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避開了他的視線。
這一日的商議結束,另有一事,似可一提。
雖是同意,她仍擔憂不免,她說道:「曹郎向咱們建議可用『分階段攻取』之法,攻略山陽之時,咱們都沒反對,現下用兵山陽在即,咱們卻欲改用別策,曹郎若是不肯,如何是好?」
劉小虎問道:「哪三個緣故?」
「姑丈,何策?」
便於此際,主位處傳來一聲重響。
卻是說了,陳直、劉昱、劉小虎,難道就沒有看到此策其中包含的巨大風險么?
聽來充滿勇氣,可同時卻也存在巨大的風險。
「阿姊,你還沒明白么?」
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陳公,陳君沒向你稟報,他派人去謁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的情況么?」
他們當然看到了。
劉小虎說道:「若從遠近來說,山陽郡的北部與亢父接壤。山陽郡當然是離亢父、任城更近。」
「阿弟,你是擔心?」
這次商議之前,他們三人就此事已有過兩次商議,在那兩次商議上,劉昱都沒有提出曹幹之策不可用,卻於此次商議中,突然說出此話,劉小虎頗是驚訝。
一個是客觀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主觀方面的原因。
「出於三個緣故。」
劉小虎問道:「阿弟,是什麼?」
話題轉回當下。
陳直撫摸著鬍鬚,笑著回答說道:「曹君,原因我已說過了啊!山陽是塊肥肉,人人眼饞,咱要想把這塊肥肉痛快吃下,就得速戰速決,絕不能拖延時日,否則,力大帥、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等處就有可能會因覬覦、眼饞、忌憚等因,生出變故,插手干涉,遣兵來搶。」
「力子都是和*圖*書這樣,城頭子路等也是這樣!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那廂,我與將軍一樣,亦是已兩次遣人往謁。每次往謁,不管是城頭子路、劉詡,還是董次仲,對我派去謁見他們的人,無不是客客氣氣!包括董次仲在內,亦是如此!陳公,你還看不出來么?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他們,現在是絕不願與咱們結怨生仇!他們不願與咱們結怨生仇,試問之,又怎會派兵南下與咱們爭搶山陽?」
「呵呵,曹君此話怎講?」
劉小虎雖然疼愛她的弟弟,可是她也很看重曹幹,並沒有把曹幹視為外人,仍還是把曹幹看作是自己人的,所以劉昱反對曹幹此策的前兩個緣故且還罷了,這第三個緣故,還真是她不曾想到過的,她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末了乃問陳直:「姑丈,你是何意?」
客觀方面的原因,即陳直所云,如果用曹幹「分階段進攻」此策,徐徐圖之的話,用兵時間會比較長,擔心力子都、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可能會因眼熱山陽郡這塊肥肉而發兵來搶。
面對同一個問題,每個人出發角度的不同,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同。
曹幹的分析有理有據,陳直啞口無言。
曹幹問道:「將軍,你這是作甚?」
他問完「為何非要用此行險之策」后,目光炯炯,以視劉昱、陳直,等候他倆的回答。
商議的地點,就在他們此刻所在的縣寺正堂上。
劉小虎說道:「明白什麼?」
陳直說道:「力子都的手就算是伸不了這麼長,曹君,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他們三部距離山陽可都不遠。」和_圖_書
「直取山陽之策」,用一句當下還沒有出現的成語形容,便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四天前,劉昱、劉小虎、陳直就攻取山陽此事,又進行了一次商議。
曹幹說道:「陳公,以我之見,力子都、城頭子路等處,當是不會生什麼變故。」
「他就算是流口水,他也無此力。陳公,山陽郡與徐州並不接壤。力子都縱然眼饞山陽郡這塊肥肉,他的手也伸不了這麼長。」
曹幹說道:「力子都處,不用再多說了。大家剛剛說過,他的注意力現已轉到了祝其、利成和樊大帥那邊,怎麼可能會再來干涉咱們攻取山陽?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處……」
便是當晚,劉小虎將要就寢的時候,她回想起這天在堂上議事時的情景,驀然浮起了一種奇怪的感覺,從劉昱、陳直他兩人這天在堂上的表現來看——劉昱前邊剛說完反對曹幹之策的三個緣故,陳直緊接著就說他也考慮到了這些,而且立即的就道出了「直取昌邑」這條新策,此際倒回頭過去看之,怎麼看,怎麼像是他兩人似乎是已有默契?莫非是他倆背著劉小虎,就打山陽此事,有過單獨的商議?越想,越有這種可能!唯是雖覺得存在這種可能,劉昱是自己的弟弟,陳直是自己的姑丈,劉小虎也不好再去追問他倆,遂亦只能算了。
眾人扭頭看之,是劉昱重重地拍了一下案幾。
陳直打斷了他的話,笑道:「曹君,且慢。你說力大帥不會幹涉咱們攻取山陽,恐怕不一定吧?他現下確然是沒有對咱魯南三縣再做用兵的打算,可山陽郡和魯南三縣是不能相提
https://m.hetubook.com.com並論的啊!魯南三縣,僅是三縣;山陽郡,二十三個縣啊!這麼大一塊肥肉,他能不流口水?」
劉昱面帶薄怒,說道:「曹幹,你就不能理解我么?」
卻當陳直把此策向劉小虎道出以後,劉小虎的第一反應,和曹幹方才聽到「直取昌邑」這四個字后的第一反應是頗為相像,她也是很吃驚!此策,未免行險。
劉小虎料對了曹幹,曹幹他的確是不同意「直取昌邑」此策。
劉小虎說道:「阿弟,我剛不是才回答過你么?山陽郡的北部與亢父接壤,橐縣、爰戚等正是山陽郡北邊的縣,俱與亢父接壤,自是距亢父更近。」
陳直笑道:「曹君,這個斷言,不敢亂下吧?」
陳直說道:「山陽富庶,沒人去打它的時候,可能還好,一旦有人去打,周邊群雄會不會眼紅?小虎,對此咱可是誰也說不準的啊!郎君所慮的這第一點,非常有道理。第二點和第三點,亦是實情。咱們現在確實是急需一場大勝,而且這場大勝還得是速勝,唯有速勝,才能儘快地把我軍的軍心給徹底的穩定下來。還有若按曹幹之策行之,橐縣、爰戚等縣也的確是離亢父更近,咱會不會為曹幹做了嫁衣?此亦不可不慮啊。小虎,郎君之此三慮,我皆贊同。」
劉昱說道:「第一,若用曹幹此策,攻取山陽,那麼短日之內,勢難將山陽打下,而一旦用兵時間過長,力子都、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等,都有可能會派兵來與咱搶。第二,因為龔德這狗賊背叛之故,我軍剛在魯縣吃了個敗仗,丟了魯縣,而下,我軍中部曲的士氣並不很和_圖_書
高,我聽劉英對我說,甚至各校尉部的一些曲軍侯、屯長也有點心思不定,這種情況下,用兵一旦曠日持久,我擔憂軍中或會生亂。此兩緣故之外,還有一個緣故,也就是第三個緣故……,阿姊,我想問你,山陽郡是離亢父、任城近,還是離魯南近?」
「陳公,我敢下此斷言,不僅是因城頭子路等三部的眼下所圖非是南下,而是北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陳公,咱們現已不是去年剛到徐州時,任人欺負的咱們了!劉將軍現擁眾萬余,我部亦六千餘眾,合計已有近兩萬部曲!強如力大帥,得了魯縣后,不也得捏著鼻子,同意了我代將軍向他提出的『以嶧山為界』之此議么?……他僅是因為關注的重點轉到了祝其、利成,而所以同意的我之此議么?必是不然。肯定也是因為咱們現有之實力,已經強大到使他不容小覷,故此,他便是不想同意,也只能同意!
此亦不必多言。
劉昱說道:「阿姊,橐縣、爰戚諸縣都是緊挨著亢父的!那麼咱若是按曹幹『分階段進攻』此策,往攻山陽的話……阿姊,我再問你,首先進攻的是不是就是橐縣、爰戚等縣?則當把此諸縣打下以後,阿姊,我再又問你,是曹幹于其間得利多,還是咱們于其間得利多?」
主觀方面的原因,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劉昱軍中自己的問題,另一部分則與曹幹有關。
劉昱說道:「阿姊,我是擔心咱為他人做嫁衣,把橐縣、爰戚等縣打下后,反成了曹幹的地盤!阿姊,我懷疑曹幹他之所以會提出『分階段進攻』此策,弄不好其真實的用意即在於此!」
陳直說道:和-圖-書「我思得了一策。」
陳直說道:「小虎,咱明天就派人召曹幹來蕃,待他到后,我親自與他來說!」
陳直說道:「小虎,我實話跟你說,郎君所提出的這三點,我其實也都已有慮。」
「不錯,那我再請問阿姊,昌邑北的橐縣、爰戚等縣是離亢父、任城更近,還是離魯南更近?」
則又說了,既然看到了,為何陳直還提出改用此策?
「……姑丈、阿弟,可若不用曹郎此策,山陽如何攻取?」
當時劉昱也是坐在主位,他與劉小虎、陳直說道:「阿姊、姑丈,我反覆考慮過了,此攻山陽,曹幹『分階段進攻』此策,不能用。」
但是,劉昱所提出的不可採用曹幹之策的那三個緣故,就算是拋除掉最後一條不說,前兩條卻也確是客觀的現實。劉小虎思來想去,再加上劉昱、陳直兩人的態度都相當堅決,最終她亦只好勉強同意了改用「直取昌邑」之策。
「這不就是了么?」
「姑丈此話何意?莫非你也認為曹郎分階段進取山陽郡之策,不可用之?」
她問劉昱說道:「阿弟,你為何突然說曹郎此策不能採用?」
「既已向陳公稟報,公當即應知,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三部,他們現在的所圖,並非是南下,而是北上。他們現在想要的是,盡占泰山郡西部、東郡和平原郡的大部、以及青州的西部諸郡等這一大片的河、濟之地!他們壓根就沒有南圖山陽的念頭!陳公,我敢斷言,咱就算是在山陽打上個三月、半年,他們也肯定不會遣部南下,來與咱們爭搶山陽的!」
陳直思得了何策?不用多說,自便是直取昌邑此策。
陳直說道:「稟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