是不是本里里魁,你們看我像里魁么?」
這人此話的意思,自是在說曹幹這時要是再想與高長的那位朋友相見,只能在地府相見了。
這個被吊著的人若是本里里魁,則眼前這一伙人,又是誰?
他身後的那些人便都叫嚷說道:「是,大兄說的是!給個縣長、縣令也不幹,哪有咱們的日子逍遙自在!」
這人眨巴了眨巴眼睛,摸著鐵球,說道:「約近千人?」
這人問道:「你說你們的大隊人馬在後頭,你們的大隊人馬有多少人?」
這人聽后,搖著頭,撇著嘴,拋著那鐵球,說道:「你這書信送的可是不巧!」
他身後的那些人中,有人回答說道:「大兄相貌威武,威風凜凜,咋不像里魁,依俺說,比這裏魁還更里魁!」
當下之人認為,人除了身體以外,是還有魂魄的,人死後,魂歸梁父,魄歸蒿里。梁父、蒿里皆是山名,這兩座山都是泰山附近的小山。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了泰山是陰曹地府的所在,甚至還有具體的描述,說泰山腳下有一棵樹,那棵樹就是地府的門戶。
曹幹好歹還能保持鎮靜,但亦心中不禁一沉,他問道:「死了?敢問足下,怎麼死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