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吃、同宿、同上戰場,互相間已是非常熟悉,這戰士知陶豆向來的不管幹啥都賣勁,這個時候,瞧見他咬著牙,鼓著腮幫子,弓著腰,手往前推,腳往後蹬的用力樣,故意打趣他,笑著說道:「小豆子,你用不著這麼使勁。就你那八兩力氣,全拿出來,也沒多大用處。」
各鄉地主,凡是被曹幹送去「借糧竹簡」的,回信相繼給曹幹送到。
和他同推一輛糧車的這戰士與他同什。
「對,對,你說得對。你力氣再小,也是一把柴。就是不知,你這一把柴,是柴犬還是柴雞?」
推糧車的戰士帶的有鑼鼓,敲響了鑼鼓,朝著里內,紛紛大喊起來:「鄉親們!俺們是曹校尉部,專門給你們送糧食來了!都快出來吧,出來拿糧食嘍!」
不多時,李鐵、閆雄等接令而來。
任城縣有五個鄉,限於人手,沒辦法五個鄉同時開始分糧,李鐵等決定,依次來分。東鄉,距離曹幹部的營地,因選了東鄉為第一個分糧的鄉。
「這樣吧,等忙過這陣,第一批的宣傳員合格結業以後,先從他們中選出些有政委潛質的,我再進一步的給他們做個培訓;然後,我再正式的辦一個『政治班』,專門培養政委!」曹幹初步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同時他想道:「不過現在倒亦不是一點『凝聚本部』的工作也不能做,政治上的改編內容我雖還不好著手,但在另外兩方面,卻已是可以著手。」
「何人?」
陶豆驕傲地說道:「大兄,我親眼見過曹郎君是怎麼給貧戶分糧的!大兄你見過么?」
曹幹說道:「什麼小小的收穫?」
強行推廣的話,固然是可以,但肯定沒效果。
「張公既同意,那咱明後天就派人分赴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各處,謁見彼等。」曹幹沉吟說道:「卻唯是,張公,宜當分別選遣何人,去謁見城頭子路等?」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正是。糧呢,各鄉的地主已經給咱送來了,咱也就別耽誤,明天起,諸位大兄,你們便各帶一隊人,下去各鄉,給各鄉的貧民分糧吧!」
「宣傳隊的安全也要注意。不許他們單個行動,時時處處,必須五人一組。」
蘇建帶人統計過後,來報曹幹:「郎君,總計得糧八千多石。」
曹幹頓了下,說道:「這兩點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你們務必要注意,不僅你們自己注意,明天跟你們去分糧的部曲對之也要注意,你們一定要提前與他們說好!這一點,就是態度問題。分糧的時候,必須親切和藹,不能鼻孔子朝上,盛氣凌人,不要覺得你們是分糧的,就好像比領糧的貧戶要高上一頭似的,這是萬萬不能允許的!須知,誰無自尊?你們分糧時的態度若是不好,傷了貧戶們的心,那這糧,分還不如不分!這一點,你們記住了么?」
儘管城頭子路、劉詡兩部眼下還沒有正式的向東平郡南部這個方向發展,但如前所述,東平郡的轄地不大,曹幹部既是來了東平郡,早晚是免不了要和城頭子路、劉詡兩部打交道。
曹幹哈哈一笑,說道:「張公此語,灼然真見!」
與曹幹相識至今,兩人早已相熟,曹幹雖未曾明言過,他又豈會不能瞧出,曹幹對道術之類根本是不信的。他撫摸著鬍鬚,回答說道:「有用沒用……,郎君,心誠則靈。」
「我今日出營后,去的是任城東鄉。在其鄉中,尋到了一位道友。這位道友系是豐縣桐柏真人的弟子。其所學之術,與我雖稍有不同,然若論源流,卻是同宗。我二人相談甚歡。」
閆雄皺著眉頭說道:「郎君,怎麼才八千多石?我等前兩日在各鄉中查探得清清楚楚,任城各鄉的鄉豪,無不富足,只那任賢家的儲糧恐怕就不只八千石!鄉里人說,他家的糧倉四五個!每個糧倉都能m.hetubook.com.com儲糧一兩千石。五個鄉,總共才獻給咱了八千多石?」
「大的收穫也沒有,小小的收穫有一個。」
城頭子路、劉詡兩部是東平郡的地頭蛇,他兩部現下的發展也都不錯,合計擁眾已達一兩萬人,勢力範圍已經出了東平郡北部,向北,其兩部的影響已遠至平原郡,向西,其兩部與董次仲部時聯時分,影響已彌布東郡北部,向東,其兩部的影響也進入到了泰山郡的內地——城頭子路最早起事的地方盧縣,就是泰山郡的轄縣。
喊了半晌,早在他們到前就閉起來的里門,依然緊閉,不見人出,里內靜悄悄的,毫無聲響。
曹幹問道:「都什麼事?」
曹幹請他們坐下,開門見山,說道:「各鄉的糧都給咱送來了,合計八千余石。」
曹幹沉吟了下,又說道:「還有,李大兄,咱本曲的宣傳隊,已經組織起來,也給他們開過兩次課了。太深的東西,他們現在還宣傳不了,但咱們這支義軍的部曲,和各鄉的貧民一樣,也都是窮人出身,咱們造反起事,不止是為咱自己,也是為別的窮人殺出條活路這點,他們已是可以宣傳。明天你們下鄉分糧的時候,把宣傳隊也帶上,五人一組,分在各鄉宣傳。」
李鐵等應令,帶著選出的這百余部曲、宣傳隊的隊員們便離營西去,往去鄉中。
「張公推薦的好啊!讓高況去謁爰曾、劉讓去謁劉詡,可謂正得其人。董次仲這裏嘛,我倒的確是已有一個人選,張公以為戴蘭何如?」
曹幹摸著短髭,說道;「閆大兄,我不是剛說過么?這次募糧,只是個開始。你也說了,可能只任賢家的儲糧就不止八千石此數,咱們募糧的日子還在後頭呢!這八千余石,便全拿出來分與各鄉的貧民吧。畢竟,咱是外來的部隊,又是才到任城,要想在本地立住腳,第一件要緊之事,就是得爭取到本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張曼這才知曹幹是在說笑,撫摸著鬍鬚,不禁的亦是一笑。
曹幹問道:「張公尋到的這位道友,是何人呀?」
曹幹止下了思路,抬眼看之,來人是張曼。
「前仇是前仇,好歹他也是義軍,與咱有著共同的敵人,能團結的話,還是試著團結下好!」
李鐵笑道:「練兵千日,用兵一日。宣傳隊組織起來好些時日了,不能讓他們總是舒舒服服地坐著郎君給他們上課,是也該到拉出去看看他們到底是何成色,成不成用的時候了!」
張曼說道:「郎君,我剛回來。」
曹幹沒有看錯,推糧車隊伍中那個又瘦又小的義軍戰士,確是陶豆。
「張公,你何時回營的?」
李鐵問道:「郎君,是不是給各鄉貧民分糧此事?」
曹幹說道:「我看到的是將我心,換人心,是通過這八千余石糧,將為咱換來的一顆顆紅心!」
不許擄掠、一切行動聽指揮、繳獲歸公等在曹幹本曲已是完全落實,全曲將士皆能遵從的各項軍紀,簡言之,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曹幹的這個校尉部儘管已是組建了一段時間,曹幹卻還沒有把之在自己的整部推廣、確立。
李鐵、閆雄等後頭是百余推糧車的部曲,這百余部曲皆是李鐵等昨天選下,今天跟著他們下鄉分糧的部曲。又在其內,按曹幹昨日的命令,宣傳隊的成員們亦皆都在。
曹幹目送他們去遠,方才還營。
李鐵回答說道:「小郎放心吧,昨天我等把這百余今日從我等下鄉分糧的部曲挑好以後,已把小郎的這幾條命令,反覆地與他們說過了。並我與閆雄幾人,也會時刻對他們進行監督,肯定是不會出什麼岔子!宣傳隊員那塊兒,我也交代過了,必須五人一組,不許分開行動。」
陶豆便一邊推車,一邊把曹幹在海西南鄉分糧時他所見的情景,與這個戰士說來。
兩天中,不斷有m.hetubook.com.com大車運著糧食,運來曹幹營里,在他截止日之前,所有的地主都把糧送來了。
張曼知道,這又是曹幹的說笑之言。
李鐵、閆雄等互相看了看。
較以軍紀的推廣,文工團、娛樂體育制度在推廣上定是沒有難度,不會有任何的阻力。因為不管在誰看來,這兩項不就是玩么?誰會和玩過不去?這兩項表面看來,也確實是玩,但實際上曹幹對此兩項內容,尤其文工團,卻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後世的《白毛女》等節目演出,在後世那支英雄部隊的戰士們中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曹幹自是知曉!這都是文工團的功勞!
而若不強行推廣的話,思來想去,好像是便唯有細水長流,慢慢感化、浸染另外三曲,從而使自己「南梁改編」的各項內容水到渠成,得以在整部落實、推行這一個辦法了。
閆雄有點不捨得,說道:「郎君,各鄉鄉豪總共才獻給咱了八千多石糧,已經夠少了,咱還全都拿出來分給貧民?一點不留?」
曹幹笑道:「薛縣縣令謝公是也。」
第二天,戴蘭等各自出發,曹幹親自送了他們出營。
但在曹幹的心中,卻有另一件事,比募糧、分糧等事更為緊迫,也更為難辦。
他收起笑容,略作忖思,說道:「道符姑且不言。張公,言及任城縣宰遣人去郡府求援此事,咱倆先前商定的那事兒,我以為現在已是可以派人去辦了。不知張公意下何如?」
回到營中,往議事帳走時,曹幹驀地想到:「剛才在推糧車的部曲中,似是看到了陶豆?看來陶豆的『思想覺悟』提高得很快啊,雖是新入伍尚未太久,已入了李鐵的眼。」
這實在是個難題。
那早一點派人去謁見下他倆,有助於處好雙方的關係。
所以,張曼今天便黃衣黃服,之!」攜符,由劉伯等隨從著,出營下鄉,尋其同道去了。
張曼提及任城縣宰遣吏去向郡府求援,緣何曹幹沒接他的這句話,隨著張曼的這句話后,他只是說可以派人去見見城頭子路、劉詡了,而根本沒提郡府援兵的事兒?原因很簡單,自便是郡北有城頭子路、劉詡部盤踞,他和張曼早就料定,郡府必定是沒有餘兵派來任城支援的!
東鄉共有八九個裡。
曹幹一概俱皆允許,都是給了兩天的期限,令把糧食送到營中。
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若只是尋到一位道友,稱不上收穫,我之所以說『小小收穫』,是因這位道友,往常時,常為任城縣的縣宰的座上客。任城縣的縣宰亦好道之士也。這位道友姓韓名充。」
之所以尚未有推廣、確立,是出於一個客觀原因。曹幹的這個校尉部組建起來以後,一直在打仗,或者是在行軍的路上,他沒有空,來對本部進行軍紀上的建設。
「郎君看到的是什麼?」
曹幹打算,今天晚上,就找戴蘭三人來談談。
曹幹下完了這道命令,交代李鐵、閆雄等,說道:「你們明天出營,下到各鄉后,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個是要注意安全,咱部到任城后還沒有動過兵,任城各鄉的鄉豪有怕咱們的,但不排除可能也有不怕咱們的,你們要小心提防,不要中了暗箭;一個是給貧戶分糧的時候,一定要把該戶貧戶的情況確定,不能有中農、富戶冒領的現象。」
任城一帶,地處兗、徐腹心,比不上徐州沿海百姓對方術、巫術的相信,但通道者也有。
魯縣是個大城,城中軍械、糧食皆儲備充足,打下魯縣后,劉昱也體會了一回「繳獲如山」的滋味。亦是因繳獲甚豐,故在曹幹率部來任城時,劉昱應劉小虎的建議,撥給曹幹部了不少的糧食和一些的軍械。如曹幹所言,糧食夠他整部的部曲吃上一個多月。
曹幹笑道:「若論養氣功夫,比之一人,張公確然遠遜。」
張曼怔了下,旋即拊掌而笑,說道:「戴軍侯好!戴軍侯善
和*圖*書察言觀色,待人滿面春風,由他去謁董次仲,最是合適不過。」
曹幹笑道:「閆大兄,只拿嘴皮子去說,人家會擁護和支持咱么?你得真金白銀的拿出來,讓人家得到了好處,知道了咱們是為他們好的,人家才會擁護和支持咱啊!你看到的,是咱拿出去了八千石糧……閆大兄,你知道我看到的是什麼?」
面對成分這般負責的本部諸曲,怎麼才能把它們凝聚到一起,又或言之,怎麼才能把自己「南梁改編」的內容,一項項的在本曲以外的三個曲中也落實、施行起來?
應該是李順說的原因,「有樣學樣」,各鄉的大小地主們雖然是害怕義軍,但是沒有一個肯按曹幹要求之數獻糧的,全都討價還價,有的如任賢,大刀往下砍,問他要一千石,只願獻一二百石;有的好點,沒敢往下砍價那麼多,問之要五百石的,願意獻出三二百石。
現在有空閑了,軍紀這塊兒,可以提上日程,預備著手在整部推廣、確定了。
「哎喲,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是不如你了。我沒見過。曹郎君怎麼分糧的?」
前在薛縣時,張曼就提過一嘴,離薛縣、任城都不遠的豐縣有個也姓張,亦自稱是張良後人的名道,因曾在桐柏山中修道,號為「桐柏真人」——卻張曼自然不知,曹幹也不知,這位桐柏真人於後世雖名氣不大,他的兒子在後世卻是大大有名,便即是張道陵。這卻無須多說。只說由此即可見出,任城這一帶,通道的士民亦是不乏。
和推糧車的部曲相比,宣傳隊的隊員很好辨認,他們人手一面小紅旗。
「這隻是剛開始。閆大兄,不必著急,也不必為此動怒。我今天叫你們來,是為一事。」
具體怎麼推廣、確定?曹幹大概的也有主意。
張曼真是佩服曹幹的心胸,嘆道:「不記前怨,唯以大局為重,郎君心胸,真若谷也!」
郭赦之在等他,迎至近前,說道:「小郎,我有兩樁軍務給你彙報下。一個是昨天我屯操練的情況;一個是昨天操練時,有支矛損壞了,小郎,須得給俺屯補充一支。」
陶豆好脾氣,不因這個戰士的此句玩笑生氣,說道:「大兄,你莫嫌我力氣小。等到了分糧地方,咱給鄉里貧戶分起糧時,你可不見得能比我分得好!」
不外乎還是交代他們在分糧時要辨別清楚來拿糧食的貧戶身份,以及注意態度等等。
張曼說道:「城頭子路,豪俠之士,宜當擇有豪氣而便言辭之士,往去謁見。我之愚見,高況可也。劉詡,前漢之苗裔,頗知詩書,宜擇彬彬之士往謁,劉讓可也。董次仲……,其與郎君等有前仇,宜擇何人往謁,我卻是有點拿不準,未知校尉是否已有人選?」
曹幹起身,請他坐下,察其面色,笑道:「張公此行,必有收穫。」
曹幹說道:「咱隨軍帶來的口糧雖不算特別多,然也足夠咱部曲吃上一個多月。我的意思是,這八千余石糧,便全都拿出來,盡與各鄉貧民分了!」
越是因他身材瘦小,平時操練、幹活時,陶豆才越賣力氣。今天也不例外,他用力地推著糧車,把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只生怕與他一同推這輛糧車的戰士嫌他沒有力氣。
對此,也得有所感謝。
李鐵、閆雄等應諾。
李鐵、閆雄應諾。
這件事不是別的事,當然只能是「凝聚本部」這件事。
派人去謁見爰曾,即城頭子路,還有劉詡、董次仲,目的是為了和他們打好關係,但若是所遣非人,很有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募糧、分糧,是大事,關係到曹幹這支義軍日後在任城的立足、發展。
細水長流也不是不行,可問題是,得「流」多長時間?這要是「流」的時間太長,可就不太利於本部的發展了啊。曹幹敲著案幾,不覺羡慕起了後世的那支英雄部和圖書隊。那支英雄部隊中,合格的、優秀的政工工作者委實是太多了!自己現在缺的就是大量的政工工作者!
帳幕掀開,外頭進來一人。
「大兄!我力氣小是小,可不能說沒有用處吧?」陶豆喘著粗氣,說道:「曹郎君常與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咱這部義軍現下人數雖還不多,但只要咱大傢伙,不分強弱、不分老少,都把勁頭拿出來,勁往一處使,那咱早晚能發展壯大!我這力氣再小,使出來也是添把柴啊!」
曹幹說道:「求援郡府,這是可以料想到的事,不足為奇。卻這張公所言的第一件事,任城縣宰求了道符,懸于城門……張公,你這位道友的道術如何?任城縣宰求的道符有用么?」
張曼撫摸著鬍鬚,斟酌稍頃,說道:「城頭子路、劉詡兩人,是已該遣人去謁見他倆了。至若董次仲,郎君既不記前仇,派個人去見見他也是行的,現如今,郎君與將軍都已是今非昔比,郎君肯主動派人去謁見他,料董次仲肯定也就順水推舟,舊事不提,應是願與郎君來往。」
帳中只剩下了曹幹一人,安靜下來。
在鄉治此處,李鐵給閆雄等人各指定了一下他們都各往哪個裡分糧,並給宣傳隊的隊員也各指定了他們各組分別負責的宣傳區域。短暫的停頓過後,閆雄等領下任務,各帶了部分糧車,分頭前去他們的第二站,即指定給他們分糧的各里。——鄉治這裏,由李鐵帶人負責分糧。
他是這樣給宣傳隊的隊員們解釋的:搞宣傳,第一得先能把人吸引住,怎麼吸引住?這小紅旗很鮮艷,能幫助你們吸引人,此是其一;咱部的軍旗是紅色,你們人手一面小紅旗,拿在手裡,去到鄉里,代表的就不再只是你們自己,是咱們整個部的形象,此是其二。兩個解釋,合情合理,宣傳隊的隊員們都是信服,遂他這條紀律現已是宣傳隊最重要的紀律之一。
於是,諸人都不再有意見,都聽了曹幹的話,便將這八千余石糧,盡拿出來分與各鄉貧民。
「哦?你這話咋說?難不成,你在分糧上還有啥絕活?」
不過,一晚上雖沒睡好,他提著勁頭,今天卻也不覺瞌睡。
「那就這麼定下。我這就叫高況、劉讓、戴蘭來,請他三人明天啟程,分為咱部往謁爰曾等。」
在兩邊的田地中,前行了七八里,陶豆等到達了他們此次分糧的第一站,任城縣的東鄉鄉治。
李鐵、閆雄都知其中輕重,皆凜然應諾。
一個軍紀方面,一個文工團、娛樂體育制度等方面。
至任城后,遣人去謁見城頭子路、劉詡,此是曹幹、張曼商定的「外交策略」,對曹幹此時提出的此議,張曼並不意外,然卻曹幹又提出「董次仲那裡,也可派人一見」,這就使張曼感到意外了,他驚訝地說道:「董次仲?我聽郎君說,郎君等所以從東郡而至徐州,正是因為董次仲無容人之量,壓迫郎君等,故而郎君等才被迫離開的東郡。並且在離開東郡路上,董次仲的阿弟還曾帶人追殺郎君等。郎君,有此前仇在,也派人去謁見他?」
曹幹給張曼倒了水,放到他案上,回到自席上坐下,問他說道:「張公,都有什麼收穫?」
「郎君看出來了?哎呀,老道雖修道多年,養氣功夫仍不到家,看來還是有些沉不住氣啊。」
這一點,雖然城頭子路、劉詡不是有意為曹幹部「阻撓」郡兵南下來援任城,可曹幹等自己得心知肚明,到了任城,不必擔心郡府的兵馬,這些可都是人家城頭子路、劉詡的作用。
「好,叫諸位大兄來,就是為了明天下鄉分糧這件事。諸位大兄,你們對此要沒有別的意見的話,這便請回去,到曲中挑人、組織人手預備運糧,為明天下鄉分糧做準備吧。」
曹幹放緩了語氣,說道:「還有一點,就是你們在分糧時,多多注意一下,有沒有傾向於咱們義軍的貧戶。有的話,你和圖書
們就把他的名字、他家所在的鄉里記下,回來后報與我知。」
不知不覺,拐下了大道,下到了鄉間小路。
不能粗暴的推廣,把各曲的軍官、各曲的部曲們召集起來,直接公布這些軍紀,不太妥當。首先得和戴蘭、胡仁、王敬這三個曲軍侯通個氣,先把他們說同意了,再作推廣、確定。
高況三人到了,曹幹當面把命令下達,他三人皆遵令應諾,俱于次日啟程而去,且無須多提。
這個謝龜,現於劉昱部中,儼然已是傳奇人物,每攻城,劉昱必使之勸降,而每次勸降,必無功而返,要麼挨一頓罵,要麼箭矢射之,挨一頓打。說來也是令人不知該作何評議。
——曹豐曲現是劉昱中軍的一曲,沒法跟曹幹一起來任城,不過在曹幹出發前,曹豐應他的請求,把高況和高況這一屯的兵士撥給他了。
曹幹站住,與李鐵、閆雄等人說了幾句話。
要不是才到任城,各項的軍務、事務太多,忙得離不開,今天分糧,曹幹可能就親自帶隊了。
李鐵應道:「諾。」
「行,既然都部署好了,你們就去吧。」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不止謁見他倆,董次仲那裡,也可派個人去謁見一下。」
「任城縣宰為保任城安全,特地遣吏,于日前向韓充求了道符一枚,這枚道符現已被任城縣宰懸挂在了任城的城門上,此其一。任城縣宰于幾日前,去書郡府求援,此其二。」
李鐵問道:「郎君,打算拿出多少糧,分給各鄉貧民?」
「張公以為,我意可否?」
陶豆他們推的這輛糧車,被李鐵留在了自己的隊中。說實話,陶豆也沒啥力氣,快要筋疲力盡了,能被留在李鐵隊中,不用再推車奔赴下一處,他倒是暗自鬆了口氣。不是為能偷懶而鬆氣,他是為如果再推會兒車的話,他沒準兒就會因沒力氣而丟人而鬆氣。
「郎君說的是,是得爭取到本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可八千余石糧,全拿出去?」
戴蘭明天有差事,這天晚上,曹幹就沒再擾他,只請來了胡仁、王敬,與他兩人促膝而坐,秉燭夜談,別的先沒多說,軍紀稍微提了一下,主要先和他倆商量了文工團、娛樂體育制度兩事,他兩人皆無異議,亦就此定下,近日內便在部中落實、推行,且亦無須多說。
送完戴蘭三人,轉回營中時,正碰見出營的李鐵、閆雄等。
李鐵等政委雖沒有軍事指揮權,但在曹幹的命令情況下,他們亦是可以自主的在曹幹本曲中調兵的。諸人應諾,起身行禮,告辭而出。
「郎君說的是遣人往去郡北,謁見城頭子路、劉詡此事么?」
「不錯。郎君,我從他處,聽得了兩樁有關任城縣宰近日的事。」
曹幹說道:「常為任城縣宰的座上客?」
這小紅旗,是曹幹給宣傳隊制定的一條紀律,只要外出宣傳,必須人人一面小紅旗拿在手中。
並且還有一點,就是郡兵的問題。
想著,進到了帳中。
任城是個富裕的縣,雖然而下時局不寧,但活躍在東平郡的義軍多是在郡北活動,很少來郡南的,任城的地主們日子過得都仍不錯,家家的糧倉都頗充裕,一通忙活,只得了八千多石糧食,真是不夠塞牙縫。曹幹卻是無有不滿,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令道:「請李大兄等來。」
被劃到李鐵隊中的十余輛糧車,成排的在治所所在的裡外的野地上擺好。
哪兩個另外的方面?
不管咋說,常受曹幹的耳提面命之下,閆雄也是曹幹部中,現下「政治覺悟」比較高的一人,不捨得這麼多的糧食是一回事,曹幹稍一解釋,道理他就能明白是另一回事。
昨天被李鐵選中,令他今天和別的選中的戰士一起,跟著李鐵等下鄉分糧后,陶豆興奮得一晚上沒睡好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下鄉分糧的任務,好像是比打仗還讓他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