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卷
第五百二十八章 與咱搶奪縣寺(一)

——陳定郡,即梁國。山陽郡南與梁國接壤。梁國萬一生變,山陽郡的南部首當其衝。
王莽篡漢以來,對待前漢宗室諸劉中的絕大部分起初還算頗為優待,只打壓了少部分的「貴人」之流,凡為郡守者,悉免為諫大夫;前漢宗室的諸侯王,先是皆貶為公,繼而貶為民,等等,可隨著新朝的政權較為穩定以後,他就「原形畢露」了,打壓的範圍擴及到了前漢宗室諸劉中的中層,侯爵之類的爵位也都給廢除了,改按實際的封邑戶數,該是子、男爵,就封子、男爵,而且凡是在官府里擔任官吏的,不論大小,都免職回家等待分配。最為奇恥大辱的是,他還令曾經獻過符命或是參加過平叛戰爭的三十二個劉姓宗族及其同宗,除掉和他是親家、為免違背「同姓不婚」,不宜改姓的劉秀——亦即劉歆以外,全部改姓為了王。
婁政撫摸著鬍鬚,舉目望了下堂外院中,正在挨打的潘章、楚良,說道:「宜當遣援?」
他與他弟弟說道:「阿弟,今日府君召我等議事,是為潘章兵敗此事。」
信寫下封好,劉能把之縫到袖中,收拾了下,當天即出了昌邑縣城,潛行趕去公丘。
劉能說道:「府君是不是把他殺了?」
婁政面色嚴峻,盯著跪拜堂下的潘章、楚良,不怒自威,說道:「你兩人領兵千余,一敗塗地,竟被曹賊擊破,隻身逃回!我且問你兩人,是有何面目敢逃回來見我的?」
通過觀察,劉宣得出了結論,即是劉能適所言說的那句「這個劉昱,看來實力不弱,當是能夠成事」。故而,他作出了剛才那個給劉昱寫封書信,由劉能親自給劉昱送去的決定!
婁政揮手說道:「不要再說了!」令那幾個進到堂中的吏卒,「拉下去,梟首示眾!」
劉能瞪大了眼,說道:「阿兄,潘章真的敗了?他帶去救援高平的郡兵真的全軍覆沒了?」
潘章的汗水涔涔,滴落地上,他顫聲說道:「末將知罪。」
「不錯。一千郡兵,還有爰戚、東緡的數百縣兵,盡皆折損,只他和楚良等十餘人逃回。」
楚良卻是硬氣,伏在地上,一語不出。
劉宣當仁不讓,因便回答說道:「府君,曹賊、劉賊其實本是一部,曹賊本是劉賊帳下一部。而這劉賊,原本又是力賊帳下一部。前些時,從魯郡傳來的消息,府君亦是已知。力子都遣兵入魯,與劉賊和圖書發生了火拚,從劉賊手上搶走了魯縣等魯南三縣。劉賊非是力賊對手,遂退至魯南。……府君,這也即是說,劉賊、曹賊向南擄掠的路,如今已是被力賊堵住了,那麼接下來,他們要想擄掠,會往何處去?就只有往吾符或我郡入寇矣。吾符鄰魯南的只有公丘、吾豐、沛、力聚四縣而已,四縣之地,焉夠其一兩萬賊眾擄掠?而且若論富庶,此四縣也不如我郡,故下吏以為,接下來,劉賊、曹賊必還會再寇我郡別縣!」
劉能聞言大喜,說道:「好!好!阿兄,你快寫。你寫好了,我就拿著出城!」
劉宣知其躊躇,說道:「府君,勝敗乃兵家常事,潘章援高平不利,只是因為曹賊狡詐,咱們此前沒與曹賊交過手,一時不察,被他僥倖勝了一仗罷了,無足掛齒。可是,決不能因此而就如果曹賊、劉賊再寇我湖陸、戚亭之時,便不遣兵往援了。府君,曹賊狡詐、劉賊兇悍,他們一旦寇我湖陸、戚亭,郡府不往救之的話,兩縣必失!如此,一則曹賊、劉賊的賊焰就會更熾;二者,勢必也會因此導致我郡中不穩……府君,李青駒、雲里虎諸賊肆虐我郡久矣,倘若郡中不穩,我擔心彼輩賊寇說不得,就會在咱郡中鬧出亂子,到那時候,外有強賊,內復動亂,我郡危矣!是故,曹賊、劉賊若真如我料,復寇湖陸、戚亭,郡府必得遣援不可!」
此進勸之人名叫劉宣,系前漢魯王之後裔,現任山陽郡的功曹。
劉宣回到家中,叫來自己弟弟,屏退下人,獨留了他兄弟倆在密室中。
婁政又問堂上其餘諸吏:「君等各是何見?」
此條之餘,劉宣、劉能久懷造反之意,還有另外一個緣故。
劉宣說道:「可檄利父,令屬正遣兵千人,趕來昌邑,加強昌邑的兵力,此一策也;再檄諸縣,各出若干縣兵,亦赴昌邑,此二策也;張榜于縣,廣募壯勇,此三策也。」
你王莽篡了漢家的天下,還叫漢家的宗室改姓你的王,這不是在逼著諸劉數典忘祖、認賊作父,使諸劉令天下人笑么?雖然改姓的不是劉宣、劉能等,可他們與改姓的那些諸劉是同一個祖宗,又怎會感覺不到恥辱?有時候在人眾中,有與劉宣、劉能不和的人,會故意高聲大氣地說起此事,劉宣、劉能簡直羞恥得頭都抬不起來!
潘章伏地,惶恐說道:「大和_圖_書尹,那曹賊狡詐,他率賊兵到了亢父后,夜宿於野,末將聞之,以為這是破賊之良機,遂令楚良引精卒,夜往襲之,卻不意這居然是曹賊的奸計!末將不慎,中了他的此計。中計之後,末將與楚良雖是拼力廝殺,終究無力回天,由至大敗!」
雖是伏在地上,看不到面容,然從兩人衣裝可以看得出來,這兩人必是才經過了一番兇險的廝殺。二人的衣袍都是骯髒不堪,沾染血跡,難聞的腥臭味從他兩人的身上散出,令人掩鼻。
滿典說道:「府君,我剛才細細聽了潘章的稟報。亢父此戰,下吏愚見,潘章等所以敗者,確實是因曹賊太過狡詐。想這曹賊傍晚時才領賊眾到至,誰能料到,他居然晚上就來夜攻我郡兵營地呢?潘章等的戰敗,有情可原。且則,府君,曹賊、劉賊今已陷高平、公丘,接下來,他兩部賊極有可能還會再入寇我郡別縣,此正用人之際也。潘章、楚良,我郡之勇將也,下吏愚見,何不暫饒他兩人一命,以當曹賊、劉賊再寇我別縣時,令他兩人戴罪立功?」
「我今天就給劉昱寫封書信,別人去送,我不放心,你親自為我送去給劉昱!」
「我給你了郡兵千余,令你往救橐縣,你先是被阻在亢父,半步不得寸進,繼又被曹賊大敗,現於今,非但橐縣未有救得,千余郡兵亦盡被你喪之,依按軍法,你可知你何罪?」
劉宣的弟弟叫劉能,他兄弟兩個的年齡差距有點大,劉宣四十多了,劉能不到三十。
劉宣說道:「府君,下吏有三策,可保府君不會無兵可調。」
「昌邑原有郡兵三千余,我撥了千人給潘章去援高平,卻潘章一戰,將此千卒損失殆盡!」話到此處,婁政的怒氣又生出來,重重地拍了下案幾,他緩了緩氣,調整了下情緒,接著說道:「致使於今昌邑只存郡兵兩千余矣。如你所言,李青駒、雲里虎諸賊肆虐郡中,在我昌邑縣境內外,亦常有彼輩賊寇出沒,現余城中的這兩千郡兵,我還得拿來守土安民,劉賊、曹賊若再寇湖陸、戚亭,我只恐我無兵可調!」
婁政就在堂中,哪個吏卒也不敢手下放水,板子打得很重,潘章忍受不住,慘叫不止,楚良真是硬氣,依舊是一聲不吭,任由吏卒打之。這些,且先也不必多說。
——如前和-圖-書所述,有鹽,即東平郡;延就亭,即任城;順父,即亢父。
劉、滿兩姓,都是山陽郡的右姓,滿典、劉宣又都是婁政的心腹,他兩人的建言,婁政不可不聽。聽了他兩人的建言后,婁政余怒未消,說道:「也罷,便先饒了他兩人性命!然卻死罪可免,責罰不可少之。」令進到堂上的那幾個吏卒,「把他兩人帶下去,各笞三十!」
又一人起身,亦進勸說道:「府君,滿主簿言之在理。若我所料不差,曹賊、劉賊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他兩部賊接下來,十之八九會再寇我郡別縣。曹賊自入有鹽以來,數月間,先陷延就亭、又陷順父,現又陷我高平,連戰皆勝,誠乃狡悍;劉賊更為兇悍,魯之全郡都被他所陷,其兩部賊合計一兩萬眾,他們底下來若是一意寇我,著實將會是我郡大敵。值此之際,不宜自斬良將。下吏愚見,滿主簿之議,府君不妨聽之!潘章、楚良,且留他兩人將功折罪。」
天下的前漢宗室諸劉,說實話,只要是有點骨氣的,對這些,特別最後一條,只怕都忍不了。
「阿弟,切記,這封書信十分要緊,若是落到府君手中,你我兄弟死矣!你可一定要小心!」
「士和,你所言甚是。唯是我有一憂。」
婁政問滿典,說道:「子敬,你何意也?」
便是劉宣、劉能的父親本是一郡太守,因了王莽「凡為郡守者,悉免為諫大夫」此詔,一下子就丟掉了太守之位。郡守品秩二千石,集一郡之大權於一身,諫大夫則只是個六百石的中低層官吏,且無實權。這是何等的反差?劉宣、劉能的父親既懷念前漢,又受不了這現實的反差,因是鬱鬱而終。劉宣、劉能想要造反的種子,在他們父親去世時,就已種下了。
——高平,即橐縣。高平,是王莽改的名字。
議事畢了,諸吏辭去。
只不過劉宣、劉能都是讀書人,他家不像劉昱家,劉昱家在當地是個豪強,蓄養門客,招納輕俠,家中又有宗兵、徒附,想要造反的話,比較好造;劉宣、劉能家詩書傳家,他倆手無縛雞之力,因雖久有造反之念,長久以來,也只能是個念頭,付諸不了實踐。
劉宣、劉能兄弟也忍不了。
劉宣看了眼滿典,說道:「不知主簿是何意見?」
——吾符,指的是沛郡;吾豐,指的是豐縣;力聚,指的是廣戚。這也都是王莽改的名。
和*圖*書府君是想殺他,但是被我勸阻了。潘章與我好歹也是總角之交,我不能見死不救。」
「主簿有話要說?」
利父,即單父;單父縣,是山陽都尉府的郡治所在。山陽郡兵在經過這些時日的擴充以後,現下總計四五千人,三千在昌邑——現在只剩下兩千在昌邑了,兩千在單父。
婁政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湖陸孤懸于外,西北鄰高平、東北鄰公丘,而今高平、公丘皆已被賊攻陷,劉賊、曹賊底下來,確是很有可能會再寇湖陸。戚亭,與順父、高平接壤,也不排除劉賊、曹賊會往寇之!……士和、子敬,則以你倆之見,我當何以應對為宜?」
劉宣於是對婁政說道:「府君,以下吏愚見,劉賊、曹賊如果當真再寇我湖陸或者戚亭,郡府絕不可坐視,宜當遣兵往援!」
功曹掌管人事,是郡府諸吏之首,滿典謙讓,請劉宣來回答婁政此問。
滿典仍又謙讓,說道:「府君既然垂詢,功曹請答便是。」
「不外乎湖陸、戚亭二縣。」
堂上,婁政撫須沉吟了會兒,呼滿典、劉宣的字,問他兩人,說道:「子敬、士和,你倆適言道,劉賊、曹賊只怕還會再寇我郡別縣,此話怎講?」
「哦?是何良策?士和,你快說來。」
劉宣說道:「是,府君說的是。是下吏考慮不周了,利父的郡兵確是最好暫時不動。」
潘章那話,是他驚懼之下,口不擇言,聽到婁政發怒,他越發害怕,急忙解釋,說道:「大尹!末將良家子也,一心只知上忠王事,下忠大尹,怎會敢有投賊之念?」
那幾個吏卒應令,押著潘章、楚良出了堂,便在堂外院中,按倒在地,打將起來。
他兩個是剛逃回昌邑。
堂中主位上所坐之人,形貌清癯,年有四旬,頷下蓄鬚,此人名叫婁政,現任的山陽太守——或者準確的說,是現任的巨野大尹,王莽把山陽郡改稱為了巨野郡。
劉宣乃鋪錦提筆,親寫了給劉昱的書信一道。
婁政怒道:「非你肯願戰敗?怎麼?難不成你還想主動戰敗?潘章,你難道還想投賊不成?」
滿典說道:「府君,功曹所言,即下吏意也。下吏的意見與劉公一樣。」
對劉昱的觀察,到現在為止,可以告一段落!
潘章的聲音驚嚇得都變形了,他唯恐被進堂的吏卒拽出,使勁攥住地縫,說道:「大尹饒命!大尹饒命!大尹!末將雖然戰敗和圖書,可是也已力戰!實是那曹賊太過狡詐,非末將肯願戰敗!」
左右兩列的坐席之間,堂中地上,伏跪著兩人。
他不同意的原因是:得先看看劉昱能不能成事,造反是掉腦袋的大事,如果劉昱不是個能成事的,他兄弟倆貿然投從,只會落個身死的結果,所以需要先觀察一下劉昱。
卻是劉宣、劉能兄弟,既為前漢魯王之後,和劉昱、劉永相同,實也早是懷有光復漢室之念。
座中一人起身,下揖說道:「府君,且請息怒。」
劉宣問道:「敢問府君何憂?」
早在劉昱帶兵打進魯郡時,他兄弟倆在聞知了劉昱亦是漢家苗裔后,劉能便有建議劉宣,何不悄悄地送封書信去給劉昱,和劉昱取得聯繫?這樣,劉昱如果有意來打山陽,他兄弟倆可以在內協助。劉宣畢竟年歲長,比劉能沉穩,那時沒有同意劉能的建議。
劉能放低了聲音,說道:「潘章率了一千多人,楚良且是勇將,都不是劉昱的對手。這個劉昱,看來實力不弱,當是能夠成事!阿兄,那底下來,咱們?」
婁政看去,說話這人三十來歲年紀,個頭不太高,長只六尺余,黑黑胖胖,頷下沒有蓄鬚,甚是光禿,穿著一身百十吏的袍服,正是他最為重用的諸吏之一,他的主簿滿典。
直到現在,劉昱來了!
婁政深深皺起眉頭,思忖了會兒,問道:「士和,你以為劉賊、曹賊接下來若是再寇我郡,他們最可能寇的會是何縣?」
便就定下,今日就傳檄各縣、張榜縣中,補充昌邑的兵力,同時密切關注劉昱、曹幹兩部賊兵的動向,如果他們果然再寇湖陵、爰戚,就再派兵往援。
婁政蹙眉想了會兒,說道:「郡南的局勢並不安定,雲里虎這股賊寇,主要就是在郡南活動,我聞之,並且陳定郡近來也不很安穩,前漢梁王之後劉永,在其郡中,頗是勾連聚眾,如有反逆之狀。駐紮在利父的郡兵,不可動之!……不過你的另外兩策,倒皆可用之。」
諸吏誰不知道劉宣、滿典最得婁政信任?且又劉宣的建議已被婁政接納,自是無人提出異議。
——湖陸,即湖陵;戚亭,即爰戚。
劉能說道:「阿兄,你放心吧!此書信的重要性,我怎能不知!」
婁政令堂外的吏卒進來,揮了揮手,說道:「將潘章、楚良帶下,斬首示眾!」
此卻二人,跪在稍前位置的正是潘章,跪在稍後位置的則是楚良。
上一頁