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問道:「校尉,哪兩條?」
曹幹笑道:「大兄的此策雖然估計是不大好用,但大兄『詐開城門』此策很好。」問他說道:「大兄還有計策么?」
戴蘭說道:「頭次攻蕃縣的時候,陳公建議劉將軍,讓咱的兵士裝成是蕃縣的敗兵,以此詐開蕃縣的城門。此策當時雖未得用,但這回咱要打亢父的話,我覺著,這個計策是不是可用?」
曹幹顧盼帳中諸人,說道:「諸位大兄,咱如是兵強馬壯,那麼當需敵要打,有城要攻的時候,咱自然就可一往無前,誰敢在前頭擋住咱們的路,咱們就打過去,把它碾碎!可話說回來,而若又當咱們兵尚不強,馬尚不壯,便如現下這樣時,咱們又該怎麼辦?有敵人需要打,有城需要攻,咱該怎麼打、怎麼攻才最合宜?……諸位大兄,我之愚見,即是王大兄適才所言的這一句話!我把王大兄的這句話總結概括一下,便是『鄉村包圍城市』!」
胡仁等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不怎麼明白曹幹此話之意。
戴蘭說道:「咱是不是可以佯攻樊縣?」
曹幹問李順、胡仁等人,說道:「諸位大兄都還有什麼辦法?」等了片刻,不見有人開口,又笑道:「不論是覺著好的辦法,抑或是不太行的辦法,都可以說嘛!就算是自己覺著不太行的辦法,把它說出來,咱們大傢伙集思廣益,也許就能把『不太行』變成『很行』了。」
「得任城縣城的辦法?」
戴蘭環顧了下帳中諸人,臉上頗是驕傲的神色,旋即目光投回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曹幹處,復拿出謙虛的模樣,說道:「郎君適才言道,『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此話甚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這剛想到的這一策,便是若攻亢父的話,咱是不是也可以再用一次『聲東擊西』此策?」
以前在劉昱帳下時,王敬雖是劉昱的親信,可但凡涉及軍機,涉及到攻戰等事,劉昱是很少詢問包括孫盧等在內的他們的意見的,大多數時候劉昱都是只和陳直、劉小虎商議,所以曹幹這裏,不管是大小的軍事,曹幹統統都會在做決定之前,先徵詢王敬等人之意的此種情況,王敬以前是沒有經歷過的,或言之,他以前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又因此,他剛才先是沒有敢於主動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完全是因見曹幹態度誠懇,的確是誠心實意的再徵詢他的意見,他這才把自己的此個主意講了出來,講出來時,他還帶著點忐忑。
曹幹琢磨了會兒,說道:「樊縣與亢父間隔著任城,咱們若是佯攻樊縣,亢父的縣兵估計是不敢越過任城,去援樊縣的。至於它會不會以為有機可乘,趁機來打咱在任城的軍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不過以我之見,這種可能性估計也不大。……諸位大兄,你們覺著呢?」
「暫時沒有了,就想到了這三條計策。」
「第一條就是王大兄適才所言,咱們只要能先把某個縣的四鄉給佔住,那麼縣城咱們即使是剛開始沒有力量去打,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圖-書一方面,縣城被咱們包圍在了其間,時日一久,其城內的民心必亂,另一方面,咱們可以在四鄉從容發展,擴充實力,如此,彼消我長,縱是再難克之城,早晚也將會為咱們得之!第二條是,諸位大兄,一個縣的民口,固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城中,可更多的卻是在鄉中!不僅民口多在鄉中,糧食等也多是在鄉中,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只要咱們能牢牢地把城外的四鄉拿在咱的手裡,那便是城池暫且未得,亦不影響咱們擴充實力!……我總結出里的這兩條,諸位大兄以為是否?」
「王大兄,我稱讚你,不但是稱讚你提出的這個辦法,更是稱讚你『等於便是把亢父縣城給圍在了其間』這句話!」
王敬說道:「是啊,校尉。任城縣城,咱是怎麼得的?咱初到任城時,因部曲尚不足用,故起先咱並沒有攻城的打算。咱是先把任城縣城外的五個鄉給佔住了,然後兵不血刃,乃得任城縣城。校尉,何不照用此法?咱兵馬到了亢父后,一樣也不急著去打它的縣城,咱還是先把亢父縣城外的各鄉給佔住,這樣,等於便是把亢父縣城給圍在了其間。圍上一段時間,其內外不得進出,待至其城內百姓食用缺乏,而校尉仁義之名,又如前得任城縣城之時,也已經傳入到了亢父城中……校尉,兵不血刃而得任城縣城的場景,至其時會不會得以重現?」
「佯攻樊縣?」
曹幹輕輕地拍了下案幾,讚歎說道:「王大兄此策,很好,很好,好得很!」
王敬不明所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問道:「敢問校尉,這話有何值得稱讚?」
高況說道:「小郎打算用此法來攻亢父?」
曹幹搖了搖頭,說道:「也不是每個城咱都這樣打。一個,咱部的實力日後如果發展起來了,像我方才說的,兵強馬壯,那麼當然就不需每個城都這樣打了,要都這麼打,得多耗費時間?再一個,有的縣城周邊的環境,它可能不適合咱們用這個辦法打,便比如魯郡,這個辦法就不太適合咱用來打魯郡。為什麼?魯郡境內沒有別的義軍。咱們隨從劉將軍入魯郡后,魯郡只有咱們這一部的義軍,那也就是說,咱如果那時也用此法的話,必然很快地就會引來魯縣的郡兵、其餘各縣的縣兵共同前來打咱,可以預見得到,咱們將會是很難在魯郡的任何一個縣的鄉中站穩腳的。是以,此法只能適用於像任城縣城這樣的情況。東平郡北部,現有爰曾、劉詡兩部的義軍盤踞,東平郡的郡兵無力來打咱,由是咱們才能在任城,成功地使用了此法。」
「大兄此策……」
高況一邊覺得曹幹總結得對,一邊又隱隱覺得好像有點什麼問題,他想了想,說道:「小郎,那要按你這麼說,往後咱打每個城都這樣打?」
得了曹幹的表揚,戴蘭情緒高昂,再接再厲,愈戰愈勇,挺起胸脯,又獻一策,說道;「郎君,我還有一策!」
卻不意得到了曹幹的盛讚——稱讚的程度,明顯高過了對戴蘭的稱讚,連著說了三個好。
胡仁諸人各皆思量稍頃,都贊同曹幹的判斷。
諸人和_圖_書聽了,各再思量了下,不錯,就是曹幹說的這個理。
「但是此攻亢父,此法卻是可用。」
戴蘭說道:「郎君,我這條計策是剛想到的!」
「哦?戴大兄剛不是說想到了兩策么?怎麼?還有一策?竟是想到了三條計策?」
高況隱隱覺得不對的地方,即是曹幹所說的第二個不合適用此法的這種情況,疑惑得到了解答,他甚以為然,說道:「不錯。小郎此法雖好,但的確是不合適用於打魯郡。莫說魯郡了,就是任城,咱剛到任城沒多久,不亦是就便有亢父、樊縣兩縣的援兵來助任城了么?打魯郡時,若用此法,肯定是會如小郎所料,咱只怕是很難能在魯郡任何一縣的縣中站住腳!」
王敬說道:「校尉,不太行的辦法,我倒是有一個。」
曹幹又搖了搖頭,笑道:「也不能這麼說。」
王敬也沒很明白,他問道:「校尉,何為『鄉村包圍城市』?」
王敬卻是反而不好意思起來,他惶恐的起身,行禮說道:「這個辦法,其實是校尉得任城縣城的辦法,我只不過是因為覺著校尉此法,極是好用,故而才大胆道出。豈敢當校尉稱讚?」
戴蘭充滿期待地看著曹幹,說道:「郎君,我此策怎樣?也可用么?」
「大兄請詳細說說,怎麼『聲東擊西』?」
胡仁連連點頭,說道:「校尉總結的對!是這麼回事!」
「通過這次得任城的經驗,諸位大兄,我不知你們總結出來了什麼沒有,我總結出來了兩條。」
李順說道:「上次咱們兩日之間,連殲樊縣、亢父兩路來助任城的援兵
和_圖_書之後,直到現在,再也不見這兩縣的縣兵露頭,它兩縣縣兵而下是壓根連任城的縣界都不敢進半步了,想來咱早已是把此兩縣縣兵的膽子給打破了。小郎說的對,我也覺得即便是咱放出了風聲,說咱的主力都去打樊縣了,亢父的縣兵十之八九也是沒有膽子敢來打咱軍營的!」
戴蘭說道:「對呀!咱如果佯攻樊縣的話,放出風聲,就說咱全軍出動,那這亢父的縣兵,它會不會以為有機可乘,來打咱們在任城的軍營?又或者,它會不會援救樊縣?它如果來打咱的軍營了,又或者它去援救樊縣了,咱豈不即可設伏以殲之了?」
「大兄請講,是何辦法?」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戴大兄此策不錯,是個辦法。」笑與戴蘭說道:「戴大兄,我聽過一句話,說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除了極個別的天才以外,沒有誰是能夠不學習就學會戰爭的,自古名將,大都是在作戰的實踐中,慢慢地得到成長,從而乃得成為名將。如戴大兄者,可謂其人也!……陳公『詐開城門』的計策因蕃縣令、尉謹慎,當時未能得用,這亢父縣的令、尉,咱還不知道是個啥樣的人,如果都非是謹慎小心之人,則此策,咱們倒確是可以一試。」
王敬說道:「校尉,亢父縣城若真是難攻,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則以我愚見,咱們何不把得任城縣城的辦法,再照用一遍?」
「大兄請講,又是何高明之策?」
戴蘭撓了撓臉,說道:「郎君覺得我此策不行啊。也是,郎君這麼一說,我也覺著此策恐怕是難成,是我欠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